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子的人盼着房价跌,卖房子的人盼着房价涨。这很正常,自古买卖心不同嘛。那么,在今后一段时期内,市区的房价是跌还是涨呢?相信不少人会关心这个问题。其实,判断房价的涨降,是有迹可循的,那就是看供需平衡。供大于需,价格必跌,需大于供,价格必涨。对于新房来说,这个规律,比家电、家具或瓜果蔬菜等商品,更为准确,因为这些东西具有流动性,一个地方缺少了,马上可以从其他地方调过来,而新房可是搬不来也移不走的。即便马上建房,从拿地、到办手续、再到开工建设,最后到建成交房,没有两三年时间是住不进去的。那咋知道市区的新房住宅是供大于求还是需大于供呢?这就要看一组关键的数据——最近几年的上市量和销售量,再由此算出当前的库存量。我查找了从2020年1月至2024年7月这四年多时间里,市区新房住宅每年批准上市的面积和每年销售的面积,两个数据相减,就是当前的库存量。也许有人会说,那2020年以前的楼盘也有不少还没卖出去的房源呀,这不算库存吗?这当然算库存啦,但很对不起,2020年以前的数据实在找不到。咱就以这四年零7个月的数据为蓝本,看看库存究竟有多大?去化周期须多长?也能大致判断一下当前的供需情况嘛。一是,从2020年以来的四年多时间里,市区新房批准上市的面积每年都是大幅度下降的,但2020年至2022年的三年里,市区新房批准的上市量是远远大于销售量的,2020年剩余房源44.45万平,2021年剩余77.58万平,2022年25.14万平,三年加起来剩余147.17万平。按115平一套新房的话,相当于剩余了1.27万套房源。二是,从2023年起,新房批准的上市量与销售量开始出现反转,2023年批准上市量73.38万平,当年的销售量为93.2万平,供应比销售减少了19.82万平。今年前7个月批准上市量14.73万平,销售量为39.06万平,减少了24.33万平。这1年零7个月的供应量比销售量共减少了44.15万平,也可以说是消化了44.15万平的库存。三是,四年零七个月共批准上市新房住宅734.01万平,销售630.99万平,剩余的房源103.02万平,这就是当前的库存量。按115平一套房子的话,相当于8958套房子。今年前七个月共销售3094套住宅,面积39.06万平。平均每个月销售442套,面积5.58万平。按这样的月销售速度计算,在新房源上市量为零的情况下,目前的103.02万平的库存,也就是18个月多一点时间就消化完了,相当于一年半的时间。当然,今后上市的新房是不可能为零的,比如海棠壹品吧,年底就上市了,常绿北宸上苑、林溪上苑、东风宸苑等常绿系的二期也会陆续上市,半山云尚也盖得差不多了,被称为四代住宅的湖岸新城三区今年已经奠基,清平乐项目的修规也已公布。显然,今后陆续上市的新房房源还不少呢。因此,在当前新房销售低迷的情况下,这103.02万平库存的去化周期没有三年甚至更长时间怕是不行的。既然楼市目前的状况是供大于求,那房价上涨的可能性是不大的。何况还有大量的、价格低亷的二手房在跟新房争夺客户。当然,如果为了抑制通缩出现央妈大放水、政策强刺激等情况,那么物价会随之上涨的,房价也会随着成本的上涨而波动。但对于一座四线小城来说,房价的涨幅也不会过大,房价太高,不就更没有人买了吗?不过,今后房地产将进入品质为王的时代,那些地段好、品质高、环境美、户型优、得房率高的现房楼盘,上市的价格是不会低的。
请尊重原创,转载请联系授权。
未经楼品荟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楼品荟文章、图片、视频等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
点亮“在看”!
↓↓↓
↓ 点击这里,发现更多深度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