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克力:一宗照片,那场战争······ | 新书推荐《老照片》第156辑

乐活   2024-09-06 16:27   山东  


《老照片》第一五六辑

冯克力 主编

字数:126幅图 120千字

页数:188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定价:25.00元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目录

人生况味

王 淼 父亲

旧影钩沉

杨 潜 私人相簿里的“鬼子兵”

甘险峰 对一幅百年老照片的追问

于 岳 新中国音乐人的芳华

名人一瞬

陈小兵 从艋岬出发的无悔人生路——记父亲陈炳基

孙国辉 我所接触的爱泼斯坦

李百军 真性老兄朱新建

人与摄影

郭建良 起步——我的摄影回顾之一

私人相簿

周韦思 改变父亲人生的“官印”失窃案

秦志敏 我的姥爷和姥姥

人生况味

袁念琪 一位军代表的外事活动

李亚力 送老线

逝鸿片羽

邓海南 你会吹笛子

雷国辉 恰同学少年

故时风物

韩 阳 旧照里的独乐寺山门与观音阁

路方红 蒲松龄故居及墓园修复始末

书末感言

冯克力  一宗照片,那场战争……


封  面 20世纪50年代的少女合影(于岳)

封  二 日本侵略者奴化教育下的课堂(云志艺术馆)

封  三 民国初年的独乐寺观音阁(韩阳)



书末感言

一宗照片,那场战争······   冯克力


这辑《老照片》从发排到付梓,恰在抗战全面爆发和抗战胜利两个纪念日之间。而近期所发生的一些热点事件,则在表明,那场战争虽然已经过去了七十九年,但它的影响和余波,却未曾消减,并不时地唤起后人的记忆,拨动着人们的神经。

本辑杨潜《私人相簿里的“鬼子兵”》,其中的图片,均出自云志艺术馆收藏的一个日军曹长的私人影集。关于此宗影像的独特价值,诚如作者所言,“由于它的私人属性,未经官方审查,也无‘不宜发表’的顾忌,与当年日本官方用于宣传而刻意摆弄的那些‘战地写真’相比,似更接近‘鬼子兵’的本相”。即便如此,解读和呈现此宗照片,也并非简单的事情,作者为钩沉、梳解这些背景资料相对阙如的图片,探微索隐,旁征博引,颇见功力。而作者的分寸与拿捏,多少也是对那场战争“余波”的某种回应。此中的微妙与况味,读者自可体悟。

日本的侵华战争,既影响了中国的国运,也改变了许多中国人的命运。台湾青年陈炳基因不满日本侵略者的奴化与歧视,从反抗殖民压迫到投身中共所领导的革命,背井离乡,在大陆成就了自己的人生(见本辑陈小兵《从艋岬出发的无悔人生》)。七七事变后,正就读燕京大学的山西青年李静清毅然中断学业,回乡投身抗日斗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见本辑秦志敏《我的姥爷和姥姥》)。日本人打进家乡来的那年,王淼的父亲才两三岁,而“他跟随奶奶去乡下逃难,藏在路边的坟头后面躲避日本人的马队”那一刻,成了他此生最初的记忆(见本辑王淼《父亲》)。如今的中国家庭,上溯两三代,几乎都有蒙遭日本侵略的或苦难或悲壮的经历。或许正是这些感同身受的遭际,才使得绝大多数的国人对各色侵略者所标榜的“大东亚共荣圈”之类的说辞,具有了天然的免疫,对于侵略与反侵略的正邪之辨,通常也是不会迷失的。

须知这“免疫”,可是以六百多万平方公里国土的沦丧、三千多万军民的死伤、几亿民众的颠沛流离和五千多亿美元的财产损失为代价的,怎能不刻骨铭心!



内文赏析

父亲   王淼



我的父亲王龙祥,属猪,出生于农历乙亥年九月初一——我用百度搜索了一下,阳历是 1935 年 9 月 28 日。兄妹三人中,父亲居长,他还有一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弟弟名叫虎祥,龙虎相配,与我二爷爷家的堂伯麟祥和堂叔麒祥相对应。

那是一个战乱频仍、充满忧患的年代,爷爷和奶奶在单县城里做点小生意聊以为生,作为家中的长子,父亲从小就学会以勤劳、吃苦与节俭讨生活,这既是父亲信奉一生的理念,也是他们那一代人身上共有的特征。父亲两岁多那年,爷爷去外地谋生,随即日本人进城,在父亲的记忆中,只留下他跟随奶奶去乡下逃难,藏在路边的坟头后面躲避日本人马队的印象。这是父亲对于他的一生最初的记忆。

日本投降那年,父亲十岁,正上小学。三年之后,形势突变,父亲所在的学校南迁至江苏宜兴,父亲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生活。在江南水乡,父亲曾经与同学一起渡河游玩,看到渡船人满为患,担心出事,他便拉了同学留在岸边,结果这条渡船竟因超载而沉没,船上的大多数人被难丧生。父亲自以为此生逃过一劫,必有后福,却没有料到他此后将会有一番怎样的经历。

随着国共内战的进行,父亲不久又面临着新的选择:或返乡,或跟随国民政府继续南迁。父亲无法割舍故乡的亲人,便毅然选择前者,就此结束了求学生涯,提前步入了成人的行列。



步入成人行列的父亲先去辛羊庙的一家酒铺做学徒。辛羊庙,原是单县城东的一个古老村镇,村镇中有一眼古井,井下有泉,水质甘甜清冽,是酿酒的最佳原料,辛羊庙便以盛产历史名酒辛羊酒而远近闻名;做学徒,则是彼时一般家庭最普遍的选择,为人父母,资助孩子学一门手艺,就是为孩子找到了一条足以自立的生路。

而父亲之所以去辛羊庙的酒铺做学徒,缘于奶奶与酒铺的老板娘是干姐妹。父亲从宜兴返回之后,一直处于无业的状态,奶奶觉得老是这样下去不是办法,便找到了酒铺老板娘,想让父亲去她家的酒铺做学徒,发不发工资都无所谓,关键是有口饭吃,学好手艺,以后从长计议。酒铺的老板娘也很爽利,马上答应了奶奶的请求。

父亲在辛羊庙酒铺学徒期间的最大收获,首先是学会了打算盘。彼时尚没有电子计算器之类的产品,要进行商业交易的快速计算,打算盘乃是一门必备的技艺,而父亲打得一手好算盘,实际上等于拿到了后来进入商业职场的入门劵,掌握了这门技艺,父亲未来的职业生涯可谓受益无穷。

同样是在辛羊庙酒铺学徒期间,父亲还第一次品尝到恋爱的滋味。看上父亲的是当地一位地主的女儿,年龄比父亲稍大两岁,她看父亲聪明伶俐,小小年纪,已在酒铺当垆卖酒,便时常给父亲送一些零食,顺便闲聊几句,一来二去,暗生情愫。彼时的父亲才刚刚十五岁,虽然是一个懵懂与青涩的年龄,却也对异性有了朦胧的向往,每次约好与女生见面,他总会提前用木梳子蘸水梳理好头发,打扮齐整,再去赴约。

那个女孩显然是很认真地想跟父亲好的,她曾经让父亲把他们之间的关系告诉给爷爷和奶奶,并请爷爷和奶奶托人来提亲。但这段姻缘注定是不会有结果的,不仅仅是因为彼时父亲的年龄尚小,同时也与当时的形势密切相关。新中国成立之后,地主阶层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阶级优势,而且未来还存在着潜在的风险,可以想象,爷爷和奶奶对这样的“高成分”避之唯恐不及,又怎么可能与他们结成亲家呢?父亲的初恋最终无疾而终。


图 1  1962 年,父亲、母亲和姑姑



1951 年新春甫至,父亲等来了一次难得的机会。山东省百货公司来单县招人,父亲凭借着会打一手好算盘的技艺顺利过关,他先是被安排在单县商店上班,后来邻近的金乡商店缺人,便被调到金乡县百货公司——如果把父亲的职业生涯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那么,父亲前半生的职业生涯亦就此拉开了帷幕。

对于早期的职业生涯,父亲后来很少谈及,所以我能够知道的也并不太多,只是凭借着父亲当时的一册工作日记,勾勒出一些蛛丝马迹。这是一册印制于 20 世纪 50 年代初期的硬皮笔记本,封面上印刷着抗美援朝的图案,通过里面的题词,可以知道它是父亲被调离单县商店时,同事赠予的纪念品。

在这册硬皮笔记本中,同事的题词大抵不外一些鼓励与纪念的内容,而且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比如一位名叫“诚民”的同事便这样写道:“龙祥同志:希望你在革命的事业中,尽量发挥你聪明的智慧,为了全人类的共同目标——共产主义而奋斗到底!”其他的题词也大致相似,这些题词的落款均是1953 年 9 月 1 日,可知父亲正是在这个日子被调离单县的。

除了这些题款,笔记本里的内容差不多都是父亲在金乡工作期间的学习心得、工作计划,以及父亲在单位做会计工作的预算和报表等,时间跨度则大致在 1954 年到 1957 年之间。笔记的内容不仅条理清晰,字迹也极为工整,颇有意思的是,在1955 年 6 月的一天,父亲的笔记中突然插入这样一段文字:“王龙祥同志,由这一张开始换用小破钢笔,由于小破钢笔太破,有点挂纸。请华兄多加原谅。小破笔题。”看字迹当是父亲本人所写,但华兄是谁,已不可考,从中却不难窥见父亲幽默与风趣的另一面。这种带有浓郁文艺色彩的调调,始终贯穿着父亲的生活,对父亲未来的人生影响至深。

通过这册工作笔记能够确认,父亲甫一参加工作,便工作积极、踏实能干,可以说积极向上与阳光励志,构成了父亲前半生职业生涯的主旋律。


图 2  20 世纪 60 年代,父亲(后排中间)与众亲戚合影



父亲与母亲是 1962 年结婚的,他们于 1964 年金乡与鱼台分县时同时调到鱼台,父亲先是在百货公司担任经理,随后跨行进入工业局工作,母亲则被分配到药材公司担任会计,由此开始了他们在鱼台生活的岁月。

我对父亲的最初印象,自然也是从鱼台开始的。在我个人的记忆中,父亲既热情好客,又不拘形迹,每天都保持着精力充沛、精神饱满的状态。彼时我们全家居住在药材公司的家属院中,父亲下班一进家属院,全院人都能听到他大声说笑、高声唱歌的声音。父亲有一辆大金鹿牌的自行车,那是一款后轮采用倒轮闸式的载重型自行车,虽然外表看起来很笨重,却非常实用。父亲骑着这辆大金鹿自行车上下班,闲暇时间,他也经常带着我和母亲出去游玩,出于省钱的考虑,有时回老家探亲,他也会用这辆大金鹿充当坐骑——我坐在前面的大杠上,母亲坐在后座上,近百公里的路程,竟然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对于我的童年而言,那真是一段快乐而又饱满的记忆。

父亲早年做得一手好菜,尤其是醋熘白菜,父亲做的火候适宜,酸辣可口,堪称他的拿手菜。家中来了重要客人,一般都是由父亲亲自下厨,一会儿便做出几道菜来,动作麻利、干净利落。而且父亲始终掌控着酒场的气氛和节奏,有一次,父亲在家中请客,他喝得高兴,便命我给客人轮流敬酒,直喝得客人酩酊大醉,才尽欢而散。

“文革”初期,父亲虽然只是一介小官,也经常会被带出去陪斗,但父亲总能泰然处之,既不气馁,更不抱怨。在父亲的身边也始终围绕着一些要好的朋友,他们基本上都是踏实能干、做事认真之人,其中包括后来成为鱼台县县长的夏满泉、著名品牌孔府宴酒厂的厂长江庭华以及来自上海的大学生技术员陈琳生……他们与父亲同声相应、同气相求,都想干出一番不俗的事业,后来也果然成为鱼台县地方发展的精英人物。

彼时的父亲风华正茂,踌躇满志,浑身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劲,那是父亲一生中最好的年华,也是他们那一代人最好的年华。


图 3  1963 年 11 月,父亲和母亲(石阶右侧第二、三位)参加中百济宁分公司财会会议,在曲阜留影

图 4  20 世纪 60 年代,父亲(左)在武汉与同事合影



父亲于 1976 年年底调回单县老家工作,起因是爷爷中风卧床,无人照顾,父亲只能放弃在鱼台开辟的一片天地,回老家尽孝,这是父亲后半生职业生涯的开始。而我和大姐,则迟至 1978 年秋天,才跟随调动工作的母亲一起回到了单县。

回到单县的父亲再次跨行,进入劳动局工作。父亲在劳动局分管招工,这在当时是一个非常吃香的角色。而刚刚回到家乡的父亲依然保持着在鱼台时的工作热情,他也依然相信,只要实干,就能够干出成绩。不过,虽然同样是鲁西南小城,但作为老区,单县的人情世故却远比鱼台复杂,父亲在劳动局分管招工,自然成为小城炙手可热的人物。

彼时“文革”已经结束,国家拨乱反正,大量下乡知青回城,就业非常困难,一般人别说进入国营企业,就是进入大集体单位也并不容易。父亲分管招工,从不顾及人情面子,只要符合政策要求,即便没有任何关系,他也会无条件地照章办理,如果不符合政策要求,任何亲戚熟人的请托,他都一概回绝。曾经有一次,父亲帮助一个符合招工条件,却没有任何关系可以请托的困难户办好了招工手续,那人出于感激之情,便买了两瓶酒送到家里。当时只有奶奶一个人在家,不明就里收下了,父亲回来后问明情况,深感不安,他经过多方打听,才终于找到了困难户的住址,并把这两瓶酒退了回去。

应该说父亲回乡伊始,工作还算比较顺遂,但在生活方面,却无法做到应付裕如。在母亲没有调来之前,父亲每天除了忙于工作,就是照顾卧床不起的爷爷,天天两头跑,忙得连轴转,夜里还不能睡觉,常常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年迈的奶奶不忍看着父亲太辛苦,便主动联系乡下亲戚过来商量,决定让我的一个远门表姑过来帮忙,平时做做饭,打扫一下卫生。奶奶没有想到,正是她的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父亲后半生的命运。


图 5  1972 年 9 月,父亲(左)和麒祥叔在南京中山陵



父亲与帮忙照顾爷爷的表姑发生了婚外恋,这个消息迅速在小城内传开了。

对于父亲的婚外恋,我本来是无从置喙,更没有资格说三道四的。毕竟,父辈的感情纠葛,他们之间的恩恩怨怨,爱与恨,欢欣与悲苦,只是属于他们个人的事情,也只有他们自己才看得最清楚。但是,这件事情既然涉及我,涉及我的母亲和姐姐妹妹,涉及几个家庭的每一个成员,并对他们造成了不同程度的伤害,我就不能不直接面对。尽管这注定是一次艰难的面对,即便时至如今,父辈的恩怨早已烟消云散,但对于我个人来说,重新回顾这件事情,却依然感到困难重重。出于各种原因,我只能尽量避开这件事情本身,力求以客观的视角,来谈谈父亲的婚外恋对我们全家所带来的影响。

如前所述,父亲是一个带有一些文艺性格的男人,而与父亲相比,身为“第三者”的远门表姑正当华年,算是当时意识超前的知识青年。我不知道父亲与表姑的婚外恋究竟是如何发生的,父亲只是说过,他们相当谈得来,而且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就是无法更改的事实。小城原本是一个崇尚“老门旧家”的社会,讲究的是道德楷模和清白家风,有道德污点的家庭受人诟病,老实本分、不做出格之事最受欢迎。小城同时又是一个喜欢传播桃色新闻的社会,桃色新闻是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小城只有这么大,大家都是透明人,头天发生的事情,隔天就会传遍全城,尤其是涉及劳动局的干部,极具话题性,让父亲一下成为小城的名人。

母亲是调来小城之后才察觉到这件事情的,虽然这在当时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却并没有人告诉母亲,她只是凭借着女性的本能,逐渐觉察到父亲的异样,并终于知道了真相。知道真相后的母亲选择直接与父亲摊牌,一方面让父亲跟远门表姑一刀两断,另一方面到处跟踪父亲,以防止他们见面。父亲既不胜其烦,又无法割舍与远门表姑的恋情,便提出与母亲离婚,自己净身出户,遭到母亲坚决的拒绝。

自此,父亲和母亲之间开始了一场旷日持久的撕扯与战争。这场战争在逐渐升级,而我家也再无宁日,陷入了无休无止的吵闹之中。


图 6  20 世纪 80 年代,父亲(前排中)调到单县后与同事留影



对于父亲提出的离婚要求,母亲除了拖着,其实并没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办法。她只是调动所有能够调动起来的舆论力量,一起对付父亲,不管亲戚,还是朋友,都会被母亲找来劝说父亲,阐明利害。母亲还经常去劳动局找父亲的领导,让他们以组织的名义说服父亲,命父亲就范。

除了从外部给父亲施加压力,母亲最常用的办法就是让我们姊妹四个为她助阵,到远门表姑门上围攻谩骂,发泄愤怒,制造舆论,并引起四邻的围观,希望以之达到让远门表姑没有立足之地,最终知难而退的目的。彼时也正是父亲面临着提拔的关键时期,但是,因为婚外恋的传闻沸沸扬扬,负面影响太大,再加上母亲频繁的奔走上访,父亲最终失去了提拔的机会,让父亲深受打击。

这自然更加坚定了父亲与母亲离婚的决心,他们的关系更趋恶化,已经到了誓不两立的地步。父亲干脆将自己的婚外恋标榜为“反封建”,准备跟母亲“法庭上见”;母亲再无别的办法可想,只好去娘家搬兵,请来了大舅、小舅等十几口子亲戚过来威胁父亲,结果却是火上浇油,非但没有达到母亲的预期,反而更加激化了两边家庭的矛盾。

对于我们姊妹四人来说,那同样是一段黑暗的日子。父亲铁了心地要与母亲离婚,母亲则一心要与父亲闹到底;父亲不管不顾地“反封建”,母亲则只关心她自己的痛苦。父母二人既自顾不暇,又各有各的打算,对我们姊妹四个几近完全放手。小城旧俗,为人做媒,或者青年男女谈恋爱,双方的家庭都要找人打听一下对方的家庭境况、经济状况如何,家人的品行是否端正,家风是否清白,等等,受不受得了人打听最是要紧。彼时我的两个姐姐均已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不受打听的家庭背景让她俩倍感自卑。

而我同样进入了最为关键的年龄阶段:厌学,叛逆,自暴自弃,一度甚至盲人瞎马地混迹于社会,不辨是非,不分好坏,被各种诱惑所吸引……我的人生,亦因之险些失控。父母之间进行的是一场没有赢家的战争,所有牵扯其中的人无一幸免,大家都是一样的遍体鳞伤、焦头烂额!


图 7  20 世纪 80 年代,父亲在家中



正是从那个时期,父亲本人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时逢改革开放之初,国内奉行多年的计划经济模式,已经开始向市场经济转型,父亲在百货公司从业多年,本来就有着非常敏锐的商业头脑。他发现彼时的政策蕴藏着商机,既然在单位提升无望,便生发出自己去干一番事业的念头。于是,父亲便找来两个平时最为要好的朋友,聚在一起探讨了一下经营方向,便着手创办了小城第一家私营的五金交电门市部“红波服务部”。

不过,父亲毕竟有着国家干部的身份,平时要以上班为主,做生意既不好亲自出面,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父亲便全权委托两位朋友具体经手门市部的经营,他在背后负责经营的方略和进货的渠道以及各个职能部门的打理等各项事宜。彼时刚刚开放,做什么生意都会赚钱,“红波服务部”得风气之先,除了国营的五金公司,并没有一家竞争对手。而国营企业的经营策略,也远不如私营企业灵活,所以,“红波服务部”发展迅速,不仅很快开办了第二家门市部,先后招收十几名员工,而且一举跃升为小城的明星私营企业,获得了多项荣誉。“红波服务部”作为待业青年就业的网点计算工龄,即得益于父亲的积极推动。

1982 年初冬,在小城传统的物资交流大会“十月会”上,“红波服务部”卖出上千台晶体管收音机,甚至出现了一机难求、多人争抢的场面,可谓出足了风头。然而,俗话说“生意好做,伙计难搁”,在“红波服务部”表面风光的背后,却也隐藏着深深的危机。这是合伙创业的人经常会遇到的尴尬,创业之初,需要共同拼搏,大家尚能齐心合力,一旦获取了丰厚的利润,出现利益纠葛,就会产生异心,彼此猜忌,暴露出人性的常态。父亲既然无法将全部精力放在“红波服务部”的经营上,只能任由两个不懂管理的朋友自作主张,而这两个朋友之间也是矛盾重重,他们三个人的摩擦与龃龉也就在所难免。

鉴于三个合伙人之间的裂痕已经难以弥合,父亲便与其中的一位合伙人退出了“红波服务部”,他们另起炉灶,在小城的南关街创办了一家新的五金交电门市部——“前进商店”。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小城的私营企业已经越来越多,小城人有样学样,很快掀起了一股经商热潮。彼时的经营环境时移世易,“前进商店”失去了独家经营的优势,再加上所处的地段不太理想,所以从它开始营业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像父亲设想的那般生意兴隆。父亲的这次经商试验,只是勉力支撑了两年多而已,转眼到了 1986 年,“前进商店”已经难以为继,最终只能关门大吉。

在父亲参与经营五金交电门市部的几年里,我的家庭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一个最大的变化,就是远门的表姑眼看着父亲离婚无望,母亲这边又不间断地给她施加压力,万般无奈之下,她只得毅然斩断与父亲的情缘,远嫁他乡。这对于我的家人——尤其是我的母亲来说,无疑是一次精神上的解脱,尽管父母之间仍有芥蒂,而且直至父母晚年,这种芥蒂也从未彻底化解,但一家人终究可以不再分离,我们姊妹四个也终于长舒了一口气,时时刻刻悬着的心,才总算放了下来。

父亲本来不甘寂寞,他喜欢热闹,是一个闲不住的人。那些年父亲虽然在单位郁郁不得志,在社会上却是人气健旺。正所谓入乡随俗,经过几年小城的历练,他逐渐习惯了与小城的各色人等打交道,习惯了小城的各种人场和酒场。我不知道那算不算一种迷失,但父亲显然很享受那种被人们簇拥的感觉,他认了一个干儿子,彼时社会上流行这一套,有人认干老,是有实力、有能力的表现。父亲认的干儿子是一个原籍单县的东北人,回老家发展,因为人生地不熟,没有根基,需要找个人做依靠。这个东北人嘴甜,看起来十分仗义,让父亲大为高兴,虽然并没有举办认干老的正式仪式,但东北人一直对父亲执父子之礼,彼此之间当作亲戚来走动。

这个东北人做生意,总会拉上父亲,贷款、办理各种手续,拉上父亲就比较顺利。父亲退休之后,东北人与父亲的关系也逐渐冷淡下来,尤其是东北人做生意亏了本,父亲成为债主,他们的关系更趋恶化,直至撕破面皮。东北人有一天突然消失,据说是带领全家返回了东北,从此再无音信。这是后话。


图 8  1988 年,有亲戚自远方来,一次家宴。右四父亲、右五祖母、右六母亲



就在“前进商店”关闭不久,父亲又与七八个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翻砂厂。但这依然是一次失败的尝试。父亲干工业本来得心应手,对翻砂厂的工作流程也并不陌生,最大的问题出在股东太多身上。这些股东大多是在职的工作人员,其中有律师、教师、交警……基本上都是父亲的朋友。他们平时经常在一起吃饭聊天,父亲会做生意,声名在外,这些朋友也想借助父亲的影响做点事情,酒酣耳热之际,父亲说办工厂一本万利,有人恰好与省城的一家翻砂厂领导有亲戚关系,可以提供技术支持。大家一商量,便萌发了一起创办一家翻砂厂的念头。

然而,办工厂说起来容易,一旦做起来却面临着许许多多的实际困难:筹集资金、租赁场地、招聘工人、安装机器……对于办工厂,父亲的这些朋友大都是门外汉,而且他们平时还要上班,没有人能够真正俯下身子去做具体事情。父亲虽然包揽下办厂的多数事务,每天却总是左支右绌,穷于应付,另外还要经常出差跑业务,这些事情都需要他亲力亲为,但依然众口难调,经常出力不讨好。翻砂厂上马不久,又接连出现了原材料涨价、产品滞销等各种意想不到的变故,翻砂厂未实现赢利,便被迫宣告破产。大家赔了钱,对父亲啧有烦言,父亲只得一边处理厂子倒闭的善后事宜,一边尽量将废弃的机器和原料变现,用以弥补他们的损失。自此之后,父亲便杜绝与任何人合伙做生意了。

父亲要面子,听不得好话,很容易相信人,他热衷揽事,不图名,不图利,只图自己高兴。父亲在“安委”(县安全生产委员会的简称)工作期间,因为工作需要,借调了一位化肥厂的下岗职工。这位下岗职工兢兢业业,踏实肯干,成为父亲工作上的重要帮手。为了留住这个帮手,父亲便主动利用自己的人脉关系,将这位下岗职工的工作关系调动到“安委”。虽然父亲是出于工作的考虑,为这位下岗职工办理了调动,但这在当时难度极大,如果没有特殊的关系,谁也不会主动去揽这种事情,从中不难看出父亲为人正直的一面。


图 9  己巳年(1989)春节后,我与父亲在家中留影,后面可以看到父亲所写的对联:“一弯流水斜阳外,几缕炊烟老屋中”


十一


父亲热爱文学,喜欢书法,喜欢打乒乓球。虽然没有正规地临过帖,但他的毛笔字却写得龙飞凤舞,极有特色,早年在金乡和鱼台工作时,他写的春联就受到同事们的追捧,每到春节将至,很多机关单位的人们都会慕名而来,请父亲帮他们写春联。我家的春联也基本上被父亲包揽,每写一副春联,他都会翻阅很多书籍,花费很多心思,这就使得父亲所写的春联内容新鲜、风格别致。比如某年春节,父亲抄写了这样一副古联:“一弯流水斜阳外,几缕炊烟老屋中”,横批:“逍遥人家”,令人耳目一新。

父亲有属于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但他总是太忙,并没有多少时间坐下来认真读书。但凡有空,父亲也会记记日记,或者写点东西,他有一本绿皮的笔记本,里面断断续续地记了一些日记,另外还有一些零碎的文学“创作”。在这本笔记本的第一页,父亲赫然写道:“人活着,就要有个理想,就要为实现理想去奋斗,这样才生活得有意义。”父亲平生最喜欢的一部书是《红楼梦》,他收集了很多红学方面的著作,比如《红楼梦学刊》,从创刊号起一直到新世纪的最初几年,父亲几乎一期不落。父亲还热衷于写作旧体诗,比如这首:“凄风苦雨大半生,悲欢离合伴历程。人间心酸都尝尽,怎耐残年熬伶仃。”当是父亲退休之后所作。尽管诗写得并无新意,但个中滋味,却是冷暖自知。

父亲始终对文学抱有敬畏之心,他去外地出差,也经常给我买回一些他认为非常重要的文学书,像当年刚刚出版的《日瓦戈医生》等。父亲希望我在写作的道路上能够越走越远,我获得成功,也能圆他的文学梦。就在几年前,年迈的父亲走进我的书房,看到里面到处堆满书,几无插脚之空,不禁叹息道:“应该给你买一套大房子,收拾一个宽绰的书房。”我知道父亲是认真的,尽管彼时的父亲已经步履蹒跚,有心无力。

父亲于 1990 年正式退休,尚未到退休年龄。父亲之所以提前退休,直接原因是他与新调去的单位领导关系不睦,间接原因是他这些年在单位里很不得志,自认为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父亲在单位以实干著称,他既看不惯新领导的做派,又不买新领导的账,他们无法在工作上达成共识,父亲便主动申请退休,多少带有一些赌气的成分,而父亲的职业生涯亦就此黯然谢幕。


图 10  1989 年,父亲和母亲


十二


父亲刚刚退休时,还时时想着另外开辟一番事业,一方面是因为气不平,颇有壮志未酬的遗憾;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退休后的生活一个交代,不至于虚度时光。父亲始终是想与命运搏一搏的,他有才华,也有精力,自以为能干出一番事业,却未料到“大丈夫生世不谐,困如是也”。

父亲退休时才不过五十几岁,应该还有足够的机会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父亲不知道的是,仅仅几年间,世情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恍惚间发现自己已经不适应眼前的世界,他的经商理念已经落伍,他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而新时代所需要的,诸如人情世故、礼尚往来等商场规则在他的身上居然一点都不具备。

父亲退休后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开办了一家水暖门市部。一般业内的行家都知道,水暖门市只有依靠承接基建工程的水暖安装才能够做强做大,靠零售只能挣一些辛苦钱。虽然父亲退休之后的人脉大不如前,但只要他愿意走送礼、请托的路子,接一些“公家”的活儿应该算不上太困难。然而,父亲执意拒绝跑路子、拉关系,他想靠优质的服务打开局面,却使生意陷入了不尴不尬的境地,父亲开这个水暖门市部,也只是辛辛苦苦、勉力维持而已。

父亲开水暖门市之初,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一天,两个南方人抱着一匹布走进门市部,他们自称是来小城推销布匹的业务员,现金被偷,无法返乡,愿意将手上价值千元的毛料布匹作价处理,用以换取返乡的路费。这本来是一个彼时很常见的拙劣骗局,父亲却信以为真,他花费数百元钱买下了南方人手里的布匹,一方面是因为心存恻隐,想帮助南方人凑够返乡的路费;另一方面,父亲也未尝不是以为捡了个便宜,可以小赚一笔,由此不难窥见当时父亲进退失据的矛盾心理。

父亲晚年与一些老同事的交往也是同样,眼看着他们事业有成,也大都被提拔到领导的岗位上,父亲虽然依然以同事和朋友的身份与他们交往,但他内心的感受却是十分复杂的,隐隐间会不自觉地流露出些许人生的失意和忧伤……


图 11  1992 年,父亲(前排左四)主办单县劳动服务公司财会培训班


十三


父亲其实是一个唯快乐主义者,心大,不放事,虽然有时多愁善感,但一转眼就会冰消雪融。父亲一直以为,他的一生没有多大的作为,并且引以为憾,但在我看来,这既与时势相关,也与他本人的性格不无关系。人生在世,有很多事情是无能为力的,并不是你付出了一定的努力,就一定会有相应的收获。正所谓“性格即命运”,父亲个性张扬,喜欢排场,他追求的往往是那种轰轰烈烈的过程,有时做事未免雷声大、雨点小,形式大于内容。

而且父亲不矜细行,口无遮拦,有时开玩笑没有分寸,只顾自己高兴,不顾及别人的感受,经常会在不经意间得罪人。记得某年我跟随父亲去济南出差,由卫巷南口去位于卫巷北口的“四喜居”吃饭。走在路上,父亲忽然遇到一位多年不见的老朋友,当时父亲手里正拿着一个空饮料瓶,便直接敲在老朋友的后脑勺上。在父亲看来,这原是朋友之间表达亲热的一种方式,殊不知老朋友却觉得非常尴尬,他只是勉强地和父亲打了个招呼,便匆匆离去。老朋友离开之后,父亲还颇为不解,那么多年不见的老友,在济南偶遇,居然如此冷漠。

事实上,父亲为人正直,做事不知通融,就拿他的工作来说吧,但凡有一点点谦卑和顺从,他的职业生涯就会顺遂许多。这似乎是王氏家族共同的性格特征,因为不仅是父亲,王氏家族的很多亲人大都相似,他们总是自命清高,不合时宜,不愿趋炎附势,不愿随波逐流,不愿被同化,故而与时势格格不入,在小城显得颇为另类。而且王家人的生活一向讲究“节度”、节制、保守、细水长流、小富即安,大率以硁硁自守者为多,鲜有大富大贵之人。这种家族性格一以贯之,或是长期的历史积淀所养成,却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生存智慧:不投机,不取巧;有点小聪明,不会孤注一掷;缺少冒险精神,自然失去很多机会;却也因谨慎驶得万年船,能够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存下来,不至于一败涂地。

晚年将至的父亲已经渐渐安于自己一生的经历,淡忘了职业生涯的不公与人事纠结的得失。父亲晚年的消遣,只是与几个退休的同事打打小麻将,与晚辈们一起吃吃喝喝而已。曾经有一年春节,父亲与几个晚辈亲戚打麻将,谁赢了谁请客,正当大雪纷飞的天气,我骑着摩托车,带着父亲到处寻找饭店,父亲坐在后座上高声谈笑……如今忆起,恍如梦中。


图 12  20 世纪 90 年代,父亲(左一)与同事留影


十四


父亲的身体一直很好,只是到了六十九岁那年,父亲与金乡和鱼台的老同事们聚会,连续喝了几场大酒,结果诱发了脑梗死,留下后遗症,以致行动不便,父亲自此才算真正进入了晚年的生活。

父亲晚年有一大爱好,就是与全国各地出售老年保健药品与仪器的推销商联系。那些推销商好像都有父亲的电话号码,他们每次给父亲打电话,总会拍着胸脯保证,一定能治好父亲的后遗症,让父亲恢复健康。彼时父亲的工资卡已经交给母亲支配,母亲每个月留给父亲二百元的“小自由”,供父亲零花。父亲没钱买保健药品,便找母亲要钱,母亲不给,他便与母亲争吵,母亲最后总是无奈地妥协。于是,那几年父亲总会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快递包裹,而父亲也先后尝试了多种保健药品,却均无效果,最后才终于慢慢地接受了他的老病残疾的现实。

晚年的父亲一刻也离不开母亲,一会儿看不到母亲,父亲便会到处寻找,只有母亲在身边,他才会安心。父亲与母亲吵吵闹闹、分分合合了大半辈子,却又相互纠缠了大半辈子,而我们姊妹四个也在父母间劝了大半辈子架,这边跑了那边跑,只是为了维持一个完整的家。母亲始终对父亲抱持着爱恨交加的复杂感情,她虽然对父亲当年的作为充满了恨意,却依然细心地照顾父亲,母亲似乎生来就是为了服侍父亲,一生注定要与父亲纠缠到老。


图 13  晚年的父母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父亲小脑萎缩的症状日渐加重。为了讨好儿孙辈,父亲在本子上记下每个人的生日,唯恐忘记,到了谁的生日,父亲便送给谁一百元钱,作为生日礼物。彼时的父亲能够回忆起几十年前的旧事,却往往记不清昨天发生的事情。我把年迈的父母送进颐养院后,每次接到父亲的电话,他反反复复地只说一句话:“羔子(父亲对孙子的昵称)学会骑自行车了,千万把自行车管好,别让羔子自己骑出去玩。”直到有一天,我再也接不到父亲的电话,原来父亲已经不会打电话了。

在颐养院的几年,父亲大多数时间是在一种几近失控的状态下度过的,焦躁症、狂想症频繁发作,就像完全变了一个人,折腾得大家苦不堪言。后来,父亲失去了自理的能力,彼时的父亲正在与老境搏斗,他的晚年诠释了一个有关生命的寓言,而我目睹父亲的生命力一点一点地耗尽,却只能徒生人生无奈的感喟!


|

以上图文选自《老照片》第156辑

冯克力 主编

字数:126幅图 120千字

页数:188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定价:25.00元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



📖


定格历史 

收藏记忆 

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laozhaopian1996@163.com

转载:联系后台  |  购书:点击“阅读原文”


老照片编辑部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出版于1996年12月, 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每年出版六辑,专门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和相关的文章。定格历史,收藏记忆,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