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房-空的城|弗雷德里克·基斯勒的宣言:另一种功能建筑|1925
学术
其他
2024-09-23 20:20
浙江
EXTITUTE|批评·家|理论与历史碰撞/个例与议题交织文|Frederick KIESLER/译|PLUS/责编|批评·家
一百年前,1925年巴黎装饰艺博会给现代建筑和设计史留下了不少可圈可点的作品,比如勒·柯布西耶的瑞士馆,梅尔尼科夫的苏联馆,还包括奥地利人弗雷德里克·基斯勒[Frederick KIESLER]创作的“空间之城”。不过,他的这件作品很少被后来人反复提及,其中可能的原因是:相比于基斯勒多年后移居美国创作并展示的标志性作品“endless house”,两者在形式表达上大相径庭。不过,如果我们解读本次推送的基斯勒当年写的宣言就会发现,这两者在主旨上仍是一以贯之的。人们或许可以从《星际穿越》最后一场场景中看到这件作品的一些影子,其实这也是正常不过的事情。因为当时风格派的领军人物范杜斯堡在巴黎的那次艺博会上,真正欣赏的只有梅尔尼科夫与基斯勒这两个人在新的空间形式上的探索,某种程度上,范杜斯堡自己在建筑上的理想抱负与基斯勒有着明显的关联,因为他们或多或少都受到了蒙德里安的启示。由此,范杜斯堡也请这位奥地利人在1925年的《风格》第6卷10/11期上发表了他的宣言。从中我们也能看到基斯勒对何谓“功能建筑”的另一种解读。Frederick KIESLER|1890年9月22日-1965年11月27日Frederick KIESLER|弗雷德里克·基斯勒空间之城,因为它在空间中自由盘旋,根据地形分散成各个部分石头、木头、粘土,再或者混凝土砌成的棺材,带气孔的棺材。教堂的墓地对待死者的尸骨,都比我们的城市对待生者的肺,更知道自己在干嘛。每座坟墓的周围,都长满了青草,一小片绿草地,一条碎石小道把每座坟墓都分隔了开来。每座坟墓都是一座绿色的岛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安身之地。安身,注意,这里是安身!让我们别再砌墙了,别再把身体和灵魂关在营房里,甭管它有没有装饰,这整个就是营房的文化。所有人都盯住一个地方,在那里咬呀咬,而且只咬那里,在一块土地上不停地找呀找,伦敦,纽约,巴黎……就建这儿了?一个一个地叠起来。那是我们害怕,我们相互挤压。离开那些墙吧,宣传家和继承那些等级的人啊,用你们的肺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吧,这个问题就消失了!建筑创造得已经够够的了。我们不再需要新版本了,管它构想得有多么巧妙。为了取代老套的一个装饰门面,就用四个平滑正面的新款式;为了取代巴洛克式的线条,就用直线;为了取代长方窗,就用方窗。专家歇菜吧。真正让每个人感兴趣的是:我们该如何在这些笔直或弯曲的墙内生活。什么样的生活,新的生活,能让这些四重的或者多重的正面生发出来?为了取代装饰,就用平滑的墙;为了取代艺术,就用建筑——所有这些都甭管了:无论是在人们身上建穹顶,还是建立方体,都是同一个道理。无论哪种方法,都会让人窒息。你们的窗洞,也没法让他们释放出来。我们必须发现时代的脉动,就像我们发现电力一样,像发明马达一样发明新的生活。新的城市会解决交通和卫生问题;它会让私人生活的多样性和大众的自由成为可能。建造它,不只是为了满足人们的需求,而是为了以最严格的经济手段,提供尽可能的丰富性。我们边给人们造房子,边会告诉他们:睡得好,吃得好,可以充分呼吸新鲜空气;这种意义上的房子将不复存在,随之消失的是狭窄的街道,它们将变成自由居住和工作的场所。你们误会了:马术学校为你们举起个圈圈,你们就跳了过去,现在又成了方的。明天呢……?记住,你们骑的老马不会跟着你们过去,你们的气味也终会尘埃落地。在维也纳技术和美术学院学习之后,基斯勒曾经与阿道夫·卢斯一起参与过维也纳贫民窟清理和重建项目。不过他真正的职业生涯始于舞台设计。1926年应邀前往美国。1933年至1957年,他担任纽约茱莉亚音乐学院的布景指导。他为大都会歌剧院设计的作品以想象力丰富、成本低廉而著称。1936年至1942年,他还担任过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设计实验室的负责人。他为很多艺术家做过设计,同时他自己也有着一个属于自己的艺术家社会网络,包括欧洲时期的风格派和流亡纽约的超现实主义者、抽象表现主义者以及波普艺术的艺术家。其中有范杜斯堡、杜尚、恩斯特、约翰·凯奇、安迪·沃霍尔等等。▶ 院外自从2017年4月试运行到2018年4月正式运行以来,推送千余次原创文章,形成五个稳定的板块,分别是:BAU学社、星丛共通体、回声·EG、批评·家、BLOOM绽。▶ 作为激励师生共同研习的方法,各板块的定位不同,形式与进路亦有分担:BAU学社探根究底,以“重访包豪斯”遴择同道中人,整饬包豪斯人的文献材料,主持系列丛书的出版,由此推扩到“世纪先锋派”;星丛共通体回溯源起,以译介瓦尔堡、塔夫里和法兰克福学派等人的文本为重心,毗连上世纪的艺术、建筑与视觉文化研究,置于批判理论的讲读中砺炼;回声·EG形与势俱备,从“美学与政治”这一矛盾情境出发,以批评式导读与导读式写作,次第引入空间政治、媒介政治、生命政治,共构审美论域;批评·家教学相长,深入个例以梳理历史的特定脉络,转换视角以突破既定的叙述框架,持续组织线上的文本庭审以及线下的共读活动;BLOOM绽言与行贯通,以“都市状况”为核心议题,以展示与策动为支撑,辩证地介入建筑、城市、艺术、技术相互联结的当下语境。打开已在却仍未被再现的环节,把握更为共通的复杂情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