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关心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
父母关心爱护自己的孩子是人之天性。这种爱是培养孩子良好品德和行为的感情基础,没有这种爱,就谈不上教育,就难以达到好的教育效果,但爱而不教,管而不严,自然也达不到教育的目的。
(一)爱而不溺
父母对自己孩子的关心爱护,应以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为前提,离开这个前提就容易与望子成才的愿望背道而驰。父母对孩子爱应该是理智的,有分寸的,绝不能溺爱,否则,就会成为孩子身心畸形发展的祸根。
1.有理智、有分寸地关心爱护孩子。既要让孩子感到父母真挚的爱,感受家庭温暖,激发积极向上的愿望,又要让孩子关心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并逐步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性劳动和家务劳动,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孩子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品德,而且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智力和自理能力。
2.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对孩子的需求要具体分析,以家庭的实际状况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合理要求要尽量满足,但也不能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过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发孩子过高的欲望,养成越来越贪婪的恶习。一旦父母无力满足其需求时,势必引起孩子的不满,致使难以管教。当其欲望强烈而又得不到满足时,就容易走上邪门歪道,这是每位家长需要注意的。
(二)严而不厉
关心爱护和严格要求是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严格要求是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为前提。如果“严”得出了格,就会走向反面,为此家长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1.要求合理。父母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是符合孩子实际情况又有利于孩子身心健康的。
2.要求适当、明确。父母提出的要求必须是适当的,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若要求过高,孩子即使经过努力也无法达到,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也就起不到教育效果。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一经提出,就要督促孩子认真做到,不能说了不算数,或者干也行,不干也行,若此,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六、身教与言教结合
1.身教重于言教。孔子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在身教和言教之间,身教重于言教。
孩子生活经验的社会知识都非常缺乏,不会辨明是非,时刻都需要父母的指点。但只讲道理还不够,也难以达到教育目的,因为孩子听到的是空洞的道理,然而父母的言行举止却是从早到晚,时刻都出现在孩子的面前,孩子用眼睛看到的,是具体的,活生生的形象,两者相比,后者比前者更有影响力。无数的经验证明,父母自身做得好的,孩子一般情况下就做得好;父母做得不好的,孩子一般情况下不容易做好。
2.身教和言教是两种交叉的教育手段。没有身教,言教是无法发挥应有作用的;没有言教,身教也很难得到升华。身教绝不是出于给孩子做样子看,而是家长的长期内在表现为孩子树立的榜样和示范作用。身教有言教所无法比拟的感染力,它能直观地向孩子展示正确的或者错误的做法和道理,特别是父母在孩子面前的所作所为,是最有说服力的影响和教育。虽然身教重于言教,但是言教也不能忽视。言教就是讲道理。如果说身教告诉孩子应该怎样做,言教就是更深层次地告诉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
七、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1.量力而行。幼儿期的孩子,生理的心理方面发展非常迅速,独立生活能力和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都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在早期教育时,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让孩子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如果家长不考虑孩子的实际水平,过难或过易都不能促进孩子的身心发展,无论是让孩子学做家务劳动,还是让孩子学习某些文化知识,都要从孩子实际身心发展出发,遵循从易到难的顺序进行,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以获得应有的效果。所谓 “跳一跳够得着”就是这个道理。要激励孩子学习某种知识,当这种知识与孩子已有的知识水平相差不大时,他不仅愿学,有能力学,而且也容易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如果相差很大,甚至超过孩子的实际发展水平,他就不愿学,也学不懂,当然就提不起兴趣,甚至产生厌倦或抵触情绪。
2.循序渐进。每一门科学文化知识都有它自己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逻辑顺序,而且有一定的连贯性。在向孩子传授知识的时候,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增强知识的系统性。既要注意巩固孩子已学过的知识,又要启发孩子学习新的知识,并要启发、诱导孩子进行独立思考,逐步培养孩子系统思考问题的能力,要注意观察,了解孩子掌握知识的情况,当孩子对所学知识尚未理解时,不要急于教新的内容,要按照循序渐进、量力而行的原则向孩子传授知识。(全文完。本文节选自我的家庭教育专著《为孩子立榜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是B8352389W
作者简介:武宏伟,教育学者,山东省诸城市专职教育顾问。历任团委书记、教务处主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深圳市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及授课专家、湖南卫视教育顾问、北师大教育论著写作导师、学校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教育杂志副总编等职。个人专著有《心与教育的对话》《教育的是是非非》《大教育要从小教育说起——草根教育家说给教育工作者的话》《“三者”合一教语文》《教师必学的16堂修养课》《为孩子立榜样》《满眼教育总关情》《学校管理重难点解答》《班级管理重难点解答》等多部;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性文章500多篇;到全国各地讲学300余场;开设教育教学研究性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产生良好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