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语被挂进美术馆的那一刻,会发生什么?

文化   2024-11-17 20:47   北京  

走进一个展览空间,面对一件似懂非懂的作品,寻找展签,阅读文字,从而离理解作品更进一步 —— 这或许是许多人下意识的第一个动作。但当你踏入 Lawrence Weiner 的作品展,铺天盖地的文字信息却几乎将你淹没。假如作品本身就由文字构成,我们究竟可以从中获取什么?「劳伦斯 · 韦纳: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Lawrence Weiner: A PURSUIT OF HAPPINESS ASAP)就是这样一场展览。


《被夜晚相遇的两艘船照亮》(ILLUMINATED BY THE LIGHTS OF TWO SHIPS PASSING IN THE NIGHT),《画在入夜的第一颗星星与日出的最后一颗星星之间的一条线》(A LINE DRAWN FROM THE FIRST STAR AT DUSK TO THE LAST STAR AT DAWN)…… 看着巨大的中英文互译内容以不同色彩和字体组合,在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的两面墙上遥相对望,观众除了感受到诗意,或许还会飞速调动自己的翻译方法。墙面、立柱、横梁、地面均分布着观念艺术的核心人物之一 Lawrence Weiner 的作品。此外,还有众多手稿及 36 张海报记录着他的创作和展览历程。事实上,后者也确实跟随艺术家的巡回展览,走访了世界多个城市,从纽约到旧金山,从首尔到北京。


遗憾的是,Weiner 已于 2021 年去世。回顾他的一生,堪称传奇。1942 年,Weiner 出生于纽约布朗克斯区,「那时美国还存在着种族隔离,真是一场灾难」—— 艺术家曾这样评价彼时的社会环境。高中毕业后,他曾在邮轮、码头和火车车厢卸货,还曾参与劳工组织和民权运动。


认定自己在工人阶级长大的 Weiner 自称没学过艺术,但他会从商船水手等形形色色的人那里获得阅读经验。「直到我决定是否上大学时,我才想到了艺术。然后我就不想和那些对当代艺术了解得比我少的人一起去这些地方,但我知道的也不多。」16 岁左右,他决心成为一名艺术家:「在那些日子里,选择成为一名艺术家就是选择成为一名艺术家。这与你能否成功没有任何关系。」



回看 Weiner 早年的创作,和如今我们所见的大相径庭。他曾系统地开展塑造画布的实验,后来又从地毯或墙壁上切割出方形。直到 1968 年,他在佛蒙特州普特尼的温德姆学院(Windham College)举办的户外展览上创作了一件作品,试图用一种相当不显眼的方式定义作品的空间 —— 在地面上以一定的间隔放置一系列木桩,形成矩形,用绳子在木桩之间串成一个网格,再从这个矩形中移除矩形。当该校学生因为绳子阻碍了他们穿越校园草坪而把它剪断时,Weiner 意识到他的作品本可以更「不引人注目」:观众大可通过阅读作品的口头描述,体验自己想要的同样效果。


此后不久,Weiner 开始将语言作为其作品的主要载体,在逐年的创作中得出结论:「艺术家可构建作品」「作品可被制造」「作品无须被实现」(每项条件均具有平等地位,并符合艺术家的意图,这些条件的取舍取决于观者接收作品时的决定)。这些宣言也同样出现在北京 UCCA 展厅中。对他而言,语言本身就是可以独立存在的艺术材料。而「意图」(Intention)这个词也是 Weiner 所强调的,并始终贯穿着「平等」和「符合」。一个艺术家自然要去捍卫和表达自身的意图,但是当他的作品被观者接受或观赏时,观者就会创造出自身对作品的理解和价值,而这一种观者的价值是具有平等意义的。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语言雕塑一直是 Weiner 的主要媒介。只要制作者遵守艺术家的指示,就不必由他本人完成刻字。虽然 Weiner 的作品关注的是语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潜力,但他的警句性陈述往往事关材料、物理动作或过程,而当它们出现在非英语国家,又会涉及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


譬如作品《被夜晚相遇的两艘船照亮》就展现出了时间的流逝。中英文标语同时发光,既是两个元素的交织,也体现着共存性。数十年间,Weiner 探索了标点、形状和颜色的相互作用,以及给文本带来的变化。1997 年,他为当代艺术网站 Adaweb.com 创建了互动环境 Homeport,在这个环境中,访问者可以探索由语言而非地理特征定义的空间。


当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Weiner 也会对自身创作的方式有所调整。「以前,(我们)需要一些尖叫和呼喊才能让艺术融入对话。现在的艺术则是与社会的公开对话。」在没有互联网、没有传真,打电话又十分昂贵的时代,艺术家会使尽解数用最便宜的方式抵达艺术现场。矛盾的是,即使如此不便,艺术家却知道彼此正在关心什么、创作什么。而今,互联网带来的便捷通信已经过于成熟,艺术创作却看不到任何进展,人们不再进行对话,毫无逻辑地建立了新的茧房。



「我只根据作品本身来创作。」Weiner 的话为这场展览带来了更多合理性 —— 简直没有任何人比国人更熟悉标语了。与展览同名的《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可以是一种美好的祝福,也可以是一种讽刺。事实上,这件作品最初是为一场冰岛的展览创作的,Weiner 将「追求幸福」和其他句子刻在木板上,放入水中,任其顺流而下。艺术家原本希望渔民回收这些木板,但最后,渔民并没有如他所愿。而之所以萌生这一创作动机,是因为美国前总统托马斯 · 杰斐逊在《宪法》中再次重申并且写入「幸福」(happiness)一词。


今天,把这件作品放到中国的语境,也能增加更多意味,展览现场常会看到观众与之合影。我们必须承认,Weiner 印证了一个事关创作的真理:「作品会将你带到某个点,从那个点开始,你继续前行。你会看到它与世界的关系意味着什么,这会改变你对一块石头的看法。它改变了你的想法。」



撰文 - 孟宪晖   编辑 - 谢玮苇
图片承蒙 UCCA 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提供


T 中文版
文化信念下的中国与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