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一个展览空间,面对一件似懂非懂的作品,寻找展签,阅读文字,从而离理解作品更进一步 —— 这或许是许多人下意识的第一个动作。但当你踏入 Lawrence Weiner 的作品展,铺天盖地的文字信息却几乎将你淹没。假如作品本身就由文字构成,我们究竟可以从中获取什么?「劳伦斯 · 韦纳: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Lawrence Weiner: A PURSUIT OF HAPPINESS ASAP)就是这样一场展览。
遗憾的是,Weiner 已于 2021 年去世。回顾他的一生,堪称传奇。1942 年,Weiner 出生于纽约布朗克斯区,「那时美国还存在着种族隔离,真是一场灾难」—— 艺术家曾这样评价彼时的社会环境。高中毕业后,他曾在邮轮、码头和火车车厢卸货,还曾参与劳工组织和民权运动。
认定自己在工人阶级长大的 Weiner 自称没学过艺术,但他会从商船水手等形形色色的人那里获得阅读经验。「直到我决定是否上大学时,我才想到了艺术。然后我就不想和那些对当代艺术了解得比我少的人一起去这些地方,但我知道的也不多。」16 岁左右,他决心成为一名艺术家:「在那些日子里,选择成为一名艺术家就是选择成为一名艺术家。这与你能否成功没有任何关系。」
回看 Weiner 早年的创作,和如今我们所见的大相径庭。他曾系统地开展塑造画布的实验,后来又从地毯或墙壁上切割出方形。直到 1968 年,他在佛蒙特州普特尼的温德姆学院(Windham College)举办的户外展览上创作了一件作品,试图用一种相当不显眼的方式定义作品的空间 —— 在地面上以一定的间隔放置一系列木桩,形成矩形,用绳子在木桩之间串成一个网格,再从这个矩形中移除矩形。当该校学生因为绳子阻碍了他们穿越校园草坪而把它剪断时,Weiner 意识到他的作品本可以更「不引人注目」:观众大可通过阅读作品的口头描述,体验自己想要的同样效果。
自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语言雕塑一直是 Weiner 的主要媒介。只要制作者遵守艺术家的指示,就不必由他本人完成刻字。虽然 Weiner 的作品关注的是语言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潜力,但他的警句性陈述往往事关材料、物理动作或过程,而当它们出现在非英语国家,又会涉及从一种语言到另一种语言的翻译。
譬如作品《被夜晚相遇的两艘船照亮》就展现出了时间的流逝。中英文标语同时发光,既是两个元素的交织,也体现着共存性。数十年间,Weiner 探索了标点、形状和颜色的相互作用,以及给文本带来的变化。1997 年,他为当代艺术网站 Adaweb.com 创建了互动环境 Homeport,在这个环境中,访问者可以探索由语言而非地理特征定义的空间。
当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发生根本性改变,Weiner 也会对自身创作的方式有所调整。「以前,(我们)需要一些尖叫和呼喊才能让艺术融入对话。现在的艺术则是与社会的公开对话。」在没有互联网、没有传真,打电话又十分昂贵的时代,艺术家会使尽解数用最便宜的方式抵达艺术现场。矛盾的是,即使如此不便,艺术家却知道彼此正在关心什么、创作什么。而今,互联网带来的便捷通信已经过于成熟,艺术创作却看不到任何进展,人们不再进行对话,毫无逻辑地建立了新的茧房。
「我只根据作品本身来创作。」Weiner 的话为这场展览带来了更多合理性 —— 简直没有任何人比国人更熟悉标语了。与展览同名的《追求幸福 越快越好》可以是一种美好的祝福,也可以是一种讽刺。事实上,这件作品最初是为一场冰岛的展览创作的,Weiner 将「追求幸福」和其他句子刻在木板上,放入水中,任其顺流而下。艺术家原本希望渔民回收这些木板,但最后,渔民并没有如他所愿。而之所以萌生这一创作动机,是因为美国前总统托马斯 · 杰斐逊在《宪法》中再次重申并且写入「幸福」(happiness)一词。
今天,把这件作品放到中国的语境,也能增加更多意味,展览现场常会看到观众与之合影。我们必须承认,Weiner 印证了一个事关创作的真理:「作品会将你带到某个点,从那个点开始,你继续前行。你会看到它与世界的关系意味着什么,这会改变你对一块石头的看法。它改变了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