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半年的远去,基金经理的“中考”成绩又出炉。路人甲曾经曰过,看年度业绩选基金都不靠谱,更不用说半年业绩了。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不能作为挑选基金的依据,为何还要阶段性进行复盘呢?我们知道,市场每个阶段都有其主线,研究某个阶段的“获胜者”,有助于理解市场的主线变化。
从各种维度来说,这都是一种有益的“刻舟求剑”。对于基民来说,虽然不能将半年期业绩作为挑选基金的决定性因素,但至少可以作为一种寻找线索的常规动作;对于基金经理而言,也多了一个“被看见”的机会。毕竟,在这个基金数量远超股票数量的时代,能被投资者看见也是一种奢侈。
2023年上半年,A股仍是结构性行情,市场内部这种纠结从首尾收益差别接近70%就可以看出来。
与2023年相比,今年半程冠军30.19%的数据,看起来不那么浮夸。要知道,2023年的半程冠军诺德新生活的半年收益数据为75%。不过,在资管江湖里,活得久远比一时的风光重要。
诺德新生活近一年的业绩数据为-43.74%,这个类似过山车的数据,也让一些投资者给它打上了“流星”的标签。
今年的股基半程冠军为宏利景气领航,其基金经理王鹏是上半年的大赢家,在业绩领先的前30个代码中,一人独占10个。从一季度的持仓,可以看出他对于电子、通信的偏好,其前5大重仓股均接近顶格配置,并且这5只股票在过去三个季报中均稳居基金持仓前五。
持仓集中度高的基金经理,往往波动率也比较高。因此,从不同的周期来看王鹏的业绩,会有不一样的观感。
王鹏管理时间最长的基金为宏利转型机遇A,自2017年12月19日接手,至今经历过牛熊转换,任职年化收益为15.63%。从收益数据的角度来说,这只基金的业绩堪称出色。
不过,如果看成立于2021年7月12日的宏利转型机遇C,成立至今的回报为-35.3%。如果截取2022年和2023年,则会有表现较差的观感,其2022年回报为-22.47%,2023年回报为-30.52%,均在同类后二分之一。对于通过互联网渠道买入的基民来说,大概很难会有一个较为正面的评价。
总体来说,王鹏是一个进攻欲望很强的选手,宏利基金对他的器重,大概可以体现在让他管理宏利成长。宏利成长作为一只“十倍基”,曾经被路人甲盘点过多次。
除了半程冠军王鹏以外,还有一只基金值得围观。在一众上半年领跑的基金中,惠升领先优选是一只“迷你基金”,一季末的规模仅有1百万。那么,它会不会因此逆袭,一改被清盘的宿命呢?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这几年,大概有很多人将“相信国运,定投纳指”当成一种阴阳怪气,没想到在2024年依然被啪啪打脸。
事实上,有一只QDII比王鹏的宏利景气领航收益更高,那就是纳指科技ETF。
纳指科技ETF的前三大重仓股,便是经常在社交媒体刷屏的英伟达、苹果、微软。不管经历过多少次一夜无眠,过去几年最赚钱的品种仍是这些大货。
成立不到一年的时间,这只ETF规模增加了一个数量级,说明投资者确实很认“赚钱效应”这个事儿。
当然,路人甲也整理了一下上半年的倒霉蛋们。作为微盘股的接盘侠,金元顺安产业臻选在年初已经被点名。此外,北交所主题也是重灾区。
这些上半年的倒霉蛋中,甚至有些近两年已经亏掉了三分之二。这种程度的亏损,也提醒我们需要警惕风险,在投资的过程中,最坏的事情真的可能会发生。不过,这类“绩差”基金对于基民的杀伤,反而不及爆款基金。扫了一眼这些基金的规模,普遍都比较小,大多都在2亿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