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性中心静脉闭塞(CVO)常与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大多数闭塞可通过常规血管介入技术进行再通。当常规技术失败时,锐性再通技术(SRTs)可提高开通成功率。SRTs包括Chiba针、tips穿刺针、同轴针系统、Outback导管、硬导丝尾端以及准分子激光。本文对SRTs的技术细节和中心静脉再通中最常用的技术结果进行了总结。
良性中心静脉闭塞(CVO)常与长期中心静脉置管相关。大多数闭塞可通过常规血管介入技术进行再通。当常规技术失败时,锐性再通技术(SRTs)可提高开通成功率。SRTs包括Chiba针、tips穿刺针、同轴针系统、Outback导管、硬导丝尾端以及准分子激光。本文对SRTs的技术细节和中心静脉再通中最常用的技术结果进行了总结。
背景
良性中心静脉闭塞(CVO)多由导管引起,其发生率在3%至38%之间。主要症状包括手臂肿胀、面部肿胀和呼吸困难,这些症状是静脉高压的继发性表现。慢性且有症状的CVO通常可通过常规血管介入技术成功治疗,但文献数据显示失败率在11%至24%的患者中发生。常规技术失败的替代方案包括观察、外科瘘管或移植物结扎、外科静脉-静脉旁路以及先进的血管介入再通术,如锐性再通技术(SRT)。SRT最早由Ferral于1996年首次报道。SRT中最常用的开通工具包括硬导丝的尾端、针辅助技术(如Chiba针、Colapinto针、TIPS穿刺套件、房间隔穿刺针和同轴系统)、再入工具(如Outback设备)以及使用射频(RF)或激光的系统(见表1)。SRT的成功率在83%至100%之间,主要并发症率在0%至29%之间。
锐性再通技术的原则
大多数锐性再通技术(SRTs)都有共同的基本原则。从上肢(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上臂静脉、动静脉瘘或移植物通路)和下肢(股静脉、腹股沟动静脉瘘或移植物)建立双静脉通路。将诊断导管推进到头侧和尾侧闭塞静脉的残端,并进行多角度静脉造影,以定义CVO的解剖结构(闭塞长度、残端直径、开始使用锐性再通工具的最佳静脉角度以及侧支静脉的存在)。为了引导SRT工具,通常将一个标记物(导管、导丝、圈套器或球囊)推进到CVO的尾侧静脉残端(从头侧到尾侧的方法)。然而,硬导丝的尾端、Outback导管、房间隔穿刺针和RF导丝等工具既可以从头侧到尾侧也可以从尾侧到头侧使用。
出于安全考虑,无论使用哪种锐性再通技术(SRTs),介入医生都必须确认SRT设备与标记工具之间的对齐。通常,在使用SRT工具之前,会获得前后位(AP)、左前斜位(LAO)和右前斜位(RAO)的透视图像。或者,使用或不使用静脉造影的残端静脉CBCT,利用3D和多平面重建来检查设备对齐。一旦成功穿越病变,就放置一根0.035英寸的硬导丝,以便于后续的球囊血管成形术(BA)。在许多情况下,血管结构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沿中心静脉闭塞(CVO)生长的纤维组织,有时还有钙化,这些可能对球囊血管成形术(BA)有抗性,因此常首选支架置入。
SRT的常见技术和结果
硬导丝尾端:适用于短且相对直的闭塞血管。成功率在74.1%至100%之间,主要并发症率在0.5%至1%之间。
图1:使用硬导丝尾端进行上腔静脉(SVC)再通。A,上腔静脉造影显示血管完全闭塞并伴有静脉侧支(箭头);B、C,采用多角度透视检查导丝与目标猪尾导管(箭头)在从头侧至尾侧方向穿过闭塞部位时是否对齐;C,注意导丝已穿过闭塞部位并汇合在猪尾导管上;D,最终的上腔静脉造影显示上腔静脉成功置入支架并再通,且静脉侧支未显影。
Chiba针:适用于短且直的闭塞血管。成功率在85.7%至100%之间,主要并发症率在5.1%至7.1%之间。
图2:使用Chiba 进行上腔静脉(SVC)再通。A,通过颈外静脉进行的中心静脉造影显示上腔静脉闭塞并伴有侧支;B,在透视引导下,将Chiba(箭头)向目标球囊推进;C,Chiba(箭头)穿过闭塞部位,冒烟显示远端血管通畅,并将0.018英寸的导丝送入下腔静脉(IVC)(箭头);D,使用球囊血管成形术进行通道扩张;E,在手术结束时放置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
Colapinto针和TIPS套件:适用于短且直的闭塞血管。成功率在93.9%至100%之间,主要并发症率为14.3%。
图3:使用RUPS-100对右锁骨下静脉闭塞进行再通。A,右侧腋静脉和右侧无名静脉(BCV)造影显示右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处完全闭塞;B,右锁骨下静脉内有一个9 Fr Rösch-Uchida(RUPS-100)鞘和套管针芯(单箭头),右无名静脉内置入一个5 Fr诊断导管作为标记(双箭头);C,在多个正交视图下检查它们之间的对齐情况后,将RUPS-100针推进至右无名静脉导管;D,右锁骨下静脉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后的最终静脉造影。
房间隔穿刺针:适用于任何闭塞血管,包括弯曲和长直的闭塞血管。成功率在77.1%至100%之间,主要并发症率在2.4%至28.5%之间。
图4:经房间隔穿刺针行中心静脉再通术。A,中心静脉造影显示无名静脉(BCV)闭塞;B,在右侧无名静脉-锁骨下静脉过渡处放置一个圈套器,作为经房间隔穿刺针由下至上穿刺的标记。0.018导丝通过穿刺针送入,并使用圈套器抓出,建立工作路径;C,右侧无名静脉支架置入后的最终静脉造影显示中心静脉通畅,无侧支循环形成;D,一个月后随访,右上肢静脉造影显示右侧无名静脉支架持续通畅。
同轴针系统:适用于右侧头臂静脉和上腔静脉闭塞的短且直的闭塞血管。成功率为94%,主要并发症率为3%。
图5:经同轴针系统(改良Chiba针)行右侧无名静脉(BCV)再通术。A,中心静脉造影显示右侧无名静脉闭塞(白色箭头所示);B,通过颈外静脉,手动弯曲18G套管针以优化其朝向SVC内鞘管(标记物)的轨迹。虚线表示未使用同轴系统时Chiba针的路径;C,通过多个正交视图检查对齐后,将22GChiba针穿过套管,穿过闭塞部位到达目标位置;D,穿过闭塞部位后的静脉造影显示对比剂汇聚于中心静脉阻塞(CVO),未外渗至邻近重要结构;E,注意,在右侧颈外静脉内置入一条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以便稍后置入HeRO移植物。
Outback导管:适用于弯曲的闭塞血管。成功率在90.9%至100%之间,无主要并发症报道。
图6:使用Outback-LTD导管行右侧无名静脉(BCV)再通术。A、B,初始中心静脉造影显示右侧无名静脉闭塞。双头箭头表示闭塞长度,红色方框表示头侧静脉残端的位置。起搏器导线和通畅的上腔静脉(SVC)已标记;C,将Outback-LTD装置推进至右侧锁骨下静脉并定位,使“L”形定位标记指向导丝,该导丝用于穿过闭塞段进入头侧静脉残端。通过Outback导管的侧出口,弯曲的针头尖端携0.014英寸的导丝穿出,沿再通轨道行进;D,右侧无名静脉支架置入后再通的最终静脉造影,无侧支静脉充盈或对比剂外渗的迹象。
射频导丝(枪瞄准技术):适用于短且直的闭塞血管。成功率在80%至100%之间,主要并发症率在2.4%至8.3%之间。
图7:长段上腔静脉闭塞再通的枪瞄准技术。A,胸部冠状位CT血管造影显示长段上腔静脉闭塞,闭塞段从上腔静脉与头臂静脉汇合处延伸至右心房。可见从上腔静脉与头臂静脉汇合处延伸出的微弱线性对比剂充盈,这是先前尝试再通的后遗症(白色箭头所示);B,从上腔静脉闭塞段上方(上白箭头)和下方(下箭头)同时进行的中心静脉造影(闭塞段中白箭头所示);C、D,射频消融导丝(上白箭头)和目标圈套器(下箭头)对齐,逐步向圈套器推进,并通过多个透视投影确保轨迹正确;E-G,射频消融导丝成功穿过闭塞段,并使用圈套器拉出(左白箭头所示),建立通路,以便后续对上腔静脉进行血管成形术(中白箭头所示)和支架置入术(右白箭头所示),最终静脉造影显示支架通畅,无对比剂外渗。
准分子激光:用于纤维化的血管闭塞。结果数据有限
结论
有多种有效的SRT可用于治疗常规技术失败的CVO。并发症率相对较低,血管再通似乎取决于所使用的SRT工具、介入医生经验和CVO特征。无论使用哪种SRT,细致的操作技术和准备、处理潜在危及生命的并发症都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