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差不多每个月,我都会对自己感兴趣的、近期发表的、饮食营养健康相关的一些重要研究的摘要进行汇总。如果读者对某一个研究感兴趣,可以按图索骥去查阅该研究论文的原文。世上本来没有可靠结论,研究文献多了,就成了可靠结论。点击下列二维码关注作者本人公众号。
1.香蕉含有破坏肠粘膜屏障的淀粉纳米颗粒
Small 在线发表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下图),天然香蕉淀粉纳米颗粒(BSN)导致(肠上皮细胞之间的)紧密连接松动,增加肠道通透性,并破坏肠道屏障,从而构成健康风险。
从机制上讲,BSN通过影响线粒体功能和激活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信号通路来破坏紧密连接。
香蕉富含淀粉,占其总固体含量的60%。香蕉淀粉成本低、来源丰富、可再生且可生物降解,是食品、生物和制药行业的重要原料。全球香蕉淀粉的年需求量超过6000吨。
天然香蕉淀粉主要由抗性淀粉(65-98%)组成,可以抵抗胃肠道消化,与稳定血糖水平和增加饱腹感有关。因此,香蕉淀粉是制造功能性食品、健康食品添加剂和生物医学纳米载体的理想成分,常用于乳制品、糖果和饮料中。
许多人喜欢吃香蕉。每吃一根正常大小的成熟香蕉,人们至少摄入6克香蕉淀粉。此外,绿色、未成熟的香蕉富含生淀粉,通常被糖尿病患者用来控制血糖水平。
被称为紧密连接的蛋白质复合物连接邻近的肠上皮细胞,在保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紧密连接蛋白的改变会削弱屏障,增强肠道通透性,从而使细菌和毒素渗透到血液中,导致炎症和代谢紊乱。
该研究制备了四种不同大小的天然BSN,并在体外和体内实验中探究了其与肠屏障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BSNs通过破坏Caco-2细胞的线粒体功能,激活肌球蛋白轻链激酶(MLCK)信号通路,增加活性氧(ROS)水平,导致肠道通透性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BSNs的这种影响是尺寸依赖性的,最小的颗粒(d=60nm)引起严重的肠道屏障损伤,并在小鼠动物模型中得到了充分验证。该发现不仅为BSNs破坏肠道屏障的潜在影响提供了重要见解,也引起了人们对食物胶体纳米颗粒对肠道健康的有害影响的关注。
2.常吃黑巧克力与降低 2 型糖尿病风险有关
《英国医学杂志》(BMJ)发表一项研究(下图),纳入三项针对女性护士和男性医疗专业人员的长期美国观察性研究,涵盖 192 208 人,平均随访25年。
结果显示,在调整了个人、生活方式和饮食风险因素之后,研究发现每周至少吃五份巧克力(一份约为 28 克)的人比很少或从不吃巧克力的人患 2 型糖尿病风险低 10%。,每周至少吃五份黑巧克力——相当于国内常见包装约 3.26 条)的人 2 型糖尿病风险显著降低了 21%,而牛奶巧克力消费与 2 型糖尿病风险之间没有显著关联。
研究还发现,每增加一份黑巧克力的周消费量,2 型糖尿病风险降低 3%。而牛奶巧克力的消费增加与长期体重增加有关,但黑巧克力则没有这种关联。
3.下午5点之后进食太多导致血糖升高
Nutrition & Diabetes 期刊发表来自哥伦比亚大学欧文医学中心的研究(下图),纳入26名年龄在50-70岁之间的超重或肥胖的参与者(糖尿病前期或2型糖尿病),分为两组,一组在下午5点之后摄入了不到45%的热量;另一组在下午5点之后摄入了45%或以上的热量。这两组参与者在一天中摄入了相同的热量和相同的食物,只是时间点不同。
结果显示,在下午5点之后摄入热量超过每天摄入热量的45%,会导致血糖水平上升,这对健康产生了有害后果,无论个人的体重、体脂、摄入总热量以及摄入食物类型。
4.饮食干预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的年度研究进展
Nature Reviews Endocrinology发表一项年度回顾(下图),盘点了有关特定饮食模式治疗糖尿病和肥胖的临床研究。文章指出,限时进食(TRE)、5+2轻断食、模拟禁食饮食或有助于降低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体重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且同时有利于减少相关药物的使用和其他疾病发生风险。
美国生活方式医学会(ACLM)发表了一篇论文指出,2型糖尿病和肥胖是可以被治愈的,特别是通过饮食干预的方式。每天或每周几天采用短期(12~24小时)的间歇性禁食,以及每月一次或更低频率的长期(4~7天)模拟禁食饮食措施,因其具有良好的安全和有效性,且不会造成生活习惯巨大变化和/或需要严格限制热量摄入,正在成为治疗或逆转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潜在干预措施。
一项纳入108例代谢综合征成人的研究表明,8~10小时限时进食方案是一种有效的实用生活方式干预,在与标准药物治疗和营养咨询相结合时,可能对代谢综合征成人的心脏代谢健康产生广泛的益处。另一项针对糖尿病患者的研究则发现,限时进食方案可能有助于控制血糖,同时也可能改善血压,而要达到这些效果取决于通过改变饮食减重的效果。
还有一项把405例新诊断糖尿病且肥胖/超重的患者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二甲双胍、恩格列净或5+2轻断食。结果是不论HbA1C降幅,还是减重效果,都是5+2轻断食组胜出。
有研究测试了模拟禁食饮食对糖尿病的效果,即让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每个月5天以植物为基础、每天750~1100 kcal的饮食,灵活进食不限定时间,称为模拟禁食饮食。结果显示,接受模拟禁食饮食+二甲双胍和单纯二甲双胍治疗的患者,分别有53%和8%的患者血糖得到控制。
目前相关研究已经证实,限时进食、5+2轻断食和周期性模拟禁食饮食可改善各种疾病风险因素,如高血压、胆固醇和炎性标志物。这三种饮食模式能够成为预防和治疗肥胖和2型糖尿病的潜在方式,部分原因在于这些饮食模式操作模式明确,可在临床试验中持续验证其疗效。其中:
限时进食是三种方式中最容易执行的模式,操作执行简单,但要天天坚持对于大部分2型糖尿病和肥胖患者来说可能比较难。
无论是减重还是改善HbA1C水平方面,5+2轻断食是三种方式中效果最好的,但这种饮食模式不太可能被大多数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
5.补充维生素D改善脂肪肝
" 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 "期刊发表来自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小鼠实验研究(下图),补充维生素D3可显著改善脂肪肝,并降低全身炎症,改善脂质代谢异常,增强胰岛素敏感性。
与对照组相比,补充维生素D3组显著降低了小鼠体内的促炎细胞因子,包括TNF-α、IL-1β和IL-6,并改善了血清脂质异常,包括TG、HDL-C和LDL-C。
从机制上讲,维生素D3通过增强机体抗氧化能力、减少局部铁聚集和调节铁死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来抑制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俗称“脂肪肝”)进展过程中的铁死亡。
6.喝咖啡降低头颈部癌症风险,喝茶有点不一样
美国犹他大学的研究人员在" Cancer "期刊上发表了一项研究(下图),常喝咖啡或茶,与头颈癌的风险降低有关。
与不喝咖啡相比,每天喝超4杯含咖啡因的咖啡,与头颈癌风险降低17%、口腔癌风险降低30%、口咽癌风险降低22%相关;每天喝3-4杯含咖啡因的咖啡,与下咽癌风险降低41%相关。
随着每日含咖啡因咖啡饮用量的增加,头颈癌、口腔癌、口咽癌、下咽癌和喉癌的发生率呈现出剂量反应关系。此外,不含咖啡因的咖啡也有益。
对于喝茶而言,与不喝茶相比,经常饮用茶与下咽癌风险降低29%相关;每天0-1杯茶与头颈癌风险降低9%、下咽癌风险降低27%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每天饮用超过1杯茶,与喉癌风险增加38%相关。
7.补充烟酰胺+维生素B6或可增强肌肉再生能力
骼肌依赖于驻留的肌肉干细胞(MuSCs)进行生长和修复。衰老和肌肉疾病会损害MuSC的功能,导致干细胞耗尽和再生能力下降,这会导致骨骼肌质量和力量的逐渐丧失。
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发表的研究(下图),烟酰胺(维生素B3)和吡哆醇(维生素B6)能够刺激肌肉干细胞(MuSCs)扩增和分化,从而增强肌肉再生能力,缓解与年龄相关的肌肉衰退。
8.益生菌+饮食干预,或改善儿童孤独症
Gut Microbes 发表来自内蒙古农业大学张和平、南方医科大学深圳医院朱翠凤的非盲单臂临床试验研究(下图),53名自闭症谱系障碍(ASD)儿童接受了为期3个月的Probio-M8(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Probio-M8)和中等碳水化合物均衡饮食(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供能比分别为40%、30%和30%)干预。结果发现:
该干预措施改善了儿童的自闭症评定量表和胃肠道症状评分量表得分,肠道菌群中动物双歧杆菌、嗜黏蛋白阿克曼氏菌、Fusicatenibacter saccharivorans和Sutterella sp.水平升高、Blautia obeum降低。
9.艾草(做青团用的艾草)提取物抗衰老抗氧化
" npj Science of Food "期刊发表来自荆楚理工学院、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的动物(线虫)研究(下图),艾草叶提取物具有抗衰老作用,可将线虫的寿命延长23.19%,并促进其健康,艾草通过多种途径延长寿命和改善健康,包括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菌和抗炎特性等。
研究人员在艾草中共鉴定出22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山奈酚、L-表儿茶素、芹菜素、儿茶素、槲皮素、木犀草素、芒柄花素和柚皮素。
***其实不用研究,想来绿油油的艾草对虫子来说肯定挺有用的......
10.剧烈间歇性运动,每天只需几分钟即可降低心血管病风险
剧烈间歇性运动(VILPA),是指日常生活中短暂而零星的剧烈体力活动,每次通常持续1-2分钟,例如追公交、快速爬楼梯、为了上班不迟到时的奔跑等。
《英国运动医学杂志》发表来自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研究(下图),分析了 UK Biobank 数据库中22368名参与者的数据,碎片化剧烈运动(VILPA)能保护心脏,尤其是女性,每天最低进行1.2-1.6分钟剧烈间歇性运动,就能降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与风险降低30%相关;每天3.4分钟,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45%相关。
11.添加糖并不是一口也吃不得
添加糖(饮料、甜食和糖等)的确不能多吃,目前的限量标准是不能超过10%总能量(因人而异,大约是50克/日),最好不超过5%总能量(因人而异,大约是25克/日)。但这并不意味着,添加糖越少越好、不吃最好(反式脂肪酸才是这样),或者添加糖一点儿也不能吃(每一口都是有害的)。
Front Public Health发表的研究(如下),共纳入69 705名45~83岁的瑞典人【不一定与国人情况一致】,其中47.2%为女性,平均年龄59.9岁,基线平均添加糖摄入量占每日总热量的9.1%。
研究发现,添加糖可能也不必限制到最低量。因为结果显示,与每日添加糖≤5%总能量的人相比,每日添加糖为5%~7.5%总能量者发生缺血性中风、心梗、心衰、主动脉瓣狭窄、房颤的风险均明显降低(分别降低8%、5%、9%、9%、7%)。研究者指出,糖摄入量限制过低可能对心血管健康没有必要或没有好处。
该研究还发现,含糖饮料喝得越多,多数心血管疾病(如缺血性中风、心衰、房颤、腹主动脉瘤)风险越高;而适量摄入甜食(如糕点、冰淇淋、巧克力和糖果)则与几乎所有的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有关;另外,适量摄入蔗糖、蜂蜜、果酱等配料,也与心衰和主动脉瓣狭窄风险降低有关。
不过,研究者也提醒到,瑞典人群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可能与其他人群不同,尤其是“fika”这一社会习俗(定期喝咖啡、吃点心的休息时间)深深植根于瑞典文化。因此,该研究结果可能不能直接外推于其他饮食文化人群。
Added sugar intake and its associations with incidence of seven different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in 69,705 Swedish men and women. Front Public Health, 09 December 2024.
12.饮食中增加植物蛋白,或有助心脏健康
《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发表来自哈佛大学胡丙长团队的研究(下图),分析了美国三项大型前瞻性队列研究(NHS、NHS II和HPFS)的数据,共纳入超20万名参与者。结果发现:
饮食中,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比例越高,患心血管疾病和冠心病的风险就越低。较高的植物蛋白与动物蛋白比例(1:1.3),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19%相关,与冠心病风险降低27%相关。
此外,当饮食总蛋白质摄入量较高(21%),并且植物与动物蛋白比例较高时,心血管疾病、冠心病风险降低幅度更大。简而言之,多吃植物蛋白促进心脏健康。
13.做好自我管理,糖尿病患者逆转停药不是梦
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发表的病例(研究见下图),一名64岁男性2型糖尿病(T2D)患者,实施根治性肾切除术治疗肾细胞癌后,在1年的强化生活方式干预( ILI )实现了减重36公斤,糖尿病缓解,血脂恢复正常,血清肌酐和高敏 C 反应蛋白水平得到改善,从而停用降糖药和他汀类药物。
14.吃肉与糖尿病风险增加相关
《柳叶刀》子刊 The Lancet Diabetes & Endocrinology 发表来自剑桥大学的研究(下图),分析了来自美洲、地中海、欧洲、东南亚和西太平洋地区的20个国家的近200万人的数据,发现大量食用红肉(例如牛肉、羊肉和猪肉)和加工肉类(例如培根、腊肠和香肠)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
该研究纳入32个研究队列,符合标准要求的1966444名成年人,在中位时间为10年的随访期间,共发现107 271例新发2型糖尿病。各队列的肉类摄入量中位数为:未加工红肉为0-110克/天、加工肉类为0-49克/天,家禽肉为0-72克/天。
结果显示,三种肉类的摄入量均与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增加相关。100克/天的未加工红肉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10%有关,50克/天的加工肉类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15%有关,100克/天的家禽肉摄入量与2型糖尿病风险增加8%有关。其中,家禽肉类摄入与2型糖尿病风险之间的关联较弱。该研究还显示,没有证据表明这些异质性可以用年龄、性别或BMI来解释。
15.促炎饮食或大幅增加痴呆发病率
《阿尔茨海默病与痴呆症》杂志发表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健康圣安东尼奥分校的研究(下图),分析了弗雷明翰心脏研究(FHS)后代队列中1487名参与者,结果发现:
经常吃促炎饮食或大幅增加痴呆发病率,饮食炎症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全因痴呆发病率增加21%,与饮食炎症指数(DII)最低的人相比,饮食炎症指数(DII)最高的人,全因痴呆发病率增加84%。
饮食炎症指数(DII),是一种量化饮食炎症潜力的工具,较高的DII分数与全身炎症有关。本研究的饮食炎症指数由36种饮食成分组成,得分越高,表明饮食越具有促炎作用。
抗炎成分包括:β-胡萝卜素、咖啡因、膳食纤维、叶酸、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锌、单不饱和脂肪、多不饱和脂肪、ω-3、ω-6、硒、维生素B6、A、C、D、E、黄烷-3-醇、黄酮、黄酮醇、黄酮、花青素、绿茶/红茶、胡椒和大蒜。
促炎成分包括:维生素B12、铁、碳水化合物、胆固醇、总能量摄入、蛋白质、饱和脂肪、总脂肪。
研究人员强调,这是一项观察性研究,无法表明明确的因果关系。
16.间歇性禁食(轻断食)导致脱发
Cell 在线发表来自西湖大学的研究(下图),常用的间歇性禁食方案通过选择性诱导活化的毛囊干细胞(HFSCs)凋亡来抑制毛囊再生。这种效应与热量减少、昼夜节律改变或mTORC1细胞营养感知机制无关。
17.预防肝癌的八项措施
Nature Reviews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发表的文章(研究见下),总结了在降低肝细胞癌方面的临床证据:
1.抗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药物——恩替卡韦、替诺福韦等核苷(酸)类似物,具有预防肝细胞癌的作用。
2.乙肝疫苗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可降低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
3.降糖药物,如高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SGLT2)抑制剂、二甲双胍和噻唑烷二酮,可以降低肝细胞癌风险。
2型糖尿病及相关高血糖症和高胰岛素血症,被认为与肝细胞癌风险显著增加有关,潜在的机制可能是代谢应激、氧化应激和炎症等。
4.降脂药物,尤其是他汀类药物,在预防肝细胞癌发生方面仍有争议。2023年,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基于人群的研究表明,在27万MASLD患者中开始使用他汀类药物与肝细胞癌发生风险降低53%相关,且风险随着他汀类药物剂量和持续用药时间延长而降低。
5.抗炎药,阿司匹林也在一些研究中表现出降低肝细胞癌风险的作用,但这方面的证据较弱,不足以形成结论。
6.戒酒被认为是预防肝癌的一项重要策略,因为其不仅可降低肝癌进展风险,还能减轻酒精的致癌作用。
7.饮食营养,咖啡、维生素D和n-3多不饱和脂肪酸可能具有降低肝细胞癌风险的作用(缺少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研究)。
观察性研究的荟萃分析发现,咖啡摄入量与肝细胞癌风险降低呈剂量依赖性相关;英国针对普通人群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也发现,喝咖啡与肝细胞癌风险降低相关,但与其他消化道癌无关。
已知缺乏维生素D可导致肝功能异常。一项病例对照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高的个体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更低,但另有研究却发现,随着维生素D水平的增加,个体罹患肝细胞癌的风险会小幅增加(虽然无统计学意义)。
饮食中富含n-3多不饱和脂肪酸或与肝细胞癌风险降低相关。
8.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合成或为预防肝细胞癌的重要探索方向,目前动物实验证据充分,临床试验刚刚开始。
18.毒蘑菇,真可怕!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发表了一项研究(下图),2012年至2023年期间中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公共卫生应急报告管理信息系统”共记录了蘑菇中毒事件653起,毒蘑菇中毒病例3229例,毒蘑菇中毒死亡710例,病死率高达21.99%(710/3229),占食源性中毒死亡事件的54.20%(710/1310)。
19.茶包泡茶=摄入大量微塑料
“Chemosphere "期刊发表来自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研究(下图),在使用茶包泡茶时,茶包会释放数亿颗微/纳米塑料,并且这些塑料颗粒微能被人体肠道细胞吸收,从而能够进入血液并扩散到全身。
研究人员分析了三种不同化学成分的茶包过滤器:尼龙6、聚丙烯、纤维素,结果发现,三种类型的茶包在泡茶时,均会释放出大量的微/纳米塑料颗粒。其中聚丙烯茶包释放微塑料最多。
具体来说,聚丙烯茶包每毫升释放约12亿个颗粒,平均尺寸为136.7纳米;纤维素茶包每毫升释放约1.35亿个颗粒,平均尺寸为244.7纳米;尼龙6茶包每毫升释放约818万个颗粒,平均尺寸为138.4纳米。
20.健康饮食+半杯或1杯红酒,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50%
《欧洲心脏杂志》发表来自西班牙巴塞罗那大学的研究(下图),分析了1232名老年参与者,他们都遵循地中海饮食,且属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较高的人群(没有心血管疾病,但要么患有2型糖尿病,要么具有多种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结果发现:
每天饮用半杯到一杯葡萄酒,与患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50%相关。然而,每天饮用超过一杯,则没有保护作用。
具体来说【通过测量尿液中的酒石酸,能够更准确地测量葡萄酒消费量】,与酒石酸<1 μg/mL的参与者相比,酒石酸为3-12 μg/mL的参与者(每月约3-12杯,每天半杯以下),患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38%;酒石酸为12-35 μg/mL的参与者(每月12-35杯,每天半杯到一杯),患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了50%。
研究人员强调,研究的参与者是居住在地中海国家的心血管疾病高风险老年人,因此研究结果可能不适用于其他人群。另外,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不能代表因果关系。
21.增加运动,能减少抑郁
" JAMA Network Open "期刊发表来自西班牙拉曼恰大学的研究(下图),荟萃分析了33项观察性研究,共纳入96173名18岁或以上的成年人,发现每天步数越多,抑郁症状越少,抑郁症的患病率和风险就越低。
具体来说,与每天少于5000步相比,每天更多的步数与抑郁症状减少显著相关;与每天少于7000步相比,每天走7000步或更多的人患抑郁症的风险降低31%,每天增加1000步与抑郁症发病率显著降低9%相关。
22.房颤患者喝咖啡,越喝越好
美国心脏协会杂志发表一项基于瑞士2413例房颤患者队列研究(见后),喝咖啡可能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以及减轻炎症,且这种有益效果在每天1~5杯的范围内随着咖啡摄入量增加而增加。
具体地说,与每天喝咖啡最少(<1杯)的患者相比,每天喝咖啡最多(>5杯)的房颤患者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得分(总分为30分,≥26分为正常)增加了0.67分(相当于大脑减龄6.7岁)。
从每天喝1杯咖啡开始,咖啡摄入量增加与认知功能改善之间存在剂量依赖的强关联。
此外,系统性综述未观察到喝咖啡与房颤之间的关联,即使每天喝咖啡≥5杯也如此,反而显示出有降低房颤风险的趋势。
研究者认为,临床医生不应该阻止房颤患者规律喝咖啡。
Coffee Consumption Correlates With Better Cognitive Performance in Patients With a High Incidence for Stroke. J Am Heart Assoc, 14 December 2024
23.可可粉能延缓皮肤衰老
" Current Issues in Molecular Biology "期刊发表来自延世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下图),该研究结合临床试验和体外实验发现,可可粉能抵抗皮肤衰老,显著改善了皮肤水分和减少皱纹。在临床试验中,食用可可粉的参与者皮肤保湿性显著改善,皮肤皱纹显著减少。
24.补锌通过肠道菌群发挥护肝作用
《细胞》子刊 Cell Host & Microbe 发表来自南方医科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研究(下图),发现补锌促进肠道细菌产生对香豆酸,从而防止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该研究既包括小鼠实验(口服补锌改变肠道菌群微,促进了代谢物对香豆酸的生成),又包括自身对照临床试验(补锌两周,在人类中验证了上述发现)。
25.摄入过多超加工食品与银屑病风险增加有关
JAMA子刊JAMA Dermatology发表的研究(下图),纳入18528名参与者,其中10%(1825人)患有银屑病,4%(803人)为活动性银屑病。发现高摄入超加工食品与活动性银屑病状态有关。
26.食品添加剂卡拉胶会破坏肠道屏障
BMC Medicine期刊发表来自德国糖尿病研究中心的研究(下图),年轻健康男性在正常饮食之外添加了相当于美国人每天摄入量两到三倍的卡拉胶。两周后发现,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小肠渗透性增加,这很可能是由于肠道炎症引起的。体重较重的参与者随着卡拉胶摄入量的增加,胰岛素的有效性有所下降,尤其是在肝脏中。
卡拉胶是一种从红藻类海草中提炼出来的亲水性胶体,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常被用作乳化剂、胶凝剂、增稠剂和稳定剂,用于制作果冻、冰淇淋、糕点、软糖、果酱等美食。
27.微塑料危害健康
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 期刊发表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下图),
这是一篇系统综述,重点分析了空气中的微塑料暴露对生殖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的影响,纳入了3项人类观察性研究(2项生殖系统研究、1项呼吸系统研究),以及28项动物研究(包括11项生殖系统研究,7项呼吸系统研究,10项消化系统研究)。结果发现:
微塑料与各种严重的健康问题有关,包括男性和女性不育、结肠癌以及肺功能差等问题,还可能促进慢性肺炎,从而增加肺癌风险。
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它们在环境中无处不在。之前的许多研究已在人类的肺、血液、母乳、胎盘、粪便,甚至生殖系统中检测到微塑料的存在,证实了这些塑料颗粒已经从环境全面侵入了人体。
28.模拟饮食热量限制(实际饮食热量并未限制)也可以延缓动物衰老
饮食热量限制(Calorie Restriction,CR)是指在充分保证生物体营养成分(如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和各种微量元素)的情况下限制生物体每天只摄入少量、有限的能量。之前数十年有大量研究表明,饮食热量限制在各种动物(在线虫、果蝇、小鼠、哺乳类、灵长类)实验研究中都能够改善健康状况并延长寿命。人类的随机对照试验也显示,饮食热量限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成年人衰老。
《Nature》(自然)杂志发表来自厦门大学林圣彩院士团队的两篇动物实验研究(下图1、2)。第一个研究发现,在热量限制小鼠代谢改变中,石胆酸能够激活AMPK蛋白,增强肌肉再生,恢复握力和跑步能力。无需热量限制,仅给予热量限制上调的代谢物胆汁酸(含石胆酸),就足以模拟其作用,以AMPK依赖的方式带来抗衰、延寿的健康益处。
第二个研究则进一步胆汁酸可以模拟热量限制抗衰老作用的机理。胆汁酸通过去乙酰化增强了sirtuin(SIRT)蛋白家族的的活性,随后抑制v-ATPase,从而通过溶酶体葡萄糖感应通路激活AMPK。蛋白质组学分析发现,胆汁酸受体TULP3能够与SIRT相互作用。胆汁酸结合的TULP3变构激活SIRT,然后使v-ATPase的V1E1亚基在氨基酸残基K52、K99和K191上去乙酰化。V1E1突变体的肌肉特异性表达模拟了去乙酰化状态,强烈激活AMPK,从而使老年小鼠的肌肉恢复活力。在线虫和果蝇中,胆汁酸分别依赖于TULP3的同源物tub-1和ktub来激活AMPK,从而延长其寿命和健康寿命。
总之,通过胆汁酸(石胆酸)激活TULP3-sirtuin-v-ATPase-AMPK通路,可以重现热量限制带来的抗衰和延寿的健康益处。
不过,研究者指出,目前还没有证据表明服用石胆酸会对人体产生同样的效果,而且大剂量的石胆酸可能有毒,因此,在后续验证之前,不要轻易尝试石胆酸。
Nature 同期还发表了来自哈佛大学医学院、著名抗衰老研究专家大卫·辛克莱(David Sinclair)的评论文章(下图3),文章指出,一种胆汁酸可以解释热量限制是如何减缓衰老的,它或许就是低热量饮食与抗衰老效果之间缺失的一环。
2年前,林圣彩院士团队还因发现“辟谷精”(英文aldometanib)的机理与禁食/辟谷引起的反应类似而引起热议(下图4)。
29.胖子们应该去冻一冻
Nature Metabolism发表荷兰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的研究(下图),连续10天的间歇性寒冷暴露并伴随1小时寒战,可促进超重或肥胖患者的代谢健康,包括改善葡萄糖耐量、降低空腹血糖、甘油三酯血症和血压等代谢指标。简单地说,在寒冷中打寒战虽然没减肥但改善了肥胖者的代谢和心脏健康。
改研究招募了15名超重或肥胖成年人(11名男性和4名女性,平均年龄为62岁),其中9人是葡萄糖不耐受。在寒冷环境中,这些志愿者穿着注水的衣服和毯子,逐渐降低体温,直到引发寒战。这些志愿者连续10天接受这种间歇性寒冷暴露并伴随每天1小时寒战,以检测寒冷驯化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结果的影响。
30.妊娠期并发症和不良妊娠结局或增加痴呆风险
《柳叶刀·老龄健康》杂志发表了一项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科学团队的荟萃分析(研究见下图),纳入11项研究共计620余万人。结果发现,包括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死产、早产、胎儿生长受限、胎盘早剥在内的不良妊娠结局与全因痴呆风险升高32%有关,与阿尔茨海默病和血管性痴呆风险分别升高26%和94%有关。
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高血压与全因痴呆风险升高32%、血管性痴呆风险升高78%有关。
31.喝咖啡或加速衰老,信不信由你
Klotho蛋白,是一种被广泛研究的长寿因子,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其表达水平与衰老过程密切相关。它最初是在小鼠的研究中发现的,通过转基因过表达或外周给药,能够延长小鼠的寿命。也有研究发现,Klotho蛋白在人类中似乎也发挥同样作用。
《营养学前沿》发表来自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的研究(下图),喝咖啡与降低Klotho水平显著相关,与咖啡因摄入量最低的人相比,摄入量最多的人Klotho水平降低了23.00 pg/mL,每天每多摄入100毫克咖啡因,Klotho水平下降3.40 pg/mL。咖啡因摄入量每天超过约41毫克时(随便一杯咖啡就超过这个数),Klotho水平下降更明显。
该研究分析了美国全国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库中11169人的数据。
研究人员强调,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仅能表示关联,无法表明因果关系。
32.含糖饮料与肾病风险增加相关
《营养学前沿》期刊发表来自中山大学、电子科技大学的研究(下图),分析了 UK Biobank 数据库中超19万名参与者的数据,发现较高的含糖饮料和人工甜味饮料摄入量,或大幅增加慢性肾病风险,而适量摄入天然果汁则有保护作用。
具体来说,与不喝的人相比,每天含糖饮料、人工甜味饮料摄入超过250毫升,慢性肾病风险分别增加45%、52%。相比之下,每天摄入250毫升天然果汁,慢性肾病风险降低14%。
研究人员强调,这是一项横断面研究,因此无法确定因果关系。
33.我国学者研究发现,白酒中有一种物质能够改善酒精肝,信不信由你
Advanced Science 期刊发表来自天津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郎酒公司和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小鼠实验研究(下图),蒸馏酒(威士忌、白兰地、白酒、朗姆酒和伏特加)中的小分子化合物乳酸乙酯通过抑制酒精诱导的肝脏脂质合成,进而改善酒精相关性肝病。
34.心理不健康的人在网上浏览更多负面内容,浏览更多负面内容加重心理不健康
《自然·人类行为》发表来自伦敦大学学院的研究(下图),那些心理健康状况较差的人,在上网的时候更倾向于浏览负面信息,而且这些负面信息反过来又会让浏览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也就是说,心理健康状况与浏览信息的情感属性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
更多文献解读:
最近28篇饮食营养相关研究的简要解读(202403)
近期33篇饮食营养相关研究的简要解读(202402)
请点击上图或链接:【营养师工作坊】不只是教学培训,还是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