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个性”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1.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教育影响下形成的一个人的比较固定的特征;2.事物的特性,即矛盾的特殊性。一切个性都是有条件的,暂时地存在的,所以是相对的。从这两种解释看,第一种指的是人的特性;第二种指的是事物的特性。而我们的论题也恰好是前一指人,后一指事物。如何理解人的个性并用它来修饰教育实践而形成教育的个性化特点,成了一种面向未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理论课题。
人们一提到“这个人个性强”或“这个人很有个性”,总会和“性格怪异、执拗恃强、我行我素”等联系在一起。但“个性教师”可不是这个意思,它是指在教育教学上有独特思想和独特的教育教学行为的人。
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个性为基础,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与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培养性格。” 作为新世纪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有新时代的个性,只有个性才能孕育创新,也只有创新才能展示个性。
我国教育体制长期以来一直和计划经济一样,带有浓厚的计划色彩,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集体备课等,把教师严格限制在一个比较固定而又相对封闭的框架之中,教师没有被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性的个体受到应有的尊重。教育教学虽然应该有一定的规章制度,但归根到底还是一项个体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教师的智慧的火花,需要教师的灵性的闪光。假如没有教师主观能动性的自觉发挥,教育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新课改,给了学生更加广阔的学习和发展空间,同样也给了教师展现自我的舞台。新的教学理念,赋予教师更多的个性色彩。教师的人格魅力、个性色彩,往往就是老师征服学生的关键所在。
个性集中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表现着个体对现实的态度,是经常的、稳定的心理动力系统。一个个性张扬的教师,他一定拥有一个积极的态度,一个活跃的思维,一种昂扬奋发的精神,一种不怕挫折的意志。这样的教师一定是独立的,能够打破常规,匠心独具;一定是协作的,而不是孤僻的;一定是锐意进取的,而不是自甘落后的。
一个具有教育教学个性的教师,要有坚实的专业知识,能够在教育教学中厚积薄发、左右逢源;要有“杂家”的角色意识;能够博采众长、取长补短;要有不拘于时的胆识,只要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办法就敢去尝试……
二
21世纪,对人类经济、政治、意识形态等各个领域都提出了与以往不同的要求。教育要从大规模培养完全一致的螺丝钉式的传统教育形式转变为更具有个性和强调不同体验的个性化教育。
所谓的个性化教育,就是根据学生独有的个性因材施教。它强调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并通过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信息,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同发展。
教育个性化有三层含义,其一是指教育的人性化,尊重人的个性,突出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其二是指教育的个人化,包括个人的生理、心理、年龄特点、天赋、特长、兴趣、爱好、社会志向和职业选择等;其三是指学校的个性特色,包括有个性特色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教师的个性,以及有特色的校园文化等。
个性化教育的总体的目标是:一方面尽可能挖掘每一个学生的潜能,另一方面还要承担起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重任。前者就差异而言,后者重趋同而论。这也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三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一个无任何特色的教师,他教育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只有教师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学生的个性才有可能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当我们的教师都成了个性鲜明的教育艺术家时,我们的教育天地就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
教师的个性,潜在影响着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影响着教育的效果。首先,它的影响力有两方面含义:一是指教师个性的丰富内容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二是指教师个性对学生影响是多渠道、全方位,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
其次,它的影响力具有两方面的特征。一是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对学生的影响是潜在的、自然的、含蓄的,不但作用于学生心理意识层面,而且还作用于潜意识层面;不是硬性灌输,而是让学生心悦诚服、自觉自愿接受影响。二是在教师的教育影响力中,个性影响力往往处于主导地位,比强制性的权威影响更强、更持久,也更有效。
教师个性对学生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首先是示范性,由于成长中的学生品质、性格、能力还没有完全定型,理想、信念、人生观还没有真正确立,这就使教师个性的导向示范作用有了保障。正如乌申斯基所言:“教师个性对年幼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惩罚和奖励制度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良好的个性品质一旦被学生所认同,就会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从而由认同到模仿乃至内化。因此可以说,教师个性对学生个性的目标、方向和形式有着积极的宣传、解释和信息示范作用;同样,对于学生有悖良好个性的观念、行为具有转化、改变和抑制作用。
其次是凝聚性。布鲁纳曾说:“教师也是教育过程中最直接的有象征意义的人物,是学生可以视为榜样并拿来同自己比较的人物”。富有个性魅力的教师,如同粘合剂,能将每个学生紧紧地凝聚在自己周围,并进而产生一种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的群体意识。这是一种令人难以抗拒的教育力量。
教师个性是其取得威信的第一要素。缺乏积极个性品质的教师,往往因循守旧,必然禁锢学生的个性,其结果定会加大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难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同时,教师不仅影响学生个性品质的形成,也决定教师自身的教学艺术水平和教学风格。因为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艺术总是带有鲜明的个性,有个性才有魅力。缺乏个性的教师,其上课机械呆板,创造性、艺术性肯定不强;而富有个性魅力的教师,定能建立起独特的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教学风格,进而使学生不由自主地迷恋教师的上课并喜欢这一门课。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是B8352389W
作者简介:武宏伟,教育学者,山东省诸城市专职教育顾问。历任团委书记、教务处主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深圳市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及授课专家、湖南卫视教育顾问、北师大教育论著写作导师、学校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教育杂志副总编等职。个人专著有《心与教育的对话》《教育的是是非非》《大教育要从小教育说起——草根教育家说给教育工作者的话》《“三者”合一教语文》《教师必学的16堂修养课》《为孩子立榜样》《满眼教育总关情》《学校管理重难点解答》《班级管理重难点解答》等多部;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性文章500多篇;到全国各地讲学300余场;开设教育教学研究性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产生良好社会反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