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目:《米夏埃尔·海因里希货币价值论的得与失》
主持人:谭 蕾 黑龙江大学副教授
发言人:段重珊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
评论人:马俊峰 西北师范大学教授
主持人:谭 蕾
谢谢云贵教授的评论,接下来我们进入到第二个部分,有请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段重珊同学为我们带来《米夏埃尔·海因里希货币价值论的得与失》的发言,有请马俊峰教授做评论。
发言人:段重珊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我是来自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硕士研究生段重珊,今天给大家汇报的论文题目是《米夏埃尔·海因里希货币价值论的得与失》,在论文集的第375—383页,我的讲稿在这篇论文的基础上进行了删减和补充,补充的主要是一些总结性的内容。我这篇论文一开始投的主题是“德国马克思主义”,后因调整被分到分论坛“数字资本主义研究与文化研究”,所以可能文章跟会议主题不是那么接近,但是比较巧的是我在结尾处做的补充部分某种程度上分析了这个问题。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有三大理论来源,分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和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总体来说,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实际上是非常明确的。尽管也会存在一些分歧,比如在跟德国古典哲学的关系问题上,会存在是近康德还是近黑格尔的一些争论,比如在共产党、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也会有一些思想继承的争论,但总体来说,这两大领域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还是有定论的。比如,我们会比较粗犷地说,马克思主义与德国古典哲学有一个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的颠倒,我们也知道这种颠倒本身有很多值得去阐述的地方。比如说,马克思主义从这样一种生命价值学说,从唯物主义的这样一个历史规律的方式,超越了空想社会主义那样一种不科学的方式。但是马克思主义跟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关系,实际上长久以来是继承大于批判的,它们之间的这个关系问题并没有得到澄清。
在19世纪末,政治经济学发生了边际主义转向危机,面对这样一种边际主义转向危机,马克思主义者们捍卫劳动价值论。在捍卫过程中,他们放大了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继承关系,在客观上忽略了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之间的差别。而这种忽略,恰恰构成了20世纪中叶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攻击。而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的思路是这样的:他们认为他们作为现代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已经超越了旧的古典经济学家,那么既然马克思与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是有继承关系的,而且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马克思是李嘉图的继承者,既然他们超越了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他们也就同时超越了马克思。反过来,马克思对旧的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也就不适用于新的古典经济学。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去辨析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古典经济学之间的差别,去阐述清楚马克思在何种方面完成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超越,就成为了一项非常迫切的理论任务。
我的文章的第一部分,就是“劳动价值论或货币价值论: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关系问题”,对新古典经济经济学对马克思价值理论的批判做了一些简单的梳理。同时论述了在米夏埃尔·海因里希的分析下,二者究竟处于怎样的关系当中。在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家的批评声中,马克思主义者作出了回应,比如我文章中涉及到的“新马克思阅读学派”,因为这个流派其实还不太为人所熟知,所以我简单介绍一下这个流派的一些情况。“新马克思阅读学派”是一场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以《资本论》的诸版本以及手稿为研究对象,以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价值形式为其理论核心的流派。他的第一代代表人物巴克豪斯,在他的代表作《论价值形式的辩证法》中,对古典政治经济学与马克思的这种混淆作出了回应,他认为现代政治经济学家忽略了“将货币作为货币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一个专门的货币理论的要求”,这使得他们“不再有能力去解释清楚经典劳动价值理论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区别”。“新马克思阅读学派”的第二代代表人物,就是我们标题所提到的米夏埃尔·海因里希,他针对这些经济学家对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混淆提出了一种更为彻底的界定,或者说是一种更为彻底的观点。
海因里希认为马克思主义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在方法论与理论视角上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二者几乎没有共同点,而有着太多的差别。海因里希希望通过区分主观与客观、个人与社会、经验与结构等维度,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区分为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一种是更加偏向于社会结构、形式运动的“货币价值论”,另一种则是带有个人主观色彩的劳动价值论。海因里希借由这一区分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与古典劳动价值论的混淆问题作出了回应。在方法论的层面,海因里希以“人类主义”和“个人主义”说明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错误。实际上关于这样一个错误,我们也知道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的导言部分提到的所谓的渔夫和猎人,还有鲁滨逊,就是这样一种完美主义、个人主义的形象。
所谓人类主义,就是古典经济学家不经反思地将资产阶级社会中的个人形象抽离出来、抽象出来,将其归纳为人性的一般法则,再将自己的学说统统建立在这种未经反思的预设之上,从而将人在资产阶级社会中的特点,混淆为人的自然特点,使资产阶级社会成为最合乎理性法则的“自然社会”。另外一个方面是个人主义,实际上个人主义也就是从个人和个人的主观动机来理解社会的建构的一种理论方法。那第二个方面就是他提出的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区别是在理论视角层面上提出的,马克思始终持有的是一种与个人相对的、基于社会结构的视角,海因里希从商品社会中的主体与价值两个方面对这个视角进行了说明,或者说海因里希回答了这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理解的主体究竟是什么样的?第二个问题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理解的价值,究竟是在个人意义上还是在社会意义上确立的?对于第一个方面或者第一个问题,还有一些人提出马克思不是从一种特定的人性——这种特定的人性所指代的就是资产阶级学者设定的商品所有者的这样一个天性——,相反,马克思在这么论证的时候,说明的是资本运动如何形成一套令人不得不去服从的客观的社会结构。具体来说,商品占有者占有什么?仅仅占有特定产品,比如一个菜农占有菜,一个鞋匠只会修鞋,而真正满足人的需求则需要各种各样的商品,就像菜农也需要去穿鞋,鞋匠也需要去吃饭一样,那要解决这个矛盾,商品占有者们就需要将他们所占有的商品同一般等价物的商品相对立,只有这样才能使商品获得价值,进而可以同一切商品进行交换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再通俗点说,就是要把这些商品出售换成金币的形式,或者说货币的形式,然后去购买一些符合自己需求的商品,因此所有的商品占有者都要实现的是W—G的一个过程。货币的这种特殊性质重塑了个人与财富的关系,在自然财富的形式被交换价值取代之前,人通过对象化劳动同时塑造着劳动产品与自己的个性,或者说在这个时期二者就是直接统一的,比如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里,马克思就分析过,“拥有羊群这种财富就使个人发展为牧人,拥有谷物这种财富使个人发展为农民”,也就是说他的对象化劳动,他所直接占有的这样一个劳动产品,就直接决定了他的所谓的身份。
但是当自然财富进入到交换成为商品,进而以货币的形式去表现自身的时候,个人与财富的关系就发生了颠倒,从前他拥有这样一个谷物,使他成为一个农民,那现在反过来,不是个人支配财富,而是财富支配个人。换言之,不是人们出于自己任意的个人意愿进行活动而构成了社会结构,而是社会结构中的经济关系塑造了人的“人格”。因此大家仔细看,马克思从问题设置开始就站在一个与古典经济学完全不同的起点,而且亚当·斯密原则上从一种单个的交换行为出发,并追问交换关系在这里是如何被决定的。相反,马克思将个人的交换关系视为一种特定的社会总联系的一部分——在这种总联系中,社会的再生产是以交换为中介的。
第二个问题就是对于价值的理解,有一些人指出,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建立在与工业经济一些完全不同的社会性的基础上,我在论文中列举了两段典型的文本对此进行说明。从表面上看,斯密在各种论述中也涉及交换、竞争,因为他在论述劳动价值的时候,似乎涉及的也是一种社会性劳动,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如果我们仔细去看原文的话,会发现他的所谓“交换”“竞争”的范畴是暗含在他的理性人的假设之中的,是先有了理性人,先有了理性人性,先有了资本主义的这样一种一般人格,才有了这样一种“交换”“竞争”,而不是反过来。而社会性的表象只是斯密的个人概念的一种展开,他始终是一个前文意义上所批判的个人主义者。但与此同时,马克思对价值的理解始终偏向于从社会总体结构入手。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海因里希回答了马克思与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关系问题,同时也回应了资产阶级学者对马克思的价值理论与劳动价值论的混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是一种结构性的、从社会的客观结构出发的货币价值论,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价值理论是一种与人类主义和个人主义相关的、以商品所有者的主观视角去解释价值的形成与社会的结构的劳动价值论。在这样一种梳理当中,已将二者关系辨析,也将这种关系直观化,他将马克思的价值理论辨析为货币价值观,而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价值理论归纳为这样一个劳动价值论的问题。
在文章的第二部分,即“货币价值论为何能够替代劳动价值论”,我正面论述海因里希提出的货币价值论,以及他的这样一个新提法相较于传统的关于劳动价值论的一些提法的那些所谓的“比较优势”。他的理论将对价值问题的重心转移到社会关系上,以货币、社会交往以及资本运转的逻辑结构为对象,来对价值的本质、表现形式以及衍生效应的问题做出一些说明。在海因里希看来,货币价值理论有效地解决了古典政治经济学家未曾解决的问题,它们分别是:第一,如何正确地理解价值形式问题的重要性;第二,货币为何是原子化的商品生产者进行社会化的必要中介,或者说货币未来必然会在商品社会中产生,而不只是一种辅助性的交换手段;第三,应该如何正确地理解拜物教问题。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就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未曾认真对待价值形式问题。而这一问题,恰恰是马克思的价值理论的关键所在。在海因里希看来,货币价值论是他的一个重要核心,在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那里,价值与价值形式总是偶然地相遇,而不具有内在的必然的关联。在我的论文中,列举了斯密与李嘉图的两大段论述,由于时间关系,我简述之。在斯密的论述当中,商品的交换关系是生产某种商品的劳动与生产另外一种商品的劳动的直接的比例关系,那就是W去比上另外一个W,你会发现W和W之间缺少了一个G,货币在其中是没有一种独立的地位的,它只是一种促进交换的手段,这个在斯密的很多书中也有体现。李嘉图意识到斯密将劳动看作恒定尺度的做法是不可靠的,他在此基础上也只是放弃甚至跳过了斯密的价值实体,而直接通过平均利润率讨论交换关系,这表明在李嘉图那里根本没有价值尺度的标准,货币在这种解释之中仅仅是“出于方便”或“出于习惯”而被确定下来的辅助工具。
第二个问题,就是货币为何是这种商品社会之中的必然产物的问题。这里涉及《资本论》中商品价值形式或价值交换一整节的内容。海因里希从价值对象性的角度将其概括为如下的过程,以此说明货币为何是商品生产社会中的必要中介,在“简单的、个别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中,一种商品以另外一种商品作为自己的价值形式来表现自身的价值,形成了以某一特定商品为价值形式的对象性形式;在“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中,将价值的对象性形式从某一特定商品扩展到一切商品,从而使价值的对象化存在,具有了不依据任何具体形式的抽象性质;“一般价值形式”则“使商品世界的价值表现在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同一种商品上……每个商品……现在不仅与它自身的使用价值相区别,而且与一切使用价值相区别,正因为这样才表现为它和一切商品共有的东西”,比如说我们取得了使一切商品“作为价值互相发生关系,或者使它们互相表现为交换价值”的对象性形式,即价值对象性。这种“价值对象性不是单个商品所表现出的属性,而是一种社会性的特征”,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不可能在一个人自己生产的东西里面具有一种价值,它必须要经过交换,继续进入到市场中流通,跟一些商品进行一种比例关系,才能具有这种价值,它是一种社会性的特征。“因为它表现的是单个商品与总的商品世界之间的联系。因此,价值不仅必然带来一种对象性的价值形式,而且必然带来一种能够表现出这种社会性特征的价值形式,而这是在一般价值形式中才实现的。”至此,海因里希通过说明价值对象性的社会性特征,证明了一般价值形式在商品世界中的必然存在,“商品世界中使某种商品成为一般等价物的这种‘关联’行为……完全不是偶然的或者任意的;它是必然的,因为只有与一般等价物关联,商品才能作为价值相互关联。”
最后回答第三个问题,就是如何正确地理解拜物教的问题。这个部分我要补充一点,在这个“新马克思阅读学派”的背景下,第一代创始人巴克豪斯实际上有一个文本上的预期,他在对比德文版《资本论》的第一版、第二版的时候,发现在第一版中,马克思是将这样一个问题纳入到价值形式一起去考量的,这个在其与友人的通信里面也有体现,因而是一个文本上的线索,是“新马克思阅读学派”的一个理论上沿袭的线索,所以海因里希的货币价值论也是从价值形式出发去剖析商品拜物教与货币拜物教的生成机制。海因里希并不简单地将拜物教意识看成是一种对现实的错误反映或者说颠倒反映,而是从阐明这种“颠倒”意识生成的客观条件出发,将拜物教更多地看作是根植于社会关系而产生的客观思维形式。从拜物教意识的起源谈起,在商品生产中,劳动不仅仅生产商品的使用价值,同时也生产商品的价值,但价值与直接的、可感觉的使用价值不同,价值并不是一种能够直观到的物质存在,价值所关涉的始终是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但“在商品生产的条件下,生产者实际上不是直接地、社会性地相互联系,他们只是在交换中才相互联系起来,而且是以他们的劳动产品为中介”,这就使得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的社会关系……不是表现为人们在自己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生产者所生产的价值因此取得了物的性质,一种不以人类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存在,但价值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始终是无法被感性直观到的。因此价值这种可感觉(作为社会存在的实在性)与超感觉(作为不可被感性直观到的社会关系)的矛盾,便形成了“幽灵般的对象性”。这种对象性实际地存在着,但却无法被直观地把握到。但在货币当中,这一矛盾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解决”,这种打引号的“解决”,就是这种矛盾被货币这种具有矛盾性质的商品表现出来,货币作为一种可感觉的实体存在,又表现了超感觉的价值,从而使价值能够被把握到。但在这种表现过程当中,人们却将货币这种实体存在当成了价值的真实性存在,当成了价值本身,这就形成了围绕货币的这样一种拜物教意识,即货币拜物教。从以上内容来看,海因里希的货币价值论就通过从实际的形式出发,去阐释这样一个货币拜物教的经济根源。海因里希从货币及其交换过程出发分析这样一个社会结构,并从这个社会结构的视角而非个别商品所有者的视角出发分析商品所有者的行为模式,揭示了社会结构对人的意识的支配作用。最后,通过从价值形式的角度对拜物教问题进行说明,海因里希揭示了这种不合理的意识形态的客观经济根源。
在文章第三部分,即“货币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的替代方案?”,我对海因里希以货币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的主张提出了几点反驳。货币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已经很多次明确表达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包括后来的很多书信集里面也揭示出了马克思跟古典政治经济学家的渊源。但是,海因里希执着于用货币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将那些所有的表达劳动创造价值的观点归结出来,没能意识到自己的观点并没有超出马克思多少。海因里希的货币价值论没能回应新的现实。现在出现了新的货币价值形式,比如说数字货币、虚拟货币等,但是我们要去研究这种新的形式的同时,应该要回到货币的本质问题,这就使我们应该再回到《资本论》,回到马克思的原始文本当中去,看看马克思自己怎么理解价值以及价值的表达形式这样一些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分析新的货币形式。这是我的论文的主要内容,谢谢大家。
主持人:谭 蕾
谢谢段同学的发言,非常丰富,那么接下来我们要请西北师范大学的马俊峰教授做点评。
评论人:马俊峰
简单说一下,我对海因里希的文本不算太熟,去年读过这方面一些文章。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前几年在国内还是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现在搞这方面研究的人比较少。“新马克思阅读学派”,他们着重于对马克思后面所讲的货币产生那一段的研究,从偶然的货物交换,到货币交换,再到资本循环,他们尤其关注资本循环和价值交换。“新马克思阅读学派”既要深化对马克思的研究,又要发展马克思的某些思想,以切中新的时代需求。
你的这篇文章,我们可以看出来,主要是从货币价值论来推进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货币价值论就是要讨论货币与价值之间的关系,怎么来打通这二者?你的文章也提到这两者之间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统一的关系。劳动价值论是基础性的理论,在生产领域处于绝对基础的地位。但是进入到交换和流通的领域,似乎劳动价值论的解释力就下降了。在这里面有一个关键性的因素,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识和价值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市场。所以,在交换的过程中,虽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一种互动的、变动的认识过程,但是这个认同过程渗透着人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一旦这些东西渗入,分析交换过程就变得复杂起来。
我们可以发现,马克思的研究还是偏宏观、偏逻辑,但是一旦要深入到具体的交换行为,就像海因里希所说的那样,以个体的、主观经验来进行分析的时候就不是这么回事,涉及很多东西。如何把这些东西揭示出来,就显得很重要。如果不揭示出来的话,你就只是发现了抽象的形式,是无法解决交换过程中的那种变动性和多元性的。在这样的研究和思考过程中,可能会形成更多的一些有用的观点。好了,我就说这么多了。
主持人:谭 蕾
好,感谢马俊峰教授的精彩点评,感谢段同学的发言。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一场次的讨论就到此结束。
(西南大学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所 供稿)
总编辑 | 黄其洪
执行编辑 | 袁雄
编审 | 张金权
文字整理 | 黑龙江大学会务组志愿者
文字校对 | 黑龙江大学会务组志愿者
图片 | 来自网络,若涉及版权请联系本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