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余启泓
嗜酸性中幼粒细胞:胞体直径15~20μm,比中性中幼粒细胞略大。胞核与中性中幼粒细胞相似。胞质多,蓝色,内含较丰富的粗大、大小一致、圆形、排列紧密的嗜酸性颗粒,呈橘红色,并有立体感及折光性,如剥开的石榴,有时嗜酸性颗粒呈暗黄色或褐色。有的胞质中除嗜酸性颗粒外,还可见紫黑色颗粒,似嗜碱性颗粒,这种嗜酸性粒细胞称为双染性嗜酸性粒细胞,常出现在中幼粒、晚幼粒细胞阶段,随着细胞的成熟变为典型的嗜酸性粒细胞。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42。
原始细胞:原始单核细胞,其胞体直径14~25μm,圆形或不规则,有时可见伪足,胞核圆形或不规则,可有折叠、扭曲,核染色质纤细、疏松,呈细丝网状,核仁多数1个且大而清楚。胞质较多,呈灰蓝色或蓝色,不透明,毛玻璃样,可有空泡,颗粒无或有少许。原始单核细胞分为Ⅰ型和Ⅱ型,分型方法似原始粒细胞。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46。
异常早幼粒细胞:细胞大小不一,外形不规则,常有瘤状突起;胞核略小,常偏位,形态多样,可呈凹陷、折叠、扭曲、双核或分叶状,核染色结构不定,核仁1-3个,有的被颗粒遮盖而不清楚;胞质丰富,呈蓝色或灰色,充满大量粗大的紫红色嗜天青颗粒,致使核、质分界不清,但也有细胞颗粒纤细,较少,类似单核细胞。Auer小体易见,若多条Auer小体呈束状交叉排列,形似柴捆样,称之为“柴捆细胞”。
实用血液学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P67。
浆细胞:胞体大小不一,直径8~15μm(小者与淋巴细胞相仿),常呈椭圆形。胞核圆形,较小且偏位,占胞体1/3以下,有时可见双核,核染色质呈块状,副染色质明显,核仁无。胞质丰富,常呈深蓝色,不透明,常有较多空泡(称为泡沫浆),个别胞质均呈红色或胞质边缘呈红色(分泌粘蛋白所致),核旁常有明显淡染区,偶见少许紫红色的颗粒。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48。
嗜多色性红细胞:刚刚脱核而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体积往往偏大。由于细胞质内依然含有少量的嗜碱性物质核糖核酸(RNA),因此瑞吉染色后,细胞被染成灰红色或灰蓝色。
血象-外周血细胞图谱,人民卫生出版社,P22。
卡波环:为一种紫红色细环状结构,有时绕成“8”字形,存在于红细胞、嗜多色性红细胞及点彩红细胞中。有学者认为卡波环是核膜的残余物,现认为系脂蛋白变性所致。
实用血液学图谱,人民军医出版社,P39。
颗粒型巨核细胞:胞体直径40~70μm,有的可达100μm以上,胞体常不规则,胞膜完整。胞核巨大、不规则,核分叶后常重叠,核染色质呈块状或条状。胞质极丰富,呈淡蓝色,充满大量较细小、大小一致的淡紫红色颗粒,胞膜完整。有的细胞质边缘无颗粒而呈淡蓝色的较透亮区,形成外质,而内质充满颗粒。在血膜厚的部位,颗粒非常密集而使核、质很难辨认。有时颗粒型巨核细胞周边有少许血小板附着,应注意与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加以鉴别。
临床血液学检验 ,第5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49。
脂肪颗粒细胞:大小10~40μm,形状多为圆形、类圆形等,胞核不清晰,胞质出现较多数量不等、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脂肪颗粒或脂肪滴样小空泡,未染色时小脂肪颗粒呈黑色或褐色,大脂肪颗粒呈黄色,苏丹Ⅲ染色呈橙色或红色。源于脂肪变性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大量吞噬脂肪的巨噬细胞。脂肪颗粒细胞增多同时伴明显蛋白尿是肾病综合征典型特征,也可见于肾小管慢性损伤、肾梗死、晚期糖尿病肾病、多囊肾病等。
尿液检验有形成分名称与结果报告专家共识,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1年7月第44卷第七期。
蛲虫卵:虫卵大小(50-60)μm×(20-30)μm,呈半椭圆,不对称,一侧扁平,一侧稍凸,壳厚,无色、透明。
临床体液及排泄物形态学检查图谱,第2版,科学出版社,P52。
肿瘤细胞:肿瘤细胞的异质性和多样化是腺癌细胞的重要特征,腺癌细胞具有八大特点,巨大核、云雾状胞浆、腺腔样排列、大分泌泡、低分化、多核和畸形核、单核细胞样变、粘连现象和糖原染色(PAS)等。
浆膜腔积液细胞图谱新解及病例分析,人民卫生出版社,P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