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安”家族再添新丁:一文读懂招商安和

文摘   财经   2023-08-18 08:00   重庆  

公募基金规模首次超过银行理财,是近期资管行业的一个热门话题。有趣的是,很多银行理财的拥趸,并不清楚债基是银行理财的主要底层资产之一。

事实上,居民财富“搬家”已经持续数年,其中2018年是一个分水岭。在“打破刚兑”的背景下,保本保收益产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以房产、定期存款、银行理财为主的理财方式遭遇挑战,公募基金开始呈“后来居上”之势。即便如此,投资者对于稳健理财的强烈需求从未缩水。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这种“换赛道”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过往的银行理财有“保本”预期,仅凭期限和收益率,就可以轻易做出决定。而债基的信息披露更为透明,需要投资者有一定经验和判断力,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意味着门槛,“所买即所得”仍任重而道远。

该买什么基金?这是投资者的天问。而在路人甲看来,家庭理财需要淡化“择时”的概念,与其纠结如何抄底逃顶,不如结合家庭的收入支出,从“以我为主”的角度,来对家庭资产进行规划。面对基金产品的汪洋大海,不应该问“什么是最好的基金”,而是应该聚焦于“什么基金更适合”。


/横看成岭侧成峰

有老基民分享购买债基的攻略:买大厂产品、收益率中等偏上、不追求极致高收益。

其中的道理也很简单,与权益类产品相比,债基相对波动较低,这也让债基有了成为资产配置“压舱石”的潜质。换言之,收益差别背后所对应的风险,才是投资者所应该关注的重点。

从规模来看,招商基金是头部“固收大厂”。不过,规模并不是评价基金公司的唯一标准。在固收领域,精细化的策略分层,也是“大厂”的重要标志。

“固收大厂”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根据投资者的需求,不断扩充产品线。以招商基金“安”系列二级债基为例,最早的招商安本增利成立于2006年7月,经过17年的精耕细作,“安”家族成员早已发展壮大,根据长期计划权益仓位不同,波动与弹性从大到小大致分为3类。

其中招商安瑞进取招商安庆,长期计划含权中枢超过20%。从这两只基金的过往表现来看,波动率较大,在股市的“大年”收益率可达两位数,但在熊市里也可能出现小幅亏损。

而长期计划权益中枢在10%-20%之间的产品,包括招商安本增利、招商安阳、招商安盈、招商民安增益、招商安华、招商安福、招商安嘉、招商安悦等。落在这个区间的产品数量最多,主要通过股票投资来增强组合弹性,可转债持仓很少或者没有。即便有少量可转债持仓,也是以债性可转债为主。

在含权量“10%-20%”区域,诞生了一些领跑者,譬如招商安华2022年末的规模在300亿上方。

“安”家族中,长期计划中枢在10%左右的产品目前还比较稀缺。招商安和的发行,有望为“安”家族添加一块新的拼图。


/“安”家族的新拼图/

相比以前的家族成员,招商安和的“含权量”更低。招商安和计划通过投资于股票、可转债或者权益型基金进行弹性增强,可能会采取量化选股或权益基金等策略。不过,为了控制波动与回撤,长期计划权益中枢较低。

招商安和目标客群大致有四类:1、风险偏好较低的投资者。譬如仅投资过银行R2以下理财的投资者,对于产品波动性的容忍度较低,却有意尝试含权资产投资;2、有家庭资产配置需求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已有不同风险梯度的投资,下意识进行风险分散;3、风险偏好由高转低的投资者;这类投资者拥有高风险资产投资经验,却饱受大幅波动之苦,或因为对未来预期下降,风险偏好有所收敛;4、认同红利低波策略的投资者。

整体而言,“安”家族债基的债券投资,都很少参与信用下沉。增强弹性的方式,主要为股票和可转债的配置,这种设计让“安”家族远离债市的信用风波。

招商安和采取双基金经理配置,拟任基金经理尹晓红主要负责固收部分。尹晓红拥有10年固定收益投研经验,超8年产品投资管理经验,超6年公募投资管理经验,当前管理多只“固收+基金”,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约74亿元。

尹晓红交易员出身,对资金变化和利率变化敏感,善于抓住短期机会,灵活调整组合久期、杠杆和结构。从中长期来看,尹晓红又注重安全边际,在控制回撤的前提下争取提升收益,其管理“安”家族基金的历史业绩良好。

数据来源:wind,业绩数据截至2023年6月30日

另外一位拟任基金经理邓童负责用量化方式管理权益部分仓位。邓童擅长CTA策略期货相关指数的开发及投资、量化选股策略的开发及参数优化、量化对冲产品管理。其拥有超11年投研经验、近10年产品投资管理经验,目前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约25亿元。

组合权益部分将主要围绕红利因子与低波因子构建模型,同时搭配风险模型、灵活运用各种股票策略,争取实现基金资产的长期稳定增值。针对红利低波策略,参考看中证红利低波100全收益指数,其长期表现优于主要沪深300、中证500全收益指数,但波动率较小。

数据来源:wind,统计区间:2013年7月1日-2023年6月30日

风险提示:过往业绩不代表未来表现,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本基金投资收益的保证。中证红利低波100、中证红利低波、沪深300和中证500指数在基日、成份券构成、筛选规则等方面存在不同,仅供参考。指数运作时间较短,不能反映市场发展的所有阶段。指数过往涨跌幅不代表未来表现,亦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及基金投资收益的保证。投资者应认真阅读全面认识基金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在了解产品情况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投资期限和投资目标,对基金投资做出独立决策,选择合适的基金产品。

过客财经
关注金融圈,关注互联网,对一切新鲜事满怀热情与好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