美国大选观察:认知偏见与经济误读

文摘   2024-10-20 07:53   美国  

近年来,很多美国人对美国经济的感受与实际表现之间存在显著差距。虽然客观数据显示,拜登-哈里斯政府领导下的经济数据优于特朗普时期,但多数美国人却感觉经济表现不佳。这种“感知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是当前值得关注的一个经济现象。

从数据来看,在拜登-哈里斯政府任期内(截至2024年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长了10.6%,达到了历史新高的22.9万亿美元。相比之下,特朗普执政期间经济增长为7.4%。即便排除疫情的影响,拜登-哈里斯时期的经济规模也比特朗普时期末期多出1.9万亿美元。此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在2024年达到了每人68,088美元的历史新高,远超特朗普执政期间的峰值。

就业数据也显示了类似的趋势。在特朗普执政的四年中,美国的就业岗位减少了270万个,而拜登-哈里斯政府期间增加了1620万个,创下了总就业人数的历史新高。特朗普曾反驳称,拜登执政期间的就业增长只不过是疫情后的“反弹”,但数据证明,拜登执政期间的就业增长已经远远超过了特朗普执政期间的最高就业水平。

至于通货膨胀,虽然在拜登执政期间价格上涨的确更快,但工资的增长实际上超过了通货膨胀。截至2024年8月,工资比2020年2月高出26.1%,而同期物价只上涨了21.7%,这意味着工人的购买力实际上提升了4.4%。

在医保方面,拜登-哈里斯政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2016年至2019年,特朗普执政期间,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人增加了220万,而拜登-哈里斯时期这一数字减少了330万,创下了历史新低。这些数据表明,虽然大家的感受不尽相同,但美国经济的表现实际优于人们的认知。

通过对这些经济事实的梳理,可以看出,美国的经济增长、就业和购买力都在不断提升,甚至达到了历史新高。尽管拜登-哈里斯政府领导下的美国经济总体表现优于特朗普时期,但多数美国人却认为经济表现不佳,这种认知差距在过去几年里扩大了一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研究发现,信息的呈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们对现实的看法

这种现象被称为“框架效应”。例如,前总统特朗普曾多次声称在他的领导下,美国经济达到了“史上最繁荣”,而拜登执政期间的经济却“糟糕透顶”。尽管这些说法与事实不符,但通过不断重复这些夸大的说法,可能会引发所谓的“锚定效应”。人们倾向于以一个夸大的过去基准来比较当前的经济状况,导致他们认为现在的经济不如以前好,尽管事实上当前的经济更为强劲。

此外,确认偏差也加剧了这种认知差距。一旦人们形成了某种看法,他们往往只会关注符合自己观点的信息,而忽略与之相反的证据。比如,一些人只会关注日常生活中一些价格急剧上涨的商品,如汽油或鸡蛋,从而忽视了其他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变化较为平稳的事实。实际上,在拜登-哈里斯执政期间,商品和服务的整体价格上涨了20.3%,但人们往往会记住那些价格波动较大的商品。

这种现象也与“损失厌恶”有关。研究表明,人们对损失的感受比对同等收益的感受更为强烈。即便工资上涨超过了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带来的购买力损失可能让人感觉更为显著,甚至会让人忽视工资增长带来的实际好处。

社交媒体也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负面新闻比正面新闻更容易传播,这使得人们更容易相信经济正在变糟。此外,与同龄人的讨论和网络上的负面评论往往会进一步加深人们对经济的悲观看法。

总的来说,认知偏见、信息的呈现方式、社交影响等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人们对经济的认知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尽管实际数据表明美国经济在拜登-哈里斯政府领导下稳步发展,但很多人仍然觉得经济状况不如预期。这种认知差距提醒我们,理解经济问题时不仅要关注实际数据,还要警惕认知偏见的影响。

Ref: Here’s why the gap between Americans’ perception of U.S. economic performance and reality has doubled since 2019, according to economists by Kaushik Basu and Robert Lynch

世界观察所
一本正(政)经研究所,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抽丝剥茧,观察世界、认识世界。 我们关注的议题包括国际政治经济、企业与商业管理、媒体与传播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