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读完《今天我是升旗手》这群小学生设计了一款游戏NO.153

文摘   2024-11-17 15:42   四川  

点击蓝字

关注这只可爱的蚌壳儿





孩子们比较喜欢玩游戏。我们班的积分兑换清单中有一项是一百积分兑换十分钟的家庭游戏时间,有很多孩子都来我这儿兑换。后来我涨价到两百积分十分钟,依然有孩子豪掷千金:“蒋老师,我要兑换一个小时。”
我不怎么玩游戏,不管是多人的还是单机的。除了陪芊芊玩一些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真人互动游戏,我在生活中基本上不怎么玩游戏。
但我知道玩游戏很重要,也很必要。当人还是动物时,就很爱玩游戏了。我以前教高中时,人教版高二还有一篇文章《动物游戏之谜》专门讲游戏。那篇文章中,作者提到,动物在游戏行为中表现出来的智能潜力、自我克制能力、创造性、想象力、狡猾、计谋、丰富多彩的通信方式等,都远远超出人们对它们的估计。
后来我们进化成人,游戏也就随着我们智力的飞跃,文明的发展而逐步进阶,变得身兼多能:不仅仅是消遣的方式,更是人类探索、学习与社交的重要途径。
玩游戏可以促进孩子们哪些方面的发展呢?例如:
认知发展:游戏往往要求玩家解决问题、制定策略、做出决策,这些过程促进了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创造力的提升。
前两天运动会上,我们班有很多孩子玩《三国杀》还是啥游戏哟,隔壁班数学老师看到后跟我说,“你们班娃娃好厉害,这个游戏很难的,要同时考虑很多。虽然他们现在可能解锁不了高阶的玩法,但是仅仅是基础玩法就很不错了。”我特别认同这位老师的观点,我就是因为制定策略和做出决策很困难,所以一直不怎么去碰很考逻辑思维的棋类游戏。初中那会儿跟我弟下象棋,每走一步都要三思再三思,三思的N次方,常常把弟弟激得烦躁不安,我才会迫于压力而落子,然后不出两分钟就被干掉。班上孩子尝试过很多次教我玩游戏,我都拒绝了,实在没有那个脑子。
情感调节:游戏中的成就感、失败后的重试机会,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安全的情感体验环境。通过游戏,他们可以学习管理情绪,如面对挫折时保持坚持与韧性。
还是运动会上,我怂恿隔壁班数学老师带我们班孩子玩一下。虽然我们班孩子信誓旦旦地说,集合集体智慧肯定能赢,但是没多久就被杀了个片甲不留。孩子们跑来跟我分享结局时倒不沮丧:“蒋老师,我们差一点点就赢了,只差一点点。”到底是“一点点”还是“亿点点”,就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虽然他们的自我宽解有那么些逞强的成分,但我欣赏这种自我宽解的能力与心态。人生一世,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学习,调整策略,然后再次尝试。
这次运动会拔河比赛中,我们连赢两局顺利晋级决赛之后遇上劲敌,因为体力不佳,焦灼一分钟后输了。但是孩子们很快调整状态,在第四局扳平了。虽然最终我们没能拿到冠军,但在我看来,孩子们顶住压力赢的第四局比他们毫无悬念连赢四局更加可贵。因为那展现了他们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逆境中的反击能力。这种遇到挑战时不轻易放弃,而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精神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甚至在他们的学业、未来职业生涯乃至整个人生中都是宝贵的财富。
社交互动: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游戏,都是孩子们建立友谊、学习合作与竞争的好机会。团队合作的游戏教会他们沟通协调,而对抗性游戏则让他们理解公平竞争与尊重对手的重要性。
就以他们现在特别喜欢的拍烟卡游戏的代餐——打瓶盖为例。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们如何确保游戏规则的公平性?只能通过协商,而且是反复协商,游戏开始前,要协商;玩着玩着出现问题,还得协商。唯有如此,瓶盖大小,何为获胜,拍打姿势,是否能够代打等规则才能逐步明晰并确立。一个小小的游戏,关涉就已如此之多,更复杂的游戏,要考虑的就更多了。
除了以上这些能力,游戏带来的成长还有很多,如果要详述,大概得写一本书,所以关于游戏的好处我就点到这里为止。我想,以上内容应该能够为我接下来的这份任务单正名了,不至于发出来后被误解:你一个老师,居然让学生去设计游戏,这不戕害祖国花骨朵吗?!
接下来想聊一聊为什么读完《今天我是升旗手》后,我会让孩子们设计一款游戏。
十年前,我去北京十一中学学习时,有一个历史老师分享了他们游戏化教学的案例。他们与游戏公司合作,把历史知识融入游戏中,孩子们需要可以通过答题闯关的方式来完成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当时我坐在下面都听呆了:教学还可以这样有趣?
后来我发现是自己孤陋寡闻了,其实这种游戏闯关式的学习早已有之,而且发展到现在已经相当成熟了。我考研的时候用的“百词斩”就是通过各种游戏来让学习者在不知不觉中加深对单词的印象的。我身边的很多妈妈在教孩子识字时用的也是各种各样的电子游戏或卡片游戏。相比我们小时候玩的俄罗斯方块等单机游戏,00后、一〇后、二〇后玩的许多游戏都融入了历史、地理、科学等知识,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拓宽了孩子们的知识面。
既然游戏可以跟教育融合得如此之好,为什么我不能让身处教育系统又喜欢玩游戏的孩子们也来尝试将二者融合呢?
孩子们读《今天我是升旗手》那段时间,《黑神话》仍在爆火,班上有小朋友还玩过。我就想:要不就让孩子们仿照《黑神话》设计一款游戏,来考察他们是否认真阅读了这本书,同时也通过这个任务加深他们对书中人物与主题的理解。
于是,孩子们读完书后就拿到了这样一张任务单:
 
创意策划案:《今天我是升旗手》——以梦想与成长为翼的校园冒险游戏设计
《黑神话·悟空》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西游记》为背景,但进行了大胆创新和改编。游戏剧情丰富且充满深度,通过独特的视角重新诠释了孙悟空这一经典角色及其背后的故事。玩家在游戏中将扮演“天命人”,重走西行路,寻找数样奇宝,战胜多位强敌,体验一场充满挑战与冒险的旅程。这种对经典故事的再创作,不仅吸引了大量《西游记》粉丝,也吸引了众多对传统文化感兴趣的玩家。为了更好地理解《黑神话·悟空》的故事背景和世界观,许多从来没有读过《西游记》的外国玩家甚至连夜攻读《西游记》。
现在,游戏出品公司希望将《今天我是升旗手》研发成一个类似于《黑神话·悟空》的成长游戏。现在,公司邀请有许多奇思妙想和深谙小学生心理的你加入主创团队,一起研发这个游戏。
你可以从以下的某个或者几个方面展开你的构思,丰富游戏设定:
一、游戏背景与世界观
背景设定:游戏背景可以设定在一个充满正能量和校园文化的虚拟世界中,这个世界以《今天我是升旗手》的故事为基础,融合了现实与幻想的元素,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请你结合书本与你的生活实际进行描述。
世界观:你认为这个游戏应该强调什么价值观?游戏中的哪些事件及角色互动能够体现这些价值观?
二、角色设定
游戏中的角色可以基于《今天我是升旗手》中的主要人物进行设定,如肖晓、林茜茜、祝小娜等。这些角色在游戏中将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和技能,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扮演不同的角色。你会设置哪些角色,他们分别有怎样的性格特点和技能呢?请结合书中的具体事例阐述你为什么会这样设计。
三、剧情构建
主线剧情:围绕主角成为升旗手的梦想展开,设置一系列挑战和事件,你觉得主线剧情至少应该包括哪些内容,为什么?
支线剧情:通过完成支线任务,玩家可以深入了解书中其他角色的故事,增加游戏的丰富性和可玩性,如猜谜等。你觉得还可以设置哪些支线任务,为什么?
四、成长系统
经验值与等级:通过完成任务和挑战,玩家可以获得经验值,提升等级,解锁新的技能和装备。你认为经验值应该如何设置,为什么?
技能树:设计多样化的技能树,如升旗技能、领导力技能、社交技能等,让玩家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游戏需求进行选择。你会设置哪些技能?如何设置?为什么?
友情提示:这些技能你可以和剧情构建结合哟~
装备系统:游戏可以提供不同等级和属性的装备,如校服、升旗服、饰品等,增强玩家的战斗力和外观。你可以尝试画一画这些装备,并阐述这样设计的原因哟~
五、教育意义
融入教育元素:公司计划在游戏中融入一些与教育相关的元素,如学习升旗礼仪、了解国旗的历史和意义等,让玩家在游戏中学习到知识。除此之外,你认为还可以融入哪些教育元素?如何融入?
六、科学监督
家长监管:公司决定提供家长监管功能,让家长能够了解孩子的游戏时间和进度,确保游戏的健康性和安全性。你认为孩子玩游戏出现哪些情况会触发家长监管设置?除此之外,游戏还应具备哪些提醒玩家合理玩耍的设计?
温馨提示:打造出一款有趣、富有挑战性和教育意义的成长游戏,需要研发者从多个角度考虑问题,并不仅限于题干所提供的这些角度,你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充其他方面的思考和设计。如果你感觉完成以上任务有难度,可以直接完成下面这个任务。
当五星红旗高高飘扬在校园上空时,肖晓闯关成功,此时系统背景音说了一段话。你觉得这段话是谁对肖晓说的,说了什么?注意,游戏已经接近尾声,这段话需要能够戳到游戏角色的内心,并带给不同玩家以启思哟~
特别提示:所有的设计都需要来源于《今天我是升旗手》这本书,阐述时一定要结合书中情节和细节进行阐述,以增强说服力哟~
设计这份任务单时,我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就是前文所说的——考察他们有没有认真读书,加深他们对这本书的理解。
目标达成没有呢?
应该是达成了的,因为在这份作业里,我要求所有设计都来源于《今天我是升旗手》这本书,这就要求孩子们深入挖掘书中的情节、人物和主题。例如,在剧情构建中,围绕肖晓的升旗手梦设计闯关挑战,孩子们需要梳理书中情节线索,提炼出关键元素,并加以拓展和创新。再比如,在角色设定中,他们需要依据书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事例来赋予游戏角色相应的技能,如肖晓勇敢、有正义感的性格可以转化为游戏中具有领导力和面对困难勇往直前的技能等等。
除了主角,我也引导孩子们关注配角。比如,我让孩子们设计支线情节。有孩子选了祝小娜,让她通过其他方式赚钱给同学凑医药费。这个支线任务就很符合祝小娜热心和富有想法的人物特点。也有孩子让玩家通过玩智力游戏来获取经验值,而他们设计的游戏基本上都是他们在教室里经常玩的。这样的设计既不脱离文本,同时也关联了孩子们的生活。
最后我让孩子们设计一段说给玩家的话,其实就是引导孩子们关注这本书的主题。通过构思这段话,孩子们需要将书中所蕴含的梦想、责任、坚持等主题元素进行提炼和升华。例如,当他们思考是让肖晓的朋友、家人或者是肖晓自己来说这段话时,就得更深入地理解肖晓在追求梦想过程中的心理变化,以及这一过程对周围人的影响。说这段话的人,孩子们选得也五花八门,有肖晓自己,有父亲、朋友,甚至还有班主任梅老师。不管选择哪一个,孩子们都得从不同角度去剖析肖晓成为升旗手这一历程的价值。而这一思考本身就是对本书的深入理解。
我还要求这段话得带给读者启思。表面上看,这份启思是给玩家的,其实是给孩子们自己的。想要写好这段话,孩子们得从游戏情境延伸到自身生活,将肖晓的经历与自己的梦想追求联系起来。比如,如果设计的是肖晓对自己成长的感悟,孩子们就得思考自己在面对困难时是否也能像肖晓一样坚持;如果是他人对肖晓的话语,孩子们就得思考身边的人对自己梦想的支持作用。有个孩子写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想,写下这句话的孩子,在将来遇到困难时,大概不会轻言放弃。
如果是我来写这段话,我会写什么呢?我大概会写下这样一段话:
有人说,我很惨,原本早就可以当升旗手,却一再被命运捉弄。可我知道,每一次错过,都是一次磨砺。那些看似将我绊倒的石头,最后都成了我向上攀登的阶梯。
真正的升旗手,不只是在升旗台上拉动绳索的那个人,更是在生活中时刻坚守正义、充满勇气、怀揣希望的人。每一次挫折,都是对我是否配得上这份荣誉的考验。每一滴汗水,都是我浇灌梦想之花的甘霖。
亲爱的玩家,在你们的生活中,或许也有像这样看似遥不可及的梦想,或许也会遇到无数次的挫折与失望。但请记住,只要你心中有梦,眼中有光,那些挫折只会让你变得更强大。不要害怕失败,因为每一次失败都是成功的伏笔。就像五星红旗在风中飘扬,它经历过无数风雨,但依然鲜艳夺目。我们也要像国旗一样,无论遇到什么,都要骄傲地扬起我们梦想的旗帜,向着天空,向着未来。
为什么写这段话呢?因为我们班有好几个孩子跟我说,肖晓好惨,原本早就可以当升旗手,却要经历那么多波折。后来我们在班上讨论了这件事,我问他们,“肖晓一开始就当升旗手,和他经历了那么多波折后再当升旗手一样不?”孩子们说不一样,我又问有什么不一样,孩子们说对升旗手的理解不一样。
孩子的眼中,不经历风雨,直接见彩虹是最好的。但是成长从来不是一条线直达九霄,而是螺旋型的,有起有伏,有迂回,有曲折。正是这些曲折和起伏让我们的人生变得丰富多彩、意味深长。
希望我和孩子们的人生都有坚持不懈的幸福与值得回味的丰沛。

附孩子们的任务单

荐阅读: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陈行甲人生笔记·在峡江的转弯处》中的陈行甲最想留住什么?NO.149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读完《野蜂飞舞》,为黄蓓佳和她笔下的主人公织个梦NO.148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看完《河西走廊》,这群六年级的孩子用文字为祖辈拍了一部纪录片NO.147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我们为什么会被霸凌》读后感交流情境任务单——校园侠行,化解舞蹈排练中的‘误会’与‘非议’NO.135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法治的细节》读后感交流任务单——紧急救援下的法律与道德天秤NO.131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圆圈正义》读后感交流任务单——小市集大智慧:寻找我们的“圆圈正义”NO.128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情境任务单——《呼兰河传》之呼兰河的时光画册NO.126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情境任务单——重走胡同路:《城南旧事》中的一日重现NO.124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情境任务单——《朝花夕拾》之鲁迅先生的朋友圈速递NO.123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情境任务单——《红楼梦》之同桌计划NO.122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情境任务单之《水浒传》:四大名著魅力人物争霸赛之水浒片区赛NO.121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情境任务单之《三国演义》之三国大冒险:分久必合的秘密任务NO.111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情境任务单之《士兵突击》之不抛弃,不放弃:许三多的突击之旅NO.110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情境任务单之《俗世奇人》之奇能幻想NO.109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情境任务单之《不老泉》——“生命的奇迹与抉择”NO.100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情境任务单之《大话西方艺术史》——“联合国艺术盛典:跨越时空的鉴赏”NO.99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情境任务单之《大话中国艺术史》——“艺术之旅:中国艺术史上的璀璨明珠”NO.98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情境任务单之《枕草子》——“穿越时空,邂逅《枕草子》的世界”NO.97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情境任务单之《长安的荔枝》——“不可能的任务:李善德的荔枝之旅”NO.96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情境任务单之《太白金星有点烦》——“西游人物大PK”NO.95


蚌壳儿说:整本书阅读情境任务单之《西游记》——从“西游取经路线图”到“猪八戒的取经作用:助力还是阻力?”NO.94



蚌壳儿

2024年11月17日于成都


作者简介:作为独立个体蚌壳儿,我想成为许三多;作为人民教师蚌壳儿,我想成为史今。此公众号,用以记录我“不抛弃、不放弃”的教育人生:“不抛弃”的是自己的教育理想,“不放弃”的是我的每个学生。以此公众号自勉,愿锲而不舍,功不唐捐,进一寸有一寸欢喜。

声明:本公众号所有内容皆为原创,均可转载,转载请联系蚌壳儿微信:bangkeer202107

图文内容若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中图片|蚌壳儿

封面图片|蚌壳儿

文|蚌壳儿

排版素材贴纸来源|秀米




蚌壳儿说
作为独立个体蚌壳儿,我想成为许三多;作为人民教师蚌壳儿,我想成为史今。此公众号,用以记录我“不抛弃、不放弃”的教育人生:“不抛弃”的是自己的教育理想,“不放弃”的是我的每个学生。以此公众号自勉,愿锲而不舍,功不唐捐,进一寸有一寸欢喜。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