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为什么不可能为公?

文摘   2024-12-17 10:00   广东  
前几天的一篇文章《广州地铁新政一日而亡的背后》获得了近20万的阅读量,我全年文章的阅读量加起来也不过如此。不是这篇文章写得多么好,而很可能是它恰好击中了当时的大众情绪。大众并不会去认真看你写了什么,它只不过借阅读转发你的文章来表达本来已有的一种情绪。
我相信爆款爆文差不多都是这样来的。抓住热点,紧密跟踪社会大众的情绪,然后适当地说些他们爱听的就行了。当然,我得承认这样的工作也是不容易做的。否则人人都可以批量生产10w+的文章了。只不过在我这里,我天生不大喜欢去追逐社会热点去写东西,除非热点正好落在自己的兴趣点之内,我的写作以自娱自乐为主要目的,其次是借此吸引一些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朋友,最后一点点小私心是希望借此影响改变一些人的价值观,让这个社会向更好而不是更癫狂的方向去。
在没有互联网之前,在没有大众出版之前,写作几乎全是自娱自乐的。
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说:“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底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现在一提发愤,好像是做很辛苦需要极大努力才能完成的事,其实完全不是。发愤是天下最快乐的事,做爱就是一种发愤,就是发泄欲望的过程。泄,愤也。你说做爱很辛苦需要很努力吗?
是的,在司马迁看来,古人著书写作就像做爱,不这样做的话,则“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对自己身体可是大大的不好。
我今天的发愤的内容是想继续聊聊天下为公这个话题。因为当今社会乃至几千年来的中国,就是因为对天下为公误读至深,才进了死胡同,出不来。
何谓“天下为公”?》我这篇文章已经说明,那么顺着今人对天下为公的理解,天下为什么不能为公?答案其实很简单,就因为人心为私。正因为人心为私,所有天下不能为公,不能把天下公有化。
除非人心为公(这正是天下为公的本义,孔子说天下为公,翻译成现代人理解的语言就是人心为公),否则天下不可能公有化(今人对天下为公的理解)。我们知道自私是刻在人类基因里面的,只要是人必然为私,除非你不是人。自私的人类怎么可能建立天下为公的社会?
孔子是第一个质疑这一点的人,天下为公是他提出的对人类的希望和幻想,但是孔子又是非常理性的人,他知道人性不可变,我们只能基于人性为私的现实去设计我们的社会制度。所以尧舜时代的天下为公(人心为公)是他憧憬的,但是他极力主张落地的社会制度却是西周,“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周的制度是建立在人性为私的基础上。
天下的一切都公有化,剥夺一切私人财产,人人就一心为公、人类就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了吗?当然不是,恰恰相反。一切都可以公有化,唯有人的私心不可能被公有化。一切都公有的社会,人的私心会千方百计地损公肥私,会千方百计地多占多拿公有财产,因为不用白不用,不拿白不拿。
于是全社会都是“公地悲剧”。大量的资源、生产资料被破坏性地使用,这个社会的生产力必然不断下滑,最终必然是越来越穷,最终崩溃。
而且,公有化的社会必然是建立在大量的强制之上。或者说,没有强制手段,建立不了公有化社会。因为人心为私,敝帚自珍,一把破扫帚都不愿意贡献出来,何况其它?
所以主张天下为公,就是主张野蛮的暴力剥夺和强制。不要以为只是暴力剥夺富人,在半个世纪多前的那个一切公有的特殊时期,你家里若被发现有一口锅都要被收缴呢!你怎么能私下开小灶?
公有化这条路无论是理论上、实践上还是人性上都是行不通,但是很多人还是为公有鼓与呼,还是有很多人以为公有比私有更高尚更道德,这是我们这个社会越来越弱智的一个表现,这也很危险。
人心为私是本能,人心为公是境界道德的升华,我们提倡人心为公,但不是通过剥夺私产的方式实现的。恰恰相反,越是保护私产,人的公心反倒容易被激发和弘扬。道理管仲在几千年前早就说了: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私产满足了私心,私心满足的人才可能追求公心。穷生奸计,富长良心。公有化的社会,每个人都是穷人,因为没人能被允许拥有财富。
一个社会只有认清了公有的本来面目,认清其背后的强制以及助长人性的堕落,本能地对公产、公有产生厌恶之心,而不是贴上美好的道德标签,这个社会才有希望。
天下为什么不可能为公,因为人心为私,它是反人性的。认可这个道理的朋友请多多转发,我们要坚决和错误的观点做斗争。

重剑微观
正本清源,追寻先秦之前的华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