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教研、论文与成长

文摘   教育   2024-11-03 05:56   中国  

一、教学

前边多次讲过关于“教学”的概念,在此不再赘述。

二、教研

教研即教学研究,是指总结教学经验,发现教学问题,研究教学方法。根据教研的发生地点把教研划分为实地教研和网络教研。

教研的组织主体,一般为学校、学校联盟、国家及各省市区()教研部门。根据教研组织主体,教研又可以划分为校本教研、校际教研及区域教研。

教研的目的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包括“一德四力”,即职业道德、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根据教研指向的目标,教研还可以划分为职业道德教研、教学设计教研(或称课前教研)、教学实施教研(或称课中教研)、教学评价教研(或称课后教研)及课题教研。五种教研既彼此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教研活动主要形式有论坛式、学术沙龙式、对比教学式、课例分析式、课题研究式等。

学校的教研机构通常设有四个组织,三个层次,即教务处、教科室(教研室)→教研组→备课组。绝大多数学校行政管理的“硬件”压倒了教研管理的“软件”,教研的思想被行政的思想所取代。为此加强学校教研组织建设就成了当务之急,更是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也是发挥教师聪明才智,广开言路以解决教学问题、深化课程改革的需要,还是加强校本研修、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举措。

加强学校教研组织建设,就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责权利;加强教研组织的管理,建设学习型教研组织;创新教研方式利用录像、网络等进行教研,走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之路。

三、论文

论文是学术论文的简称。学术论文是某一学术课题在实验性、理论性或观测性上具有新的科学研究成果或创新见解和知识的科学记录,或是某种已知原理应用于实际中取得新进展的科学总结,用以提供学术会议上宣读、交流或讨论;或在学术刊物上发表;或作其他用途的书面文件。简单地说,就是指用来进行科学研究和描述科学研究成果的文章。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科学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学术论文一般具有学术性、科学性、创造性、理论性等特点。

教育科研论文是指专门研究、探讨教育教学规律的学术论文。教学论文主要研讨学科教学的内容、方法及对象,通常包括以下四个类型:知识性小论文;经验总结性论文;研究性论文;实验报告或调查报告。

为什么要写论文?是因为写论文可以记录新的科研成果,进行学术研究;促进学术交流、成果的推广和科技发展;促进科研的深化;考核作者知识,科研水平;培养人独立思考和创见的能力……

四、成长

成长,意思是长大、长成,向成熟的阶段发展,泛指事物走向成熟,摆脱稚嫩的过程。简而言之,就是自身不断变得更好、更强、更成熟的一个变化过程。

教师专业化成长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专业思想、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即是专业新手到专家型教师的过程。

(一)人生成长发展阶段及一般规律

许多专家学者把人生的成长和发展归纳成不同阶段,并概括出一般规律。例如职业生涯发展研究领域权威人物美国生涯理论专家萨珀将人生职业生涯发展划为五个阶段,即成长阶段(014 )、探索阶段(1524)、创业阶段(2544)、维持阶段(4564)和衰退阶段(65岁以上)。在探索阶段又分为试探期、转变期、尝试和初步承诺期。在创业阶段分为稳定期和建立期。

孔子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将人生成长发展概括为“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篇》)

人的成长和发展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有的成长快一点,有的成长慢一点,有的早慧,有的大器晚成。即使是同岁、同学历,同年毕业、同一个职业,成长发展速度与高度也不一样。但在通常情况下,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好走向更好,需要学会吸取昨天、奋斗今天、展望明天;需要有理想、懂得学习和奋斗。

(二)教师成长发展阶段及一般规律

1.美国司德菲的5个阶段。1980年代末颇具影响的司德菲(Steffy)在费斯勒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教师的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

1)预备生涯阶段。初任教师或重新任职的教师,具有理想主义、有活力、富创意、接纳新观念、积极进取、努力向上等特征。

2)专家生涯阶段。已具有较高教学能力与技巧,同时拥有多方面信息来源,能进行有效的班级经营和时间管理,激发自我潜能,达成自我实现目的。

3)退缩生涯阶段。初期退缩,很少进行教学革新,效绩平平,固执而消极;持续退缩,表现出倦怠感,经常批评学校、家长、学生以及教育行政部门,有时对一些表现好的教师也妄加指责;深度退缩,教学表现无力感,有时还会伤害学生。但这些教师并不认为自己有这些缺点,且具有强烈防范心理。

4)更新生涯阶段。以积极措施,如参加研讨会、进修课程等应对厌烦征兆。此阶段教师又可看到预备生涯阶段朝气蓬勃的状态,只是没有当初对教学工作的新奇振奋,而更致力于追求专业成长,吸收新的教学知识。

5)退出生涯阶段。到了退休年龄,或由于其它原因而离开教育岗位,一些教师开始安度晚年,而一些教师则可能继续追求生涯的第二春天。

2.我国台湾饶见维的3阶段6时期。饶见维于1996年出版专著《教育专业发展--理论与实务》,提出理想教师专业发展进程为3个阶段6个时期,在我国学界产生较大影响。

1)职前师资培育阶段。包括探索期(大一以前,探索教师的工作性质,试探是否符合自己的性向)、奠基期(大二至大四,奠立成为教师所需的基本素养);

2)初任教师导入阶段。包括适应期(任教第一年,求适应求生存)、发奋期(任教二至四年,大量学习以求尽快成为胜任教师);

3)胜任教师精进阶段。包括创新期(任教五至九年,不断自我创新和检讨)、统整期(任教十年以上,统整与建构,逐渐走向专业圆热的境界)

五、教学、教研、论文与成长的关系

(一)教学与教研相互依存、相互促动

教师的日常工作主要就是“教学”“教研”两件事。教学引领教研,教研促进教学,两者缺一不可、相互依存。教研是为教学充电、补充给养;教学是为教研提供源泉。教学与教研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一个循环的结束又是另一个循环的开始。如果只教不研,就容易原地打转,几年几十年如一日,“教书匠”即由此产生,目前绝大多数教师属于这一类;如果只研不教,就会成为空头理论家,这种类型的人多是教育教学行政领导及研究部门和高校的一些专家学者。只有研教结合才能成为“教书将”。

(二)论文是教研的成果

1.教育论文的每一个命题都是一个科研小课题。要写作,就要勤奋好学,心中时时有问题,且能持之以恒去钻研探索;要写作,就要善于把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看书学习的玩味中,甚至是在闲谈中的“灵机一动”产生的问题及时储存在电脑里,形成一个个小型的科研课题去探索研究。通过学习、实践、认识,再学习、再实践、再认识提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就形成了一篇篇研究性的文章,每一篇文章的定稿和发表都是一个研究课题的结题成果。

2.教育研究性专著的每一个命题都是一个科研大课题。一篇大论文,就是一部教育研究性专著,要写一部教育著作,首先需要收集材料进行命题,然后要对这个命题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究——这实际就是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研究过程。最后要把这些研究的成果编织成一个脉络清晰的庞大体系,给这个“命题”得出详细而明确的结论。写作完毕,也就等于完成了一个科研大课题。

3.勤于教育论著写作,就是勤于教育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当一篇篇研究性论文、一部部研究性著作得到同行的认可和公开发表出版发行时,其实就是一个个教科研课题被攻克、被解决,就是为别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材料——这是一种善举,一种奉献精神。

4.做研究与写论文,是教师履行岗位职责、完成工作任务的表现。现时代的教师必须时刻用先进的教育理论武装自己,掌握教育心理学、学生心理、班级管理艺术、教学理论与设计、家庭与社区沟通理论等等,这就离不开借鉴别人的研究成果和自己独立地开展相关的研究工作。

教师做研究和写论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进工作,完善和提升自己。时代在前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减负”要求我们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不少教师拥有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若能将其总结出来发扬光大,既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又可以点带面、影响一片,进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三)没有“写”就没有教师的成长和发展

1.教师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写作水平提高的过程。写作是教师成长和发展的催化剂;是丰富知识,提升思想认识的最有效途径;是吸收、总结经验教训的最重要手段;没有文章,思想就行不远;一个能够写好文章的人是不可能上不好课的;让不懈地写作,成为生命的自觉。

2.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要从提高写作水平开始。教师整体素质偏低与写作水平低下不无关系;写作水平的提高,对教师的益处是全方位的;教育教学的写作素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3.以“写”来达到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目标。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的显著标志是教育理念与专业精神的不断重构与塑造、专业和非专业知识的不断拓展、对教育教学实践的经常反思,“写”是达到这个目的的唯一途径。

(四)教学、教研、论文与成长是台阶式上升的过程

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阅卷、管理班级……这些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师一天的教育教学工作。备课需要钻研教材,上课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管理班级需要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这些实际上已经就是教研的初级阶段了。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都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又做了哪些无用功?期间是否有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灵机一动的奇思妙想?……把这些经验和教训甚至是奇思妙想及时记录、整理、描述出来,并由特殊推及到一般,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是搞教研写论文。教学与教研是连体婴儿,反思和写作是将两者连在一起的有效方式。

美国的著名学者波斯纳有一个教师成长的经典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教育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是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法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反思实际是对本质的追问,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遍的形式。著名教育专家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有一句名言:“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作为教师,如果只教书,不读书,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就不可能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反之,如果教师能真正表现出对教育规律的深刻把握,对教育价值的深刻洞悉,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并把它写成研究型文章,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点上不断探索,教师专业成长和发展就会水到渠成、势不可挡。

按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是B8352389W

      

    作者简介:武宏伟,教育学者,山东省诸城市专职教育顾问。历任团委书记、教务处主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深圳市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及授课专家、湖南卫视教育顾问、北师大教育论著写作导师学校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教育杂志副总编等职。个人专著有《心与教育的对话》《教育的是是非非》《大教育要从小教育说起——草根教育家说给教育工作者的话》《“三者”合一教语文》《教师必学的16堂修养课》《为孩子立榜样》《满眼教育总关情》《学校管理重难点解答》《班级管理重难点解答》等多部;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性文章500多篇;到全国各地讲学300余场;开设教育教学研究性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产生良好社会反响。

武宏伟01
教育学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