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壳儿说:【教育科研】如果想完成一次高质量的说课,你得……NO.150

文摘   2024-10-20 10:04   四川  

点击蓝字

关注这只可爱的蚌壳儿




前天我在市级教研会上和教研员蒋老师一起完成了一次圆桌论坛,我说课,他做微培训。


圆桌论坛结束后,回想这次磨课和说课经历,很想写点儿什么记录一下,于是就有了大家看到的这篇文章。
这篇公众号的标题是:如果想完成一次高质量的说课,你得……
得怎样呢?
我认为,首先得明晰说课的意义和价值,因为不知意义便没有敬畏,没有敬畏便很难发自内心地去做好这件事。
各类教研活动常常由献课和说课构成。很多老师更关注,或者印象更深刻的常常是献课而不是说课。因为,献课通常直接展示教师如何在实际课堂中实施教学计划和策略,更加直观地反映了老师的教学风格、互动技巧以及对学生反应的处理能力。然而,在我看来,很多时候说课同样重要,甚至对年轻老师来说,说课可能更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教学设计背后的逻辑与理念,并从中获得启发。
我刚入职时是不会听课的,一堂课好不好,我的评价指标只有一个,就是学生动起来没有,学生的回答怎么样,也就是比较庸常的——这堂课热不热闹。
为了从一个只会看热闹的人,变成一个慢慢能够看出一点门道的人,每次教研活动,我最关心的并不是这堂课老师和学生上得怎么样,而是别人阐述的关于这节课背后的设计理念。我希望通过倾听理念,观察实施,最终实现模仿借鉴,甚至创造性改编。
说课如此重要,我们如何去说好呢?
我觉得说好一节课的前提是有一个好的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如果课设计得不好,呈现情况不佳,说课的时候不论用多少理论去包装这节课,演说功力多强,下面的听众也是不信的:如果这节课真有你说的那么好,为什么我听课时如坐针毡?为什么学生兴致缺缺?
这段时间我完成了两次说课,自我感觉跟之前的说课相比有很大进步。但这不是我的功劳,是课题组集体打磨的教学设计有许多可以挖掘的内容,是杜鹃老师的教学实施给了我许多现场生成的点。如果不是有这些坚实的基础,我的说课不会那么有底气和说服力。
如何把好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呈现好呢?
我认为说课老师得深刻理解每一个教学设计背后的理念和意图,还要能够根据老师的现场实施现挂。
杜鹃老师的课前前后上了十来次,我没能全部听完,但是只要能够挤得出时间,我都尽量参与磨课。磨课时蒋老师会带着我们理解每一个教学行为的目的,和我们一起讨论实现目标还有哪些方法和途径。正是在一次次磨课中,我逐渐理解了这节课为什么最终长成了这个样子,还可以长成什么样子,别人来学可以学些什么。


除此之外,每一次说课,我都一定会有现挂。虽然每一次公众演讲我都会写逐字稿,但我不喜欢照着稿子念或者背,因为那样是对现场的听众的不尊重。写稿时我只能根据之前看的课来预设,到正式说课时,这些老师看到的课和我之前看的课肯定有不一样的地方,我不能为了保证演讲的流畅而牺牲他们现场的真实感受和体验。因此,每次说课我都会根据现场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灵活调整内容,让说课更加贴近实际,更加生动和真实。
把背后的理念意图,以及实施策略说清楚,一个常规的说课就已经完成了。但人并不会因为了解了一个好的理念就立马行动。促使人行动的是那些能够触动心灵、激发共鸣的具体实例和生动的故事。所以,不论时间长短,我都会努力在说课时加一点小的细节,或者浅浅谈一下自己的听课感受,努力引起别人的共鸣。比如,杜鹃老师上课时,我会一直很专注地去捕捉她的小动作(学生紧张时,她借助妈妈这个角色为孩子捋头发),以及学生的反应(学生因为情境的营造,不由自主地对着空气敲门)。这些别的老师没注意到,或者注意到了但是没有深思的地方,如果我们能够结合这节课背后的理念对其进行简明阐述,听说课的老师常常就会有恍然大悟之感,或者重新意识到,这节课背后真的有很多巧思,这个上课的老师功力的确很深厚。


在我看来,说课其实就是说服。面对专家,我们得说服他们教学设计是科学的、有效的,是符合教育理念和学生发展需求的;面对同行,我们得说服他们这种教学方法是可行的、有用的,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面对学生,我们得说服他们我们的课程内容是有趣的,对他们有益,值得积极参与的。
教育路上,我们每个人都是学习者和传递者。蒋老师和团队的其他成员,在磨课过程中逐渐说服了我爱上教学设计,杜鹃老师的精彩呈现说服了我相信教学实施可以完成教学目标。这个被说服的过程其实就是我学习的过程。而我,不过是努力通过我的说课把他们说服我认识、理解、尝试的那些理念和信念传递给更多的人。
现在,回到标题——如果想完成一次高质量的说课,你得怎样呢?
如果想完成一次高质量的说课,你得深入理解教学内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用心准备说课材料,并且灵活地根据现场情况进行调整;你的说课得具备清晰的逻辑,富有感染力的表达,可以引起共鸣的细节,能够说服听众的实例和故事;你还得展现你的教学理念,传递你的教学热情,激发听众的尝试兴趣……
而于我而言,最最重要的,是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热爱学生,极具情怀,善于思考,追求真理,并且充满勇气。只要有他们,那些“得……”都可以解决。
关于杜鹃老师的口语交际课《请你支持我》的说课到前天中午就结束了,但是说课带来的余波还未消歇。蚌壳儿我呀,十一月份要上一次区级教研课,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采取的就是课题团队梳理的“五线协同模式”。不管我的说课有没有说服其他人,只要我被说服了,也就算是达到了我接下这个说课任务的目的——通过说课提升自己对真实情境教学的理解。


这是我说课的最后一页PPT,想放在这里作为这篇说课反思的结束语:情境,让语文更美好;语文,让生活更美好。因为情境让我们在语文中感受到了“我”的在场,感受到这件事情与我有关。而这样的在场,则让我们更愿意,更有能力去理解世界,表达自己,与这个世界更美好地相处。

蚌壳儿

2024年10月20日于成都


作者简介:作为独立个体蚌壳儿,我想成为许三多;作为人民教师蚌壳儿,我想成为史今。此公众号,用以记录我“不抛弃、不放弃”的教育人生:“不抛弃”的是自己的教育理想,“不放弃”的是我的每个学生。以此公众号自勉,愿锲而不舍,功不唐捐,进一寸有一寸欢喜。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内容皆为原创,均可转载,转载请联系蚌壳儿微信:bangkeer202107

图文内容若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中图片|蚌壳儿

封面图片|蚌壳儿

文|蚌壳儿

排版素材贴纸来源|秀米




蚌壳儿说
作为独立个体蚌壳儿,我想成为许三多;作为人民教师蚌壳儿,我想成为史今。此公众号,用以记录我“不抛弃、不放弃”的教育人生:“不抛弃”的是自己的教育理想,“不放弃”的是我的每个学生。以此公众号自勉,愿锲而不舍,功不唐捐,进一寸有一寸欢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