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股动脉入路是外周介入治疗常用的方法之一。与经桡动脉入路相比,具有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高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临床应用不断增多。但对经桡动脉入路在动脉栓塞术的临床应用、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器械的研究尚认识不足。本文将对经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经股动脉入路是外周介入治疗常用的方法之一。与经桡动脉入路相比,具有穿刺部位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及满意度高和住院时间短等优点,临床应用不断增多。但对经桡动脉入路在动脉栓塞术的临床应用、术后并发症及相关器械的研究尚认识不足。本文将对经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进行概述。
经桡技术介绍
TRA分类:包括近端桡动脉入路(pTRA)和远端桡动脉入路(dTRA),两者均通过触摸动脉搏动点或超声引导穿刺。
dTRA优势:相较于pTRA,dTRA具有术后压迫压力小、疼痛感低、桡动脉闭塞(RAO)发生率低及可重复性高等优点。
操作步骤:术前Allen试验或Barbeau试验评估血供,穿刺成功后引入扩张器及动脉鞘,注射肝素,借助影像设备引导介入操作。
TRA在外周介入中的应用
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用于中期肝细胞癌的非手术治疗,TRA较TFA术后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
RAE(肾动脉栓塞):治疗肾损伤伴活动性出血等,TRA与TFA手术成功率相当,但TRA并发症更少。
PAE(前列腺动脉栓塞):治疗中-重度前列腺增生,TRA技术成功率高,手术及透视时间短,术后生活质量改善。
UAE(子宫动脉栓塞):治疗症状性子宫肌瘤,TRA组住院时间短,辐射暴露少。
其他应用:包括治疗关节囊炎、脊髓血管造影、直肠动脉栓塞等,显示TRA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潜力。
TRA并发症及预防
出血及血肿:TRA穿刺部位不易出血,但压迫设备改良有助于进一步降低风险。
RAO(桡动脉闭塞):预防措施包括使用双抗血小板治疗、尺动脉压迫等,dTRA逆行再通手术成功率高。
桡动脉假性动脉瘤:发生率低,多见于老年患者,治疗方法包括经皮超声引导下凝血酶注射术。
手部功能障碍:多为暂时性,保守治疗为主,少数需手术干预。
TRA专用器械研究
缺乏问题:目前外周介入中TRA专用导管研究匮乏,借鉴心脏及神经介入经验。
研究进展:无鞘导管减少桡动脉痉挛,长鞘管预防脑血管造影及神经介入术中的RAS,Rist导管提高神经介入手术成功率。
挑战与展望
患者反馈:多项研究表明,TRA路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TFA,特别是在舒适度和术后恢复方面。
再次手术选择:患者更倾向于在后续手术中选择TRA路径,体现了其长期的接受度和认可度。
文献与数据支持
回顾性研究:多个回顾性分析比较了TRA与TFA在多种外周血管介入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数据支持TRA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前瞻性研究:前瞻性随机试验进一步验证了TRA的优势,如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