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是《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的要点整理,全文下载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下载PDF文件。
一、生活方式减重的目标和方法
生活方式干预是体重管理的首选方法,也是减重的基础,所有有减重需求的个体都应接受全面的生活方式干预。如果通过充分的生活方式干预仍无法减重,可以考虑减重药物或手术治疗。
减重目标要循序渐进,应强调长期坚持,对于大多数并不严重的超重或肥胖者(24<BMI<32.5),推荐的减重目标是每周减0.5~1kg,每月减轻2~4kg,6 个月内减轻当前体重的5%~15%并维持住。对于肥胖较严重者(BMI≥32.5),可根据具体情况加快减重速度,按减轻现体重的 5%、10%、15%划分阶段性减重目标,周期为 3 至 6 个月。
减重饮食干预的重点是限制能量摄入。建议每日减少 500~1000 千卡或减少30%总能量摄入,同时保持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均衡摄入(供能占比分别为 50%~60%、20%~30%、15%~20%)。食物摄入多样化,一日三餐合理分配;主食以全谷类食物为主,减少精白米面摄入;充足摄入新鲜蔬菜和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水果;优先选择瘦肉、去皮鸡胸肉、鱼虾等脂肪含量低的肉类,以及低脂或脱脂奶类。
当这种限能量平衡饮食的减重效果不好时,可以根据减肥者个体情况调整食物构成,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①高蛋白饮食。是指每日蛋白质供能比超过 20%(但一般不超过30%),可增加饱腹感、减轻饥饿感,有助于增强减重依从性并维持减重效果。
②低碳水化合物饮食。是指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摄入(供能比≤40%),脂肪供能比≥30%,蛋白质摄入量相对增加。短期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干预有益于控制体重、血糖,改善代谢。
③生酮饮食。是低碳水化合物饮食中的极特殊类型(碳水化合物供能比很低,脂肪供能比很高,蛋白质供能比基本正常),适用于严密医学监督(比如住院)确保安全情况下短期内快速降低体重。
注意,低碳水化合物饮食和生酮饮食只能短期(比如数周或十几周)应用,不宜长期(比如超过6个月)坚持。
其他可短期使用的减重饮食还有:
①间歇性能量限制,也叫间歇性禁食、限时进食或轻断食。包括5:2轻断食或4:3轻断食(每周禁食2~3天,)和隔日禁食法,禁食日只吃正常量的1/4或更少。【本文作者补充:另一种更为流行的间歇性禁食是16:8日内限食法,即把每日进食时间限定在8小时之内,其余16小时(包括夜间睡眠时)禁食。这种饮食方法也有助于体重管理,而且是可以长期坚持的】
②代餐食品减重。是指为满足成人控制体重的目标,每日替代一餐或两餐加工配制控能食品的方法。【本文作者注:俗称“吃代餐”,常见的有代餐奶昔、代餐粉、代餐饼干之类,一般是特定配方的低能量加工食品】
要注意的是,上述减重饮食并没有“最好”和“最差”之说,实践中应根据个人喜好、减重效果及健康状态选择适宜的饮食方案,必要时补充复合微量营养素(维生素和矿物质),预防因限制饮食所致的营养缺乏。
超重肥胖人群的运动干预推荐长时间中低强度有氧运动,通常需要每日进行一次或两次运动。另外结合抗阻运动有助于在减少身体脂肪的同时维持瘦体重。
进行有氧运动干预时,建议由小运动量开始,逐渐达到30 分钟/天的中等至较大强度。对于运动依从性较差的个体,可以通过累计多次、每次不少于 10 分钟的连续运动达到总的运动量。为了实现长期控制体重的效果,建议应逐渐达到至少250 分钟/周(或消耗≥2000千卡/周)中等至较大强度运动,且将运动分在每周的5~7天内进行。可根据年龄、健康状况和运动能力采用不同的运动方法进行运动干预,运动干预的原则见下表。
遵循合理的运动流程和科学的锻炼方案,在运动前做好热身准备,运动中避免关节、肌肉、韧带损伤和过度训练,运动后进行充分拉伸恢复并及时补液。对存在运动风险的人群应适当降低运动强度、缩短每次运动时长、增加运动频率,必要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制定个体化运动方案。
糖尿病患者要关注是否有运动后低血糖及是否有视网膜病变等运动禁忌证;高血压患者要了解血压控制情况及靶器官损害状况;合并心血管疾病要评估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及心功能状态。
二、减重药物的适应证和常用药物
以下两种情况应采用药物减重:
①BMI≥28且经过3~6 个月的生活方式干预仍不能减重 5%的成年肥胖者。
②BMI≥24且合并高血压、高血糖症、高脂血症、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病、体重相关骨关节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成人患者。
近年来,减重药物的研发进展迅速,尤其是以胰高血糖素样肽-1 受体激动剂( GLP-1 RA)为基础的新型减重药物不断问世,减重效果也不断提升。目前在我国共有五种药物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成年人减重,按照批准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奥利司他、利拉鲁肽、贝那鲁肽、司美格鲁肽及替尔泊肽。这些药物减重的机制、效果、副作用和禁忌症见下表:
引自国家卫生健康委《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三、成年人和儿童的体重分类标准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标准,BMI=体重(kg)/身高(m) 2。中国18 岁及以上成人 BMI 评判标准见下表。注意,对于 80 岁以上高龄老人,建议BMI 适宜范围为22.0~26.9。
脂肪在腹部蓄积过多称为中心型肥胖,可根据腰围直接判定,见下表:
7 岁以下儿童以年龄别 BMI 的标准差(SD)作为评价方法(见下表),低于相应年龄别 BMI 中位数的2 倍标准差为消瘦,高于中位数的 1 倍标准差但不高于2 倍标准差为超重,达到或超过 2 倍标准差则为肥胖。
7 岁以下儿童对应的BMI 1倍、2倍或3倍标准差数值见下面表格,注意区别男童和女童,性别不一样,数值也不一样。
7~18岁儿童青少年以性别年龄别 BMI 作为筛查超重肥胖标准,见下面表格。
四、专业人员应对肥胖者进行评估
为确保个性化体重管理方案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需对个体健康状况、具体需求、风险因素等进行全面评估,通常包括个人史、既往史、体格检查、常规实验室及辅助检查、人体成分分析、生活方式评估、运动能力评估等。
(一)个人史、既往史等相关病史评估。
1.充分了解减重目的和意愿、个人自律性、可自由支配时间等相关信息,详细询问家族史、出生史,超重肥胖起始时间及原因,既往减重方法、次数、效果、持续时间等。
2.超重肥胖相关疾病史和特殊用药史。相关疾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2 型糖尿病、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及痛风、代谢功能障碍相关性脂肪性肝病、多囊卵巢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骨关节炎、甲状腺疾病、结直肠癌等。特殊用药史包括但不限于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超重或肥胖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类药物等。
(二)生活方式风险评估。
包括饮食行为、身体活动水平、睡眠质量、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吸烟、饮酒情况等多个方面。饮食方面,评估总能量摄入、膳食结构、饮食习惯等因素。身体活动方面,评估活动类型、时长、强度、频率及活动总量等。睡眠质量方面,评估入睡时间、睡眠时长及节律等。心理健康方面,评估心理压力、情绪状态等。
(三)体格检查、人体成分、能量消耗评估。
测量血压、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人体成分(体脂率、体脂肪量、内脏脂肪、肌肉量等),计算BMI、腰臀比和腰围身高比等。能量消耗评估方面,重点评估基础代谢率和总能量消耗情况。
(四)医学检查评估。
建议的医学检查评估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肝功能、肾功能,以及肝脏、胆囊、胰腺、肾脏 B 超等。必要时,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可加测胰岛功能、甲状腺功能、皮质醇、性激素、骨密度等。
(五)运动能力评估。
运动能力的评估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评估中需要考虑各个关节的活动范围,肌肉力量在不同部位的水平和功能性强度,身体的灵活性和延展性,以及心肺功能等。
(六)特定人群评估。
儿童应询问喂养方式、生长曲线、家庭学校饮食与运动情况,以及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孕产期妇女需记录孕前体重与 BMI、孕期体重增长、营养摄入与妊娠并发症;职业人群需评估工作生活压力;老年人应评估骨骼肌肉状况、慢性病管理情况及跌倒风险;患病人群要针对肥胖原因、减重风险进行评估。
要强调的是,指导用户减重时切忌蛮干,要先对用户的身体健康情况和生活状态有充分的了解,尤其是对医学相关问题有充分的了解,再开始减重计划,否则要么不容易成功减重,要么减重之后损害了身体健康。
国家卫健委发布减重相关指南的更多知识:
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
国家卫健委《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版) 》简介与解读
更多肥胖或减重指导建议:
收藏‖减肥相关的11个新版指南
充分认识肥胖的复杂性,坚持个性化减重原则
5个表格回答:肥胖症的诊断、分级和分型标准是什么?减重饮食和减重药物有哪些?
肥胖患者的长期体重管理及药物临床应用指南(2024版)
点击图片或链接报名学习:减重专业理论、科普、食谱和实战经验,新版《体重大师课》上线
衡膳营养
专注于营养师学习、实践和综合发展,举办各类营养课程、营养科普、学术会议、交流活动、营养自媒体和企业合作等,是国内为数不多的大型开放性营养社群。在这里,你可以学习营养成为营养师(考取营养师证书),或提高营养技能,从事营养师相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