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余启泓
原始细胞:原始粒细胞,胞体直径10~20μm,圆形或类圆形;胞核较大,圆形或类圆形,居中或略偏位;核染色质细颗粒状,排列均匀,平坦如一层薄沙,无浓集;核仁2-5个,较小,清楚,呈淡蓝色。胞质较少,呈蓝色或深蓝色,绕于核周,有时在近核某处浆色较淡,颗粒无或有少许细小颗粒。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41。
幼稚单核细胞:其胞体直径15~25μm,圆形或不规则,有时可有伪足。胞核常不规则,呈扭曲、折叠状,或有凹陷或切迹,核染色质开始聚集成丝网状,核仁有或消失。胞质增多,呈灰蓝色、不透明,可见细小紫红色的嗜天青颗粒和空泡。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46。
原始细胞:原始淋巴细胞,胞体直径10~18μm,圆形或类圆形;胞核圆形或类圆形;核染色质呈颗粒状,核仁1~2个,较清楚;胞质少,蓝色,无颗粒,近核处可有一透明区。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46。
巨大血小板:直径大于7μm,常为7~20μm,大于一般红细胞直径。胞质中嗜天青颗粒细小或者融合为大颗粒。
早幼红细胞:其胞体直径15~20μm,圆形或椭圆形。胞核圆形,居中,核染色质浓集呈粗颗粒状,甚至小块状,核仁模糊或消失,胞质略增多,不透明蓝色或深蓝色,无颗粒,瘤状突起及核周淡染区仍可见。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46。
异常早幼粒细胞:细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常有瘤状突起;胞核略小,常偏位,形态多样,可呈凹陷、折叠、扭曲、双核或分叶状,核染色结构不定,核仁1-3个,有的被颗粒遮盖而不清楚;胞质丰富,呈蓝色或灰色,充满大量粗大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致使核、质分界不清,但也有细胞颗粒纤细,较少,类似单核细胞。Auer小体易见,若多条Auer小体呈束状交叉排列,形似柴捆样,称之为“柴捆细胞”。
实用血液学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P67。
脂肪颗粒细胞:大小10~40μm,形状多为圆形、类圆形等,胞核不清晰,胞质出现较多数量不等、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脂肪颗粒或脂肪滴样小空泡,未染色时小脂肪颗粒呈黑色或褐色,大脂肪颗粒呈黄色,苏丹Ⅲ染色呈橙色或红色。源于脂肪变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大量吞噬脂肪的巨噬细胞。脂肪颗粒细胞增多同时伴明显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典型特征,也可见于肾小管慢性损伤、肾梗死、晚期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病等。
尿液检验有形成分名称与结果报告专家共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年7月第44卷第七期。
淀粉样体:体积巨大,圆形或类圆形,围绕一个有机物核心呈放射状结构,犹如树木的年轮,数量多少不一。
体液细胞学图谱,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P162。
肿瘤细胞: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多样化是腺癌细胞的重要特征,腺癌细胞具有八大特点,巨大核、云雾状胞浆、腺腔样排列、大分泌泡、低分化、多核和畸形核、单核细胞样变、粘连现象和糖原染色(PAS)等。
浆膜腔积液细胞图谱新解及病例分析,人民卫生出版社,P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