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经》中,观自在菩萨对佛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说:
第一、“如来真空之境”,诸法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因为诸法空相。
第二、“如来真空之境”,无色、受、想、行、识,五蕴。
第三、“如来真空之境”,无眼、耳、鼻、舌、身、意,六根。
第四、“如来真空之境”,无色、声、香、味、触、法,六尘。
第五、“如来真空之境”,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即无十八界。
第六、“如来真空之境”,无无明。也不是无明通过修行尽了,因无明本空。
第七、“如来真空之境”,无老死。也不是老死通过修行尽了,生、老、病、死本空。
第八、“如来真空之境”,无“苦集灭道”四圣谛。
第九、“如来真空之境”,无智慧可得,在世界也无少法可得。
第十、懂得诸相虚妄这个智慧,大菩萨即可心无挂碍,没有烦恼、得失,没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证入涅槃。
第十一、证得诸法空相,起用万法时即色空不二。
第十二、三世诸佛都以这个智慧得无上正等正觉。
第十三、所以“诸法无我”,“自性空”的般若智慧是大神咒,大明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第十四、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听说咒文的意思是:快来吧,快来吧,快来了悟佛的般若智慧,与我一起从轮回的此岸进入解脱的彼岸。
《心经》与《金刚经》都是阐述佛的般若智慧的,一个称般若智慧的心要,一个称般若智慧的总纲。
佛阐述般若智慧的经文翻译成汉文的有六百卷之多,合称《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心经》与《金刚经》从六百卷中摘录出来。
既然谈到《心经》,那下面我们来闻听一下《心经》的全文(唐•玄奘法师译):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心经》开篇,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这个行不是坐在座垫上在禅定境界中行的,是按照佛的般若智慧,不着一切相行布施、行忍辱、修六度万行成就的,菩萨才能破除我执,破能观与所观,能照与所照,最终见五蕴皆空。
所以,他对舍利弗说出了如来的真空境界。站在如来真空境界中,看万法都虚妄不实,色即空。了知每个相本性空,见相就见空性,并无一个抛弃万法后的空,故空即是色。在如来果位境界中,起用万法即色空不二。
受、想、行、识都是这样的,在受、想、行、识中,也包含着如来圆满的色空不二本质。但所有这一切,需要按佛说的一切去修证,所求心、所得心尽时,真正证入诸相虚妄的如来真空境界,获得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平等心,才能真正圆满认知。
下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心经》中出现的几个概念,内容选自子归家《学习佛法》的视频资料中。
五蕴
佛教认为世界和生命是由色、受、想、行、识五种因素构成,这五种因素称为五蕴。
色蕴是指物质由地、水、火、风所构成。世界的一切都是色的暂时组合。由于色的组合生灭变化不定,所以人们就看到物质的成、住、坏、空,生命的生死轮回。在人,色蕴分内色和外色。内色就是眼、耳、鼻、舌、身五根;外色就是色、声、香、味、触五境。
受蕴(觉受)是指外界作用于眼、耳、鼻、舌、身而产生的痛痒、苦乐、忧喜、好恶等觉受,是说人的心理活动。
想蕴(概念)是指通过对外界万物产生的觉受进行分析判断后得到的知觉和表像,是一种理性活动,概念作用。如,人听到鸣笛声,心中就判断那是汽车发出的声音,给它定一个名称,这就是想。
行蕴(行为)是通过对外界事物的认识而产生的行动意志,相当于心理活动、意志活动。行蕴所生的心是造业的主要力量与原因,因这些心念可以驱使我们的身、口、意去造业。
识蕴(了别)是人的总的意识,即把受、想、行三蕴会集在一起,形成对境界的觉知分别,也就是认识的功能和结果。
六根六尘十八界
六根六尘称为十二处,六尘是指色、声、香、味、触、法,六根是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称内六处,六尘称外六处,合为十二处。
故十二处即为眼处、耳处、鼻处、舌处、身处、意处、色处、声处、香处、味处、触处、法处。
十八界是指在十二处的基础上,加上六识,就是十八界。六识是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十八界内容如下:眼界与色界形成眼识界,耳界与声界形成耳识界,鼻界与香界形成鼻识界,舌界与味界形成舌识界,身界与触界形成身识界,意界与识界形成意识界。
苦集灭道(四圣谛)
四圣谛即佛说的四种真理。内容是苦、集、灭、道。
关于苦:
佛法中认为,对三界的生命体来讲,三界都是苦海,而且把苦归纳为三类:苦苦、坏苦和行苦。
苦苦就是生命体恒常处在饥寒交迫、惊惧恐怖、被酷刑折磨等等痛苦之中,几乎无有快乐的时候。如地狱、饿鬼道众生,对此种苦体验最强烈。此苦欲界众生有,色界、无色界无。
坏苦是生命体从一切事物的无常变化中带来的痛苦,比如人得病、衰老、拥有的财富及爱情失去、死亡等等。此苦欲界、色界都有。无色界无身,无此苦。
行苦是生命体意识到生命以及一切都在迁流不断的变化之中,对永恒生命的追求,永远得不到的痛苦。行苦三界都有,但欲界众生体悟不深,或根本体悟不到此苦。色界、无色界众生体悟较深。
对人道来讲,苦又细分为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和五蕴炽盛苦。
生苦是指人住胎、出胎时都受痛苦,婴儿会觉受到,但他说不出。当婴儿会说话时,又把住胎、出胎的痛苦遗忘了。
老苦是人到了老年后,发白齿落,肌肉松弛,五官失灵,神智昏暗,生病日促,渐趋于死亡。
病苦是指人身体遭受种种病痛的折磨。很少有人一生都未生过一次病的。
死苦是指人终归有一死,而且会因种种原因死去。对于人来讲,不管因何种原因死去,都是一种痛苦的事。
怨憎会苦是指人生在世,对于怨仇憎恶的人和事,本求远离,但却分也分不开,离也离不了,因而造成痛苦。
爱别离苦是指人生在世,与自己所爱的人因种种原因必须分离,无法见面,或因所爱的人死亡造成的伤痛。
求不得苦是指人因种种欲望驱使而有所求,但却求之不得,从而引发的痛苦。
五蕴炽盛苦: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五蕴炽盛苦可以说是前面七苦汇集而导致的苦。
因为每个人的一生,生、老、病、死的苦都不可避免,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在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验,最后汇集成五蕴炽盛而痛苦。
这就是佛刚开始宣扬佛法时,告诉弟子们的苦谛。只求弟子们生起从诸苦中出离,从轮回中解脱之心。
关于集:
四谛中的第二条真理是集谛。集谛指的是很多原因汇集在一起造成了众生的苦果。但这所有的原因归纳起来,罪魁祸首主要是贪、嗔、痴三毒的存在。
贪是众生对三界的贪着、留恋。贪使众生永不会满足。
嗔是众生对三界不喜欢的一切生起爱憎、分别。嗔会让众生产生嫉恨与恶意。
痴是众生缺失圆满的智慧。痴让众生对世界一切产生错误、片面的自我认知。
众生因为贪、嗔、痴三毒的作用,造成了种种业力,又因为业的牵引,从而生生世世在三界中轮回,遭受苦的果报。
“十二缘起”
比如,佛在讲到人在具足很多因缘后,从生到死的轮回,这就是“十二缘起说”。
内容即是: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十二缘起”的意思是:当我们问佛人为什么会老会死时,佛告诉我们因为人有生,有生就会有老死。
为什么要生呢?佛说因为“有”,此处的“有”即指有业力的牵引,人会身不由己。
为什么会有业力呢?佛说是因为“取”,取的意思是众生对色、声、香、味、触五欲的执着追求与获取。这种追求与获取会造种种业。
为什么人会执着追求这些?是因为“爱”,即“欲望”。
为何人会产生欲望?是因为人对一切有感官及身心的觉受。
为何会产生觉受?是因为触境。
何为触境?是因为人有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面对世界的一切,佛法把它分为六尘,即色、声、香、味、触、法时,会产生分别执着,这即是“六入”。
为何会有“六入”?是因为有“名色”,“名色”指的是“自我”,凡夫众生执着认为,这个不断生灭的肉体和意识就是“自我”,佛法中认为这个“自我”只是一个名相,没有永恒不变的自体,所以称为“名色”或叫“假我”。
为何会有这个“假我”存在?是因为“识”,指的是过去世的业力而生现世受胎之一念,凭“中有身”而结“生有身”。
为何会有“识”?是因为“行”,即心意的无常,不断变化才产生种种妄念,造种种业,产生种种果报。
为何会有“行”?这种无常的变化,是因为“无明”,“无明”是指对万事万物的真相认识不清楚,没有智慧。
所以,最终佛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要想从生死之中解脱出来,最终需要拥有佛的智慧。
(小乘的辟支佛、缘觉佛通过思维“十二因缘法”,认为斩断其中的某一个“缘”,这个“生死”轮回就不成立,就可获“涅槃解脱之境”,这是不究竟的见地。
因在佛最究竟的见地中,所有的“缘”也都只是假说,“缘”也虚幻。如辟支佛、缘觉佛不能证入“缘也虚幻,实无可断的缘”这个见地,是无法真正获得佛的涅槃之境的)
十二缘起法是对四谛很好的诠释。
关于灭:
四谛的第三条真理是灭谛。灭是梵语“涅槃”的意译。涅槃在梵文和巴利文中指熄灭、止灭和吹灭的意思,表火的熄灭。
贪、嗔、痴在佛法中被视为三毒火,在圣者的眼中,这个世界的一切都被三毒火燃烧,无刹那之安息。
圣者就将“自我”及“贪嗔痴”等根本烦恼造作的“业因”永远断除,证得清净寂灭、解脱轮回的境界称为涅槃,这也是小乘佛法修行者追求的方向和目标。
但在佛法中,把小乘行者证得的阿罗汉的境界称为“有余涅槃”。因为虽然阿罗汉的境界,可以暂时在较长的时间里,靠禅定力阻断生死之流,但还未能彻底从轮回中解脱。涅槃之境并不是死后才能获得,而是当生就可成就。
关于道:
四谛的第四条真理是道谛。道谛是佛陀告诉我们,要想从生、老、病、死等种种烦恼、痛苦中解脱,就要修道。
佛在一生四十九年的说法过程中,根据众生不同的根器,宣说了种种修道、证道的法门,小乘佛法中有较重要的三十七菩提道品,大乘佛法有菩萨道的六波罗蜜多需了解。
“六波罗蜜多”
六波罗蜜多也称“六度”。“波罗蜜多”为梵文的音译,即“到彼岸”之意。意思是指由生死岸到涅槃岸。意译为“度”,指渡过、渡达的意思。“六度”是指导大乘菩萨走向解脱的六种方法。
六波罗蜜多,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六种方法,行者边修边能观其空性,才能称为解脱法门。
第一、布施波罗蜜多,是由布施入解脱门。
布施所拥有的一切给需要帮助的人。如金钱、劳动、知识、微笑等等。修此布施法,没有目的,不求回报,布施完便不挂在心上。
佛法中说“三轮体空”而施,即是指施者空、受者空、所施一切空。用此“三轮体空”来布施才是布施波罗蜜多,才能入解脱之门。否则,只是累积人间善行和功德。
第二、持戒波罗蜜多,即是由持戒入解脱门。
大小乘的戒律很多,但对大乘在家行者来说,莫过于“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这八个字。合乎于国情、道德规范、准则,利益众生的事即为善事,反之则为恶。
持“戒”的本质,是通过行为的约束,而收摄心性的放纵,从而逐渐洗刷贪、嗔、痴三毒。如果只重形式,心性上一点没有改变,也不叫持戒波罗蜜多。
如五戒之中的“不杀生”。它的目的是去除行者的杀心、嗔恨之毒。如果你一边吃素、放生,但心中却对身边的人和事愤愤不平,心中充满怨恨、敌对的情绪,常东家长西家短,数说别人的不是,恨不得被抱怨者皆倒霉而后快。这时嗔恨之毒一点也未减轻,已破“杀生戒”。
或你打死一只蚊子,当它血染墙面时,心中瞬间升起的快意,这些都是我们平时不易察觉的“杀心”。我们不是打死蚊子除害虫,而是对它的死亡有快感,这些都是破“杀生戒”。
所以“持戒波罗蜜多”重点,是行者通过诸行为检点到自己内心的不善,内心的贪、嗔、痴,从而马上警觉而改正,即“摄心为戒”。这才是大乘道入解脱门的“持戒波罗蜜多”。
第三、忍辱波罗蜜多,即是由忍辱入解脱法门。
“忍辱”并非是指对一切事,一切人都逆来顺受,任人欺凌不加反抗。而是面对这些欺凌你的人,和所有你认为不平等的待遇和恶劣处境时,你心中能不起嗔恨。如果你心中已生起极大嗔恨,不管行为怎样做,都已不在“忍辱波罗蜜多”。
“忍辱波罗蜜多”的“忍”有安住于一境、知其空性的意思。在任何环境中,心能不断观人空、法空,让自己从六根带来的分别觉受中解脱出来。有时即使愤怒,但其中并无嗔恨之毒,此即入解脱门。
如因孩子犯错,责骂孩子,虽有愤怒,但无嗔恨。如密宗诸佛像虽呈忿怒相,但他们因证入“空”性,所有的忿怒也是“真空妙有”,具有极大的加持力。
第四、精进波罗蜜多,即由精进入解脱门。
“精进”有多种方式。如一闻正法,即刻能放弃自己以前种种不善业,种种消耗时间、生命而且无益的俗务,而生起听闻学习正法之心,这也叫精进。
在修持佛法中,能忍则忍,能断则断,认真用心,每时每刻能端正修法态度。对上师布置的功课坚持不懈修证,不给自己找任何放松的借口等等,这都是“精进波罗蜜多”。
第五、禅定波罗蜜多,即由禅定入解脱门。
在修禅定中,不以获得少许定力而骄傲自满。禅定的目的是由定而开启我们本有的智慧。天道中人以禅悦、寂灭为乐,但恒久住于四禅八定之中是无法出三界的,只有佛的智慧才能使我们从三界轮回中解脱,获得最终的大自在。
禅定的方法很多,基本分三个阶层:静虑、止观、定慧。依次渐进,靠禅定力心能安住于任何境,心安住日久即能超越人的觉受,超越事物的外在现象,而看到万事万物的本质。
禅定力依次渐进,这种觉照也愈清楚圆满,从而入解脱门。
第六、般若波罗蜜多,即由般若入解脱门。
般若为梵文音译,意为智慧,指了解空性的智慧,不是指人世间的聪明才智。靠了解佛空性智慧入解脱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