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中寻找教育:20、北宋的张载

文摘   2024-11-08 18:29   辽宁  

【教育,对一个人的一生,有着一种强大的力量。关于命运的平安或波折,雄壮或多舛,多与教育有关。有些结果可能需要家族的下世轮回,有些是现世报。比如秦朝的秦二世,因为对欲望的贪婪和耳根子太软,一个错误的决定,让他短短不到四年,从一个帝王王子的身份变成了一具僵尸。比如项羽,人生七年内从一名意气风发的著名将才到自刎乌江。

教育,不仅来自于学校,更来自于家庭和社会。不仅靠班主任的引导培养、教师的教学影响、同学之间的交往、学校环境的熏陶,还要靠父母家庭,还要靠社会的方方面面。家庭对诚实善良的培养,对礼仪艺术的培养,对兴趣爱好的培养,对责任感的培养,非常重要。社会的道德清明、文明礼貌、整齐规范、讲理讲法、稳定和平,非常重要。比如,优秀的人身上的“仁义礼智信”,是靠一生不断讲善良、讲理性、讲礼仪、讲智慧、讲诚实,在人际交往中和社会经历中慢慢培养和锻炼形成的。

教育对一个人产生的作用,不仅是影响个人的学习成绩,影响到个人的一生,肯定会影响到一个家庭的兴衰,甚至影响到家族、单位、社会、国家、世界。比如周公旦、孔子,比如商纣王、秦二世、隋炀帝。

所以,历史上一些人物或国家,对道德、思想、礼仪、教育、制度进行了不同的选择,然后对社会、国家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些故事读来,会让每个人受到真正的教育。】

张载(1020年—1077年),字子厚,世称横渠先生,北宋思想家、教育家、理学创始人之一。

张载少年时就喜欢读书,除了儒家经典,还大量阅读了佛教和道教的书。

少年丧父,使张载成熟较早。西夏侵扰宋朝西部边境,宋廷向西夏“赐”绢、银和茶叶等大量物资,以换得边境和平。这些国家大事对“少喜谈兵”的张载刺激极大。宋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张载二十一岁时,写成《边议九条》,向主持西北防务的范仲淹上书,陈述自己的见解和意见。

范仲淹对他热情赞扬,但也说:“儒者自有名教,何事于兵? ”认为张载可成大器,劝他作为儒生成大器,不须去研究军事,勉励他去读《中庸》。

三十八岁的张载赴汴京应考,张载与苏轼、苏辙兄弟同登进士,在候诏待命之际,张载受宰相文彦博支持,在开封相国寺设虎皮椅讲《易》。期间遇到了程颢、程颐兄弟,张载是二程的表叔,但他虚心待人,静心听取二程对《易经》的见解,然后感到自己学得还不够。第二天,他对听讲的人说:“易学之道,吾不如二程。可向他们请教。”二程由此在京中名声大震。

张载在作云岩县令时,办事认真,政令严明,处理政事以“敦本善俗”为先,推行德政,重视道德教育,提倡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每月初一召集乡里老人到县衙聚会。常设酒食款待,席间询问民间疾苦,提出训诫子女的道理和要求、县衙的规定和告示。

他曾说服蔡挺在大灾之年取军资数万救济灾民,并创“兵将法”,推广边防军民联合训练作战,还提出罢除戍兵(中央军)换防,招募当地人取代等建议。他还撰写了《经原路经略司论边事状》和《经略司边事划一》等,展现了军事政治才能。

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御史中丞吕公著向神宗推荐张载,称赞张载学有本原,四方之学者皆宗之。神宗召见张载,问他治国为政的方法,张载“皆以渐复三代(即夏、商、周)为对”。神宗非常满意。

张载一面赞同王安石应大有作为,但又含蓄地拒绝参与新政的行为,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同,在弟张戬上书批评王安石而被贬官之后,辞职归乡。

随后创建了横渠书院,边授徒边著书,渐渐创立了代表自己思想体系的“关学”学派。

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张载返家途中病逝于临潼,年58岁。

【他的主要成就】

1、创立关学

“关学”,与宋代二程的洛学、周敦颐的濓学、王安石的新学、朱熹的闽学齐名,共同构成了宋代儒学的主流。

张载认为生在世上,就要尊顺天意,立天、立地、立人,做到诚意、正心、格物、致知、明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努力达到圣贤境界。关于其讲学的主旨,集中地体现在横渠四句中:“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气本论——太虚即气与气化万物。

(2)辩证法——一物两体,动必有机。

(3)认识论——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

张载认为:人的知识是由耳目鼻舌身等感官接触外界事物而获得,即为“闻见之知”。但仅只闻见之知,并不能全面认识天下有形有象之事物,更不能穷尽无形的天下事物之理。要穷理尽性,必须有一种比闻见之知更广泛、更深刻的知识,就是“德性之知”。

(4)人性论——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

天地之性诚明至善,是善的来源,而气质之性有善有恶,是恶的来源,是人欲的体现。

通过积善,克己,而且坚持不懈,才能不断变化气质,获得正直刚大的浩然正气,从而达到圣贤君子的境界。

(5)太极学说——穷究《易》理,辩证之探。

2、教育思想

(1)以德育人,变化气质,求为圣人。

(2)幼而教之,长而学之。

(3)立志向学,勤勉不息。

(4)循序渐进,博学精思。

(5)学贵心悟,去疑求新。

(6)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①“叩其两端”法。 

②“扣钟法”。

③“时雨法”。

④“不待讲论法”。

(7)虚心求知,择善而从。

(8)学贵有用,道济天下。

3、自然科学

(1)突破地心说。

(2)天体运行说。

(3)天体左旋右旋说。

(4)以气化论解释天文历算地理现象。


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研究高中化学学科的教育方法,教学方法等。研究高中阶段的学生如何学习化学等。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