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当代欧陆马克思主义论坛”第二分论坛第四场第二时段发言文字回顾

文摘   2024-10-01 07:55   重庆  



题   目:《意识形态与还原:马克思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对比》

主持人:王雅莉    《黑龙江社会科学》编辑

发言人:张志韬、崔贺尧    清华大学本科生

评论人:傅其林    四川大学教授






主持人:王雅莉



咱们进入到本场次第二个学生的发言,第二个发言的是清华大学的张志韬和崔贺尧同学。



发言人:张志韬



这篇论文是我们一起合著的,前半部分由我写作并由我进行汇报,后半部分的内容由崔贺尧同学汇报。大家好,我是来自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张志韬,我们的文章的标题叫《意识形态与还原,马克思与阿尔杜在意识形态里面对比》。

首先是研究背景,学界一直以来有一种观点认为:在意识形态理论这个问题上阿尔都塞“背叛”了马克思。这种观点其实一定程度上源自于阿尔都塞自己的文本本身,他在这篇著名的《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文章中有这样一段话:“实际上继1844年手稿之后,《德意志意识形态》也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一套明确的意识形态理论,但它却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人就会质疑阿尔都塞是不是在一定程度相当于背弃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框架,自立门户地搞了一套所谓的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同时在阿尔都塞一侧,很多人对于阿尔都塞原文的理解,其实我们认为有一定的偏差。我们希望通过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和《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两个经典文本进行逐句式、比较精细化的解读,说明这两位思想家之间的内在思想联系。以此来证明阿尔都塞并不是对马克思的背叛,而是一种发展与继承。

我主要基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进行分析,研究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正如我刚才所说,我们这篇文章的研究方法是基于原文的一个逐句式、比较精细化的解读,所以我是按照马克思的原文的顺序来进行梳理。首先,马克思描绘了现实中的意识形态现象,我把它总结成马克思在这个部分点出了精炼化的意识形态的现象,就是支配人的意识的意识分化物,也就是人被创造者屈从于自己的创造物。其次是意识形态产生的前提,这也是我这个部分重要的内容。从原文来看,意识形态产生的直接前提是“现实的个人”,我对“现实的个人”的解读是,我们每个人所处的现实物质条件,现实的衣食住行。之所以它是一个现实的个人,而非抽象的个人,不是理性主义视域下抽象的个人理性的那个个人,而是处于一定物质生活条件下的个人。

只有“现实的个人”作为前提,还不足以推导出意识形态。接下来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是分工,非自愿的分工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人同人之间的交往关系。在这样的视域下,每个人只能在自己的分工内对交往关系进行思考,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的观念是不能够直接、正确地反映物质生活的。因为产生这一种观念的人,受自己的生产力与和与之相适应的交往的一定发展所制约,在这个程度上,我认为这就是某种意识形态的萌芽。因为受到非自愿的分工的制约,人不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所处的交往关系,但是在这一步的时候,它只是一种意识与现实的错误认识,还没有到意识形态,意识形态的真正的形成时刻在于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分工只是从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相分离的时候才成为真正成为分工,从这时候起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它是和现存实践的意识不同的某种东西;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我认为这里最重要的就是这两句话,一句话是“意识才能现实地想象”,另一句话是“它不用想象某种现实的东西就能现实地想象某种东西,这句话读起来很绕,在我看来它的核心问题是当脑体分工完成之后,出现了观念生产的脑力劳动者,而这部分脑力劳动者他们在生产观念的过程中并不依赖于现实的物质,也不必指向现实的事物。如果引用一个语言学上的概念的话,就是需要所能指链的形成,它的能指并不一定要指向一个现实中具体的事物,而是可以指向另一个能指。然后这就形成了意识形态相对于现实的一种相对独立性。但是从另外一方面讲,脑力劳动者仍然是受到非自愿的分工限制的,仍然是具有具体的物质的社会关系,这就决定了意识形态的局限性和阶级性。

那么在意识形态形成之后,它是如何反作用于个人的呢?根据我对原文的解读,我认为马克思在此处想讲的是“真正支配着个人的”并不仅仅是意识形态,归根结底是分工,物质层面上是由分工来支配个人,思想观念层面上由意识形态来支配,这两个支配缺一不可,相互配合。意识形态在这个过程中起到的主要作用是遮蔽和欺骗。意识形态与现实的分工糅合在一起,支配人的生活和劳动。由于物质劳动者的意识形态是由脑力劳动者所生产出来的,这两个群体在后来的演进当中,往往也不是一个阶级,所以他们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观念的统治是更彻底的。

在这里需要着重强调一下“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个论点,关于这个问题在阿尔都塞的理论里面也会得到体现,而这个论点在马克思与阿尔都塞的解读是完全不同的。马克思在这里讲“意识形态没有历史,主要围绕的其实是对青年黑格尔派为代表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家的彻底批判。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指的是意识形态没有作为他自己的独立的意识,没有意识决定生活的历史,而是只有生活决定意识的历史。所有历史只是分工,只是物质条件是生活的,只有这样的历史而非有意识形态的历史。他并不是说,意识形态没有演进,意识形态是有演进的,只是这种演进是依存于生活的演进之上的。而青年黑格尔派的错误在于他们的批判是在意识形态内部进行的,但是在马克思看来,要实现对意识形态的批判,必须从意识形态外部的物质条件和分工出发。这就是我这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接下来请崔贺尧同学介绍一下他负责的内容。



发言人:崔贺尧



大家好,我是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的崔贺尧。我们文章的第三部分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基于《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在我们看来,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大概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第一个方面是意识形态一般与个别意识形态的区分以及划分,第二方面是意识形态一般与主体的关系,而在我们看来中意识形态一般与个别意识形态的区分是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关键,或者说这是它的基石。这种区分的重要性在于它为阿尔都塞提供了一种可以超越对于单个意识形态的思考,并生成一种可以解释所有意识形态的结构。

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说在他写《保卫马克思》时期,并没有对于这一理论进行一个正式区分,他把这两个个别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一般混为一谈进行阐释,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这篇文章中,对此正式提出了区分。阿尔都塞认为,个别意识形态它本身是一种具体的意识形态,它是一种个别的、具有阶级性、历史性的这种意识形态。因此在这一个维度之下,意识形态有自己的历史,但如果仅仅这样的话,我们是无法真正理解这种意识形态的真正运行结构,因此我们需要把个别意识形态进行一种抽象及提炼,从而得到一种所谓意识形态一般,这种意识形态一般是揭示融入一个意识形态的作用逻辑,同时它也是作为一种超历史的结构,在整个意识形态、整个人类社会以及个别意识形态可以发挥它的一种支配性的作用。

阿尔都塞他的这样的一个观点,对于像一般的这样一种阐释,他需要把自己的理论与马克思理论进行进一步的区分以及对比。而对比的核心在于“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一非常经典的判断。我们可以看到,在马克思那里也有“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样的论断,但是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在马克思那里只是指它本身的历史是虚假的,因为现实和个人历史才是真正的历史,而意识形态它是一种虚假的历史,那这个意义上意识形态本身是没有历史的。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这两种判断是一种实证主义的思考,因为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从经验的维度出发,以实证的方式考察,从现实观到意识形态发展过程,这种实证的考察方式把意识形态置于一种历史流变之中,他所得到是归为意识形态的发展历程,而马克思本人并没有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意识形态一般。

因此,在阿尔都塞看来,我们如果真正想理解“意识形态没有历史”这个判断,我们需要在历史上一般的视角来思考这样的一个命题。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没有历史”的判断,其实是一种绝对肯定的方式。“意识形态没有历史”本身意味着意识形态本身没有这样一种历史,它是伴随着历史发展的一种永恒的存在。阿尔都塞进一步指出,超历史的意识形态一般的结构,它如何支配整个生活在其中的个体。意识形态一般是一个唯一的大主体,它支配着其他所有的个体,将具体的个人化为那种具体的主体,而这种划分本身则是阿尔都塞所指的意识形态具有物质性的一种体现,是最基本的日常生活的实践仪式,这种日常生活实践是内嵌于种种各个意识形态之中,只是每个个体都浑然不觉,他们并不知道自己通过这个事件已经被询唤为一种特定的主体。

意识形态一般在划分个体的同时,每一个小主体也需要承认一个大主体。在阿尔都塞看来,主要是通过一种所谓的协同性表述展开主体的承认。阿尔都塞说,这种意识是一种个人及时代生活条件的想象关系的表述,也就是个人通过意识形态一般的结构想象自己的社会关系,从而让自己表达为一个完整的、自由行动的主体,虽然这种主体是一种虚假的、幻象的主体。阿尔都塞进一步指出,这种意识形态一般并不能被简单地视为一种幻象或者是一种异化,或者说意识形态一般的表述并不是他们对于现实生存条件的歪曲或者扭曲,而是他们与生存条件的关系。人们通过意识形态一般来表述自己所处的社会关系,但这种社会关系并不是真正的关系,而是一种想象的、神秘化的关系。而通过这样一种想象性的关系,人为自己建立了某种神秘性的主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对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一个非常简要的概括。通过对于意识形态一般与个别意识形态的区分,阿尔都塞论证意识形态一般的永恒性以及一种无历史性,并且他把自己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理论进行了一个非常鲜明的区分。阿尔都塞进一步认为,意识形态一般是一种想象的永存之境。人们可以通过意识形态一般想象自己与时代生存条件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社会关系。个体通过这种想象参与对于主体的建构之中,从而承认意识形态一般作为大主体,而自己作为小主体是一种虚假主体,并承认其他小主体的互相存在。

最后一部分则是我们要通过对于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比,来思考这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应该说,很大部分学者认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对于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一种背离或者一种背叛。而我们认为,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是一种创造和进一步的发展,我们将阿尔都塞这样一种对马克思立场理论的发展界定为一种科学本身主义的还原。

首先,我们在马克思的识形态理论中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二元对立,意识形态本身与现实的二元对立。在马克思看来,意识形态本身并不是具备一种真正的实体,或者说这种意识形态必须要还原到现实,才能够被真正地被理解。马克思认为,我们要通过现实过程来批判意识形态本身,从意识的批判转为一种现实的批判。而马克思的还原路径并不能使阿尔都塞感到满意,也正是因为这一点,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的论断是一种实证主义的判断。因为马克思的逻辑,它隐含一种预先的设定,现实世界是可以从意识形态本身剥离出来的,或者意识形态本身相当于蒙在现实上的一层布,我们只需要把这层布掀开,就可以得到关于现实真正的知识。阿尔都塞本人对这种区分进行了质疑,他认为,这种意识形态已经嵌入到现实的运行机制当中,即意识形态再生产的功能。由此,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的还原路径是不可靠的路径,因为马克思的现实概念中还存在着意识形态的剩余,因此这样一种还原本身并没有真正的厘清意识形态的本质以及运行规律。阿尔都塞将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视为一种个别意识形态的理论,这套理论或许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关于个别意识形态的发展逻辑,而且帮助我们真正认识到意识形态整体的运行机制。

阿尔都塞他本人正是要从这种个别意识形态中,得到一种关于意识形态一般的所谓意识形态一般的科学,而在将意识形态本身还原到意识形态一般之后,阿尔都塞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一种关于意识形态纯粹性的理论,或者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科学,因为意识形态一般它不可能还到其他的维度,而是它本身是一种“自因“的科学。阿尔都塞认为这种理论已经很好解释意识本身的问题。而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与阿尔都塞之间的联系,他们都坚持这种二元对立的结构,在马克思这里,意识形态的结构体现为意识形态与现实的二元对立,而阿尔都塞认为这种意识形态的二元对立是一种意识形态与科学的二元对立,而他们两个人都采取还原式的路径。马克思是想将意识形态还原到现实,而阿尔都塞是将意识形态还原到一种所谓意识形态科学,是一种科学本身主义的还原。在这一点上,他们两个人的关系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发展和继承的关系。

结合以上的分析,我们认为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存在一种内部有机性的联系。阿尔都塞的文章应该被视为一种对马克思论断的反思、再反思及再发展。他们两个人对意识形态本身的考察采取一种相似的路径,以及他们要通过还原来得到一种关于意识形态的真正知识。不过马克思是将意识形态还原到现实的维度,而阿尔都塞更为大胆地怀疑,即他把意识形态本身还原到一种意识形态科学之上,他制造出意识形态一般来替代马克思对于意识态实证主义的认识。但是,阿尔都塞的还原论确实有成功的地方,因为他提出了非常精致的意识形态理论来去概括意识形态本身,但是他的这样一套还原逻辑却也存在很多问题。阿尔都塞其实是抹杀了一种个人存在的必要性,个体在他那里早已是一种所谓的主体,而这种主体是一种虚假的主体,这样的革命性的力量如何产生?阿尔都塞的视域反而是被遮蔽的,我们是难以意识到这样一种革命性是如何在阿尔都塞的理论下产生。在日后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视域之中,人们对于阿尔都塞的理论的批判,也构成了对于意识形态进一步发展的一种非常典型的路径。我们的汇报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持人:王雅莉



谢谢两位同学的发言,我们下面有请傅老师进行点评。



评论人:傅其林



《意识形态与还原——马克思与阿尔杜塞意识形态理论的对比》,我看到和听到之后很受启发,这个文章写得很深入,两位同学一起来思考来写,这是很难得的。人文学科在理论性的思考方面,个体性很强,但这两位年轻的学者针对一个焦点问题来侧重性地思考,张志韬侧重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意识形态理论,侧重于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解读,崔贺尧侧重于将二者的意识形态理论进行比较,分工明确,效果挺好。就对意识形态的讨论而言,对这两者的讨论都比较多,但是把两者的还原及其把两者比较起来的思考,这个点还是很有原创性的。文本细度也做得很好,主要是将马克思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与阿尔都塞《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两个很重要的文本进行对比解读。

看到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分析和批判,以及他自己构建的独创性的意识形态理论,读了这个文章就可以看到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独创性,如文中所说的“意识形态一般”,这个概念非常具有原创性。通过一般性的意识形态和个别的意识形态的对比,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里讨论的意识形态的概念,侧重点很清晰,你们的结论也很好。

但是,我们怎么来进一步深入这个问题的讨论?这个问题选得很好还可以深入研究,就是可以看到他们的区别度、侧重点是什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可以看出,意识形态理论的确是一种原创性、革命性的理论。因为从法国的特拉西对意识形态概念的最初的设定,然后到法国的拿破仑对于这个意识形态的一些解释,到了马克思和恩格斯以《德意志意识形态》这本书讨论意识形态的概念,我觉得才真正建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的核心理论概念框架。

你们的文章中也讨论了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生,从交往以及包括从语言这些角度来讨论意识形态,但一个核心观点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产生和社会存在的关系以及历史的关系。在我的理解中,《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意识形态”概念主要是包括两重含义:第一个方面,它是一种虚假的幻象,虚假性的东西,实际上阿尔都塞也在讨论意识形态的虚假性、表象性、想象性,马克思也在讲这个问题,但是马克思在讲意识形态是社会存在的一种所谓的想象性的解决,以及人类社会无法消除意识形态,就是说作为中性理解的一个意识形态概念;第二个方面,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不断延伸,意识形态的问题包含在里面,意识形态也不断地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和社会基础而产生重要的人类进步,意识形态是不可避免的,这个观点你们阐释得还不够充分。

阿尔都塞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两个层面都进行了展开叙述,这两层意义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仍然在产生。一个是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幻想性,尤其是借助于拉康的理论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对意识形态概念的虚假性分析更加具有时代的意义。第二个是意识形态的物质性、实践性和不可避免性。通过再深入地研究他们各自的理论资源,把他们的意识形态理论概念的各自的原创性、不同性以及传承性,特别是阿尔都塞对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的传承发展脉络说得更加透彻。

一个很重要的观点,比如马克思的一个点就是黑格尔,如何用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来讨论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关系问题。阿尔都塞就是结构主义、拉康的精神分析,如何把意识形态概念进行拓展和延伸。还有一个主体性的问题,你们的文章里面也进行了讨论,任何的意识形态必须通过主体起作用,实际上对于这个问题马克思没有充分去讨论,但阿尔都塞讨论得特别充分。

如何把各自理论的原创性和他们的区别以及他们如何还原说清楚?比如说阿尔都塞的还原到意识形态一般,我觉得还是可以打上一些疑问,意识形态可以去还原吗?包括马克思所说的意识形态能够还原到现实吗?他们是本质主义吗?马克思是一个本质主义者吗?或者阿尔都塞是一个本质主义者吗?我觉得是要打上问号的,这个仅供大家这个思考。



主持人:王雅莉



感谢老师的精彩点评!接下来,我们进入到提问和回应环节。其他的老师和同学有要提问和讨论的吗?



讨论人:李   哲



摘要的第一部分的第一句话,“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觉得这句话非常不妥。你可以说他们两个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占重要地位,阿尔都塞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但像你文中所说,就把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都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我觉得是不对的。两者理论之间的关系的实质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我自己感觉应该是一个解读的关系。

这个文章基于文本分析,我觉得分析得很好了。每一文本解读都很透彻,引言不能作为第一部分,所以建议把那个引文去掉。我读阿尔都塞的文本和马克思的文本,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应该侧重的是主体,而你在解读阿尔都塞,他的意识形态一般还是在它的结构主义里,他们的本质对比应该是主体和结构的对比。你们借助一个文本,我们说一个尤其是一个多文本的思想家,他的一个理论会不会就只在它的一个文本里,这个我们就另说,但是我个人感觉你借助这一个文本理解得很好。在整个学术史上,一个思想家的一个理论是否只仅局限于一个文本,这个就是需要去思考的,它应该是需要进一步努力的方向。我觉得更像是你们两个人,一个人读了《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个人读了《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但是文章最主要的部分应该是第三部分,就他俩的比较可以做得更出彩。



主持人:王雅莉



现在请张志韬和崔贺尧同学进行回应。



发言人:张志韬



我讲一下我们为什么选这两个文本。首先我们选择《德意志意识形态》这个文本,考虑《德意志意识形态》在阿尔都塞原文里面明确提到,另外一方面,无论是从这个文本往前还是从这个文本往后,马克思没有专门针对意识形态理论进行阐释的其他的文本,这是唯一一个成篇幅谈论意识形态理论问题的文本。关于为什么选择《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文本,因为我们认为这个阶段体现的是阿尔都塞的已经成型了的意识形态理论。这篇文章因为受到篇幅限制,我们又把它删掉了,在删掉之前,还有一部分我们考据了一下意识形态一般概念产生的路径。我们希望比较的是阿尔都塞已经完成的、比较成熟的理论。



发言人:崔贺尧



关于意识形态概念这一部分,我在文章中其实是比较简要提了一下。在《马克思主义与理想主义》文章中,对有关意识形态进行了一些非常简要地阐释和分析。但是他在这里面的分析并没有把这两个概念进行一个明显明确的区分,既说它是有历史性,又说它是一种基本结构,把这两个概念混在一起谈论,没有做非常明确的区分以及判定。所以我们还认为阿尔都塞是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中,才是以成熟的方式阐释的一种区分以及判定。谢谢大家的建议和批评。



主持人:王雅莉



如果大家没有其他的问题的话,咱们这一场次的讨论就到此结束,谢谢发言人和评论人,谢谢参与讨论的老师和同学!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总编辑 | 黄其洪  

执行编辑 | 袁雄

文字整理 | 黑龙江大学会务组志愿者

文字校对 | 黑龙江大学会务组志愿者

图片 | 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本公众号  





扫码关注我们
识别二维码,即可关注

形而上学的重建
在对马克思与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与西方实践哲学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儒家哲学、空间哲学和移民现象学的尽可能宽广和深入地清理过程中推进形而上学的重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