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未曾留意过,但你如今几乎不会在剧院听见口哨声。以前经常有水手在后台工作,将口哨指令之类的业务暗语用到舞台上。如此,表示赞赏或是为引起注意而吹出的口哨,可能会招致一块布景砸落在某位观众头上。
在剧院里,这样的习俗有很多 —— 和大多数仪式一样,许多习俗不知缘何而起,但剧院的演艺人员仍保留着这些做法。在这样一个希望每晚都能创造相同奇迹(但总难如愿)的行业,传统,尤其是拥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历史的传统,给予的是一种安慰。正如现年 56 岁的百老汇服饰总监兼服装设计师 Patrick Bevilacqua 所言,部分传统属于「一致的仪式」—— 譬如在后台换装的紧张间隙,与伙伴悄悄碰一下拳,或者喷一喷李施德林(Listerine)口腔喷雾提神,这些动作必须「精心设计」,以保证演出顺利进行。其他传统则影响着精神层面;53 岁的女演员 Lea Salonga 表示,「任何能帮助大家看到鲜活彼此的仪式」都是戏剧演出中不可或缺的基础。有些传统仅是个人习惯:56 岁的演员 Hugh Jackman 上一次亮相,是 2023 年在百老汇剧目《乐器推销员》(The Music Man)中饰演主角,他每周五都会为剧组的所有成员购买刮刮乐彩票;偶尔,有人能中几百美元奖金。有的仪式只能偷偷进行,如在演出结束后偷藏戏服;而有的仪式则大张旗鼓,像是在演出前,舞台经理透过扬声器宣布「欢迎来到百老汇的周六夜晚」,提醒人们疲累的工作日即将结束。时间决定数量:剧目的演出历史越长久,越容易发展出更具特色的传统。这就意味着,在纽约,百老汇要比外百老汇(Off-Broadway Theatre)更有仪式感;同理,音乐剧在这方面也比话剧更胜一筹。近 10 年来,每一季《芝加哥》(Chicago)演出后,64 岁的女演员 Amra-Faye Wright 都会在演出后台画上壁画。《芝加哥》是在百老汇演出历史第二长的音乐剧,1975 年首次开演,并在 1996 年复出后一直上演至今。伦敦总是给人以更悠闲的感觉,但也存在一些奇葩习俗。一部新剧目在国家剧场(National Theatre)的首映之夜,所有演职人员都会敲打剧场内朝向内院的窗;自 1975 年开始,德鲁里巷(Drury Lane)的皇家剧院(Theatre Royal)每年 1 月 6 日都会提供巴德利蛋糕(Baddeley,一种裹覆了糖霜的精致甜点,款式随不同的演出而变化)并搭配潘趣酒。蛋糕以演员 Robert Baddeley 的名字命名,他在剧院总是扮演一些小角色,却在遗嘱中为这一年一度的款待设下了捐赠资金。43 岁的英国导演 Michael Longhurst 表示,大多数习俗都是「实用与迷信的混合产物」。例如,演员们会相互说「祝你断腿」(break a leg)—— 或许是「祝你好运」太过直白;或许因为他们是替补,希望主角无法上场;或许因舞台四周的薄幕布就是剧院的「腿」,听到观众的欢呼,你就要穿过幕布走上台前;又或许仅仅是因为大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应该沿用的俗语。譬如 1979 年,百老汇服饰总监 Adelaide Laurino 将百老汇传奇明星 Ethel Merman 的一些珠宝首饰拿给了 75 岁的女演员 Patti LuPone,让她在音乐剧《贝隆夫人》(Evita)中佩戴。Patti 私藏了这些珠宝,不仅仅是因为 …… 事实上,谁又能不心动呢?但她的私藏行为,按她的说法,是因为「珠宝会传承下去,但(继承者)并不会知晓背后的故事,这些故事将在时间的长河中逐渐流逝」。戏剧的准备过程相当耗费精力,因此,当一部新剧开幕时,大家都感觉是值得庆祝的时刻。最近几十年,百老汇剧目的演员和公司都会在印有自己剧目标志的卡片上签名,每逢新剧上演,便在首演之夜寄出卡片以示祝贺。最初是用快递,后来改用传真,现在有时则直接以 PDF 文件的形式发送,再由舞台监督打印出来。部分剧目会在整个演出期间展示收到的贺卡,但大多数贺卡就像圣诞贺卡一样,展示过后便被撤下了。除了祝福,许多公司还会收到制片人、剧迷以及其他公司的礼物,将后台的礼物桌摆得满满当当。他们可能收到香槟和自制饼干,也可能收到名牌飞行员夹克、托特包、闹钟等精致礼品。疫情暴发前,纽约的剧场流行分发印有演出图片的 Tiffany 钥匙链作为礼物。39 岁的美国女演员 Marisha Wallace 大部分时间都在伦敦工作,她表示,英国的新剧开幕并不「流行大肆送礼,因为英国人不习惯送礼物」。2016 年,她出演《追梦女郎》(Dreamgirls)时,为每一位演职人员都准备了 T 恤衫和个人定制的马克杯,而人家只给她送了饼干,自此她便了解了英国人的这一特性。(不过,英国流行在闭幕夜送礼物。)个性化的礼物总是最受欢迎。2025 年春天,Salonga 将带着 Stephen Sondheim 的讽刺歌舞剧《老朋友们》(Old Friends)重返百老汇。她还记得 1980 年自己第一次出演主角时,年仅 9 岁的她在音乐剧《马尼拉》(Manila)首演中饰演 Annie,姑妈送给她一只黄铜小象。现在她将这些小雕像都收在化妆间,让它们朝向舞台,为自己祈求好运。62 岁的 Denis O'Hare 于 2023 年在纽约的「棚屋」(The Shed)艺术中心出演了 Sondheim 的遗作 —— 外百老汇剧目《我们在这里》(Here We Are),并为剧中的合作演员送上书籍作为礼物(书中一些食谱正是受到这部剧的启发)。这让与他同台演出的 63 岁女演员 Tracie Bennett 啧啧称奇:「他完全没有必要这么做,」Bennett 表示,「而这恰恰是礼物的珍贵之处!」LuPone 自诩为「天生的档案保管员」,在她位于康涅狄格州家中的古董柜里收藏了许多开幕夜纪念品,包括《贝隆夫人》的死亡面具,还有一个鸡蛋音乐盒,打开后是 1987 年复排版《万事皆可》(Anything Goes)中演员的木制小雕像。46 岁的女演员 Mandy Gonzalez 目前正出演百老汇重新排演的剧目《日落大道》(Sunset Boulevard),她一直保留着两份意义非凡的礼物:一个是她于 2002 年首次出演百老汇剧目《吸血鬼之舞》(Dance of The Vampires)时,收到的一封西联电报(Western Union telegram),来自她曾为之伴唱的 Bette Midler;另一个是苹果音乐播放器,上面刻着小野洋子给音乐剧《列侬》(Lennon, 2005)首映礼的留言。另一个后台传统是由 81 岁的 Alyce Gilbert 开创的:她于 2007 年获得托尼奖(Tony),成为唯一斩获托尼奖的服饰总监,彼时的另一位获奖者是与她同部门的化妆师 Bobbye Sue Albrecht(现今已故)。1975 年,Gilbert 出演舒伯特剧院(Shubert Theatre)的剧目《歌舞线上》(A Chorus Line),这是她的首场百老汇演出,令她难忘至今。3 年后,Bob Fosse 的《舞动》(Dancin)挖走了《歌舞线上》的几个剧组成员,Gilbert 和 Albrecht 买了一个玻璃糖果罐,在盖子上拼贴出「《舞动》衣柜」字样,带去了隔壁的布罗德赫斯特剧院(Broadhurst Theatre)。「那是第一次真正有人为服饰部送上礼物。」Gilbert 说道。之后的近半个世纪里,在大多数音乐剧及部分戏剧的首演之夜,她都会送上一罐糖果。里面盛着薄荷糖 —— 对嗓子好,并且不像巧克力一样有弄脏衣服的可能 —— 糖果罐就放在服饰部,任君享用;演出结束后,剧组人员会将这些糖果带回家,或是带去下一场演出。百老汇音乐剧《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的服饰总监 Bevilacqua 表示,收集这些糖果已经成了这个行业的荣誉标志。百老汇最严格的传统之一来自音乐剧,大家还清楚地记得其起源:1950 年,《绅士爱美人》(Gentlemen Prefer Blondes)剧组的一名歌舞团成员拿了另一名成员的长袍,送给自己的一位朋友,这位朋友当晚在 Ethel Merman 主演的《风流贵妇》(Call Me Madam)中作开场演出。后来,这位朋友摘下 Merman 戏服上的布制西洋玫瑰,别在了自己淡粉色的长袍上,并将长袍送给了下一部首演音乐剧《红男绿女》(Guys and Dolls)中的一名歌舞团成员,一种非正式仪式就此诞生。百老汇的舞团成员跟着合同走,流动性很强,因此常被称为「吉卜赛人」(gypsies),而这同样在流动的衣服便被称为吉卜赛长袍,直到 2018 年,演员权益协会(Actors'Equity Association)工会成员投票将其改名为「传承长袍」(Legacy Robe)。早在改名前,工会就已经接管了长袍的分配,因为长袍管理或归属不当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 或根据受欢迎程度决定长袍的得主,或将长袍随意地压在重物之下,于是工会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条例。如今,在百老汇音乐剧的首演之夜,长袍将授予荣获最多百老汇歌舞团荣誉的剧团成员。在开幕前半小时,这场精心准备的庆典邀请整个公司(包括历任获奖者)参加,由前任长袍获奖者负责主持,首先代表工会致辞,然后介绍新的继任者。新任获奖者将穿上长袍围着舞台逆时针绕场 3 圈,每位演员都会伸手触摸长袍,祈求好运。然后,获奖者赶紧穿过剧院,走过每个化妆间,为这部剧目送上祝福。2024 年 8 月,《豌豆公主》(Once Upon a Mattress)重新上演,51 岁的演员 Jeffrey Schecter 在收到第二件长袍时不禁热泪盈眶。43 岁的 Katie Webber 把她在《了不起的盖茨比》中收到的长袍送给了他。她说,这一传统不仅是在嘉奖百老汇演出演员的中坚力量,也反映了这一行业的不稳定性,虽然光鲜亮丽,但机会稍纵即逝:「我在这个行业工作得越久,越珍惜还能工作的机会。」服饰总监负责为长袍加上自己剧目特有的镶饰,通常包括获奖者的名字以及所有演职人员的签名。Bevilacqua 说他自己喜欢给长袍加上戏服碎片,这样「在百年后,人们可以看到我们当时使用的布料」。如果一件长袍已经被填满各种镶饰,工会就会将它收起来,其中大约有 35 件长袍已退出舞台,收藏在林肯中心表演艺术图书馆(Lincoln Center Library for the Performing Arts)、纽约市博物馆(Museum of the City of New York)和史密森尼国立美国历史博物馆(Smithsonian's National Museum of American History)。Schecter 最近收到的那件长袍上有牛仔补丁,带着上一季《脱壳》(Shucked)的乡土情怀,及地长袖上还有来自 2023 年重排版《理发师陶德》(Sweeney Todd)的黑色镶饰,上面用血红色纱线绣着剧中的台词:「我的右臂终于又完整了。」所有演出都必须想方设法让每天的工作充满乐趣和惊喜。戏剧《立体声》(Stereophonic)斩获了 2024 年托尼奖,服饰组由此开设了一个奇怪的传统:当演员们在第二幕演出前接到 5 分钟后「上台就位」的指令时,演职人员轮流将一只约 13 厘米长的硅胶玩具猪从约翰 · 戈尔登剧院(John Golden Theatre)四楼的楼梯间扔下去。许多人开始把自己喜欢的书分享给同事。30 岁的演员 Jordan Fisher 在出演音乐剧《冥界》(Hadestown)期间,创建了更具个人特色的公共空间:在舞台边设立了一个调整站,如同某种神龛,公司在这里摆上水晶、石头、玩具和鲜花。Wallace 介绍说,在伦敦,许多公司都会玩这样一个游戏:大家将自己的婴儿照贴在墙上,然后猜照片中的人是谁。但最流行、最赚钱的娱乐活动还是「一块钱星期五」,Bevilacqua 半开玩笑道,这才是「我们的赚钱之道」。规则很简单:由一个人(通常是剧目的舞台经理)在周五晚上演出开始前递出一只小猫储蓄罐;任何人都可以往里投入一美元或更多,在钞票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有时候,每个化妆都会作为一个整体参加这个抽奖,明星投的钱通常会更多一点。通常由组织者在晚些时候宣布获奖结果,有些剧组会在中场休息时宣布。有些剧组的抽奖活动还允许参加者使用电子支付。「但这样一来,」43 岁的《立体声》前舞台经理 Erin Gioia Albrecht 惋惜道,「就没有了绕着满剧院投钱的乐趣。」「灵灯」就是一个光秃秃的灯泡,是演出结束后电工工头或其他工作人员在舞台中央留下的一束灯光,防止有人在黑暗中摔倒受伤。但对于相信超自然力量的人而言 —— 正如 Albrecht 所言:「戏剧行业当然迷信」—— 许多人相信,百老汇、伦敦西区等地方的每一幢房子里都盘旋着各种幽灵:剧院的原主人在尽力保佑剧院一切顺利;愤懑不平的演员还挂念着最后一次谢幕。Gonzalez 在 2016 至 2022 年间主演了《汉密尔顿》(Hamilton),她回忆起在百老汇因疫情关闭 18 个月后不久,她走进空荡的理查德 · 罗杰斯剧院(Richard Rodgers Theatre)收拾行李。「剧院里就亮着一盏灵灯。」她说,「即便是在疫情暴发期,我们仍保留着这个传统,让我觉得很骄傲 —— 总有一天我们会重新开放,我们需要积极的氛围。」「我现在都不怕吵闹鬼(移动家具或扔掷物品造出噪声的鬼怪)了。」LuPone 说,她在《贝隆夫人》的多场演出期间,深陷角色 Eva Perón(贝隆夫人)的情绪状态而无法自拔。在那个虚拟世界里,她补充道:「魔法、迷信等所有与戏剧相关的东西都只会增强一个人的表演效果。」但即便是无神论者也会尊重传统。Salonga 并不认为自己是「会吸引超自然力量的那种人」,但走在伦敦德鲁里巷皇家剧院的后台,她还是会朝着空间里所有可能的存在打招呼,包括所谓的「灰衣男子」—— 一个披着斗篷、拿着剑、戴着三角帽的身影,据说他一直在四周游荡。Wallace 从现实经验中认识到,即便是实用的习俗也有可能带上玄学色彩。2021 年在伦敦大剧院(London Coliseum)出演《发胶星梦》(Hairspray)时,她在后台吹了吹口哨。倒没有水手将房梁砸到她头上,但很快,大部分演员病倒了,音乐剧不得不暂时停演。Gonzalez 承认,现在她也说不准,《吸血鬼之舞》上映一个多月便停演,这种失利到底是因为剧目本身还是因为她在开幕庆典上没有去摸一摸传承长袍。也许这个行业最著名的规则是,除非出演莎士比亚 17 世纪早期的戏剧,否则任何人都不应该在剧院里喊出「麦克白」(Macbeth)一词 —— 如果说了,剧目的出演可能会变得一波三折。这个习俗源自何处已无从查证,但它的建立很可能是因为,彼时的大多数戏剧公司都实行保留剧目轮演制,即轮流上演精选的流行剧目,《麦克白》毫无疑问是一部「苏格兰戏剧」,是剧院盈利的保证;如果演出季生意萧条,那就是时候上演《麦克白》来赚钱了。事实上,莎士比亚的作品中有不少迷信传统。正如 Longhurst 所言:「如果你的保留剧目都是古典戏剧或希腊戏剧,你自然就要接触古老的仪式传统。」几年前,这位导演在伦敦的莎士比亚环球剧院(Shakespeare's Globe)了解到这个剧院独有的一条规定:所有演出结束时都必须跳一段最新编排的吉格舞(jig),否则剧场前途难测。2014 年,Longhurst 执导 17 世纪 John Ford 创作的戏剧时,对这个规定表示怀疑,但他欣赏这种新奇的挑战,也认为这样的结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最后凄凉的结局。这样近乎滑稽的迷信还不止一个。有传言说, 20 世纪早期,每当百老汇莱塞姆剧院(Lyceum Theatre)的制片人兼经理 Daniel Frohman 的妻子 Margaret Illington 在舞台上表演过分夸张、需要有所收敛时,他就会在舞台上方的办公室里挥动白手帕作为提醒。直至今天,有些演员在表演中感觉迷失自我时,仍然能看到那条手帕。撰文 - Juan A. RamØrez 编辑 - 谢玮苇
图片源自《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