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品的大意是,须菩提问佛陀说:“世尊,应当如何称呼这部经?我们应当如何奉受持行呢?”
佛陀讲法到这里,须菩提认为前面的内容应该有个总结性的名称,方便大家记忆、理解、传诵,便问佛陀应该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可以涵盖前面内容所表达的一切?
佛说:“这本经可以起名叫《金刚般若波罗蜜》,你们可以根据这一名称所表达的意义,去信受奉行。”
佛在此,将他前面所开示的道理,用金刚来做比喻。金刚是地球上最坚硬的矿物质,可用以摧毁、切割其他物质而自己不受损伤。佛用来比喻,他开示的道理像金刚一样,无坚不摧,能摧毁你的烦恼、不正见,令你从轮回的此岸到解脱的彼岸。
但佛马上接着说,并非真有这样一个智慧存在。原文是:“须菩提,你认为如来有所说法吗?”须菩提说:“世尊,如来无所说。”
在经典中,有很多提问都是一次次在反复,这显示着佛的慈悲,同时也是佛对弟子们的理解。在对佛法无相之理的领悟上,在未完全彻悟之前,很多人都是听懂一些道理后觉得自己似乎已经大梦初醒,但遇到另一个问题时,却又执着、迷失进去了。
所以,佛力求在他提到的每一个概念、名相上,在他每次对一切的肯定中都提示弟子不要心外求法。
比如,此处的“如来有所说法吗”,这是怕弟子们着法相,第二次问须菩提同样的问题。
第一次在第七品,如来在说完众生受持这部经,功德很大、不可思议后,说一切诸佛皆从此经出。如来怕弟子们执着佛说的法,认为有所得,而不去反观自己,如如不动,安住在空性的见地上,所以问须菩提“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第一次的回答是:“无有定法如来可说”,这一次须菩提的回答是:“如来无所说”。
须菩提的这两个回答也可以以两个角度来理解,“无有定法可说”是在有的层面上答,指并无一个固定的法叫佛法。只要能破众生执着,令众生从迷梦中醒来,从轮回中解脱的法都是佛法。如来随机施教,也无定法可讲。
第二次的回答是安住在如来本有的真空角度。如来的空性状态是我们每个人本来的自性,也是我们本来的样子。其他任何在时空中示现出来的相,都是因缘具足后假相的生生灭灭,其中并无一个真实的自我。
佛法中把自我的这种假有,比喻成就像梦一样,大家认梦为真,成为梦中主角,在梦中颠倒妄想,轮回生死。
未觉悟者听佛说法也像在梦中与佛交流,就像是梦中你病了,佛开了一剂药给你,等你梦醒时就知道如来并未做什么。梦中事非真非假,梦中确实你吃过药,但醒来后,你本来就没有病,病这件事变得虚妄不实,只是梦,那如来给药这件事,也同样虚妄不实。
故在此,须菩提说“如来无所说”。如果我们不能懂得佛与须菩提是站在本性真空的角度来问答,就会疑惑,明明前面佛说了一大堆的道理,那么多言辞,却一再说如来无所说(此处的如来是指我们的无形无相的自性)。
接下来,佛接着开示弟子们。佛陀又问须菩提:“须菩提,你认为怎样呢?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的微尘其数目多吗?”
须菩提回答说:“非常多,世尊。”
佛说:“须菩提,这些微尘并无一个不变的真正的实体存在,如来只不过是给它们一个假名,叫它们为微尘罢了。
如来说到世界,所有的世界也只是因缘具足而生,因缘具足而灭,并无一个真实的固定不变的世界,只是随顺世俗,假名称它们为世界罢了。”
在佛法中,常常提到微尘世界,比喻三千大千世界之多,万相之繁杂、无量无边。
在此处,佛一直在前面讲弟子们眼前修证中易出现的执着与迷惑,比如怎样发心?怎样布施、忍辱?怎样看待阿罗汉的果位、菩萨的功德庄严?怎样正确看待佛法?如来有固定的形象吗等等。
这些都是弟子们每天都必须面对的问题,在这些问题中应该持有佛的正知见,才能在修证中越来越安心,尽快回归如来真空之境。
现在,佛从弟子们眼下关注的事情中,将弟子们的头脑拉向了如微尘众一样多的无量无边的世界,告诉弟子们,万事万物,包括整个三千大千世界的一切都是假名,在如来之境中都不过是心的妄念而已。妄心生起,微尘世界生起;妄心灭,微尘世界如梦。
当弟子们的意识突然从眼前关注的事物,被佛的开示拉向无量无边的世界一切时,佛又将问题的焦点回来,对准了佛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功德之身。
也许这个功德之身在潜意识里是某些弟子们渴求示现的,是弟子们敬畏的,不敢在心中妄加揣度评论的,他的份量在有的弟子们心中比三千大千世界还重。原文是,佛继续问须菩提:“众生可以通过三十二相见如来吗?”
须菩提说:“世尊,不能通过三十二相见如来。为什么?因为佛说如来有三十二种奇妙庄严的身相,也只是功德、因缘具足在时空的显现,并非如来实有任何相。只是随顺世俗交流的方便,称其为如来特有的三十二相。”
因为怕众生执着佛相见性,佛这也是第二次问同样的问题。第一次在第五品,佛问须菩提:“可以以身相见如来吗?”须菩提答:“不可以”。
因为众生要从种种执着、分别中解脱,见到自性如来,头脑中不能将如来定义为任何相。如果认为如来有定相可见,即成佛就成为从一个相变成另一个相,这样我们是永远不能回归真空,也不能真正了解如来的境界。所以,对已经执着有的众生,如来讲“无相”,让你放下对身相的认真与执着。
上次如来说不应以身相见如来,是指众生不可以执着一个固定的色相见如来。比如说到释迦牟尼佛,有人头脑中会出现一个佛的图像,这没有什么问题,但如果执着如来就是那个样子就错了。
如果这个知见不明确,那么行者在禅修中如果见到空中出现一尊佛像,也许会认为自己快成道了,见到了如来实相,或者在内心追求自己变成想象中的佛的样子。
所以在这一品中,佛又重申了这个问题。那如果你不认为佛有一个像普通人一样固定的色身,那你是否又会认为佛有一个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身相呢?
如果你在成道的路上,想着自己要变成这样一个身相,想着如来是这样一个身相的话,你就永远无法回归如来真空之境了。因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的身相也只是一个功德之相。诸相皆虚妄不实。
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是一位菩萨在修道路上功德圆满后,在人道能显现出来的最圆满的身相。如释迦牟尼佛刚出生,身形、气脉就具备这样的特征。
经典中还说转轮圣王也具备这样的三十二相,但没有八十随形好。但一位佛在各道时空中显现什么样的形象,会以众生的共业,以及众生成道的需要来定。
虽然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只是如来化境,但功德未圆满之人很难化现这样身心圆满的形象出来。即使神通具足能变化出来,但佛的八十随形好的细行很难顾及周全,因为必须心性圆满才能成就。
佛在这一品的最后说:“须菩提,假如有善男子、善女人,用像恒河沙粒那样多的身体性命来做布施,如果再有一个人能信受此经,并以此修行,甚至只是领悟经中的一个四句偈颂而随缘为他人解说,所得福德超越前者。”
在所有时空中,众生最爱惜的莫过于自己的身体性命。俗话说,蝼蚁也爱惜生命,但修行佛法的善男子、善女人即使在无量劫,为了成道不惜布施自己的身体与性命,都比不上受持此经四句的福报。
在此,佛告诉我们,即使我们为法愿意舍去身体性命,但不了解佛法的无相之理,妄心妄念被境牵引、轮转不止,成道便遥遥无期。
如果能在信受此经后,一念从诸相的迷失、诱惑中醒来,马上见性成佛,佛以此说明般若智慧对修行者的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