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MG;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滴度;Frontiers in Neurology
重症肌无力(MG)是一种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临床表现和治疗反应的异质性给临床诊断和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近年来,随着对MG病理机制的深入研究,抗乙酰胆碱受体抗体(AChR-Ab)作为MG的核心致病因素,其滴度变化与疾病严重程度及治疗反应之间的关系成为研究热点。然而,既往研究结果并不一致,部分研究认为AChR-Ab滴度与MG严重程度无显著相关性,而另一些研究则发现二者存在相关性。这种争议不仅影响了临床医生对MG患者病情评估的准确性,也限制了基于AChR-Ab滴度的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制定【1】。近日,Lijun Luo 等研究学者在学术期刊 Frontiers in Neurology 上发表了题为 Exploring the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nti-acetylcholine receptor antibody titers, changes, and change rates in Myasthenia Gravis 的前瞻性队列研究【2】。研究发现,AChR-Ab滴度的下降趋势与MG症状的改善(尤其是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一致,且在治疗后的关键时间点(如3个月和6个月)监测AChR-Ab滴度的变化对于评估治疗反应具有重要价值。(如需原文,请加微信healsana获取,备注20250115FN)🔷 基线特征
研究纳入了62例AChR-Ab阳性的全身型重症肌无力(gMG)患者,中位年龄54岁,男性占42.62%。病程小于1年的患者占50.82%,1至5年的占32.79%,超过5年的占16.39%。根据MGFA分类,II级占42.62%,III级占55.74%,IV级占1.64%。基线时,AChR-Ab滴度与年龄、性别、病程、MGFA分类及胸腺异常均无显著相关性(均p > 0.05)。
🔷 AChR-Ab滴度的变化趋势
随访结果显示,AChR-Ab滴度、MGFA-QMGS评分和MG-ADL评分均随治疗时间延长而显著降低。具体而言,AChR-Ab滴度在基线与治疗3个月时的差异显著(p = 0.001),基线与治疗6个月时的差异更为显著(p < 0.001)。然而,治疗3个月与6个月之间的AChR-Ab滴度差异在经过多重比较校正后不显著(p = 0.129),提示AChR-Ab滴度的主要下降发生在治疗的前3个月内。这一趋势表明,标准化治疗在早期对AChR-Ab滴度的控制效果较为显著,而后续的抗体水平变化相对稳定。
🔷 AChR-Ab滴度与症状评分的相关性
在基线时,AChR-Ab滴度与QMGS和ADL评分均无显著相关性(p > 0.05),这表明AChR-Ab滴度在疾病初始阶段并不能很好地反映患者的症状严重程度。然而,在治疗3个月时,AChR-Ab滴度的变化率(RR-AChR-Ab1)与ADL评分的变化率(RR-ADL1)显著相关(Spearman ρ = 0.30, p = 0.019),而与QMGS评分的变化率(RR-QMGS1)无显著相关性(p > 0.05)。进一步观察发现,在治疗6个月时,AChR-Ab滴度的变化(ΔAChR-Ab2)与ADL评分的变化(ΔADL2)显著相关(Pearson r = 0.369, p = 0.003),但与QMGS评分的变化(ΔQMGS2)仍无显著相关性(p > 0.05)。这些结果表明,AChR-Ab滴度的变化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密切相关,而与症状评分的改善关系相对较弱。
编者按:
临床意义和科研启发:
本研究结果表明,AChR-Ab滴度的变化与MG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具有一定相关性,提示AChR-Ab滴度可作为评估MG治疗反应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然而,AChR-Ab滴度与MG严重程度的直接相关性仍不明确,可能与AChR-Ab的亚型、多克隆性及不同抗原表位的致病性差异有关。未来需要开展更大样本量、多中心、长期的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探讨AChR-Ab滴度作为MG严重程度标志物的潜力,并寻找更多可靠的生物标志物以优化MG的临床评估和治疗策略。此外,研究还提示在治疗后的关键时间点监测AChR-Ab滴度对于评估免疫抑制治疗的疗效及疾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期待更多类似高质量研究,给患者带来更优的临床诊疗策略。
【1】Lazaridis, K, and Tzartos, SJ. Myasthenia gravis: autoantibody specificities and their role in MG management. Front Neurol. (2020) 11:596981. doi: 10.3389/fneur.2020.596981【2】https://doi.org/10.3389/fneur.2024.1506845
本文只是分享和解读公开的研究论文及其发现,以作科学文献记录和科研启发用;并不代表作者或本公众号的观点,更不代表本公众号认可研究结果或文章。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完整而客观的信息视角,我们有时会分享有冲突或不同的研究结果。请大家理解,随着对疾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新的证据有可能修改或推翻之前的结论。作者:Amber Wang,微信号:Healsana。助理:ChatGPT“征战重症肌无力”与各位同仁一起,学习重症肌无力的研究进展,探索更优的诊疗策略。欢迎同仁投稿及分享。运营:美国Healsan咨询公司MG项目组,专注于临床科研及临床试验的服务公司,擅长于针对重症肌无力的临床科研设计及临床试验结果的报告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