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写一本「风格词库」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文化   2024-11-24 23:23   北京  
在时尚领域,语言的创造力与风格的多样性往往是相辅相成的。每一轮的潮流更替,都会催生出新的词汇,用来表达当下的审美倾向和身份象征。从「新维多利亚风格」 「卡哇伊风格」到「赛博朋克风格」,这些风格标签的背后,是可被细致解读的时代审美。

近年来,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与时尚讯息的全球化交流,带有「-core」「-vibe」「-style」等后缀的新造词愈发流行,正在成为时尚行业中不可忽视的景观。网络「梗文化」的传播尤其加速了这一进程。许多源自特定文化的词汇不但跨越了语言障碍,还穿越文化边界,在新的语境中衍生出了全新的含义。


2023 年 10 月,时尚编辑、作家 Hannah Kane 出版了《风格词库:时尚指南与穿搭手册》(The Style Thesaurus: A definitive, gender-neutral guide to the meaning of style andfor all fashion lovers)一书。它正是诞生于这样的时尚文化背景之下。然而,《风格词库》又不是一部仅仅由流行趋势催生的作品。区别于那些快速兴起又迅速消失的网络用语,它的创作根植于学术研究,尤其受到了伯明翰学派等的影响,将诸多社会符号学和文化身份构建领域的相关研究融入其中。

作为一部系统性整理时尚与风格词汇的作品,《风格词库》涵盖了那些早在网络流行之前就已经存在,并在特定语境下演化而来的词汇,也包括了如今有代表性的网络热词。它不但是对时尚语言的归纳,更通过文化理论对风格和身份的深层次思考,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词汇的文化内涵和符号意义。这让它成为一本时尚爱好者的实用工具书,让人们更方便地认知时尚背后的文化符号。


在重庆大学出版社将此书引入国内的过程中,翻译成了一项复杂且意义深远的任务。过去,许多描述同一风格的词汇缺乏统一的中文翻译,关于风格词汇书籍准确、系统的中文译本也非常稀缺。时尚语言的变迁,远不止表面出现的新词汇或新流行,更涉及对风格和身份的全新诠释。因而,译者不仅要确保文字上的精准,还需要深入理解这些词汇背后的文化含义和符号价值,避免在翻译过程中产生误解或过度简化,以实现真正的文化共鸣。

我们采访了《风格词库》的译者刘芳,请她分享了翻译时尚类书籍所遇到的一些隐秘挑战。她也跟我们探讨了《风格词库》在中国的传播价值。了解风格,就是解读文化。由这本书带来的中西方文化的共振,或许也将在中国传统服饰研究领域产生回响。

以下是刘芳的自述。


我并非翻译科班出身,专业背景是时装设计。最早就读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后留学英国主修时装设计,因为沉迷于时装制板和制作工艺,后来又攻读了时装设计硕士学位,还开设过自己的定制工作室。读书时,无论是研读论文,还是去博物馆看画展,那些文字与画像会自然而然地在我脑中转化或拆解成一件制作中的衣服。翻译时尚类书籍让我有种回到读书时代的感觉,书中提及的衣服、结构和面料,立体又鲜活。

我与重庆大学出版社的合作是从 2019 年开始的,对我而言,翻译是一件充满乐趣的事。2019 年起,我先后翻译过《20 世纪时装细节》(20th-Century Fashion in Detail,2018)和《中央圣马丁时尚》(Fashion Central Saint Martins,2019),还有即将上市的新版《不可思议的衣橱》(Impossible Wardrobes)系列和《服饰侦探:如何研究一件衣服》(The Dress Detective: A Practical Guide to Object-Based Research in Fashion,2015),也参与过《比利时时尚设计》(Belgian Fashion Design,1999)、《加利亚诺:令人震撼的时尚世界》(Galliano: Spectacular Fashion,2019)等图书的专业词汇校对工作。过往的个人经历让我接手时尚书籍的翻译工作时非常得心应手,经过多次合作后,编辑很信任我在翻译专业词汇方面的准确度,让我有机会接触到更多更专业、有趣的图书翻译工作。


去年年底,完成《服饰侦探》的翻译工作后,重庆大学出版社又将这本《风格词库》交给了我。这次翻译花费了比预计更长的时间 —— 我没想到本书作者对 20 世纪风格的归纳描述竟如此全面,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不止衣服,还有当时的艺术、哲学、电影、流行乐等社会文化背景,词汇量较大。我原本希望能快速完成工作,但这本书引发我投入了更多的热情和时间。书中有很多有趣的内容,惊喜不断,相比信息不全且凌乱的网络文化,这本书可谓时尚风格的宝藏典籍。


读书时代,导师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时尚时,对基本的风格类型、音乐流派以及人文历史有一个大致的认知。但我那时没有深入研究过风格词汇的出处、所处的年代背景和发展变化之类的知识内容。但本书围绕西方服饰风格趋势、历史实践、艺术文化,结合社会学、人类学和哲学,总结和探讨了 20 世纪西方的服饰风格,几乎每种风格都需要查证大量资料以更好地理解内容,信息量巨大,几乎每句话都在讲解一项知识点。由于很多文化出自西方社会语境,地域或历史上的差异容易令我们产生文化认知上的「距离感」,我希望这种「距离感」或多或少能通过翻译的准确度缩短。


在我看来,关于风格的浅层含义很好理解,但要具体说明「风格」的引申含义就太庞杂了,就如同让你说清「时尚」的概念一样。不同视角和背景的人对此有不同的诠释,这本书的作者也有自己对于「风格」的理解。我比较赞同作者的观点,了解风格即解读文化,书作者认为,「风格即文化,风格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相互交织关联的。」

以「光头族风格」(Skinhead)为例,这一章节最后提出的有关靴子系带的忠告,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系白色鞋带(通常配牛血色皮靴)表示穿着者是白人至上主义的信徒;系红色鞋带表示为这场运动流过血,或穿着者是社会主义者 …… 尽管现在大众对这些鞋带颜色隐藏的含义缺乏认知,但在错误的地方系错鞋带仍会令人觉得受到冒犯而感到不适。」如果没有经历过这个文化历程,是不可能解读出如此细致的风格符号的。


就像西方人若不了解中国古人的五行国运观,就不会理解「秦人尚黑」一样,我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也会因为自身知识储备不够,而无法理解书中作者的表达逻辑。尤其是当有些句子的前后看起来没什么联系时,理解起来难上加难。例如,在一个涉及颜色的象征意义的段落,作者写道,「泰尔紫(Tyrian purple)」被视为「皇室和皇帝的专属色,特别是亚历山大大帝对泰尔紫的喜爱使得人们将这种颜色与皇家专属色联系在一起」。我当时在网上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准确求证,也请教了出版社编辑,才了解到亚历山大大帝在征服波斯后继承了波斯人对紫色的渴望和野心。此外,亚历山大大帝遵循波斯的早期传统,只允许特定人士穿紫色。而且,这种紫色提取自一种特定的地中海骨螺科海螺,工艺难度很高,造价昂贵。最后,我把这段说明添加到原文中作为注解,方便读者理解。这也是翻译工作带给我的乐趣之一,它不断拓宽我的知识面,让我有机会从更细致的角度了解世界。


翻译过程中的类似问题很多,涉及到专业词汇就更难,在这种情况下,我的专长就得以发挥。以往的工作经验让我对面料、剪裁和制作工艺都非常了解,也练就了我查阅资料的能力,让我可以很快掌握词汇原意,再将其转换成国内的专业词汇。如果没有合适的中文词,我会保留英文,添加简短描述作为注释,方便感兴趣的读者后续查找相关资料。和其他行业一样,时尚产业也处于不断发展、不断推陈出新的状态,新的面料和工艺不断出现或细化。有了对设计和制衣专业知识的了解,才能更好地明白变化由何而来,又是如何演化的。


不同的词汇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和不同社会背景下文化习惯的不同。举例来说,近几年来,以「-core」为尾缀的词汇被发明得越来越多,这就是当下互联网与社交媒体影响力的映照。但网络的「民主性」决定了这类词语的概念很容易混淆,或者没有统一的描述词。例如,「Gorecore」(野外风格)和「Gorpcore(户外运动风格)」就常常被误传为一种同义替换。事实上,前缀「Gore」是由一种名为 Gore-Tex 的防水透气织物演化而来,而「Gorp」则是出自徒步旅行者对混合干果的称呼 —— 可能来源于「老式口味的葡萄干与花生组合」(good old raisins and peanuts)或「燕麦脆片、燕麦、葡萄干和花生组合」(granola, oats, raisins, peanuts)的首字母缩写。从词源就可以看出,这两个词汇所代指的风格类型其实是有所差别的。


「-core」由「常规服饰穿搭风格」(Normcore)衍生而来,该词最早出现在 2013 年 10 月纽约潮流预测机构和艺术项目团体 K-Hole 发表的关于消费文化的讽刺性报告《青年时尚:关于自由的报告》(Youth Mode: A Report On Freedom)中。随后,互联网上纷纷涌现出以「-core」为后缀的美学风格词,以「美学灵感来源+core」为组合,比如「乡村田园风格」(cottagecore)、「童趣可爱风格」(Kidcore)、将农场生活理想化的「农场风格」(Farmcore)…… 鉴于《风格词库》原作出版于去年,相关的内容也被收录其中。


本书收录风格词汇的标准也反映了作者独特的视角。在我看来,作者的坐标系不仅是时尚学术界,也包含了包括你我在内的公众的选择。国内外的时尚媒体都热衷于自造词汇,比如「美拉德」「格雷系」等词语。时尚品牌、设计师和媒体传播并定义了风格趋势,大众则出于自我定义和所处环境等因素而选择自己的风格。而我的观点是,新兴风格成为主流与否,取决于公众的接受度 —— 如果被广泛接受并被付诸于实践,它便会成为潮流趋势,待潮流退去,下一个新兴风格又会出现。这是从自我意识到自我表达的循环过程。在这个循环完成之后,特定时期、特定人群及特定文化的代表性风格,又被时尚研究者总结归纳入论文或著作。

文化多元的发展趋势下,人人都可以创造自己的风格词。这些词基本上都基于外来的风格词汇,常被作为宣传噱头,方便人们记忆,在大众中快速传播,但大都浮于表面,未必能说清内核。这类词如果出现在专业类图书或者直接用于学术讨论会有不妥,容易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流行的自创风格词需要公众和专业人士进一步探讨。


针对某个词汇的含义,每位作者、译者和读者都有自己的理解。但作为译者,我们需要在理解各类型风格和时尚专业词汇深意的前提下,进行转化和诠释。同样的,我认为风格词汇在市场传播中的运用也需要理解各国文化背景,以避免被冠以「文化挪用」之名的误会。

抛开外来风格,古乐、汉服等中国国潮文化的兴起也着实令人兴奋。我相信未来会出现更多丰富浪漫的国潮类型风格词汇,进而影响西方。尽管暂时没有确切的考证,一个历史上的例子是,英语「silk」一词就可能出自远东汉语「丝」的发音。


了解风格也可以被视为一种文化认同。《风格词库》是一本风格指南,通过分析各种造型、描述各类风格,为个人的装扮穿搭和自我表达提供灵感。它可以成为造型师的重要参考,用于描述时装造型片、为他人打造风格造型、编辑期刊评论,还可以用作影视服装的造型参考。这本书也适用于时尚记者和市场营销人员,以及具有影响力的博主 —— 以帮助形象的引导者和传播者进行风格探索,并且精准寻找到能够描述其个人风格的语汇。


对于服装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而言,《风格词库》也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工具书。重庆大学出版社一直致力于引进时尚专业类外文书籍,编辑也会尽可能保留外文词汇,方便读者参照和学习。接触这类图书越多,读者就越能慢慢接受英文词汇的词义和习惯用法,进而积累自身的专业知识。

翻译过程中,重庆大学出版社的编辑经常和我聊这本书的编辑写作思路,我们都希望这本书能对中国的学术文献理论有所帮助。中国的服饰体系因为朝代更迭和地域辽阔而十分庞杂,研究每一个朝代的服饰都需要大量的背景调研和知识储备。如果能启发或帮助一本系统研究中国服饰的著作出版,这会是《风格词库》意外的价值。


撰文 - 冯章翀   摄影 - 宋万杰

造型 - Alexandra Carl at Streeters
模特 - Lara Stone at Perspective Management

   文字编辑 - 于竺   时装编辑 - 姜昕明   

发型 - Eugene Souleiman at Streeters
化妆 - Janeen Witherspoon at MA World
美术 - Ibby Njoya at New School Represents
制片 - Jessie Lily Adams at Erin Fee Productions
选角导演 - Julia Lange at Art Partner
动作指导 - Simon Donnellon at New School Represents
美甲 - Pebbles at The Wall Group

   部分配图源自网络


T 中文版
文化信念下的中国与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