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分十年,我是如何回到现实世界的?

2024-11-22 17:00   广东  

  01  

因为精神疾病的原因,我退过学,也丢过工作;也是因为精神疾病的原因遭受过一些不太了解精神疾病的陌生人的白眼与不解。

有的时候,我会觉得自己与他人是两个世界的人。他在他的世界里冷漠地打量着我,我却走在心灵与现实世界的边缘,不得其门而入。

于我而言,无论是残酷的现实世界还是充满美好期望的的心灵世界,都太遥远了。精神疾病——幻听对我整宿整宿的折磨,我都会溃不成军。

精神疾病对人最大的折磨,其实不是身体上的,而是情绪上的。这是我的一位一起在省城医院住院的病友对我说的。

这时,我才明白,原来,情绪也会得病呀。是啊,最终支撑人的是稳定的情绪啊!

我是这个精神分裂症的患者,幻听是我的疾病的一种表现。它的表现很奇特,它会在我的脑海里说一些只有我自己一个人才能听到的话。曾经我做过一个傻事,我固执地认为这是因为我的耳朵比别人灵敏些,所以只有我自己听得到,别人都听不到。为此,我哭着,恳求妈妈,跟我做过一个荒唐的实验。我在白墙的一边,妈妈在墙的另一边。我坚决地要求她在那边说几句话,看我到底能不能听到。妈妈最后说,田田,我说了三四遍了,很大声了。我不愿相信地说:不可能,会不会是你声音说小了。你再去说大声地一遍。要不然,我怎么会听不到了。妈妈迫于无奈,再次大声地重复,可是我仍是什么都听不到。当时病得太严重的我,意识不到这是幻听,我们家族以前也没有人得这种病。所有都没有引起过大家的注意。

后来是我的姨妈的孩子,也就是我的表哥。他读的书多,见多识广,问了他的医疗行业的同学,大家才清楚这是一种精神疾病。我记得妈妈当时的泪水明明已经在眼眶里急着打转,却仍旧忍着大哭一场的冲动,轻声地安抚我的情绪:“田田,你病了。我们什么都不要想了,再睡一会儿吧。”当时,被幻听折磨得三天三夜都不曾入睡的我,都已神志不清了,又谈何清醒呢?

后来与病魔斗智斗勇的过程,我与家人一起在这条漫漫长路上,走了十年了。而这十年耗尽了我的所有心血,亦更正了我以前对疾病,对情绪,对他人的一些错误的认知。

  02

我的病其实不是那一瞬间就有的。而是积攒了很多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负面情绪,由量变到质变的。

这生病的十年里,我再做过几次单独的心理咨询后,我的心结正在被慢慢解开。我的病,我的情绪的不稳定应该早在我8岁那一年,就有了征兆。我8岁的时候,因为自己讲义气,帮一位自己要好的朋友出头,被一位40岁左右的中年妇女给狠狠地打骂了一顿。当时,不知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竟不敢给父母知道这件事。自己在阁楼的小床上自我安慰,边哭边笑。后来经过了一个小时的“自我安慰”,竟奇迹般地自以为好了。只是,从此,对别人的伤害,都不敢诚实地承认。总是在自我欺骗自己,害怕自己丢面子。别人对我挑衅或是辱骂,我只会笑。我害怕。我害怕与别人再次起冲突。别人会再次伤害我。

这些负面经历在人生路上给了我十分惨痛的教训与痛苦的体验,我第一次的心理咨询将这些痛苦往事翻来覆去地说,整个人就像停某个节点一样,再也走不出来似的,完全地沦陷其中了。直至这时,我的另一位心理医生,一句金玉良言让我铭记至今。他说,时移世易,人也不是过去那个人了。当时的我,情绪还没有完全拔出来,但是却生起了一丝丝的疑惑。

直到两个星期后,好像我突然意会到了医生的意思。就是随着时间的过去,身边的一切,人或物都会变好的。自己也恍然大悟,我早已不是过去那个势单力薄,孤苦无依的我了。自己才慢慢从这般沉痛往事中走出来。果真应了那句话,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我慢慢地学会接纳自己,正视自己。即看到自己优点也看到自己的缺点,不卑不亢地无理由地喜欢自己。如果别人欺负你,你也看不起自己的话,那个内心的小孩该是有多伤心啊。

诚然,专业事还是说要专业人去做。得了病,还是要去找正规的的医生去看病。与其自己在家里胡思乱想,不如去向医生,父母,值得信赖的朋友倾诉一下。

出于人生最低谷的时候,无论从那个方向努力都是向上。我很幸运。就是我的病发作得太严重了的时候,被父母强制地送到了医院,在医生的建议下,住了两个月的院。也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认识了我的第一个病友,李华。她是一个很阳光开朗,个子小巧的女生。我们在医院里一起结了个对子,一起打羽毛球,一起在医院专门为我们病人建立的娱乐设施房里打兵兵球,踢毽子,下五子棋,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住院生涯。

在住院的那段日子里,我们俩的主治医师,每天早上都会来查床询问昨天喝完药的感受以及住院时自己的病情。她的医生是一位中年女医生,稳重和蔼,非常关心病患的心理状况,也会时不时地跟我们普及一些心理名词,偶尔看我们心情好了,还会跟我们开一个幽默的玩笑。

我的主治医师是一位更注重于临床试验的丰富的男医生。他看病开方时不疾不徐,更关注的是病情。总之这两位医生各有千秋。

  03  

遇到一个好的朋友已是幸运,但良师益友兼有之,是不是恩赐呢?在漫漫的求医路上,我遇到了好的朋友,也遇到了指点我迷津的医生良师,他们鼓励我,教会了我许多心理学知识,化解了我的许多心结,犹如一轮皎洁的明月照亮我前行的方向,帮助我找到了通往两个世界的林荫大道。

今夜,望着窗外皎皎的明月,对比十年前刚刚发病的我,心里又是一番岁月匆匆,流年偷换的感慨!

窗外的明月,迎着呼啸的西风,杳杳地进入到了我的荒芜的心灵世界里,给了我莫大的慰籍和希望。

也许,这一回,天终将会亮。

XIAODONG

欢迎大家转发!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