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药物代谢与肝脏的关系
所有的药物在体内的过程都分为吸收、分布、代谢、排泄四个阶段。肝脏是最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代谢可以说是解毒的过程,将药物转化为更容易从体内排出的形式。
抗抑郁药在肝脏代谢的过程中,个体差异很大。
因此,不同的人,服用同样的药物、同样的药量,其血药浓度可能差好几倍,疗效就会有差异。
注:血药浓度,顾名思义,是血液中药物的浓度。每种药物都只有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范围,才会发挥药效,同时保证安全。
当肝脏中药物代谢酶的活性高时,药物的代谢速度会更快,使得药物在人体停留的时间变短,药效则变弱。
相反,若药物代谢酶的活性较低,药物的代谢则会变慢,血液中药物的浓度会增加,药效也会增强,同时不良反应和毒性也会变强。
如果肝脏受到损害,药物代谢酶的活性自然会下降,药物的代谢能力也会改变,从而影响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那么,每个人体内药物代谢酶的活性,还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No.1
基因多态性
据研究显示,这一因素对药物疗效与副作用之间的差异,所起的作用占了50%之多。
CYP450酶具有高度的基因多态性,即在不同种族、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这些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并不相同。
根据不同的基因,酶的活性以及代谢能力也会不同,通常可以分为三种类型:
● 超强代谢型:酶代谢功能超强,在人群中占1%~10%。这类人群若给予标准剂量,则不能获得预期的效果,必须适当增加剂量。
● 强代谢型:酶活性正常表型,占人群的75%~85%,这类人群在标准剂量时即有较好的疗效。
●中间代谢型:代谢酶功能略有减弱,占人群的10%~15%。
● 弱代谢型:酶活性降低或缺失,占人群的5%~10%。这类人群因代谢受阻,药物易蓄积体内而引发中毒,故必须适当减量或更换其他药物。
如果你属于超强代谢型的,药物在体内停留的时间很短,药效就会明显不足,于是抑郁得不到缓解。
此时,需要和医生沟通,并监测血药浓度。如果确实血药浓度过低,就需要增加药量。
No.2
饮食
炭烤肉以及十字花科的蔬菜,包括西兰花、抱子甘蓝、卷心菜、花椰菜、沙拉中使用的小红萝卜、芝麻菜等,与某些精神药物存在药物相互作用,一般不宜食用。
这些食物可增强CYP1A2酶的活性,提升药物的代谢速度,从而降低一些精神药物的血药浓度,例如阿戈美拉汀、米氮平等。因此,会降低药物的疗效,无法达到药物的治疗效果,延误病情。
吸烟和饮酒也会影响肝脏内药物代谢酶的代谢能力。
酒精可以增加药物的代谢速度,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从而影响治疗效果。如果在服用丙咪嗪和多塞平等抗抑郁药期间喝酒,可导致药效降低。
吸烟也会降低许多精神类药物的血药浓度。例如,吸烟可使氟伏沙明、度洛西汀这些抗抑郁药的血药浓度下降约30%。
02 如何提升抗抑郁药的疗效?
我们无法改变自身的基因型,但我们能做的是,一个是了解自身的药物代谢情况,一个是在生活方式上尽量提升药物的疗效。
01 监测血药浓度或基因检测
如果怀疑药物疗效不足,可在医院进行血药浓度的监测。如若发现血药浓度过低,可及时调整药量,提升治疗效果。
进一步地,基因检测可以根据药物代谢酶、转运体及作用靶点的遗传变异情况,为抑郁症患者制定精准的用药方案。
02 饮食调整
有些药物与餐同服,可以提升药物的吸收。否则,则减少药效。例如,抗抑郁药维拉唑酮空腹服药会使吸收下降50%。
饮食需均衡,除了蔬菜,还需多吃点肉。如果保持高纤维饮食,会减少三环类抗抑郁药(如阿米替林)的吸收。
少吃碳烤肉和十字花科蔬菜,例如西兰花、卷心菜、小红萝卜、芝麻菜,这些都会降低药物在体内的浓度,降低药物的疗效。
研究还发现,补充适当的锌、镁、B族维生素等微量营养素,可能有助于提升抗抑郁药的疗效。
最后:
服用完抗抑郁药,却不见好转,也不能自行停药哦!直接停药很容易复发!不一定是药物没效,可能是药量不足,或是药物种类不对。所以,治疗过程中的任何问题,都需要及时咨询医生呀!
点击图片,找罗增铭医生问诊、开药
往期推荐
1 | |
2 | |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