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变革的几个问题

文摘   教育   2024-11-12 06:16   山东  

  说在前边的话:我有一篇文章,叫做《改变一所学校,要先从改变课堂做起》,是我2021三四月间年来山东省诸城市任专职教育顾问(坐班于市教体局)所做报告而准备的讲话稿。开始我发在了我公众号上,后来被校长传媒、光明社教育家、《中国教师报》等几乎所有教育媒体广为转发刊载。全国各地咨询、求教、索取相关材料的学习交流者无数,我把这些材料的核心观点压缩成《课堂变革的几个问题》,以飨读者。在此,一并谢谢大家的赏识信任、支持和鼓励,就不一一回复,请您理解,并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开门见山说干货(敲黑板,划重点)

一、掌握一个核心理念

以写为纲,全面实施教育写作工程。

二、熟记课堂变革精髓

一个终极目标:省时高效

两个支撑点:目标要单一且明确,过程要简约且直奔主题

三条核心原则:精讲精练、先学后教、当堂测评

四条基础原则:因材施教、巩固性、重视创造力培养、从严管理

三、活化课堂结构

三个模块:学、导、练

一个核心点:动

一个时间节点:课堂要把20分钟还给学生

登堂入室解端详

   一、一个核心理念:以写为纲,开启三大变革,拓展八大行动

(一)为什么“以写为纲”?

1.写是读最高表现形式,只读不写者十有八九,只写不读者天下没有。

2.学生时代强调读,职业时代强调写。

3.读是手段,写是目的,以写来促动各项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写什么?

1.写反思、写论文

天天反思课堂教学是否省时高效。五日必三省吾身。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人生。

教师一天的工作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阅卷、管理班级……这些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教学工作。进一步说,备课需要钻研教材,上课需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管理班级需要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这些实际上已经就是教研的初级阶段了。再进一步说,备课、上课、批改作业都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又做了哪些无用功?期间是否有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灵机一动的奇思妙想?……把这些经验和教训甚至是奇思妙想及时记录、整理、描述出来,并由特殊推及到一般,上升到理性认识……这就是搞教研写论文。教学与教研是连体婴儿,反思和写作是将两者连在一起的有效方式。

教师做研究和写论文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改进工作,完善和提升自己。时代在前进,以创新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需要科研型的教师,“减负”要求我们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不少教师拥有宝贵的教育、教学经验,若能将其总结出来发扬光大,既是人生价值的体现,又可以点带面、影响一片,进而促进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何乐而不为呢?

人总是有惰性的,谁能克服它,谁就有了成功的希望。勤于动笔,肯于吃苦的人成了作者;懒于动笔,不肯吃苦的人的就只能当读者。这读者和作者之间相互联系的方式是勤为径,苦作舟。仅能吃苦不行,还要进入以苦为乐的境界,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假如我们能将做研究与写论文看成是自己工作、生活的一部分,看成是个人成长、身心愉悦的经历,那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就会出现勃勃生机。

2.做课题,做小课题

期初定基于问题的研究题目(文章题目,也是课题题目)上报学校统一管理,期中检查督促,期末总结评比。

善于把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在看书学习的玩味中,甚至是在闲谈中“灵机一动”产生问题及时储存在电脑里,形成一个个小型的科研课题去探索研究。通过学习、实践、认识,再学习、再实践、再认识提高的循环往复的过程就形成了一篇篇研究性的文章,每一篇文章的定稿和发表都是一个个研究课题的结题成果。

“哪里来的那么多论题,那么多素材?”这是人们常问的问题,我概括一下,觉得问题主要来源于如下几个方面。

1)反问昨天的经验和教训是什么。教育教学中取得了一点成绩,经验是什么?没有取得良好成绩,甚至出现了失误,教训是什么?只有善于反思这些问题,总结过去,才能有所提高,有所进步。

2)审问教育教学中出现的知识疑点。在看书学习、备课、讲解或解答学生提问时,经常会遇到自己不懂、似懂非懂或有争议的问题,这就要深入探究,给学生一个交待。

3)质问现在的做法是否省时而高效。我们现在的教育教学有许多做法是“少、慢、差、费”的低效甚至是无效的劳动。要达到省时高效的目的就要课改,反过来说,课改的目的也就是要省时、高效。

4)询问明天该怎样设计才能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现在的问题如何解决才能使明天更美好?是教育体制还是教育手段?是教学方法还是教材、课程?等等。反问昨天是为了今天;审问疑点是为昨天负责,进而把握今天,为明天奠定基础;质问现在则是为了更好的构建明天。如果真能做到这几“问”,并像古人所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就不愁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不上新台阶;就不愁我们的小课题不具有大价值。

 二、熟记课堂变革精髓

(一)一个终极目标:省时高效

1.省时,即节省教与学的时间。

2.高效,即提高教与学的效率。

1)提高教师教学的效率,有限的时间传授了无限的并且能够使学生终身受益的知识。

2)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有限的时间学到了无限的并且能够终身受益的知识。

3)个体、整体的学习成绩明显得到提高,即平时测试及中高考成绩有明显提高。

4)学生素质普遍得到提高,个性化程度高,譬如说培养出了某一学科中的某一项如数、理、化的竞赛人才,音、体、美的某一项目的突出人才,以及书法、朗诵、演讲、写作、表演等的突出的人才等等。

 “省时、高效”是针对不管是哪一个学科都存在的教学中的“少、慢、差、费”的现实问题而提出来的,它既是对教学过程提出的操作规范和要求,又是对教学结果提出的具体而精炼的最终目标。

要达到“省时高效”的最终目标,就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和方式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就要改变传统的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学习方式;就要对现行的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走老路就不能到达新目标。

“省时、高效”既体现了教育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又体现了课程内容的改革,更主要的还是这个并列短语的本身就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最高成果。事实上,也只有实现“省时、高效”的朴实目标,才能彻底解决目前无法解决的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问题。为此,“省时、高效”应该是我们一线教师“课改”成果的“看得见,摸得着”的主要衡量依据之一。

(二)两个支撑点:目标要单一且明确,过程要简约且直奔主题

1.目标要单一且明确

课堂教学目标就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互动目标。

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目标有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堂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分解、细化的部分。当完成和落实了每一个课堂小教学目标的同时,课程需要关注的大目标也就实现了。

课堂教学目标的主要内容,就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双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后来又加了学科情感。这就是如今在教案、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中的三个方面:知识、技能和情感。

教学目标可以对应着教学过程中的某一个教学环节,即:一对一的关系;也可以对应着教学过程的某几个教学环节,即:一对多的关系。

目标要单一且明确,“单一”不是就一个,而是要“少而精”

要注意隐含的教学目标,就是每个学科、每个环节的每个知识点都要注意的,但不需要堂堂都写出来的“目标”,这种目标大多数是“教书育人”的“育人”目标,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各个学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每时每刻都潜移默化地、细雨无声地,灌输给学生的。

2.过程要简约且直奔主题

教学过程就整体而言包含的教师、学生和教学内容三个要素。影响教学效果的基本因素却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教学管理和环境等等。

教学过程要简约且直奔主题,就是教学内容合和环节不要多、教学方法不要太花哨、教学媒体要讲实效。

(三)三条核心原则:精讲精练、先学后教、当堂测评

1.精讲多练、精讲精练

“精讲多练、精讲精练”原则,是课堂省时高效的最关键、最核心的原则。

2.先学后教的原则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认真贯彻“先学后教”的原则,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大幅度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为教学的省时高效奠定基础。

3.及时反馈调节(当堂测试)

及时反馈调节的有效方式是当堂测评,提倡根据学科特点,堂堂有测试卷,并当堂进行互批互改或互批自改,当堂总结反思,提出改进措施并积极行动。

(四)四条基础原则:因材施教、巩固性、重视创造力培养、从严管理

1.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指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针对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具体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措施。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集体教学与个性教学、统一要求与尊重学生个别差异的问题而提出的。

目前,课堂教学因材施教的最有效方式是分层作业,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和选课走班。

2.巩固性

本着对学生和社会负责的精神,合理安排巩固性学习任务,将学生的作业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适当范围内。

3.重视创造力培养

创新精神、创造能力是人的素质中最重要、最富有活力、最富有社会价值的一部分。要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动手中发展创新思维;要多组织实验探究,锻炼学生不畏困难险阻,勇于攀登科学高峰的精神品质;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多开展小论文、小制作、小发明、小创造等活动;要不仅在课堂上学,还要走出课堂去学……

4.从严管理

严管理的原则,是课堂省时高效,教学省时高效的基本保障。不研究管只研究教,或者不研究教只研究管的工作,都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育则要向“管”来要质量、要效益。好孩子是管出来的;成绩是管出来的;名校是管出来的。

三、活化课堂结构

(一)三个模块:学、导、练

比较我国这些学校的模式可以发现,无论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是在“学、导、练”三个字身上做文章。比较古今中外的这些教学模式可以发现,它们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单一型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发展,由归纳型向演绎型教学模式发展,由以“教”为主向重“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发展,由手段陈旧向日益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发展,等等。

(二)一个核心点:动

精讲多练、精讲精练的“练“就是多给学生提供锻炼的机会,就是让学生听说读写、吹打弹拉、说学逗唱等多方位、充分“动”起来。

比较我国这些学校的模式可以发现,课堂上,通常都放大小组合作与展示“动”的作用,都用学案来“导学”,都主张当堂训练或检测反馈,都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动”的情况),都注意控制作业量,或者是实施“零作业”策略,等等。

(三)一个时间节点:课堂要把20分钟还给学生

  一节课40分钟,45分钟,要拿出20分钟左右来让学生充分的“动”。

按二维码,关注我的微信平台,微信公众号是B8352389W

      

    作者简介:武宏伟,教育学者,山东省诸城市专职教育顾问。历任团委书记、教务处主任、副校长、党支部书记兼校长、深圳市继续教育课程开发及授课专家、湖南卫视教育顾问、北师大教育论著写作导师学校品牌研究院副院长、教育杂志副总编等职。个人专著有《心与教育的对话》《教育的是是非非》《大教育要从小教育说起——草根教育家说给教育工作者的话》《“三者”合一教语文》《教师必学的16堂修养课》《为孩子立榜样》《满眼教育总关情》《学校管理重难点解答》《班级管理重难点解答》等多部;公开发表教育教学研究性文章500多篇;到全国各地讲学300余场;开设教育教学研究性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产生良好社会反响。

武宏伟01
教育学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