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妈妈给我留言:
孩子休学之后,我在这一年中如履薄冰。我也反思了自己过去对待他的模式。觉得自己确实做的很不好。
后来我在网络上报了很多课程,前前后后也花了好几万。
但我发现自己学得越多,孩子的问题似乎越多。孩子现在的行为就像小时候一样。
孩子跟我们目前的关系总体讲还不错,可总是会冷不丁地给我们表达,我们带给他小时候的伤害很多。他不会那么容易就过去的。
这些让我总是心里很惶恐。
@心理咨询师哈雷 在陪伴孩子的路上没有万能公式。再牛的课程再完美的方法,都是有局限的。
更何况孩子跟孩子之间有很大差异。
同样的一件事情,带给孩子的感受,体验,家庭背景,孩子的认知都会不同。
我举个例子,A孩子摔倒了,B 孩子也摔倒了。
他们可能都会表达自己的感受是疼痛。
但其实这个疼的感受背后是不一样的。
A孩子可能因为自己身体本身原因放大了这个痛,从而激发出他内心其他东西出来。
例如他可能是单亲家庭的孩子,可能他对疼比较敏感,可能他缺少爱。
可能在摔的那一瞬间,激发了他上一次受伤的不良体验等等。
所以这一次摔跤激活了他的其他不良体验,因而他疼的感受可能比较强烈。
B孩子可能因为身体一直强壮,父母对的爱很充足。
他奶奶是医生,会得到及时的帮助,或者他自己有处理伤口的基本技能等等。
所以他并不会认为摔倒对他来说多么大的事情。可能他感受到的痛下午就消退了。
这个例子我想告诉大家:孩子的问题表面看是一样的,看似一样的感受或者情绪,但实质是差别很大。
如果我们学了很多东西之后去套用孩子的行为表现。其效果可想而知。
目前很多家长学习热情高涨,但其实更多家长在救火,是在缓解问题,短暂得以轻松。
心理学理论很多。但真的想要了解背后的原理,灵活应用没那么容易。
例如有家长说到孩子在家退行了,看到某位老师的理论,孩子休学厌学几个阶段几个阶段的。
不是人家老师专家说的不对,而是你没有真正掌握里面的底层逻辑。
看到一个表象就去用在自己孩子身上,把自己绕进去了。
哪有一个生命可以用一套理论来指导的呢,最主要的是体验。
花开四季,各有不同。因天气,因外界环境的变化,它可能今年还不开呢,都是有可能的啊。
有一个同行有次开玩笑对我说,哈雷你退行了,50岁了还每天荡秋千。
但哈雷是真的退行了吗?显然不是,只是大家习惯了认为荡秋千是孩子的事情罢了。
有的孩子表达的小时候的创伤以及想让父母痛苦,孩子的表达大部分时间是很真实。
我们的改变和成长不是为了改变孩子的感受,他可以不原谅我们,
而是可以深深地理解他的感受,看见他的感受。
孩子小时候的体验或许在那一刻感受不是很好。
但在他长大的途中,他对曾经的体验感受会不一样,是有很大变化的。
凡事因孩子而已,每一个孩子在感受父母对待他的方式反应是不一样的
我跟很多的孩子深入沟通过,也有孩子告诉我说,她一定要zs或者其他方式狠狠报复妈妈爸爸的时候,父母是很惶恐的。
后来才发现那不过是孩子对抗家长的一种强烈的感受,情绪,在那一刻表达出来罢了。
但重要的是孩子需要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去处理。
我的咨询实践分享给大家孩子的表达一定是真实的。
但有一个前提就是,当他感受很不好的,可能当下的那个感受会被过度地放大。
另外一方面我们家长对孩子表达内容的解读(理解)也极为重要。
我举个例子,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说,妈妈我觉得你伤害了我,你要补偿我。
一个家庭结构完整的孩子说同样的话,家长的解读是不一样的。
还有一个层面,家长自己本身对孩子所表达“伤害的”理解也不一样。那个伤害到底是什么?
带给孩子的是什么?才是我们要跟孩子探讨的。
但是切记如果我们自己没有能力去处理那个孩子所说的伤害,不要轻易撕开它。
有一个孩子顺利复学一学期了,去年12月初跟我咨询还曾对我说,她一定要当妈妈面跳楼,让她痛苦一生。
最近我语音回访,跟妈妈关系很好,尽管妈妈还是唠叨催促管理手机让她很烦。
但她说自己表达完了就完了,对妈妈再也没有那种想要报复的感受了。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用生命动态发展的心态去看孩子当下的行为表现。
欢迎预约哈雷心理咨询,哈雷专注于青少年心理咨询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