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中,李宾还说道:
那时工厂不仅要生产抗战物资,也在力所能及地保障职工的福利待遇,年龄大的职工此时也有条件娶妻生子。从厂志查知1941年底建成职员住宅和技工住宅各2437平方米,分别居住60户和90户。1941年以后工厂陆续建设和加盖住宅。职员住宅为瓦屋木架砖墙结构的平房,技工、工人住宅为瓦屋木架篱笆墙结构的平房。
让我们再来看几张能印证这些文字描述的照片(图19、图20)。
图19 英文图说为:“在兵工厂技工学校的一个大礼堂里,厂福利部门请剧社来厂表演,慰劳辛勤工作的工人们。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图20 英文图说为:“兵工厂社区医院。国民政府兵工署雇用了一名医生为兵工厂员工进行体检,中国自己培养的护士在一旁协助;由于兵工厂与外界隔绝,因而,对于工厂社区的员工以及他们的家庭和孩子来说,提供充足的内部医疗服务设施是非常必要的。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图20上留有新闻审查官给出的裁剪线,以期取得更好的视觉效果,无形中流露了其对影像取舍的态度与审美。
李宾在文中还对周良云的照片(见《老照片》一四二辑第179页)有所感慨:“从图3周良云的照片可以看出,他就是在那时结婚生子的,而且妻子还烫了发,更显女性的青春靓丽,可见战时工人们的生活还是不错的。”
图21 英文图说为:“两位女工在清洁中国军队用的指南针上的玻璃盖。在生产中,必须自行研发这种不怕剐蹭的玻璃盖技术,尤其是封锁给大后方造成物资短缺的条件下。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且看下面这张女技工工作照(图21),虽然无法准确判定周良云妻子就是图中右边的这一位,尽管她的侧脸与上面的合家欢照片里的周妻非常相像。不过从这家兵工厂招募了不少女工来看,“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的人事招聘“定律”,抗战时期已在广为运用。
李宾整理的程箴的审讯记录中,随附了十余张照片,这些照片又涉及十几个人物的姓名以及职务或与程箴的关系。
这位孟姓同事,在一张合影里程箴标注的名字是孟绍牵,在孟赠给程留念的个人照里,标注为孟继程,其中一个想必是孟的字。这位孟姓同事出现在好几张合影中,因其相貌特征不凡,差别又不大,加之我又从李宾手中获得了一张《老照片》未发表的证件照,看样貌我可以确定他是孟继程,因此我在这批兵工厂照片里不费功夫就找到了他。
下面(图22)左右两张是李宾文中出现的孟姓同事,中间是李宾手头收藏的未发表的一张程箴审讯记录中的照片,而这张照片背面并没有注明是孟继程,然而,样貌解答了一切。且看图23。
图22 照片比对之二
图23 英文图说为:“这是一张光学仪器厂技术工人在用‘下坠法’测试火炮射程瞄准镜位置质量的照片,背景中的技工在做另一项测试。只有质量合格的器材产品才准许运出这家兵工厂。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图24 照片比对之三
还有那位赠予程箴签名照的马鸣岐(图24),从面部特征看,我很笃定地在《老照片》发表的另一张合影(第一四二辑第183页图)中也认出了他。
图25 英文图说为:“在光学仪器厂的山洞车间里,价值昂贵的钻床是要用一个临时‘屋顶’遮盖加以保护,以防止雨季岩石里的滴水、渗水侵蚀。中国大后方的这家兵工厂的所有重要机器都放在深深的洞穴中,以防止日军的轰炸破坏。战争信息办公室发布照片。”
接下来,我分明又在一幅车间工作的场景里(图25)发现了他(居中操作机床的那个人)。
借助我们在美国国家档案馆使用过的超高精度扫描仪,我放大了这张照片背景中操作机床的人物,试图从中找到程箴,却意外地看见了马鸣岐的身影!
我心存一个目标,想要协同李宾先生一起,努力去追寻这些审讯记录里的每一位抗战军人;让他们的后代,能一睹投身抗日烽火岁月的先辈们定格在大历史里的形象。
至此,还有一个小插曲需要予以澄清或者说补充,那就是,李宾文中所说的这段话:
为配合抗战的最后反击,以及滇缅作战,在抗战后期的1944年3月间,主人公和一帮同事又回到了四十九师,此时四十九师已划归了第五军,其在师直属保养团游动修理大队继续服役,随后跟随部队参加了滇缅作战和解放龙陵的战役,直至抗战胜利。从其履历看,他是一名典型的抗战老兵,还参加了我们近年才熟悉的远征军。
根据我对中国远征军龙陵会战历史的了解,以及向“滇西抗战三部曲”之一的《1944:龙陵会战》作者余戈兄请教的结果,第五军当年仅仅派出了第二百师(副师长熊笑三少将率领)参加了滇西龙陵会战,四十九师并没有参加,我手中所熟悉的龙陵会战照片也从来没有四十九师的。但是,主人公彼时所任职的“师直属保养团游动修理大队”是否随着二百师去了龙陵前线?虽无法查证,但也有可能;既然是游动修理大队,那么它的机动性肯定是比正规的师一级作战部队要大得多。还有,第五军的军属炮兵一部也确实去了龙陵前线,这样,就不能排除四十九师直属保养团游动修理大队被军部直接配属给二百师参战的可能性,而底层的普通一兵,尤其是枪械修理技工,是很难知道这种高层的部队调配关系的,也许程箴想当然地以为自己跟随的四十九师参加了龙陵会战。为了印证第五军军直属部队的参战,我特意找出了这张龙陵会战中第五军炮兵运输军队向滇西前线运动的照片(图26)。
图26 这张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照片,由美军通信兵拍摄,背后英文说明写着:“1944年5月,中国军队第五军炮兵运输车队向滇西前线运动。”
图27 英文图说为:“1944年10月12日,中国龙陵的滇缅公路附近的一处小型军械维修站,来自仰光的枪械修理专家魏洛礼在维修一支勃朗宁自动步枪,中国军械官尤上尉在检查另一些武器。”
图28 英文图说为:“1944年10月12日,在中国龙陵滇缅公路一旁,一个附属的小型武器维修站的技工们忙碌了一天后,在他们的‘宿舍’里休息。来自费城的赫尔伯特·布兰特中尉(左),来自仰光的枪械修理专家魏洛礼(后)和来自麻省的阿尔伯特·盖鲁斯中士。”
在本文交稿之后,实际上我还在为程箴们是否真正参加了第五军的滇西会战纠结不已。基于我对“直属保养团游动修理大队”被派遣往前线的分析结果,再次和余戈兄进行了深入探讨,余戈完全认同我的分析理据,最后扔下一句:“你应该还有滇西前线师级部队修械所的照片,当时所里有美军军士帮忙,二百师上来得晚,恐怕只能靠自己的枪械技师。”
于是,我又一头扎进从美国国家档案馆复制回来的照片中去,期待再有奇迹发生。
果然,功夫不负有心人。我在第五军第二百师滇西龙陵作战的照片堆里,发现了四五张“一个小型的武器修理附属单位”的照片,其中除了有美军军械官,还有几个中国战士的面孔!时间是1944年10月12日,地点是龙陵!
至此,我终于为程箴们参加滇西龙陵会战找到了可参证的影像证明,他们的确是百分之百的抗日远征军战士!
图29 军政部兵工署第□十三工厂游动修理队合影
本以为提交了上述所有文字和照片,即任务达成,万事大吉了。闲来无事,随手翻看电脑里的照片,无意中翻开了当年滇西战场援华美军Y部队华裔美国军械官容兆珍少校从中国战场带回美国家中的个人文件及物品;这些照片是2014年在美国加州从容兆珍女儿那里翻拍得来的。突然,在一大堆模糊不清的黑白照片中跳出来了这幅照片(图29)!照片没有随附的任何文字解说,但背景轿车上“军政部兵工署第□十三工厂游动修理队”的字样,似乎已解答了一切。虽然其中的“五”字不巧被一名军人的头部挡住了,但作为当年云南最大的一家直属兵工署的军工企业,而且是唯一曾向滇西、滇南战场派出“游动修理队”的兵工厂,自应当“五十三”厂莫属。
这张照片出现在容兆珍少校的私人相簿里,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容兆珍作为一名不会看中文只会说有限粤语的华裔美军军械官,亲历了滇西反攻中的松山、龙陵战役,他的日记中记录了他为中国远征军第八军炸掉日军固守的松山主峰批发了TNT炸药。和这张照片混在一起的,还有数张松山被我工兵爆破一瞬间的定格镜头。我在两万三千张照片中,也曾发现了容兆珍少校与捷克式轻机关枪打交道的照片。容少校的私人物件中,有许多中国远征军第十一、第二十集团军总部高官留下来的名片或签名照,多数还是军械方面的官员,除此之外,他还广交朋友,留下了许多当地风物民情的照片以及一些私人便条和名片。那么,这个游动修理队就正好是容少校的“对口单位”,打过交道之后,拍张照片便在情理之中了。
图30 英文图说为:“1945年2月20日,左起依次为第八军美军反坦克联络官巴克拉(E. J. Backora)少校、第八军军械官容兆珍(John C. Young)少校、第八军反坦克营营长刘前绪(音:Liu Chien Hsu)上校在一起测试捷克制轻机枪。”
这张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的照片(图30),是容兆珍少校滇西会战之后,在云南陆良帮助第八军训练的一个场景。
以上,无疑是程箴们参加了中国远征军滇西大反攻作战的又一有力的证明。
|
以上图文选自《老照片》第154辑
一座战时兵工厂的影像记忆
文图 | 晏欢
冯克力 主编
2024年4月 山东画报出版社
(点击封面或文末“阅读原文”可购买)
|
OLD PHOTOS
📖
定格历史
收藏记忆
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laozhaopian1996@163.com
转载:联系后台 | 购书: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