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上话︱手抄郭诗记

文摘   2024-11-12 18:30   浙江  

诗集《百花齐放》封面


手抄郭诗记



︱甬上话

  01 


      近日整理旧物,翻出了一本48年前的笔记本。这是大约B6规格的便携式小本,天长日久,寒来暑往,原生封面封底都没有了,扉页便成了封面。
      本子封面上写着“郭沫若诗歌集”,落款是“步兵第六团”。本子最后一页写着“备忘录:一九七六年五月十八日至一九七六年五月二十八日,抄完于江苏省宜兴川埠梅园-转山头”字样。
      原来这是一本早年手抄郭沫若《百花齐放》诗集的笔记本。几十年没见过了,如今翻出来还是有一点说不出的感觉,也很惊讶自已当年怎么会有这个雅兴。
      曲指一算,那是我当兵的第四个年头,是刚满21岁的花样年华。那年也是我所在的陆军第一军二师与陆军第二十军五十九师对调防务,由河南商丘市至江苏宜兴县不到一年。
       根据笔记本所谓《备忘录》中记载的抄写时间推算,那年我还是个大头兵,正在二师六团轮训队当文书。抄写的地点梅园和转山头,分别是当时宜兴县川埠乡的两个地名,驻有六团所属部队。开始手抄时,团轮训队正临时驻在梅园搞骨干培训,抄完于训练结束返回大本营转山头。
      从笔迹着,那时虽然字写得很烂也很幼稚,但一笔一划的抄写态度很认真,字也在不断进步,还别出心裁地剪了一些与诗中每一种花相对应的小贴纸,贴在笔记本上。

诗集《百花齐放》手抄本封面

02

      我抄的这本《百花齐放》,是人民日报出版社1959年4月版的木刻插图本。由刘岘、黄永玉、马克、沃渣、李桦等名家配的木刻插图,附有郭沫若先生手书的“蜀葵花”手迹。
      据说《百花齐放》原稿写了105首,每首诗写一种花。后来作者把《油桐花》《真珠花》《金银花》和《王莲》四首删掉,剩101首。其中“有名有姓”写的花有一百种,第101首写了“其它一切花”。外带《目录》《注释》《后记》各一篇。书中的诗作基本上都是自由体,有相对整齐的格式,和谐的韵律节奏,丰富的联想和奔放的感情。
      这么多篇,我只用了十天的空闲时间,就工工整整完完整整一字不拉地抄写下来,刚好用完一个笔记本,可见当时对这本诗集的喜欢。至于借谁的原书来抄写,早已经忘到爪洼国里去了。欣慰的是,从抄写完毕到今天,历经近50年,搬家无数,居家物品丢弃无数,但这本小小的不起眼的手抄郭诗居然还在。尽管封皮己经不见了踪影,但还是非常完整的。
      我抄写诗集时郭沫若先生还在世,时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这一年他己84岁高龄,健康状况恶化。即便如此,他仍在这一年中完成了《李白与杜甫》等多部重要著作。两年后的1978年6月,以享年86岁高龄在北京溘然长逝。

国色天香牡丹花是诗集《百花齐放》的首篇。此为木刻插图“牡丹花”


03

      《百花齐放》是个急就章,完成于1956年4月,用时仅十天。那时刚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呜”方针,国家也正处于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红旗”和“超英赶美”的火热之中,“一天等于二十年”是最流行的一句口号。为呼应这一形势,于是有了《百花齐放》。郭先生在“后记”里说:

      普通说“百花”是包含一切的花。只选出一百种花来写,那就只有一百种花,而不包含其它的花。这样,“百花”的含义就变了。因此,我就格外写了一首“其它一切花”,作为一百O一首。
      写这些诗是二月三十日正式开始的。一九五六年作过三首(牡丹、芍药、春兰),除此之外,一共费了十天功夫。感谢全国生产大跃进的东风。这东风一吹,便使百花齐放了。

      从诗集的格调和意境不难看出属于应景作品,几乎每种花都要和上述背景攀上关系,充满了时代印记和有特色的豪言壮语。    
      比如第17首《马蹄莲》说:我们虽然是非洲的原产/非洲和亚洲本一脉相连/我们已经移植到中国/更处在万马奔腾的目前/我们也要响应着大跃进/雪白的马蹄倒踏破青天/号召亚洲非洲团结一致/快把帝国主义丢在后面。
      第77首《蜀葵花》说:箭茎条条直射/琼花朵朵相继/由下而上,直射不倚,相继有序/我们要做多快好省的花模范/我们要做力争上游的青云梯/超过英国,赶上美国,不算稀奇/不仅六亿人民都有这种志气/万花万彚都服从党的指挥/多么光荣呵,花开在“七一”佳期!
      现在看到这样的文字,似曾熟悉却恍然隔世,但那时却能让人陡增能量。因为大家同在一个时代的语境中,并不觉得突兀。

《新华日报》刊登的《甲申三百年祭》

04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我们所能看到的书比较少,知道的明星也不多,人们追的作家诗人,多是鲁迅、高尔基、罗广斌,柳青等。郭沫若则是大众偶像。
      我们这代人知道郭沫若,与毛主席多少有点关系。郭先生有深厚的学识学养和广泛的影响力,是近代中国有贡献的重要人物。他的《甲申三百年祭》于1944年3月在《新华日报》连载四天,风糜中国。毛主席看了,马上在延安宣布《甲申》为全党学习材料并复信郭沫若:“你的《甲申三百年祭》,我们把它当作整风文件看待。”
      当我看到一册紫色封面的现代版《甲申》时,正是文革晚期。那时还看不大懂。彼时的郭沫若大红大紫,风光无限,被称“郭老”。除了读过《甲申》,我还读过他另一部早期诗集《女神》中的代表作《凤凰涅槃》。还知道他给“黄帝陵”等众多历史遗迹题过字。凡被郭沫若认定的历史就是权威认定板上钉钉。他写的话剧《屈原》 ,对动员民众奋起抗日起了很大作用。    
      毛主席与郭沫若的交往还不止《甲申》。1961年郭沫若看了绍剧《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写诗说:“千刀当剐唐僧肉,一拔何亏大圣毛”。毛主席不同意他对唐僧的态度,和诗道:“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一时间,“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成为最流行的诗句。
      郭沫若再和:“僧受折磨知悔恨,猪期振奋报涓埃。”毛主席又回:“对中间派采取了统一战线政策,这就好了。” 
      他俩这些有趣的来来往往我们年轻时都知道。毛主席都欣赏,所以我们仰视郭沫若。

毛泽东主席与郭沫若先生

05

      不知从何时起,许多人开始骂郭沫若。归纳起来的意思是,他虽然才华横溢,但在个人感情上处理不当,晚年失去气节,“集天下肉麻之大成”“丧失文人风骨”,更有人骂他为“无耻文人”。
      不过你看他一生做过的事和所有的作品,虽然后期有些肉麻的东西,但无论如何也看不出“无耻文人”的痕迹。
     《牡丹》是《百花齐放》全集之首。诗中是这样说的:我们并不是什么“花中之王”/也不曾想怀抱过所谓“富贵”之想/只多谢园艺家们的细心栽培/使抽出了碧叶千张,比花还强/尽管被人称为国色与天香/尽管有什魏紫与姚黄/花开后把花瓣散满了园地/只觉得败坏风光,令人惆怅/
      诗言志。牡丹是花中之王,郭先生把牡丹作为《百花齐放》之首,是不是一开篇就要表明自己的某种心志呢?
      还是邓小平对郭沫若的评价比较客观:“我国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又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和古文学家”“是全国人民,特别是科学文化教育工作者和广大知识分子学习的榜样”。这个“盖棺定论”,应该是实事求是恰如其分的评价。
      是人都会有毛病,孔圣人孟圣人也不能免俗。即便今天的文人,谁还没几篇应景之作呢?谁还没几件上不了台面的事呢?瑕不掩瑜,就看瑕与瑜各占多少罢了。
      如今《百花齐放》笃定是见不到了,因为时过境迁不适宜了。但这个手抄本我还得好好留着,毕竟记录着一些时代的信息。

(2024年10月29日)

诗集《百花齐放》部分木刻插图


附录一:
《百花齐放》后记

郭沫若


       “百花齐放”写了一百O一首。
      普通说“百花”是包含一切的花。只选出一百种花来写,那就只有一百种花,而不包含其它的花。这样,“百花”的含义就变了。因此,我就格外写了一首“其它一切花”,作为一百O一首。
      我倒有点喜欢一O一这个数字,因为它似乎象征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这里有“即济、未济”的味道,完了又没有完。“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就意昧着不断革命。
      写这些诗是二月三十日正式开始的。一九五六年作过三首(牡丹、芍药、春兰),除此之外,一共费了十天功夫。感谢全国生产大跃进的东风。这东风一吹,便使百花齐放了。
      在写作中,很多朋友帮了我的忙。有的借书画给我,有的写信给我,还有的送给我花的标本或者种籽。我还到天坛、中山公园、北海公园的园艺部去访问过。北京市内卖花的地方,我都去请教过。我在这里向他们表示谢意。当然,我要特别“人民日报”编辑部同志们的鼓舞,感谢他们动员了好些同志作插图。
      我也要感谢一切的朋友-----抄写、排印、校对、阅读、批评----- 一切的朋友。
      我也要感谢一切的花。他们的发言,我作了记录,恐怕记录得不大正确。原谅吧,百花同志,请让我日后再逐步仔细打磨。
(一九五八年四月九日)

手抄《百花齐放》部分诗篇

附录二:
《百花齐放》中的几首代表作

第76首:大丽花

有人又叫我们为天竺母单,

种类之多,连我们也难分辨。

球根倒和番薯十分地相像。

花样却和菊花相隔得不远。


自从来到中国就在这样想:

假使我们的根能成为食粮,

那我们就可算是经济植物,

对于六亿人民岂不更有用场?


第77首:蜀葵花

箭茎条条直射,琼花朵朵相继,

由下而上,直射不倚,相继有序。

我们要做多快好省的花模范,

我们要做力争上游的青云梯。


超过英国,赶上美国,不算稀奇,

不仅六亿人民都有这种志气。

万花万都服从党的指挥,

多么光荣呵,花开在“七一”佳期!

第81首:春兰

我们也讨厌人们夸说什么“王者香”,

也讨厌人们说我们是“花中君子”。

其实我们生长在山地的泉水边,

樵夫和林农们本是我们的好邻里。


脉脉的清泉漫出自友谷的岩隙中,

空气是十分清冷,苔癣是十分蒙茸。

我们深愿回到故乡,青听流泉的争琮;

在亲爱的邻里中高唱着东风的歌颂。


第84首:虎刺

我们的花朵实在是小得可怜,

在不经意间竟早已结实成团。

翡翠的小珠逐渐变成为珊瑚,

尽管是冰天雪地,颜色如丹珠。


我们最恨麻雀,全身都在保险,

碧叶如玉琢成,上有几个针尖。

在麻雀们眼里,我们真像老虎,

可惜只能防卫,此害未能扫除。

第98首:天鹅蛋

我们不适当地被称呼为天鹅蛋,

其实倒像一个插针的大绒团。

我们也开花,开在绒团的顶端,

银白的小唢呐具有二十六瓣。


我们同曇花一样花时也很短,

但我们喜欢清早,不喜欢晚间。

和暮气惰气我们是誓不两立,

所以鼓足干劲,为朝气奏凯旋。


诗集《百花齐放》部分木刻插图

第99首:蒲包花

蒲包花是往来城乡的花蒲包,

带到了乡下的是农业纲要四十条;

原打算在十年内能够逐步实现,

谁知道不要七年就可以条条办到。


目前从乡间带来了一个大需要:

希望把技术革命逐步推向高潮。

农业电气化,机械化、肥料化学化,

尽可能快马加鞭,跑得愈快愈好。


第100首:梅花

在旧朝代我们被称为花中魁首,

说我们开在百花之先得天独厚。

历朔是人为的,何妨是冬春夏秋,

到底谁先谁后,时辰是不断之流。


在今天决不计较这种个人虚荣,

所谓冰肌玉骨已经陈腐的薰人。

重要的是应当尽到自己的责任,

让我们把红旗插上世界的屋顶!


第101首:其它一切花

旧式的诗们,“花如解语还多事”,

咱们今天都成为了多事的花花。

一百张花的大字报怕有人嫌多,


咱们只想鼓足干劲,不想再多话。

大字报中有好几处提到了诗人,

遵守的方针是要团结,也要批评。

希望新旧的诗人都不要多心,

手携手的力争上游,不断地革命。



甬上话

      曾经的职业军人,退休后在行走中探究历史,追寻前人留下的足迹。在本号连续推送系列文章,回望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体味他们或波澜壮阔或悲壮痛苦的精神世界,吸引了众多网友。

大河奔流工作室
文学文化类自媒体。坚持原创,独家授权,全网首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