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论坛”第五分论坛第二场第二时段发言文字回顾

文摘   2024-11-06 08:01   重庆  



题   目:《“虚假需要”的再阐释

           ——基于“非本真”的哲学心理学探究》

主持人:席至琪    黑龙江大学讲师

发言人:肖   剑    黑龙江大学助教

评论人:杜   娟    《学术交流》编审






主持人:席至琪



我们有请今天下午的第二位发言人,黑龙江大学的肖剑老师,他的发言题目是《“虚假需要”的再阐释——基于“非本真”的哲学心理学探究》,我们的评论人是《学术交流》的编审杜娟老师,是在线上评论。好的,我们现在有请肖剑老师发言。



发言人:肖  剑



各位老师,各位嘉宾,下午好。我今天针对马尔库塞曾经提出的“虚假需要”概念做一个新的思考,当然肯定有不足的地方,还望各位老师多多指教。

“虚假需要”,其实不是一个刚刚从外边传进来的新概念,反而应该说对这个概念进行的研究已经非常多了,只是在这诸多的研究中,我认为还是有一些问题可以再往下推进一点。以往的多数研究一般都是直接运用“虚假需要”这个概念,并在这个基础上对发达工业社会做一些批判。当深入到“虚假需要”内部的时候,很多争论往往都会消散。一种需要产生了以后,到底是真的需要,还是假的需要?怎么去判定?有没有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判定标准?虽然说马尔库塞也强调过,这个需要是外在的社会强加给人的,但是外在的社会并没有把人的手脚绑起来去进行购物。换过来讲,需要还是在人的内心中产生了。既然它是这样的一种需要,又何谈它是假的呢?这个“假的”到底应该怎么去理解?我认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还是可以做出一些自己的思考的。在以往的关于马尔库塞的论述中,关于“虚假需要”对于马尔库塞批判发达工业社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关于这一点,我还想再补充一点。马尔库塞在批判发达工业社会的时候,曾经有过这样一个论述:对于资本主义社会而言,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增长和商品越来越丰裕,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资本主义社会借助控制人们的意识,创造出源源不断的“虚假需要”,从而煽动人们去购买最新的商品,已经是晚期的资本主义最必不可少的控制机制之一。对于晚期的资本主义社会,它要维持自己的运行,通过源源不断地操纵消费者的意识,从而创造出虚假需要,已经是必不可少的手段。我想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再次体会到马尔库塞的“虚假需要”概念的重要性。

尽管这个概念确实如此重要,但是当我们回到马尔库塞的文本的时候,就会发现,他最开始提出这个概念的地方就是大家都读过的《单向度的人》。在这本书里面,马尔库塞虽然指出了“真实的需要”与“虚假的需要”的区分,但是他并没有再进一步去做出解释,尤其是没有告诉大家应该如何去判断一个具体的需要究竟是“真实的需要”,还是“虚假的需要”。反过来,他认为,似乎并不存在客观的标准,一个具体的需要的真实与虚假,要由个人来回答。但是,个人在被异化的状态下,其实已经给不了这样一个回答,也就是说,答案是一个相对模糊的状态。而和概念的模糊状态相对应的是,马尔库塞对于发达工业社会中是否存在否定自身的因素和力量,也持一种模糊的态度。正是基于以上的考虑,我想从以下几个部分来展开今天的分享:

首先,要再界定一下“虚假需要”这个词,因为我发现在以往的研究中,很多时候是不做区分的。严格来讲,马尔库塞在论述的时候用的是“false needs”而不是“false demand,这两个是有严格的不同的,如果翻译的话,我们应该把马尔库塞的false needs翻译为“虚假需要”,而把“false demand翻译为“虚假需求”。但是我们去看中文版本的时候,我们发现很多地方都有“虚假需求”这样的概念。严格来讲,“需要”和“需求”是不同的,应该说“需求”还要加上人是否具有支付的能力,如果把这个加上,我们讲“虚假需求”,就会陷入到一个误区。讲一个人他的“虚假需求”,可能是说他的支付能力是虚假的,他没有这个能力,他通过贷款或者借钱实现了某个需求,但他认为这种满足和实现是虚假的。但我们知道,马尔库塞所谈的“虚假需要”并不是针对这一点来谈的,如果翻译成“需求”就容易出现这样一个问题。严格地界定和区分“需要”和“需求”是非常重要的,而马克思也是严格地区分“需要”和“需求”这两个概念的。所以在一开始,我认为只能把马尔库塞的“false needs翻译并理解为“虚假需要”,并且沿着马尔库塞指明的方向继续去理解,才能够得出一种更有意义的思考。

其次,就像刚才说过的一样,马尔库塞自身并没有详尽地去解释,但是我们又不可避免地认为,当他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他肯定是意识到了什么,他虽然说没有明确地表达出来,但是我们可以循着他当时的思考和他自身的知识结构去深入,这样能够得到一些理解。首先需要来理解“需要”在这个地方是作名词,而不是作动词。既然作为名词来使用,“需要”一般指的都是人内心当中产生了某种想法、某种渴望,或者说是我们心里面想得到而没有得到某物,要通过某种途径才能得到的这样一种想法。马尔库塞认为“虚假需要”是由外界强加给人内部的,在这里他有很多经典的论述,比如说,他讲商品起着思想灌输和操纵的作用,它们引起一种虚假的、难以看出其谬误的意识,也就是说,“需要”是一种由外界操纵并产生于人内心的某种意识。如何界定?在哪一种意义上去谈这种意识是真的还是假的?是在产生或者没有产生的意义上吗?显然不是。这样可能谈不清楚,因为它毕竟是产生了,不能说它表现为假,所以在这里会遇到一个问题:我们在回顾马尔库塞谈论“虚假需要”的时候,更多地倾向于去谈“虚假需要”给人带来的痛苦,我们可以进一步追问,为什么不因此把它界定为“痛苦的需要”?好像马尔库塞没有那么做,他用的是“虚假的需要”,但这个需要既然产生了,是一种明确地由外界制造的一种意识,为什么又说它是假的,这里显然就存在问题,说理并不透彻。

再次,我们都知道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的批判,是站在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的基础上的,我想这是深入理解“虚假需要”这一概念必不可少的一个背景。与此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背景,我想以往的研究可能是忽略了。马尔库塞师承现象学大师海德格尔,而海德格尔又是胡塞尔的弟子,我们也可以这样说,他的另一只脚是站在现象学的基础之上。当我们把这两个很有意思的背景结合在一起,也就是把心理学和现象学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想他当时可能是在这个基础上看发达工业社会的时候,他意识到了什么?

很巧妙的在于,当我们去追溯现象学的时候,又发现现象学和心理学这两者有很深的关联。所以在写作本文的时候,我就想沿着哲学心理学的方向去深入到“虚假需要”这一概念当中。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还要再澄清一个概念,这个概念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来的,用来描述人们存在状态的一对范畴,就是“非本真”和“本真”。在《存在与时间》里面,相较于本真状态来讲,海德格尔更多地描述了非本真的状态是怎样的。我们回过头去看海德格尔对“非本真”这一存在状态的描述时,我们发现这和马尔库塞所讲的“虚假需要”导致人所处的某种状态具有极高的相似性。当然,也有很多人在没有进一步的细致考察的基础上,已经把这两者放在一起来使用了,如何去理解“非本真”概念呢?这里我想引用海德格尔的一句话,这对于理解马尔库塞的“虚假需要”概念也有帮助。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一开篇就讲,我们不知道“存在”概念说的是什么,然而当我们问到“存在”是什么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栖身在对“存在”的某种领会中了。我们可以用这个来重新理解马尔库塞的“虚假需要”概念,当马尔库塞讲“虚假需要”这个概念的时候,虽然他可能还不太清楚具体是什么,但他肯定有某种理解。同样的道理,海德格尔在提出“非本真”概念的时候,虽然他可能在鸿篇巨著中讲了很多,我们觉得很多地方理解起来有很大的困难,但是他肯定也是意识到了什么。在这时候,我们再回到海德格尔尤其重视的现象学中的一个原则,就是当他强调“面向事情本身”的时候,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当人们提出“面向事情本身”的时候,人们是在强调什么?它讲的是,当我们去追问“面向事情本身”的时候,我们应该是追问这个事情的源头到底在什么地方,也就是说,当我们去看事情的时候,我们应该追问的是我们看的角度,我们看的方式,当我们人去面对世界进行思考的时候,我们一般思考的是外在的世界,但从来没有去反思过我们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或者什么样的角度、什么样的逻辑去面对这个世界。

海德格尔认为,以往的哲学,就是从古希腊到近代的哲学,他们看出了问题,进而衍生出了胡塞尔的现象学。从胡塞尔的角度来讲,他想要构建的是一种纯粹的或者一般的意识结构,而他讲的这种纯粹的一般的意识结构,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种科学的哲学心理学。杨春时先生在评价胡塞尔的这种纯粹意识的时候认为,胡塞尔所讨论的“纯粹意识结构”,不能够做到真正的现象学的还原,其原因就在于,它并没有真正地揭示人类的整体的意识结构,要做到这一点,必须站在发展的心理学的基础上对人类意识做整体性的研究,这种谋求心理学整体的努力,也被海德格尔称为一种哲学倾向的心理学。同时,杨春时先生在批判胡塞尔的基础之上,自觉地把自己对人类意识的整体研究,称之为一种新的哲学心理学。而本文在杨春时先生所提出的哲学心理学的基础之上,回过头再去理解海德格尔的“非本真”概念。基于这一点,我们可以把海德格尔的“非本真”概念理解为人的三个层次的意识结构——无意识、非自觉意识和自觉意识——中的一种意识,也就是说,“非本真”指涉的是人的自觉的意识,而非自觉意识相对于自觉意识来说,它的特点就是承载着人的情绪、欲望、情感、意志和审美的意识。反之,自觉意识主要是自身运行的形式逻辑,然后以抽象的这种特点来理解这个世界。我们回过头去看海德格尔讲的人处于一种非本真状态的时候,其实就是人的自觉意识在起作用,我们也可以用另一个概念“工具理性”,“工具理性”掩盖了人真正的或者说人的本真的状态,也就是非自觉意识里面的欲望、情绪、情感、意志、审美意识等。当人处于这样的状态的时候,可以理解为是处于一种非本真的状态。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再回过头来看,把两者放在一起进行研究——已经有人直接使用这个概念了。

马尔库塞强调,“虚假需要”让个人患上“不幸中的欣快症”,这是在本真的痛苦状态中体验到非本真的愉悦。这个如何理解?其实结合海德格尔对本真和非本真的论述,我们能够看到他想要阐述的是本真和非本真都是一种存在,两者都是真实不虚的,但是两者给人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借此,我们对“虚假需要”做一个概念转换,把它转化为“非本真需要”,这时我们就可以破解有关需要的真与假的秘密。马尔库塞所讲的“虚假需要”,也是一种实存性的需要,能够被个人感性地体验到,但是,为什么又说它是虚假的呢?那是因为对于人的非自觉意识来讲,他的体验为假,但是在自觉意识的体验中,他的判断为真,也就是说,两者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对于人的体验来讲,非自觉意识是没有体验到,这个与海德格尔和马尔库塞相关的论述是一致的。

第二个重要的问题:“虚假需要”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外界通过媒体或者其他的方式给自觉意识相应的概念,或者其他的图像,或者其他的体验,使人产生了某种意识,但是这种意识是一种商品,在实际消费的时候,并不能够产生非自己意识所想要的情绪、情感体验,所以他的判断又为假。从这个角度来讲,“虚假需要”的产生需要经过人自身,但是它也受制于外界的环境,它的根本标准是什么?归根到底,应该是非自觉层次的人的内心体验。当你在消费一个东西的时候,真实的体验是怎么样的?但难点在于,当人们消费到一个不舒服的东西的时候,人们花了很大的价钱去买了,但是消费者体验不到快乐的时候,人们很难承认自己这种痛苦的体验。

另一个概念,“不幸中的欣快症”。马尔库塞在讲“虚假需要”的时候,他认为这种需要给人们带来“不幸中的欣快症”,怎么理解这个“不幸中的欣快症”呢?我们认为“虚假的需要”和“不幸中的欣快症”这两者是并存的,我想通过刚才的论述,也能够得到一种新的理解。在发达工业社会,随着非本真需要被源源不断地、越来越多地制造,当人们不断地满足自身的非本真需要的时候,呈现出来的就是一种越来越丰富的物质与越来越空虚和痛苦的内心体验,这是一种异化状态,这也就是海德格尔所讲的普遍的非本真状态。

以上就是我今天的汇报,请大家批评指正。



主持人:席至琪



非常感谢肖剑老师的精彩汇报,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非常新颖的角度。接下来,我们就请杜娟编审来进行评论。



评论人:杜  娟



这两天详细地看了一下肖剑老师的这一篇文章,能够看出来肖老师在平时的学术积累上,还有工作量上都是很饱满的。肖老师从马尔库塞的“虚假需要”这个角度切入,进行了解读和阐释,又从“非本真”的哲学心理学角度去探究,有自己的视角和问题意识。我提一些自己的看法,关于这篇文章,我想从两个方面来提一提意见,仅供参考。

第一个方面是规范性的问题。平时我们看的文章比较多,写文章的时候,引言部分都是比较短小精干的,但是这篇文章的引言部分看起来太长,它比正文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比重都要大,所以引言部分需要大量缩减。而且引言部分好像没有交代清楚在当下研究马尔库塞的“虚假需要”概念的重要性,即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一般而言,论文的引言部分有一个简单的背景介绍,然后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现在重要性没有体现出来。在国内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对于马尔库塞的“虚假需要”概念的再阐释,它有无必要性?为什么本文要从哲学心理学的视角出发?从这个视角出发来研究这一问题的优势在哪?从哲学心理学的视角出发去再阐释“虚假需要”,有什么样的一个重要性?这些问题都应该在引言部分交代清楚,但是,至少到目前为止,在论文的引言部分没有看出来,这是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关于规范性的问题,刚才也提到了一句,每个部分的篇幅不太均衡。首先,刚才说了引言部分比较长,我刚才看了一下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都是不到一页的内容,第三部分比较长,第四部分也比较长,所以整个内容是不太均衡的。在写作的内容上,我提一个小小的建议,实际上现在第一部分的内容,你可以把它放到引言里边去,它是一个背景的介绍,其实可以把它揉进去。然后从第二部分,即现在你的论文第二部分开始切入正题,这样可能相对来说会比较好。

第三个关于规范性的问题。写作的过程中,还有一些错别字。另外,参考文献的引用还存在规范性问题,可能需要再注意一下。

从内容上看,我也是简单提几条建议。第一,论文的中文摘要抓住的问题是“虚假需要”是一种非自觉意识的心理体验,而不是自觉意识的概念分析。我看到是有这么一句话,在摘要的第六、七行有这样一句话,但是我在阅读正文的时候,没有找到关于它的内容,文章中并没有明确心理的体验和概念的分析之间有什么样的差别,这是你在做进一步修改的时候需要关注的一个点。第二,关于内容方面的问题。从哲学心理学角度切入的确比较新颖,但是以杨先生的文章中提到的哲学心理学为基础,对马尔库塞的“虚假需要”概念进行重新的讨论,通过哲学心理学,一个需要是否是虚假需要的标准本身能不能够确定下来?文章是从第三部分的后半段引入了杨老师的哲学心理学,也简单地做了一下介绍,我就是存疑,它是不是提出了这样的标准?在我读完之后,发现无论是杨先生的论文,还是你对杨先生的论文的发挥,并没有做到这一点。既然如此,你引用这一理论就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第三,我想再提一个小的意见。按照肖老师的阐释,是从“非本真”概念去理解“虚假需要”概念,但是我觉得在文章中并没有交代清楚“本真”到底指代的是什么,它和“虚假”有什么区别。它的实质内涵在文章中可能呈现得不是那么好。所以上面这几条,是我看这篇文章最大的感受,说得不对的地方,请肖老师多多包涵。



主持人:席至琪



谢谢杜娟编审非常专业的点评。我们看其他老师和同学还有什么想提的问题吗?……如果没有的话,我们请肖剑老师简短地回应一下。



发言人:肖  剑



首先非常感谢杜娟老师提出的关于论文的规范性以及相关内容的建议和意见,我感觉还是收获非常多。会后,我会充分吸收杜老师的建议,努力把这篇文章改得更好。非常感谢“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论坛”给我提供的这个平台,让我学到了很多,不仅对我改进这篇论文有帮助,对我今后写其他的文章也帮助很大!感谢杜老师的无私奉献!



主持人:席至琪



谢谢肖老师的回应,其他老师和同学还有要与肖老师交流的吗?……如果没有的话,我们这一场次的讨论就到此结束。咱们就进入到下一个环节。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总编辑 | 黄其洪  

执行编辑 | 袁雄

编审 | 张金权

文字整理 | 黑龙江大学会务组志愿者

文字校对 | 黑龙江大学会务组志愿者

图片 | 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本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形而上学的重建
在对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与西方实践哲学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儒家哲学、空间哲学和移民现象学的尽可能宽广和深入地清理过程中推进形而上学的重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