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按照计划,中国将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分三年实施。从2024年开始,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专门用于化债,累计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这将直接扩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将从14.3万亿元降至2.3万亿元。
这就是所谓的10万亿化债。化债化的是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地方隐性债务,说白了就是地方政府下面的城投公司借的债,城投公司是明面上的债务人,但是地方政府是背后的担保人。城投公司如果运作得好,还得起债,自然和地方政府没有关系。一旦现金流枯竭还不起债,还债的责任就落到地方政府头上,隐性债务就显性了。这就是当下的情况。
但是,到现在还叫隐性债务就是因为地方政府赖帐,不承认自己对城投公司债务的隐含担保。不承认那么地方债务就没有还钱的义务。但是谁都知道,当初城投可以随便借钱就是有政府的隐性担保。
中央政府都看不下去了,觉得这样赖帐严重损害政府信誉同时也严重损害经济发展。于是推出了这10万亿化债计划。
简单说,就是允许地方政府举债10万亿(这可是光明正大允许的,是显性债务),用这笔钱把此前的隐性债务给还了。其实就是借新还旧。债务本金其实没有怎么减少,减少的是利息负担。因为隐性债务的利息显著高于政府债务,据财政部长的介绍,债务置换可以节约利息支出4000亿。
10万亿化债不是中央政府帮地方把隐性债务给还了,而是隐性债务显性化,同时大幅降低利息支出,减轻地方政府还债压力。但债还是地方政府还的。
这样做对经济上的好处就是地方隐性债务的债权人就可以拿到钱了,这些债权人主要是谁?
银行理财:据wind统计,银行理财资金中超过46%投向城投债券,累计投资规模达到6.86万亿,占城投债券总规模的44%。保险公司:投资于城投债券的资金约为4.4万亿,占城投债券总规模的29%。
所以隐性债务置换主要利好这些人和机构。
城投公司日常运营欠下的债务不在政府担保之列,所以不能直接受益于债务置换。但是大河有水小河不干。城投公司还债压力减轻,肯定也是有利于经营性债务的偿还的。
总之,对于债务人都是好消息。
10万亿化债本质上是地方政府欠高息理财、保险的钱变成钱银行的钱。因为新增10万亿地方债肯定大多数是来自于银行的。
当初城投债之所以只能向银行理财保险募集资金就是因为政策不允许银行直接向城投提供贷款。结果兜兜转转还是变成了银行贷款。这个世界就是这么奇妙。
也可以理解为银行提供了10万亿资金帮投资者赎回了理财产品。合法地把表外变成了表内。
银行也借此扩张了10万亿信贷,但这10万亿可能并不会形成投资和消费,因为它只是债务置换,它扩张10万亿信贷的同时是民间10万亿信贷的消失,社会总信贷是不变的。
央行每月都会发布社会总融资规模,这个数据其实并不准确,它统计的只是金融机构的信贷融资规模,这个岂能代表整个社会?我借给张三100万,从定义上看显然是社会融资,但是又显然不可能被统计到。
经济下滑的时候,信用紧缩,这个信用紧缩很多人只看到了金融系统的信用紧缩,而没有看到民间的信用紧缩,这样的紧缩其实也是非常可怕的。这也是为什么在经济下滑时货币供给大量增加,因为民间信用崩塌,信用本质上其实就是货币。也正因此,货币供应量大增往往并不会导致通胀,因为它只是填补窟窿而已。
此次10万亿化债,货币供应量因此至少增加10万亿(货币乘数),但是由于民间信用因此相应收缩(银行10万亿置换了民间10万亿),货币流通速度下降,最终社会货币供应总量(M✖️V)不一定增加。所以还是通货紧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