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谈主义,多解决具体问题-
房价都在降,北京和上海有什么不一样?
作为全国最特殊的市场,在房地产深度调整之下,北京楼市也陷入了困境,而且整体跌幅不小。
图源网络
参照6月北京各区成交均价,各区表现惨烈。其中东城、西城成交均价已经下探到10万元以下,同比降幅高均超过20%,成为北京跌幅最大的2个区域。而亦庄,过去一年成交均价仅下降2.7%,成为最抗跌的区域。
这似乎有点超乎大家预想,北京跌得最狠的是最核心中心区,而偏远的门头沟、六环核心的亦庄,反而跌幅较小。
新房方面,拿海淀区的两个豪宅来举例,印香山首开晒出20.4亿元(去化80%),香山樾首开卖出285套(去化68.5%),如今,大半年过去了,它们的网签数字分别还是16套和111套。
而且,今年的北京楼市,居然没有日光盘,对比上海、深圳多个日光盘层出不穷,北京豪宅市场确实堪忧。甚至于在二手房领域,单价还能以10万+的价格成交的二手房都很少了。
反观上海,领邸玖序、顺昌玖里、融创外滩壹号院等多个核心区域的超级豪宅反而上演快速“日光”,豪宅比刚需更好卖,成为上海楼市的独特现状。但外环之外的项目则很冷,去化率堪忧,而且越往郊区市场越羸弱。从二手房来看也是越往外跌幅越高,多个环沪区域房价跌幅超过40%。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结论是:上海楼市是刚需没了,而北京则反过来,只剩下刚需,投资和改善需求没了。
先来看北京:
“626”新政后,北京改善型房源成交增幅并未出现明显变化,但总价500万以内的二手房,即大家俗称的刚需老破小,成交却明显放大。
这背后是政策催动之下积攒的刚需客户开始忍不住入场,按照刚需群体心理,反正近期必须买房,政策给力、价格相对较低,是合适的购房时机。
此外,北京刚需版块的房价整体跌幅小于核心城区,背后原因则在于,楼市整体下行,对核心城区的投资改善影响非常大,以此前中产投资最多的学区房为代表,投资客、改善客大多选择停止买入,反而进行抛售,加大了房价的下行幅度。而对于五环外的郊区刚需来说,手里的房产大概率是唯一的北京房产,主要用于自住,不可能因为房价下行就抛售房产,而且还有不少刚需趁着房价便宜继续买入,从而托住了刚需的房价。
而改善方面,在缺少新的刚需入场的现状下,城市内部的置换链条被迫断裂,本来想改善的也改不起了。此外,房价普跌下之下,原来可以吸引全国改善客群的北京,在外地房子卖不掉情况下,北京的改善盘、投资盘更不可能独善其身。
例如两三年前,就有大批南方客户来北京买房,他们买的普遍是次新改善盘,包括在朝阳区的望京、双井这些改善投资板块,这些人买房普遍用杠杆,每年承担着高额持有成本,如今,资金压力之下大批人不得不选择断臂求生。
再来看上海:
一个明显的现象是,在上海新房领域,越郊区的项目越需要中介带看才能实现转换,尤其是对于当下羸弱的环沪市场,几乎没有一个项目有自我供血的能力,脱离开渠道就失去了造血的可能。
另一个数据也能说明问题,在现在的上海售楼处里,改善和第二套的客户比例接近80%,第一次买房的只有20%左右的占比。
对于刚需来说,买房心态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是赶紧买,先上车,不买会后悔;现在是买不买都行,什么时候买都行,以及不买好像会更好!
那么同为一线城市,为什么北京和上海的差异如此之大?
背后其实是城市定位和产业结构。
比如,上海的刚需可以去苏州、杭州、无锡、常州等环沪城市发展。上海周边的有钱人,则更喜欢往上海跑,买入上海核心区域的资产。
而北京的刚需只能呆北京,能退一步的城市选择不多。而且,由于城市特色,北京的高收入人群数量没有上海多(体制内,财不外露)。
最终而言,分析房价、分析购房者,其实分析的是城市运营。
如何打开“上帝视角”看清城市运营规律?如何看透城市房价规律?我们在最新期《晨光地产行研》(2024年8月期)中将有深入地探讨。欢迎有需要的投资者前来咨询!
内容参考:真叫卢俊公众号、地产八卦侣公众号
更多内容,欢迎咨询
【以上内容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所在企业观点。】
《晨光地产行研》
98房改之后,这轮危机是房地产行业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调整,真伪显现。伴随危机,我们一直在思考,一直在和企业复盘,也一直在迭代。
调整筑底之时,机会开始浮出水面。这个时候前行需要信心和勇气,需要国际对比的视野,需要辨识机会的智慧,也需要对政府施政的理解,更需要自身运营的优化。
《晨光地产行研》『 产品介绍 』
房地产行业研究领域知名专家『刘晨光』先生主持出品
每2月一期
站在管理者角度
前瞻分析影响地产走势的中宏观要素
帮助企业管理者
拓展认知界面,把握财富机会
是投资者理解房地产必读的战略内参
更多内容跳转小程序查看FOCUS地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