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菜·食话】陕西“泡馍”小论

文摘   2024-11-14 17:26   陕西  


专注陕菜·陕西美食产业推动者!


在陕西“泡馍”家族里,“牛羊肉泡馍”是无可置疑的老大。而在牛羊肉泡馍里,“牛羊肉煮馍”又居首位。



所谓牛羊肉煮馍,是指用的“馍”是九成死面一成发面的面饼,由食者自己动手,“掐”成玉米粒大小的馍块,然后交由煮馍师傅加肉浇汤烹煮而成的泡馍。烹煮好的牛羊肉煮馍一般分作水围城(或汤宽)、口汤、干刨三个类型,(至于“单走”,也即不泡馍,只把肉与汤加工好,再配以烙熟的烧饼同食,笔者认为其应该归之为水盆羊肉序列)。所谓水围城或汤宽,就是汤要多一些,适合肠胃功能不好者或老年人。而口汤实际上就是碗中似乎只有一口可以喝完的汤汁,适合大多数人,先喝口汤润润肠胃,再蚕食泡馍。至于“干刨”,则是喜欢筋韧口感的食者的最爱,大师傅会运用精到的技术,把锅里的汤汁完全收进馍块之中,滋味在馍中,且馍块更加筋道、口感有力。


牛羊肉煮馍近年来有一个重要的创新品种,即牛羊肉小炒泡馍。所谓创新就是在烹煮的方法上,在传统的“煮”的基础上加上了“炒”。即将牛羊肉切成小块先炒制,然后加汤、加馍块再烹煮,并创制了酸辣口、加入了鸡蛋花等,更加适合陕西本地人尤其是年轻人的口味,追随者日众,大有在泡馍界后来者居上的架势。综上所述,一般的、传统意义上的牛羊肉泡馍就是牛羊肉煮馍,也可以说,牛羊肉煮馍就是牛羊肉泡馍的主干。外地人眼中的陕西泡馍,也绝大多数指这种状态。



说到这里,当然不能忽略了牛羊肉泡馍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即水盆羊肉泡馍,一般也简称为“水盆羊肉”。为什么叫做“水盆”羊肉?从字面意思来理解,就是盛放在“水盆”之中,以连汤带肉形式出售的的意思吧。当然,这“水盆”实际上是形状类似于“水盆”的铁锅,是要架在炉火上烧煮的。


关于这一点,可能还会有更加精确的解释,但笔者遍询资深店主或食者,还真没有其它解释的,更没有史料记载这一称谓是由何人所创并始于何时,于是,斗胆给出这样的解释,不揣浅陋,求教于方家。但退一万步讲,这一说法的由来或含义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泡馍的内容和风味,能够说清楚就可以了。



水盆羊肉与牛羊肉煮馍的区别在于:肉,只限于羊肉。馍,一定是全部烙熟的面饼。加工的办法是将煮熟的羊肉刀切成片或手撕成条、块,放入碗中之后,浇以“水盆”之中的热汤并调味即成。开吃之前,馍、肉、汤都是独立的,吃时可将馍掰成小块泡入同食,也可单食馍再喝汤吃肉,也可将碗中的肉捞起夹入馍中进食,随心随意,各择其好。



牛羊肉泡馍即便在陕西境内,还有一些小众的形态,比如秦岭以南的安康,所谓“羊肉泡馍”是提前将面饼切成小块,和着肉、汤煮成一锅的,要吃时直接从锅里盛放在碗中。或者是将馍掰成较大的块,加肉之后用热汤“泖”几遍,再加入葱花香菜作料之后食用,这种吃法也在本地为食者喜闻乐道。十里不同俗,同一种食物在不同地方有所变异,很正常。



以上这些叙述,基本就是陕西泡馍之中牛羊肉泡馍的基本形态。当然,除此之外,陕西泡馍还有许多其它的分支——


大肉类:(必须要说明的是,陕西人习惯雅称猪肉为大肉。)包括大肉泡馍葫芦头泡馍两种。其中大肉泡馍也称水盆大肉、红肉煮馍、三鲜煮馍等,其中的肉是猪肉,汤是猪骨和母鸡一起熬煮的,大肉切大块也在汤里煮熟,再捞出切片。一般的吃法也是把面饼掰碎、加入大肉片等,再用热汤“泖”之,之后大快朵颐。为了丰富起见,会加入粉丝、响皮、炸肉丸乃至木耳、黄花、韭黄之类。在多年实践中,做法逐渐丰富,比如会在泖好的馍上再盖上诸如莲菜炒肉片之类的“码子”等。但万变不离其宗,基本做法和风味不变。


相比较牛羊肉泡馍而言,大肉泡馍稍显油腻,除过本地有一部分铁杆饕餮之外,外地人一般较少尝试。也可能是牛羊肉泡馍的名气太大,遮掩了大肉泡馍的光芒。不过有机会还是可以尝试一下,也是一种有历史传统的陕西名吃。



大肉泡馍在陕西的户县,现在改称西安市鄠邑区的做法更独特,其中的肉是大块的烧猪肉,汤里会放大量的辣椒,这种归属于大肉泡馍的小吃,被称之为“大肉辣子疙瘩”,是当地人十分喜爱的一种食物。



葫芦头泡馍也是大肉系列的泡馍,主料用猪肠而非较为油腻的大肉,做法与大肉泡馍类似。为什么称之为“葫芦头”?其中的“葫芦头”实际就是猪大肠。但为什么不叫“猪大肠泡馍”,这源于文化传统或语言习惯,长久的文明礼仪或雅言雅乐,使得这块地方的人们对一些事物的称谓相对比较隐晦、比较雅致,刻意避开容易让人产生不雅联想的直白称呼。就连猪肉,在这里也长期被称为“大肉”,那么,对于更容易被认为不洁不雅的“猪大肠”,则用外形相像的植物名称替代,进而显得比较婉转或隐晦。葫芦,曾经在陕西广为种植,这种古老的植物,幼嫩时是美味的菜肴,成熟后外表木质化,可以用作盛水盛酒等的器具。因其与“福禄”谐音,故为人们所推崇,被用作祈福辟邪之物。又因其形状圆润可人,也被大量当作把玩之物。葫芦的家族很庞大,形状也多样,但不管哪种葫芦,都会在顶端有一个长长的“把”。这个“把”在陕西方言中是指一个器物的手柄、或者是指一个物体的前端一段,等等。


总之,在曾经沼泽密布、适宜葫芦栽培的陕西关中,葫芦肯定比较多见。今日所称“葫芦头”的,也就是猪大肠,它在经过烹煮之后,膨胀鼓起的形状,与葫芦的“把”极其类似。由于人们避讳“大肠”这样的“不雅”词汇,故诙谐婉转地称之为“葫芦头”。



第三大类泡馍当属羊血泡馍,其名“恐怖”,实则温柔可爱。主料羊血,结块蒸熟后切为细条,配以老豆腐、粉丝等,与馍块同放在碗中,浇以骨汤,配以葱花、辣油、麻油等,视为滋阴壮阳补肾益胃之佳品。



第四类是豆制品泡馍。其中一种是豆花泡馍,这是陕西宝鸡一带的名吃。配料是豆花(也叫豆腐脑),豆浆,馍(锅盔片),咸菜,食盐,辣椒油等。吃法是将切成小块的锅盔盛入碗中,用滚烫的豆浆反复“泖”几次,然后将热豆花舀放其上,再浇以豆浆,佐以调料。其质量要求是豆花要嫩、豆浆要“煎”、辣子油要“汪”。


其二是豆腐泡馍,这是陕西渭南一带的小吃,其做法、吃法与豆花泡馍大同小异,不同的是豆花换成了嫩豆腐。另外,比较特别的是泡的“馍”也不同,它不是一般的烧饼,而是一种较厚的“石子饼”。豆类食品营养丰富且易于消化,这两种泡馍是广受欢迎的经济早餐。



以上是几种主要的“泡馍”形式,如果从广义上来讲,还有几种食物可以归之为“泡馍”系列,比如,西安回坊小吃肉丸糊辣汤,一种用各种新鲜蔬菜和牛肉丸子熬制而成的勾了芡粉的食物,一般都是配一个热烧饼同食的,大多数人的吃法是把烧饼掰成小块泡入的,也可以归之为泡馍系列。


还有陕西韩城一带的“羊肉糊卜”,也是肉、汤、饼同食,亦可以称之为泡馍。至于在困难时期,陕西人把蒸馍用开水或面汤泡了吃,比如柳青先生《创业史》中梁生宝在餐馆里讨碗面汤,泡了自带的馍,那也是泡馍,当然是最清淡寡味的饮食。



历经了千余年,“泡馍”已经成为深入陕人骨髓的一种饮食文化。泡而食之,简单而不简陋,低廉而不粗鄙。复杂问题简单化,繁文缛节省略去,造就出刚劲、爽利、朴质、单纯的性格,虽有时失之于“生蹭愣倔”,虽有人调侃“三千万老陕高唱秦腔,一碗泡馍喜气洋洋”,但去劣存优,于调侃中多是褒义。陕人善“泡馍”、喜“泡馍”,三五日不吃六神无主。著名作家贾平凹先生赴京领茅盾文学奖归来,喜滋滋言道:现在最想吃一碗泡馍!




免责声明:文中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相关转载内容只为分享传播之用,非商业用途。文中转载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均归该权利人所有。如不慎侵犯您的权益,请后台联络,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

小陕推荐

Recommendation of Shaanxi Delicacy


End

标题




编辑 | 骞哲  主编 | 安娜

图文来源 | 陕菜网 骞哲朋友圈

如需转载本文 请后台联系告知

法律顾问 | 刘陆训团队 | 陕西仁和万国律师事务所



支持单位:陕西省商务厅、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
指导单位:陕西省三秦文化研究会、中国食文化研究会、陕西省食品协会、陕西省烹饪餐饮行业协会、陕西旅游住宿业协会、西安旅游协会、北京陕菜协会
联合运营:陕西省面食产业发展促进会、大唐博相府文化艺术酒店、陕菜学院、陕菜研究院、陕菜供应链研发中心、陕菜文化研究会
战略合作:红餐网、成都海名会展有限公司、陕西广播电视台《好管家》栏目、成都餐饮同业公会、中国精品酒店联盟、长三角红色文化旅游区域联盟
合作媒体:华商报、三秦都市报、文化艺术报、网络大V自媒体

陕菜网SCW
专注陕菜·陕西美食产业推动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