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学会与老师沟通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社会发展到今天,师生关系已不仅仅是单向的传道、授业、解惑,而是一种双向互动,这实际就是双向的交流和沟通。教育过程是师生双方共同的活动,只有师生密切配合,才能弹奏出优美和谐的教育乐章。
目前我们中小学生和老师沟通的情况如何?有这样一项问卷调查,内容是:“当你遇到麻烦,受到欺负时,你会先后告诉哪些人?答案选项是老师、家长、同学和其他。统计结果是,小学生会首先告诉老师,其次是家长,最后是同学;初中学生首先告诉的是同学,其次告诉的是家长,最后告诉是老师;高中生大部分选择告诉朋友,告诉家长的很少,告诉老师的几乎没有。在告诉老师的学生中,中学生只有不到5%。
为什么越长越大的中学生反倒越来越与老师的沟通少了呢?调查中,同学们的回答是:觉得老师不懂学生的心理,不会理解学生,有代沟;不好意思和老师诉说心里的疑惑,怕老师会责备,怕老师跟家长通风报信。其实这些推测是不客观的,担心是多余的。只要我们端正态度,讲究原则和方法,与老师的沟通是不成问题的。
(一)与老师沟通的原则
1.尊重。(1)尊重老师的劳动。师徒如父子。每一位老师都想把自己所有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自己教的学生。当老师的并不想要什么回报,只是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成才、成人,能够“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老师是天底下最无私的人。为了自己的学生,他们牺牲了很多,做学生的首先要尊敬老师。
上课认真听讲,不扰乱课堂秩序,按时保质保量地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见到老师问声“好”,公交车上给老师让座等,都是尊重老师、尊重老师的劳动的具体体现,这也是师生和谐相处、愉悦沟通的前提条件。
(2)虚心接受批评。课上不认真完成作业、参与打架斗殴,难免会被老师批评,有的同学能接受,有的则消极顶撞,认为老师不喜欢他,是与他过不去。俗话说:“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没有老师的批评和教育,就没有我们同学的成长进步。作为学生,做错事一定要虚心接受老师的批评和教育,自觉做到不顶撞、不埋怨,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3)学会知恩感恩。老师,在我们迷惘彷徨时,指引我们前进的方向;遭受挫折时,抚慰我们心灵的创伤。是老师把一个无知的我们培养成了一个有知识、有教养的人。作为学生的我们一定要学会知恩感恩,把老师父母般的关怀回报为主动为老师倒一杯水、擦一擦黑板,尤其是要刻苦学习,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老师为我们的付出。
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我们同学对老师的尊重,感恩图报,就不会有理想的教育。
2.体谅。人无完人,金无足赤,老师也如此,也有犯错误的时候。例如不了解情况,错误批评了学生;要求严格,没有考虑到同学的承受能力;批评语言太过尖刻,不顾同学感受等。但不管怎么说,老师的出发点都是好的,都是希望同学们能够奋发向上,有所进步。所以要正确对待老师的过失,体谅老师的这些“善意”过错,不要当面顶撞老师,使老师下不来台。这样不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还会恶化师生关系。
3、知错就改。(1)勇于承认错误。我们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犯点错误是正常的,不犯错误倒不正常,人生的里程中有谁没犯过错误?犯点小错误不要紧,要紧的是勇于承认错误,并且及时改正。可是有的同学本知道自己犯了错误,受到批评即使心里服气,嘴上也死不认错;还有的同学明明是犯了错,却又不以为然,受到老师批评却认为是对自己有成见,使老师很尴尬。试想,连承认错误的勇气都没有,还怎么能谈到改正错误呢?
(2)及时改正错误。勇于承认错误是前提,但知道错误就要及时改正是关键。有许多学生承认错误态度很好,就是屡错屡犯,屡教不改。改正错误,比承认错误难,因为它不仅需要勇气,更需要持之以恒的自我矫正、控制的能力。有错误不要紧,改了就是好孩子。别说是我们青少年,就是成年人也是在“吃一堑,长一智”的起起伏伏的人生经历中逐渐成长起来的。
4.多交流沟通。中国有句老话叫做“人怕见面,树怕趴皮”,有许多人不理解其中的含义,尤其是现在的青少年。这句话其实说的就是人要多交流沟通以排除误解,树扒皮可死,人见面却可活。老师教那么多的学生,不可能个个都经常与之沟通,如果我们自己不主动去找老师交流,那么在学习与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就会成为缠绕自己的困惑,就会影响学习和生活。只有经常和老师交流沟通,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在老师的帮助下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进而不断进步。因讨厌、害怕等因素而躲避老师,只能使自己的缺点和不足越积越多,以至于积重难返,后患无穷。
(二)与老师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1.让老师了解自己。(1)上课积极发言。不管自己的想法是否成熟、正确,有思路、有想法就要勇于把它说出来,这是使老师了解自己、帮助自己的最好机会,千万不能错过。
(2)认真做事。主动为班级、同学以及老师做事,认真完成老师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让老师在做事中欣赏自己、信任自己,进而愿意支持和帮助自己。
(3)勤学好问,虚心求教。老师虽然也不是完美的,但在年龄、学问、阅历、经验等方面也毕竟有它的可取之处。我们要虚心向老师学习、求教,这是师生交流的第一步,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不仅直接在学习、生活上受益,还会加深师生间的了解和感情。
(4)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通过活动,同学们的创造力、潜能、天赋、审美鉴赏能力、个性等就会得以充分表现,老师就会从中发现你的与众不同之处,进而重视你、培养你的特长。另一方面,通过活动,还可以丰富和发展同学们的个性潜能、资质和素养,进而形成对某些知识的进一步学习、探究的兴趣。
2.正确处理与老师的矛盾:(1)冷静处理。当被老师误解或与老师发生矛盾时,要学会冷静思考,通过恰当的方式与老师坦诚交流,用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若有争论,则停止争辩,保持冷静,让情绪降温,不能不分场合与老师顶撞。然后反省自己,查找自身原因,根据当时的情况,向老师作出解释,说明情况、陈述事实——可请他人帮助分析,寻找解决办法,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让老师明了情况,取得老师的理解。不能对老师不理不睬,背后议论老师;不能对老师产生嫉恨心理;不能采取消极态度与老师对抗。
(2)态度诚恳。当发现老师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时,可以而且应该给老师指出来,这也是爱老师的表现,但态度要诚恳,方式要恰当
3.向老师提意见要注意方式。(1)把握时机。一般来说,老师在全神贯注地讲课或者讲话时不要打断,那样会影响老师的思路,干扰教学进度,甚至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可以等老师把一个问题讲完,或者讲课结束之后,再找机会与老师交流。
(2)语气平和。我们在向老师提意见时,应用商量语气口吻,用交换意见的语气进行。不能不尊重老师,甚至让老师在学生面前丢面子。
(3)坦诚相待。在提意见时,应该客观地表示自己的态度,说话要有分寸,力求阐明自己的观点,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
(4)方式恰当。可以把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写成信或者字条寄给老师,也可以通过日记、周记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担心和主张。(未完待续)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是B8352389W
作者简介:武宏伟,教育学者,山东省诸城市专职教育顾问。历任团委书记、教务处主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深圳市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及授课专家、湖南卫视教育顾问、北师大教育论著写作导师、学校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教育杂志副总编等职。个人专著有《心与教育的对话》《教育的是是非非》《大教育要从小教育说起——草根教育家说给教育工作者的话》《“三者”合一教语文》《教师必学的16堂修养课》《为孩子立榜样》《满眼教育总关情》《学校管理重难点解答》《班级管理重难点解答》等多部;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性文章500多篇;到全国各地讲学300余场;开设教育教学研究性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产生良好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