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FEVAR中使用短尖端扩张器的无交叉概念显著减少了术中和术后开窗相关不良事件。
在FEVAR中使用短尖端扩张器的无交叉概念显著减少了术中和术后开窗相关不良事件。
研究背景
开窗血管内主动脉修复(FEVAR)是治疗复杂腹主动脉瘤的首选方法,这些腹主动脉瘤不适合标准血管内动脉瘤修复。然而,FEVAR仍存在局限性,如解剖结构适应性差和需要二次干预,这主要是由于目标血管不稳定。当前开窗血管支架的模块化设计导致远端分叉支架和对侧髂动脉的扩张器尖端在插入过程中可能相互交叉并压缩开窗支架,这可能导致狭窄和/或内漏,有时即使在透视引导下小心推进也难以在术中识别。为解决这个问题,开发了FEVAR的新型无交叉概念,使用具有短扩张器尖端的远端分叉支架和髂动脉延伸支架。
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无交叉FEVAR概念通过避免远端组件输送系统对桥接支架的意外结构损伤来改善FEVAR结果的假设。
材料和方法
筛选2022年7月之前在单中心进行的所有连续选择性FEVAR手术,以纳入所有使用双侧短尖端远端组件(无交叉组,n=35)的病例。同样数量的最新连续患者接受双侧标准长尖端输送系统作为对照(标准组)。两组治疗策略在时间上没有重叠,因此没有进行选择。此外,有一个短暂的中间期,患者接受了短尖端远端分叉组件与标准尖端髂动脉延伸段的组合,由于这些髂动脉肢穿过了开窗,如先前报告所述,这些患者未被纳入。所有手术均由同一专业的主动脉外科团队完成。
患者与排除标准
排除有症状或破裂的动脉瘤、遗传综合征患者以及接受髂动脉分支装置的患者(因为这些装置具有长尖端)。所有患者均按照当前国际治疗指南进行治疗。
数据收集与伦理批准
从电子病历中回顾性收集数据,并根据预定协议审查影像资料。本研究经瑞典隆德大学伦理委员会批准(Dnr2016/79),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关于涉及人类受试者的医学研究的规定,并遵循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的报告指南(STROBE)。鉴于回顾性研究设计,免除了书面知情同意。
结果
患者特征
在分析的70例患者中,大多数为男性(n=57,81%),平均年龄为72.5±6.5岁。两组之间患者特征无显著差异,但无交叉组年龄较大且高胆固醇血症更常见(表1)。
动脉瘤类型与特征
64例患者(91%)为肾下动脉瘤,6例患者(9%)为胸腹主动脉瘤(TAAA),包括4例(6%)III型、1例(1%)I型和1例(1%)IV型TAAA。中位数动脉瘤直径为60(57,65)mm。标准组中TAAA动脉瘤的患病率更高(p=0.04),但其他主要差异不显著。
手术与设备特征
所有手术均通过股动脉入路进行,中位手术时间为272(213,344)分钟,包括73(63,104)分钟的透视时间。无交叉组对比剂使用量更低(p<0.01)。无交叉组显著减少了术中辅助程序的需求(表2)。
技术成功率与不良事件
无交叉组所有病例均达到技术成功,而标准组为29例(83%)(p=0.01)。标准组中的4例技术失败是由于未能桥接目标血管,另2例是由于持续的I型内漏和围手术期肢体闭塞。所有患者均存活术后30天。
随访
中位随访时间为32(22,62)个月。两组中各有5例患者(14%)接受了与开窗桥接支架相关的6次二次干预。这些二次干预均因症状或术后1个月CTA结果而立即进行。无交叉组的自由度和总死亡率均优于标准组(表3和图S1-S4)。
讨论
本研究强调了FEVAR手术期间实施无交叉开窗策略的潜在益处。这种方法有效降低了术中桥接支架意外并发症的风险。使用短尖端扩张器引入器提高了手术效率,并可能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然而,本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评估过程中的非盲态和非标准化可能引入偏差,以及回顾性设计和相对较小的样本量。未来需要更大样本量和更长随访时间的研究来验证这些发现。
结论
在FEVAR中使用短尖端扩张器的无交叉概念显著减少了术中和术后开窗相关不良事件。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量和长期随访研究来确认这些发现。
版权声明:本平台旨在帮助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更好地了解相关疾病领域最新进展。本平台对发布的资讯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仅为提供更多信息。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为了解资讯使用,该等信息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资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及作者不承担相关责任。合作联系邮箱:98168612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