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考过,当天使在地狱里,他该怎样才能坚守他的纯净和善行,却不被邪恶以及苦难伤害?他该怎样想、怎样做,才能保持住内心原有的宁静与喜悦,而不是厌离这个世界或堕落崩溃?
在未修证佛法前,我还听说,在佛教中有一种大菩萨,他们是从生死轮回中已趋向解脱的觉者,他们已有能力永居极乐之所,但他们为了救度仍轮回在苦难中的众生乘愿再来,甚至进入欲界最苦难的三恶道。
他们虽有着坚定的出三界的信念、正见与智慧,但在这个世界修证未圆满前,仍会与沉迷不醒的众生一起体验欲望、以及共业带来的磨难与伤害。但不管自身多么辛苦、艰难,他们一定会把利益别人、救众生从轮回中解脱放在第一位。
我曾经认为,当一个人自己的身心还处在痛苦煎熬之中,却要念念发愿去救度、利益别人,这样的人生,简直就是一种不切实际的苦难历程。
这些菩萨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觉受与痛苦?是怎样寻找到内心的平衡点?是什么能令他们对自己的欲望置若罔闻?用什么来抵抗人世界的种种诱惑烦恼,从而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还能圆证佛果?
这些疑惑一直等我遇到了《金刚经》,读到“破一切相,行一切善法,即得无上正等正觉”的空性正见,就像一把利剑,猛利地从我着相的疑惑与烦恼中劈下,像一道耀眼的闪电,瞬间划破我心中三恶道的黑暗。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闻听,二千六百多年前,佛陀的大弟子阿难尊者复述的关于《金刚经》的故事。
《金刚经》在中国流传到现在的大约有六个译本,我们现在学习选用了“鸠摩罗什”法师的译本。
鸠摩罗什在中国佛教史上被称为四大译经师之首,而且在佛教的传说中,有“七佛之师”的美誉。每一位佛出世他都来帮忙译经,令大乘经典广为流布。关于“鸠摩罗什”大师的传说很多,有兴趣的朋友可自己在网上浏览,我们在此不多介绍。
《金刚经》全名《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金刚,大家都知道是地球上最坚硬的矿物质之一,它可以摧毁、切割其他很坚硬的物体而自己不受损坏。在此来比喻《金刚经》中的智慧,可以摧毁一切烦恼,不正见。
另外,唐代大译师玄奘法师的译本把《金刚经》的全名译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就是说这个智慧比金刚还厉害,能断金刚。
那么是什么智慧呢?即“般若波罗蜜”。
“般若波罗蜜”是梵文的音译,即译经师无法在中国的汉文词汇中找到恰当的用词,可以完全涵盖梵文表达的意思,便直接按它的发音记录下来。
现在佛教界,大概将“般若波罗蜜”理解为,从生死轮回的此岸到解脱彼岸的智慧,有时略称“般若智慧”。
这种智慧专指佛菩萨的智慧,它不仅是一种对宇宙最高真理的领悟,而且是一种从轮回中解脱的能力。所以大家不要将这种智慧与世俗的聪明才智相混淆。
“经”的意思就是,佛说的道理记录下来就称为“经”。
所以,《金刚经》全名的意思可理解为:有一种智慧,像金刚一样无坚不摧,可以令人从生死轮回的此岸到达解脱的彼岸。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
所有的佛经开篇都是“如是我闻”。
据佛教历史记载,佛在世时,他的开示并未形成经典文字,弟子们学习都是靠耳闻心记。在他涅槃后,弟子们聚集在一起准备整理佛的所有开示。
因为阿难尊者曾是佛的侍者,长随佛左右,在弟子中称多闻第一,有记忆超群、过目不忘的本领,故由阿难尊者背诵、复述佛当年的讲经情景,其他弟子记录并表决通过,这样就有了我们现在看到的经典。
因为几乎每部经典都是阿难复述,故佛教经典形成了一个统一的格式,即开篇都是“如是我闻”。意思就是:我听到的是这样的。
接下来,这一品介绍佛说法的时间、地点和参加法会的人。几乎所有的佛经都有统一的时间,即“一时”,意思是:有那么一个时候。
那为什么佛讲经不说某年某月某日呢?有两种说法:
第一种,在佛法中认为时空是虚妄不实的,是相对于三界六道众生的心识存在的假相。即使从假有的角度来谈,因佛法是普度六道众生的,而在同一个时候,六道众生认知、体验的时空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道的人类,我们现在的时间与其他国家都有时差,所以佛说法不说某年某月某日,只说有那么一个时候。
还有一种说法呢,是从历史的角度谈,即印度是一个不讲时间观念的国家。
不过,这些争议没有太多的意义,我们还是看下面的经文。
佛说这部经的地点在舍卫国的袛树给孤独园,这个名字有点拗口,是由两个人的名字组成的:“袛陀”和“给孤独”。传说袛陀是舍卫国的一位太子,给孤独长者呢,是舍卫国的一位大富翁。
给孤独长者想为佛建一处道场,让佛长住说法,经过考察,看中了袛陀太子的一处园林。袛陀太子并不缺钱,当然不会无缘无故卖自己喜欢的园林。但太子开玩笑说,你如果用金币铺满我的园林,我就以这个价卖给你,没想到给孤独长者真的这样做了。
当一车一车的金子运来园林中时,袛陀太子非常惊讶,他很想知道这个释迦牟尼佛究竟有怎样的魅力,可以使给孤独长者为他倾家荡产这样做?
但当他了解到佛的智慧后,马上捐出了园林,并对给孤独长者说:园林中的精舍你来建,算你捐给佛的,园中的树木算我捐的。
所以,这个道场建成后,就起名袛树给孤独园,意思就是袛陀太子捐了树,给孤独长者捐了精舍。
这就是佛讲《金刚经》的地点。
参加这次法会的人物,经中说有千二百五十人俱。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千二百五十位弟子,属于常随众。就是说佛在哪,就追随在佛周围修行,极少有人不在讲经现场的时候。“俱”的意思是这次他们都在。
接下来,在《金刚经》的开篇,记述了佛陀在人道僧团的一个生活片段。当时正好到了吃饭的时间,世尊也要出去化斋。
经中这样描述:快到中午时,世尊穿好他的袈裟,端着钵,缓步从道场进入舍卫大城。在城中,按次第乞食七家,再端着钵返回道场,吃完饭,将袈裟和钵收拾好。
因出去乞食时,脚上沾了一些泥巴,世尊洗了脚,然后将自己的座垫铺设整理好,便端坐其上准备静坐休息。
当时佛教僧团都是日中一食、过午不食的,而且吃饭要自己出去托钵化斋。化斋时要不分贫富贵贱,依次化七家,七家过后,不管是否化到食物,也不再为食物奔波,而是返回道场继续修证。当然化到斋饭的同修会分一点食物给未化到斋的同行道友。
大家在前段时间刚刚学习过《法华经》。在《法华经》中,佛要讲法前,先放瑞相,即由眉间放白毫相光,照东方无量国土。
而很多大乘经典的开篇,佛都放光,惊天动地。有的是为了降伏魔众,不要在讲经时来捣乱,有的是为了吸引龙天护法、六道众生的关注,有些众生看到佛光,就会来听法,或来护持。当然也有其他我们无法彻知的因缘。
但《金刚经》,在佛法的传播长河中,地位举足轻重,尤其是中国禅宗形成后,六祖慧能因闻听《金刚经》中“无所住生其心”为缘起而出家,成为禅宗散枝开叶的一代宗师。
随禅宗的广泛传播与影响力的日益增强,《金刚经》也随着六祖慧能大师的开悟故事而变得家喻户晓。
而且《金刚经》篇幅适中,只有五千多字,是很多印经积功德者以及刚开始学习佛法的首选经典。
在佛学的修证中如此重要,在佛教未来发展中充满价值的一部经典,佛却示现了最平凡的一个人,没有一点神奇之相。自己穿衣,自己托钵、乞食,甚至外出脚上还沾上了路上的污水、泥巴或者牛粪,回来上座前还要洗脚,然后还要自己整理、铺设座垫。
这是在人间的佛陀,与你和我没有什么不同。
那这么重要的经典,佛究竟为什么没有在开篇示现神通,惊动三界六道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金刚经》破一切相!而佛所有的示现,只为令众生解脱,佛弟子们破相时,不需要佛示现神变。
为什么呢?因为发心求取佛果的众生,最容易着的就是法力无边的佛相,即使是阿罗汉弟子们,也着佛的功德之相,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
我们觉得自己不是佛,是因为头脑中有佛法力无边的种种奇思妙想,阿罗汉弟子们无法安住空性,是因为觉得自己功德不圆满,头脑中有一个更圆满的佛相。
佛在《金刚经》中说:“是法平等,无有高下,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只要你着佛相和众生相,你就失去了平等心,你如果无法从佛的平凡中见到自性如来,同样你也无法从佛的神变中见性。
下面解释几点大家未来在学习《金刚经》中易迷惑的问题。
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相”,因为在未来的《金刚经》学习中,“着相”与“破相”是常常出现的概念。
“相”是什么呢?
《金刚经》中的“相”包含了万物的相貌、形态、体验、定义、知见、信息、时空等等。
比如:我说苹果这个词,吃过苹果的同修,就会在头脑中,马上有苹果的图像,口中有苹果的滋味,还有不同类苹果的个体分别,而且心中还有喜欢、不喜欢、想不想吃的分别取舍。你即会带着苹果的所有信息,来听闻我说的“苹果”这两个字,这叫着“文字相”。
因人类对“相”的认知,一般建立在三维角度,建立在有局限性的眼、耳、鼻、舌、身、意的基础上,是有缺陷的世界观和生命观。
所以,对这些“相”的肯定与执着,会阻碍人类认识宇宙真相,使人类自在的心被困在三维时空中,并因认知上的无明,而现生老病死、生灭无常的苦厄。
在下面的《金刚经》经文中,佛破的“相”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佛相、罗汉相、菩萨相、功德相、法相、断灭相、智慧相、果位相等。
佛谈到这些相,是因为弟子们在修行路上最容易执着这些相,执着其实有,而去学习,修证佛法。这样不仅无法回归如来真空境界,而且使菩萨道变成人间善业、善报,也使修行者在菩萨道上走得非常艰难。
第二点,刚开始读《金刚经》容易迷惑于经中的一些句型,比如:“是什么,非什么,是名什么”。
因佛在破一个相时,一般会假借另一个名相来破。如用针挑刺,针是假借的名相,目的是挑刺。但佛又怕你刺挑出来了,又着针的相。故对针的阐述变成“针非针,是名为针”。
而且因佛要阐述一切相本来虚妄,即刺也变成“刺非刺,是名为刺。”鸠摩罗什大师在翻译中用这种句型来表示,所有名相、文字皆是暂时假立,目的是对治你心中的执着、认知。
第三点,是对佛的称呼。经文中出现了“佛”、“世尊”、“如来”三种称呼。本来这三种称呼表达的意思没有什么不同,但为什么会同时出现在经文中呢?
在经文中“佛”的称呼一般是指,佛在讲经中面对弟子们的这个身相。因弟子们要听佛说法,首先要面对佛相。
那如果佛要阐述那个无形无相、色空不二的道的本体,便用另一个名相“如来”来称呼。
我在讲解时,又把他翻译成了“自性”、“如来”、 “真空境界”等,也是希望闻听者能不着“佛”、“如来”这些文字相。
而“世尊”的称呼是须菩提对佛的尊称。
在佛学中,把佛分为“报身佛”、“化身佛”、“法身佛”来理解。
“报身佛”是指修证佛法成就者,在人间功德圆满、法力无边的身相。
“化身佛”是佛在各世界随缘度众生的身相。比如,在人间释迦牟尼佛示现了离情去欲的阿罗汉相。
而佛的“法身”,指每个人具有的无形无相的自性。
但我在经文中并未启用这些名相来讲解,因为佛在讲色空不二的般若智慧,我不希望大家在对佛的认知上存在有性相之分。
因为化身、报身、法身只是为了弟子们学习、理解的方便,而对证入果位境界的人,这三个就是一。
“见相即见空性”,没有办法抛开你眼前的相去另外见到一个空性,只能从不着相中得见,但这些概念大家要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