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饮食治疗原则,《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给出最新建议

文摘   2025-01-20 11:20   辽宁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仍在上升,由2013年的10.9%增加到2018至2019年的12.4%(按ADA 2010年标准)。其中,2型糖尿病(T2DM)占90%以上;60~69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为23.9%,≥70岁人群的糖尿病患病率为27.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不久前发布了《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上一个版本是2020年),全文发表在《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 17(1): 16-139。本篇是该指南第七章“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和第八章“糖尿病的运动治疗”的全部内容,以及第十章“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的部分内容(生活方式干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全文链接附在本文最后。

第七章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

要点提示

1.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患者均需要接受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由熟悉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的营养(医)师或综合管理团队(包括糖尿病教育者)指导患者完成(A)


2.应在评估患者营养状况的基础上,设定个体化的医学营养治疗目标和计划,合理控制总能量的摄入,均衡分配各种营养素,达到患者的代谢控制目标,并尽可能满足个体饮食喜好(B)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是临床条件下对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营养问题采取特殊干预措施,参与患者的全程管理,包括进行个体化营养风险筛查及评估、营养诊断、制定相应营养干预计划,并在一定时期内实施并监测。通过改变膳食模式与习惯、调整营养素结构、由专科营养(医)师给予个体化营养治疗,可以降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0.3%~2.0%,并有助于维持理想体重及预防营养不良。对肥胖的T2DM患者采用强化营养治疗可使部分患者的糖尿病得到缓解。医学营养治疗已经成为防治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手段。

一、医学营养治疗的目标 

1.促进并维持健康饮食习惯,强调选择适宜食物,并改善整体健康状况。


2.达到并维持健康体重,获得良好的血糖、血压、血脂控制以及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3.改善生活质量,满足个人背景、文化等需求,选择更多类型的营养均衡的食物,改变不良生活行为。


二、膳食营养因素

(一)能量

1.糖尿病前期或糖尿病患者应当接受个体化能量平衡计划,目标是既要达到或维持理想体重,又要满足不同疾病情况下的营养需求。


2.对于所有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应首先调整以饮食、运动、行为为主体的生活方式,控制总能量摄入,保证减轻体重5%。


3.建议糖尿病患者能量摄入参考通用系数方法,按照每日105~126 kJ(25~30 kcal)/kg(标准体重)计算能量摄入。再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性别、年龄、活动量、应激状况等进行系数调整( 表8 )。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长期接受极低能量(<800 kcal/d)的营养治疗。


(二)脂肪

1.不同类型的脂肪对血糖及心血管疾病(CVD)的影响有较大差异,故难以精确推荐糖尿病膳食中脂肪的最佳供能比。一般认为,膳食中脂肪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20%~30%。如果是优质脂肪(如单不饱和脂肪酸和ω-3多不饱和脂肪酸组成的脂肪),脂肪供能比可适当提高至35%,有助于改善血脂和血糖。


2.应尽量限制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摄入量,饱和脂肪酸供能比不超过总能量的12%,反式脂肪酸供能比不超过2%。


3.应控制膳食中胆固醇的摄入,不宜超过300 mg/d。


(三)碳水化合物

1.社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ARIC)研究结果显示,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50%~55%时全因死亡风险最低  。考虑到我国糖尿病患者的膳食习惯,建议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占总能量的45%~60%  。餐后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适当降低碳水化合物的供能比。不建议长期采用极低碳水化合物膳食。


2.在控制碳水化合物总量的同时应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的碳水化合物,可适当增加非淀粉类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减少精加工谷类的摄入。全谷类应占总谷类的一半以上 。全谷类摄入量与全因死亡、冠心病、T2DM及结直肠癌风险呈负相关 


3.进餐应定时定量。注射胰岛素的患者应保持碳水化合物摄入量与胰岛素剂量和起效时间相匹配。


4.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高膳食纤维饮食(25~36 g/d或12~14 g/1 000 kcal),特别是保证可溶性膳食纤维摄入(10~20 g/d),有助于控制糖尿病患者的血糖,降低全因死亡率 


5.严格控制蔗糖、果糖制品(如玉米糖浆)的摄入。


6.喜好甜食的糖尿病患者,可适当摄入糖醇和非营养性甜味剂。


(四)蛋白质

1.肾功能正常的糖尿病患者,推荐蛋白质的供能比为15%~20%,并保证优质蛋白占总蛋白的一半以上。短期高蛋白饮食有助于改善超重和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体重、血脂和血糖。


2.有显性蛋白尿或肾小球滤过率下降的糖尿病患者,蛋白质摄入应控制在每日0.8 g/kg体重,并推荐摄入优质蛋白


(五)饮酒

1.不推荐糖尿病患者饮酒。若饮酒应计算酒精中所含的总能量。


2.应警惕酒精可能诱发的低血糖,尤其是服用磺脲类药物或注射胰岛素及胰岛素类似物的患者应避免空腹饮酒并严格监测血糖。


(六)盐

1.食盐摄入量限制在5 g/d以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可进一步限制摄入量。


2.同时应限制摄入含盐高的食物,如味精、酱油、盐浸等加工食品、调味酱等。


(七)微量营养素

糖尿病患者容易缺乏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以及铬、锌、硒、镁、铁、锰等多种微量营养素,可根据营养评估结果适量补充长期服用二甲双胍者应防止维生素B12缺乏。无微量营养素缺乏的糖尿病患者,无需长期大量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以及植物提取物等制剂,其长期安全性和改善临床结局的作用有待验证。


(八)膳食模式

对糖尿病患者来说,并不推荐特定有效的膳食模式。地中海膳食、终止高血压膳食、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江南膳食、间断性节食等在短期有助于体重控制、降低CVD的发生风险 但要求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并结合患者的代谢目标和个人喜好(如风俗、文化、宗教、健康理念、经济状况等),同时监测血脂、肾功能以及内脏脂肪的变化。


(九)糖尿病治疗药物与营养治疗的配合

糖尿病治疗药物与营养治疗相配合,应当注重个体化,注意防范低血糖及酮症酸中毒发生,兼顾血糖控制及糖尿病慢性并发症防控。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在发挥降糖作用的同时具有抑制胃排空、抑制食欲的作用,但也有部分研究报道,GLP-1RA可能导致糖尿病患者肌肉和去脂体重减少,通过与合理的营养治疗相配合,在控制总能量的同时,补充充足的优质蛋白质,达到供能比的15%~20%及以上,补充充足的复合维生素制剂和维生素D,配合适当的抗阻运动以减少肌肉流失 


三、营养教育与管理

营养教育与管理的生活方式干预有助于改善糖耐量,降低糖尿病患病率或延迟发病时间,并有助于延缓和(或)降低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发生。应对糖尿病患者制订营养教育与管理的个体化目标与计划,并与运动、睡眠、戒烟一起作为糖尿病及其并发症防治的基础 


第八章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要点提示


1.建议成人糖尿病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300 min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及2次抗阻练习(A)


2.成人糖尿病患者应增加日常身体活动,减少静坐时间,每30 min可以进行不同强度活动1~5 min,久坐生活方式者运动量应达标(A)


3.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慎行运动治疗(A)



运动锻炼在糖尿病患者的综合管理中占重要地位。规律运动可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体成分及生活质量,有助于控制血糖、减少心血管危险因素,而且对糖尿病高危人群一级预防效果显著。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规律运动8周以上可将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降低0.66%;坚持规律运动的糖尿病患者死亡风险显著降低 


糖尿病患者运动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运动治疗宜在相关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运动前进行必要的健康评测、运动能力评估和禁忌证筛查,有助于保证运动治疗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2.糖尿病患者运动前的血糖水平应介于5.0~13.9 mmol/L。以下情况禁止参加中等及以上强度运动,待病情控制稳定,经医师评估允许后可逐步恢复运动。包括:


(1)血糖≥16.7 mmol/L;

(2)血糖<3.9 mmol/L 

(3)血糖波动较大;

(4)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等急性并发症;

(5)合并急性感染、增殖型视网膜病变、严重肾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不稳定性心绞痛、严重心律失常、一过性脑缺血发作)等情况 


3.成年糖尿病患者每周进行至少150~300 min中等强度(40%~59%储备心率,运动时感觉有点费力,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的有氧运动,每周运动3~7 d,每日持续或累计运动时间30~60 min,有氧运动间隔不应超过2 d。每次数分钟(如10 min)、每日累计30 min的体育运动也是有益的。无运动习惯的人群,有氧运动可以从每日20 min开始,逐渐增加至每日60 min左右,从低等强度开始,逐渐进阶到中等强度运动。运动能力较好者(如能以9.7 km/h奔跑者)可以采用高强度间歇训练,包含变速跑、有氧操等。中等强度的体育运动包括快走、慢跑、骑车、跳舞、太极拳、八段锦和高尔夫球等。较高强度的体育运动包括快节奏舞蹈、有氧健身操、游泳、骑车上坡、足球、篮球等。多数糖尿病患者心肺耐力水平较低,每周应进行150 min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以达到降低心血管疾病(CVD)风险和提高心肺耐力的目的。以提高心肺耐力为运动目标时,应强调循序渐进地提高有氧运动的强度。


4.如无禁忌证,糖尿病患者应每周进行2~3次抗阻运动(两次锻炼间隔≥48 h),锻炼肌肉力量和耐力。可以采用健身器械、哑铃、杠铃、弹力带或身体自重训练等方式,从中等强度开始,逐渐增加至较大强度。锻炼部位应包括上肢、下肢、躯干等主要肌肉群,每个肌群练习2~4组,每组重复10~15次。同一肌肉部位训练,至少间隔1 d。对于老年人和无规律运动习惯者可以从低强度开始。联合进行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可获得更大程度的代谢改善  


5.为了降低运动损伤的风险和增加运动的适应性,糖尿病患者应进行柔韧性训练。多采用静态拉伸的方式,拉伸至感觉紧张或轻度不适,每个动作拉伸10~30 s,重复2~4次,每个动作拉伸时间累计60 s即可,多个部位的柔韧性练习时间总计小于10 min,每周2~3次。


6.为了降低糖尿病患者跌倒风险,糖尿病患者应进行平衡训练。练习动作由易到难,可以做单脚站立、身体摆动“不倒翁”练习、足跟对足尖“一字走”、侧向行走、跨步练习、平衡锻炼操等。


7.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培养活跃的生活方式,增加日常生活中的身体活动,如步行、骑车、外出购物、做家务等;减少静坐时间,连续静坐时间不超过30 min,每30 min可以进行不同强度活动1~5 min,久坐生活方式者运动量应达标。


8.运动处方的制定需遵循个体化原则。运动项目要与患者的年龄、病情、喜好及身体承受能力相适应,并定期评估,适时调整运动计划。多数糖尿病患者存在多种伴发疾病,制定运动指导方案时需统筹考虑。当患者处于CVD高风险状态或已患有CVD,运动中若出现任何不适,如心慌、胸痛、气短及其他不适,应立即停止运动,需要时及时就医。当合并超重或肥胖,制定运动方案时应结合减重方案。


9.糖尿病患者开始运动时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从低强度、短时间、小运动量开始。运动前应进行准备活动,可进行5~10 min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步行或原地踏步、拉伸练习等,防止运动损伤。运动后整理活动必不可少,至少进行10 min的低强度有氧运动、拉伸等活动。穿适宜运动、透气吸汗的衣服,穿合脚、适宜运动的鞋子。运动可穿戴设备的使用(如心率表、持续葡萄糖监测、计步器),有助于提升运动依从性和安全性


10.防范低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参加运动时应当注意的问题,尤其对于1型糖尿病(T1DM)和低血糖风险高的T2DM患者尤为重要。使用胰岛素或服用胰岛素促泌剂的糖尿病患者在运动前、后及间断于运动中测血糖,按需适当调整饮食,并在医师指导下进行药物调整,以保持血糖相对稳定。在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中穿插短时间较大强度有氧运动,或在有氧运动前进行抗阻运动可以产生稳定血糖的效果。建议用餐1 h后运动,餐前运动时应先摄入10~30 g碳水化合物,避免低血糖的发生。随身携带葡萄糖片、糖果、饼干等预防低血糖的食物和急救卡。出现过运动相关低血糖的糖尿病患者应结伴运动或在医务人员监督下进行运动,可减少低血糖相关事件的风险。


11.无论运动前血糖处于何种水平,任何类型较大强度的运动都会因肾上腺素和胰高糖素等反向调节激素释放而使血糖升高。运动前、中、后要注意适量补充水分。


12.足部溃疡未愈合的患者,应避免水中运动,运动后仔细检查皮肤和双脚,发现红肿、青紫、水泡、血疱、感染等,应及时请专业医护人员处理。视网膜病变患者应避免高冲击性运动、较大强度运动以及摇晃、长时间弯腰低头和屏气用力等动作。糖尿病患者在热或冷环境下的体温调节功能受损,应选择适宜的运动环境。


第十章 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

要点提示


1.超重或肥胖成人2型糖尿病(T2DM)患者体重减轻5%,可改善血糖以及血压、血脂等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A)


2.超重或肥胖成人T2DM患者的体重管理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手术等综合手段(A)


3.肥胖的成人T2DM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后血糖仍然控制不佳者,建议代谢手术治疗(B)


超重或肥胖是糖尿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超重或肥胖,肥胖进一步增加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心血管疾病(CVD)发生风险。体重管理是T2DM治疗的重要环节,不仅可以改善血糖控制、减少降糖药物的使用,还可以使部分糖尿病患者停用降糖药物、达到糖尿病缓解的状态。此外,体重管理对糖尿病患者的代谢相关指标(如血压、血脂等),同样具有改善作用。临床证据显示,体重管理可以明显改善T2DM患者的血糖控制、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体重减轻5%可改善血糖控制以及血压、血脂等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已经实现短期目标的患者,应进一步制定长期(例如1年)的综合减重计划。


超重或肥胖成人T2DM患者的体重管理方式包括生活方式干预与营养治疗、具有减重作用的降糖药物或减重药物治疗、代谢手术等综合手段。


一、生活方式干预

针对超重或肥胖的T2DM患者,体重减轻5%是其体重管理的基本要求,亦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更严格的减重目标(例如基础体重的7%、15%等)。强化行为生活方式干预可首先制定半年的体重管理计划,通过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干预,关注饮食、体育锻炼和行为等方面。通过生活方式干预以达到每日减少500~750 kcal总能量的目标。通过6个月的强化行为生活方式干预达到体重减轻目标的患者,应进一步制定长期(至少1年)的综合减重维持计划,至少每个月由医师或营养师随访1次,持续监测体重,跟踪饮食情况、步数等运动状态。


二、药物治疗

超重或肥胖的糖尿病患者选择降糖药物时应当综合考虑药物对体重的影响,优先考虑有减重作用的药物,推荐使用减重效果较强且有心血管获益的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或GIP/胰高糖素样肽-1(GLP-1)双受体激动剂,并尽量减少使用有增加体重的降糖药物。


减重药物通过多种途径和机制减轻超重或肥胖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同时兼顾多重代谢危险因素的改善,按照其减重作用的强度分为以下几类:


1.作用显著:GIP/GLP-1RA替尔泊肽的减重作用显著,超重或肥胖的T2DM患者治疗40周,体重可下降8.5%~13.1%,内脏脂肪组织面积、肝脏脂肪含量也能减少。


2.作用较强:GLP-1RA类药物,其中司美格鲁肽作用最强,1.0 mg治疗68周体重可下降6.9%,利拉鲁肽1.8 mg治疗56周体重可下降4.7%。


3.作用中等: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类药物可使体重减轻1.6%~4.9%。


4.作用较弱:二甲双胍可使体重减轻0.6%~3.2%。此外,脂肪酶抑制剂奥利司他治疗1年,可使体重降低约3% 。如果前3个月患者体重减轻<5%,或者在任何存在安全性或耐受性问题的情况下,都应考虑停药,选择其他药物或治疗方法。对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体重指数(BMI)≥24.0 kg/m 2的T2DM患者,推荐减重效果显著或较强的降糖药物;对于未合并心血管危险因素、24.0 kg/m 2≤BMI<27.0 kg/m 2的T2DM患者,可使用减重效果较强或中等的降糖药物;BMI≥27.0 kg/m 2的T2DM患者,则推荐使用减重效果显著的降糖药物。


三、代谢手术


肥胖的成人T2DM患者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及药物治疗血糖仍然控制不佳者,可考虑代谢手术治疗。(详略)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目录:

第一章 中国糖尿病流行病学

   一、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二、我国糖尿病的流行特点 

   三、我国糖尿病流行的影响因素

第二章 糖尿病的诊断与分型 

   一、糖尿病诊断

   二、糖尿病分型 

   三、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鉴别 

第三章 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一、2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二、1型糖尿病的三级预防 

第四章 糖尿病的筛查和评估

   一、筛查 

   二、评估 

第五章 糖尿病的教育和管理 

   一、基本原则 

   二、教育和管理的目标 

   三、教育和管理的形式

   四、教育管理的流程和框架 

   五、具体实施要点

   六、糖尿病教育的基本内容 

   七、糖尿病相关心理压力与应对

第六章 2型糖尿病综合控制目标和高血糖的治疗路径

   一、综合控制目标 

   二、高血糖控制的策略和治疗路径

第七章 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 

   一、医学营养治疗的目标 

   二、膳食营养因素 

   三、营养教育与管理 

第八章 糖尿病的运动治疗 

第九章 高血糖的药物治疗 

   一、口服降糖药

   二、胰岛素

   三、肠促胰素类降糖药 

第十章 2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管理 

   一、生活方式干预 

   二、药物治疗 

   三、代谢手术

第十一章 糖尿病相关技术 

   一、血糖监测 

   二、注射技术 

   三、胰岛素泵 

第十二章 糖尿病急性并发症 

   一、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二、高渗性高血糖状态

第十三章 心血管疾病及危险因素管理 

   一、概述 

   二、筛查及评估 

   三、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 

第十四章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

   一、糖尿病肾脏病

   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三、糖尿病神经病变 

   四、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 

   五、糖尿病足病

第十五章 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 

   一、儿童和青少年2型糖尿病 

   二、特殊类型糖尿病 

第十六章 1型糖尿病

   一、流行病学 

   二、临床分期 

   三、诊断 

   四、综合管理 

   五、三级预防 

第十七章 低血糖 

   一、低血糖的定义 

   二、易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药物 

   三、临床表现

   四、低血糖分级

   五、低血糖的危险因素 

   六、低血糖的预防 

   七、低血糖的治疗

第十八章 糖尿病的特殊情况

   一、住院糖尿病患者的管理 

   二、围手术期糖尿病管理 

   三、妊娠期高血糖管理 

   四、老年糖尿病

   五、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高血糖 

   六、糖尿病与感染 

   七、糖尿病与口腔疾病

   八、糖皮质激素与糖尿病 

   九、糖尿病伴抑郁焦虑障碍

   十、重性精神障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与糖尿病 

第十九章 代谢综合征 

   一、诊断标准 

   二、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第二十章 中医药防治糖尿病 

   一、概述 

   二、糖尿病前期 

   三、2型糖尿病 

   四、糖尿病并发症 

   五、糖尿病相关生活质量 

   六、针灸、中药外治等

   七、中国传统锻炼功法 

附录1 主要常用名词术语英文缩略语释义

附录2 常用口服降糖药物

附录3 国内上市的肠促胰素类降糖药物 

附录4 治疗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常用药物 

附录5 治疗痛性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的常用药物

附录6 本指南证据等级说明


以下是《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2024版)》全文链接:

第一章~第九章

第十章~第十六章

第十七章~第二十章

文章来源: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5, 17(1): 16-139.

作者: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通信作者:朱大龙,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内分泌科,南京 210008,Email: zhudalong@nju.edu.cn;郭立新,北京医院内分泌科 国家老年医学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老年医学研究院,北京 100730,Email:glx1218@163.com

更多糖尿病饮食知识:


一文了解,高血糖食疗食养二十法

一文收藏,糖尿病食谱的计算方法

100种控糖食物,防治高血糖

案例‖妊娠期糖尿病饮食管理一个月,控制好血糖

控糖饮食服务,营养师一对一跟随指导糖尿病患者

逆转/缓解糖尿病的3大共识5个方法12个饮食细节



衡膳营养

专注于营养师学习、实践和综合发展,举办各类营养课程、营养科普、学术会议、交流活动、营养自媒体和企业合作等,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开放性营养社群。在这里,你可以学习营养成为营养师(考取营养师证书),或提高营养技能,从事营养师相关实践。

一心一意,带动、带领营养师学习成长和发展

衡膳营养
衡膳营养是一个由营养师、营养师学员和饮食营养爱好者组成的开放性社群,专注于营养师培训培养、营养知识和技能学习、营养科普和健康生活方式推广。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