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01
小明(虚构)是一个14岁的初中生,成绩优异,但性格内向。从两个月前开始,他因考试失利出现抑郁情绪,经常说“我不行了”、“活着没意义”,并开始逃学、整日待在房间里玩手机或发呆。
父母非常紧张,带他去看心理医生,但小明拒绝治疗,声称治疗没用,医生也帮不了他。
小明的症状成为家庭的“中心事件”。父母怕他情绪崩溃,不敢对他提出任何要求,比如不催他写作业、不敢要求他正常作息,也不再限制他玩手机的时间。家中的饭菜按照他的口味准备,父母几乎对他的所有需求都唯命是从。
小明虽然情绪低落,但对这种状况渐渐习以为常,甚至表现出某种“隐形的满足感”。他似乎成了家中的“王”,通过不合作、不顺从,操控了整个家庭。
家庭的氛围却因为他持续低迷的情绪变得紧张压抑。父母在他面前就像奴隶一样,这种日子让他们觉得度日如年,迫切希望改变。
本来,他们觉得问题出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求助咨询师。但孩子拒绝求助。
父母没了抓拿。
02
孩子拒绝求助,从一个角度说明,他起码暂时找到了他当前觉得最舒服的状态。这个状态当然不理想,但是,他觉得改变更糟糕、更费劲。
用阿德勒的话说,症状是服务于目的的。
什么目的?
他不用上学、不用做作业,不用去面对让他恐惧的人际关系,还可以不分白天黑夜地打游戏。而且,因为他抑郁、“生病”了,父母不仅不敢说他什么,还小心翼翼地侍候着他。
孩子从他的症状中是受益的。
问题分析:从症状中获益的心理机制
当然,这么说绝不是道德论断孩子,或者说孩子是坏孩子、欺负父母。
他的痛苦、绝望、迷茫、恐惧是真实的,是他的主观感受。
他的问题并不是不可以解决的。他的确遇到了现实的学习压力和人际关系困难,但这些并不是导致他情绪痛苦的根本原因。
根本原因在于,他在思考方式和应对方式上出了问题,他不知道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
他没有在过往的生活中学会如何积极应对挫折、失败,学会成长——这些,本来是他在咨询中可以学习的。
鉴于孩子不急着改变,咨询师告诉父母,他们可以作为来访求助,学习如何帮助孩子实现改变。
03
要帮助像小明这样的孩子,父母需要理解症状背后的心理动力,并通过调整对待孩子的方式,减少症状的次级获益,鼓励孩子恢复自主和责任感。
咨询师给父母提出了调整策略:
01
明确界限,避免过度迁就
父母需要恢复适当的规则,例如规定学习时间、作息时间和手机使用时间。
通过耐心但坚定的方式传递信息:“我们理解你现在的困难,但家庭的规则仍需要遵守。”
02
停止强化负面行为
如果孩子通过拒绝合作来操控家庭氛围,父母要学会不被“绑架”。比如,当孩子情绪化时,父母可以平静回应:“我看到你很难过,我们可以一起讨论,但这并不能改变规则。”
03
给予关怀但不过度关注
关注孩子的努力而非症状。例如,当孩子尝试完成作业或参加活动时,及时表扬,但不要过分放大他的低落情绪。
04
鼓励责任与自主
为孩子设置一些可以实现的小目标,例如每天完成一小时的学习任务,或者帮助做简单的家务。通过逐步增加责任,让孩子找到成就感并恢复信心。
05
建立合作关系
与孩子讨论现状,帮助他们理解症状带来的不便。比如说:“我知道你最近很辛苦,但这对你和我们的生活都带来了挑战。我们可以一起找解决办法吗?”
04
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小明的父母开始调整对待他的方式。他们恢复了家庭规则,逐步减少对他的过度迁就,同时在情感上保持支持。父母告诉小明:
你的感受很重要,但我们也需要一起努力,帮助你走出这个困境。
刚开始,小明很抗拒,但他发现父母不再因为他的拒绝而妥协,而是鼓励他尝试完成小目标。渐渐地,他开始重新参与学习和家务,并尝试与同学恢复联系。小明的抑郁症状也逐渐缓解,他开始感受到更多的掌控感和生活的意义。
当然,有些孩子在与父母的关系改善后,愿意听从父母建议,寻求咨询,积极解决自己的问题,成长更快。
05
从症状中获益并不是孩子的本意,而是环境与心理互动的结果。父母需要通过调整自己的态度,帮助孩子找到健康的动力源泉,而不是通过症状来满足需求。
通过明确界限、减少负强化、鼓励责任和自主,孩子才能摆脱症状的束缚,重新拥抱生活的希望。
文中的小明是虚构的,目的是保护来访隐私。
虽然人物是虚构的,但故事是真实的。
小明代表多位来访。实际案例中,儿童、青少年的症状和家庭结构、关系失序的情况,比文中呈现的复杂得多,但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相同。
第一本结合中国现实的
“死亡教育”启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