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克力:且行且珍重 | 新书推荐《老照片》第152辑

乐活   历史   2024-04-19 17:05   山东  


《老照片》第一五二辑

 冯克力 | 主编

2023年12月

山东画报出版社


 点击封面或文末阅读原文,可购买


书末感言

且行且珍重   冯克力


今年岁末,山东画报出版社和《老照片》分别迎来了建社三十周年和出版二十七周年。

曾几何时?一家初出茅庐的地方出版社和一套朴素无华的丛书,初试啼声,即响遍大江南北,演绎了一段不大不小的业界传奇。

纪念建社三十周年的活动虽简朴而内敛,却颇见用心,满是温馨,一条“欢迎回家!”的字幅,在寒冬里传递着融融暖意。新老员工与应邀而来的嘉宾们欢聚一堂,度过了一段美好而难忘的时光。

抚今追昔,大家无不庆幸出版社生逢改革开放的年代,宽松、开放的社会环境,为出版社的创业和《老照片》的诞生提供了难得的“天时地利”。毋庸讳言,山东画报出版社和《老照片》,都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尤其让大家感念的,还有“人和”。出版社建社伊始,即努力营造“以人为本”的良好氛围,鼓励、包容每一个员工的成长与发展。那些年里,也确有不少优秀的图书编辑和出版人从这里脱颖而出,成为了国内业界的佼佼者。在座谈会上,回忆起自己的成长经历,老员工们多饱含深情,有的竟至数度哽咽,泣不成声……

且行且珍重。

当然,大家也谈到了《老照片》。

被邀请来的嘉宾,当年都对《老照片》的编辑出版、发行传播有过很大的帮助。有道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以《老照片》的成长,此言之传,果不虚也!座谈中,嘉宾们对《老照片》二十多年来的坚持,对其“以图证史”的探索,和鼓励民众以家藏照片参与历史叙事的尝试,给予了高度认同。影像研究者晋永权更提出,《老照片》对平民照片的不懈征集与刊布,大有启蒙之助,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影像民主”。对晋先生的这一论断,包括他的心思,我完全能理解,且心有戚戚焉。只是稍稍觉得,假如把“民主”这一政治意味过于鲜明的词汇换成“平等”,又如何呢?不过影像传布的“民主”也好,“平等”也罢,好在这些《老照片》当年曾筚路蓝缕、孜孜以求的,多少都已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发展而实现了。

《老照片》创始人汪家明在第一辑的“书末感言”里,曾经说道“怀旧是一种美好的情感”。“怀旧”是一种“美好的情感”,也是一种可贵的人生智慧,自然也就蕴含着对未来的前瞻,正像山东画报出版社组织这次纪念活动的初衷——“照见未来,致远致美”。

且行且珍重。


目录

人与摄影

罗 勇  张崇岫的抗美援朝战争摄影

私人相簿

闻 溪  跪恩——谨以此文献给我的母亲杨洪珍

李 泳  与时代共命运的父亲李天民

张晓岚  陪父亲张世英回南开

刘大力  七舅李凤才 

故时风物

金延铭  解读日本京都大学所藏烟台老照片

贺 伟  聆听湮没的警笛声

刘 鹏  20 世纪 20 年代的老北京

牛国栋  济南的冬天 

旧事重温

彭守业  “三代民兵”的传奇

吕传庆  回忆我的大学生活

安 震  在深圳特区的日子

秦庆武   20 世纪 80 年代的无锡经济学研究

旧影钩沉

于 岳   从“蛛丝马迹”中破解老照片

王 栋   失落的异乡记忆:寻找爱尔泽·海瑟勒

陈 宇   一张清宫内景老照片

书末感言

冯克力 且行且珍重


封 面 三代民兵的合影(彭守业)

封 二 发起冲锋的中国人民志愿军(罗勇)

封 三 青岛消防队举行消防演习(云志艺术馆)



内文赏析

张崇岫的抗美援朝战争摄影

罗 勇


张崇岫今年已九十四岁。他曾是一名战地摄影记者,先后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1950年冬,张崇岫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朝鲜战争第二次战役新兴里战斗、长津湖战斗、小高岭战斗和第五次战役江口洞战斗、强渡昭阳江、五马峙伏击战等战事。在他的照片里,有气势磅礴、炮火连天的全景式战争画面,有与敌军短兵相接、激烈交战的情节,有敌我同框、冲锋陷阵的决战场景。一张张浸染着炮火硝烟的照片,让我们再次开启那场战争的记忆,如身临其境。

进入朝鲜以后,张崇岫接到的第一个任务就是到二十七军采访。当时志愿军二十七军与美国海军陆战一师杠上了,打得很残酷。在去前线采访的路上,枪炮声或远或近,始终不绝于耳。经过五六天的追寻,在新兴里东边一个小村庄里,他找到了二十七军。当时天下着大雪,队伍在雪地里嘎吱嘎吱行进,向长津湖方向集结,场景非常震撼。他用徕卡相机在一个高坡上拍了一个大场景(图1)。


图1  1951年5月17日上午7时,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六十师一七八团二营五连的战士们在连长毛张苗的带领下,一夜奔走六十公里,赶到朝鲜县里地区五马峙,追赶截击逃窜的南朝鲜李承晚部队。图为志愿军战士如猛虎下山向敌人冲去

图2 1950年11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七军八十师某部发起进攻时,受到敌军火力压制,战士们呈战斗队形,在雪地里匍匐向敌前沿阵地运动

图3  1950年12月,第二次战役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某部的战士们,奋勇冲上山头,歼灭守敌

图4  1950年1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七军某部官兵露营在冰天雪地

图5 1950年1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的战士们在激烈的炮火中,顽强阻击敌人

图6 1950年12月,中国人民志愿军九兵团围困下碣隅里美陆战第一师主力。被困之敌利用野战空军机场,紧急空运转移了一千余名伤员,并得到大量作战物资补充。志愿军坚决阻敌,激战数日,因冻伤减员严重,阵地被突破,美军侥幸突围南逃。图为志愿军某部攻击长津湖地区美军机场

图7 1950年12月,中美大战长津湖。图为在严寒的长津湖夜战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七军某部机枪手向美军阵地射击


长津湖西边是死鹰岭,东边公路上就是新兴里。新兴里、死鹰岭是长津湖之战消灭美军最主要的两个战场。志愿军二十七军八十师外加八十一师一部在新兴里消灭美军第七师三十一团团部和其第三营,以及配属三十一团的一个步兵营和一个炮兵营,击毙了三十一团指挥官麦克里安上校和继任指挥官赞斯中校。美军三十一团号称“北极熊团”,其被缴获的军旗,至今还保存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夜战是志愿军克服装备落后的重要作战方式。1950年12月初中美双方在长津湖激战的第九个夜晚,张崇岫想拍张志愿军夜间射击敌人的画面。当时没有闪光灯,只好点燃镁粉照明,快拍快转移,不然便十分危险。他很快拍了一张,当时判断,应该只能拍到近景,没想到在洗印时,发现远处美军帐篷被击中燃烧的画面也呈现了出来,无意间抓拍到了这一难得的镜头(图7)。“大战长津湖,人墙堵战火。激战九昼夜,美走滑铁卢。”这是张崇岫在长津湖作的一首小诗。那个冬天长津湖的枫叶特别红,他还特意捡了两片,夹在一个小本子里,七十多年了,至今还珍藏着,只是颜色变得更加深沉了。


图8 1950年冬,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在东海岸胜利会师

图9 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在1952年11月15日发行的邮票,一套四枚。其中两枚借鉴了张崇岫的摄影作品。此为其4-4

图10 1951年4月24日,第五战役第一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军五十九师某部反坦克小组(康水荣、王林、汪永生)拿着枪榴弹和手榴弹向敌坦克逼近,将手榴弹向敌坦克抛去

图11 1951年4月24日,朝鲜江口洞,在中国人民志愿军二十军五十九师某部的猛烈进攻下,美国陆军第二十四步兵师坦克队士兵举手投降

图12 1951年4月24日,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五十九师将士们翻越云岳山,追歼逃敌

图13  1951年4月24日,第五次战役第一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五十九师在“三八线”南抱川山区向云岳山江口洞方向挺进。图为行进中的某部电话班战士和坐在路边休整的战士


张崇岫拍摄朝鲜战争有个经验,要想拍到别人很难拍到的战斗场景,必须自己创造机会,到战斗第一线去,跟着先头部队走,与突击、穿插的战士们肩并肩,和敌人面对面。兵团摄影组,每天要做的拍摄工作由他们自行安排,上级并没有明确的指令,没有谁要求他们必须到前线拍摄。摄影组的其他成员,都没打过仗,没有战场经验,大多留在兵团驻地拍摄兵团总部和各个部队的日常军事活动。而张崇岫总是紧盯战斗第一线,哪里打得激烈,他就往哪里凑。

在长津湖,张崇岫一连好多天都跟着负责穿插任务的二十七军八十师某部四连行动。这个连后来被授予“新兴里战斗模范连”称号。连长名叫李耘田,山东荣成人,个头很大,特别能打仗。一次,李连长带着战士顺着湖边向敌后快速穿插,突然碰到一个连的美军正在长津湖的某座桥上列队,他毫不迟疑,举起驳壳枪就是一梭子,前排的美国兵应声倒下,后排的美国兵还在发蒙,没等弄明白对手是从哪钻出来的,战斗已经结束了。张崇岫跟着四连,拍他们攻克美军控制的山头;拍他们受到火力压制,保持战斗队形,突破美军火力封锁线;拍他们迂回到敌人背后出奇制胜。

当推进到离元山还有二十多公里的地方,长津湖之战已接近了尾声。四连接到上级命令要全部回撤归队,他们的任务已经完成了。但是张崇岫还想寻机拍一张反映中朝两军胜利会师的画面。有一天他挎着相机,揣着手枪,独自向前新港方向小心翼翼地奔走了七八个小时。当时大仗刚刚打完,零星的枪声时时响起,还有很多敌人残部四处流窜,路上随时都可能遇到各种风险。可他为了拍到照片,已经顾不上这些了。总算是幸运,当他赶到东海岸时正好碰上志愿军二十七军某部侦察队和朝鲜人民军的海岸部队正在集结,听说要给他们一起拍张照片都挺高兴,也很配合。这幅具有象征意义的《中朝人民军队胜利会师东海岸边》的照片,曾被国内外报刊竞相登载。在1952年抗美援朝二周年时,还被邮电部印制成志愿军入朝作战纪念邮票,向全国发行。


图14 1951年5月16日下午5点30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六十师一八七团的战士们开始为强渡昭阳江做前期火力压制

图15 1951年5月16日下午5点40分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六十师一七八团三营八连的战士们冒着炮火强渡昭阳江,向南岸守敌发起攻击

图16 1951年5月16日下午5时40分后,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六十师一七八团三营八连的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和疯狂阻击,冲向昭阳江对岸

图17 中央人民政府邮电部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二周年,在1952年11月15日发行邮票,一套四枚。其中两枚借鉴了张崇岫的摄影作品。此为其4-3

图18 1951年5月16日至17日,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二十军六十师一七八团二营五连的战士们在连长毛张苗的带领下,十二小时内经大小战斗十三次,前进约三十公里,歼敌五百余人,缴获汽车七十余辆,及时占领了五马峙合围要点,截断了南朝鲜李承晚部队向砧桥方向之退路,为歼敌创造了有利条件


1929年10月,张崇岫出生于安徽巢县(今安徽省巢湖市)。父亲张惟吾是巢县中学行政事务员,母亲刘天娇是个有文化的小脚女人。张崇岫在家排行最小,上面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他小时候上的是巢县夫子庙小学,只上了三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就爆发了。1942年秋,母亲鼓励他报名参加了新四军第七师巢南游击队,那年他只有十三岁。1944年,张崇岫被区领导选中送皖江联中学习,由于他文化底子薄,只能以试读生入校。他很珍视这次学习机会,异常刻苦,第一年学习成绩就赶了上来。1945年,日本投降时,学校停办。因为国共两党签订了“双十协定”,张崇岫所在的新四军第七师将北撤山东。他回到部队,先后被分配到七师六十二团警卫连、十九旅五十六团三营七连和一营营部担任文化教员。

1946年,张崇岫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他还不到十八岁。后来张崇岫一直担任文化教员,平时行军打仗和战士没有什么区别,一有空还要教战士们认字、唱歌和组织文体活动。每一场战斗结束,他还有一项重要的特殊工作,就是协助教导员处理牺牲战友的后事:登记上报烈士信息,参与清洗、掩埋烈士遗体,并通知家属。1947年这一年里,张崇岫为一营登记埋葬的烈士就有五百多人。

后来,张崇岫被调往东线兵团政治部新闻训练班学习。选择他去从事新闻摄影,是因为他有连队生活经验,又经历过战火的锤炼,有更好的条件深入前线去采访拍摄。后来的事实证明了选择他从事战地摄影的正确性。

张崇岫是跟着兵团政治部先遣部队进入朝鲜的,当时他带了两台相机——一台徕卡、一台蔡司,还有在上海买的二十多个胶卷,为此他还专门缝制了一个装胶卷的布袋子围在身上。后来陆续到达的摄影人员是上海红叶照相馆职员和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张崇岫是摄影组组长。抗美援朝战争一共有五次大的战役,张崇岫参加了第二次和第五次战役的前线拍摄。

第二次战役中的长津湖之战结束后,张崇岫回到兵团机关。1951年4月22日,第五次战役的第一阶段全面打响,他又及时赶到战场前沿,拍摄了志愿军将士全线出击、突破敌人封锁线、迎着炮火前进等画面。他的镜头始终盯着一线的战士,画面浸染着硝烟。由于志愿军士气旺盛,将士们奋勇冲杀,所以他拍的画面无论气氛和瞬间都非常到位。有一次张崇岫跟着第二十军五十九师一个团推进。路上,团长好奇地问他:“你是哪个单位的?”张崇岫说:“我是兵团政治部宣传部的摄影记者。”团长惊奇道:“啊,你也跟着上来啦?”这个时候他们已到“三八线”附近,“三八线”张崇岫来回走了两次,十公里之内一片焦土,过“三八线”的时候,看到好多大树桩子还在燃烧,树都被炸倒了,要踏着乱石、炸出的弹坑穿过去。

4月24日,他们翻越海拔一千六百米的云岳山。团长把三个营长找到了一起,命令他们抓紧时间,抓住时机,截断公路,把南逃的美军二十四师的余部全部消灭。老远一看,美军有几百号人和几十辆坦克、卡车,挤在马路上缓慢前挪,阵势不小。随着一声令下,军号四起,志愿军战士如猛虎下山,上千人一起向美军直扑过去。这时的美军已是强弩之末,被志愿军的阵势所吓倒。他抓拍到了美军军官被俘、士兵举手投降的画面。打坦克的照片一直是张崇岫最想拍的,这次机会来了。志愿军战士爬上坦克,美国大兵一个个从坦克车上往下跳,战士们端着冲锋枪命令他们投降,他调整站位,抢着跟拍。此时的张崇岫是身体素质过硬、战斗经验丰富、摄影技能熟练的战斗者和摄影者。

第五次战役发起后,张崇岫曾和新华社记者徐学增、新闻电影制片厂摄影师杨序忠等人一道,随部队挺进“三八线”。在一次空袭中,杨序忠不幸遇难。在朝鲜像这样遭遇轰炸牺牲的事情很常见。战场上的美军拥有制空权,出动的飞机特别多,而人走在公路上又没地方躲藏,很难避免伤亡。志愿军二十七军的文字记者王阎华,就是一个人走在路上时,突然来了四架飞机追着他猛烈地轰炸,到底没能躲过,不幸身亡。张崇岫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有一次,他与二十七军的记者史云挎着相机,走在路上被敌机发现,他知道飞机肯定不会轻易放过他俩,就飞快地往长津湖大桥下面跑,钻到桥洞中间蹲了下来,同时非常镇定地喊史云赶快蹲下,不要乱跑,不要害怕。四架飞机围着大桥两边足足转了二十多分钟,子弹和炮弹皮在他们周围乱飞。由于桥面较宽,虽然桥洞两侧被炸得一塌糊涂,但他们躲在中间毫发无损,幸运地躲过一劫。之后,史云多次和人说:“还是老张战斗经验丰富啊!”

经常有人问张崇岫:“战地摄影是不是很危险?你怕不怕?”他说:“战地摄影当然是危险的,幸好我有比较多的战场经验,胆子很大,从不知道怕。我从巢南游击队开始,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经历的战争场面无数。在前线,我曾被炮弹炸起的泥土掩埋过。面对你死我活的战场,我从不恐惧。”


图19 2023年,张崇岫获得“中国文联终身成就奖(摄影)”。这是他在第十四届中国摄影艺术节展览现场观看展览。温沁摄


关于张崇岫作为战地摄影记者的风采,2010年10月出版的《老照片》第七十三辑里所刊袁质《一位志愿军老战士的珍藏》里曾经说道:“张崇岫时任志愿军九兵团摄影组组长,是一位优秀的战地摄影记者,他当年的助手、后来成为剧作家的边震遐曾著文回忆张崇岫的战地生涯,其中写道:‘……在喜庆胜利的日子里,张崇岫也以凯旋英雄的豪迈姿态回到兵团机关,虽然经历了无数艰险,却毫发无损。他身材挺拔,脸色红润,留着一抹俏皮的小胡子,腰间别着手枪,胸前挂着照相机,全副美式着装,肩上吊着用废电话线串起的美军食品罐头,自豪又潇洒……’这些记述,从一个侧面勾画出那些穿梭于战火硝烟中的战地摄影记者们的风采。”

纵观整个世界战争摄影史,张崇岫的战地摄影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被称为“战争摄影鼻祖”的摄影师菲利斯·比托,1860年跟随英法联军进军中国,不过是出于商业的目的,对战争后的天津大沽炮台和北京进行了拍摄。日本摄影师小川一真在中日甲午海战和日俄战争中的摄影,同样是受聘于军方在己方军队安全情况下的拍摄。大名鼎鼎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曾经说过,“如果你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炮火不够近”,他的《士兵之死》《诺曼底登陆》自然也都是不朽之作。而像张崇岫战争摄影作品里那些战火纷飞、敌我攻防的战地照片,在世界范围内也同样是罕见的。这些作品源于张崇岫本身就是一名战士,相机是他的武器。在战场上,他用手中的相机实现理想,告慰战友,报效祖国。他的战地摄影作品将永铭史册!


(本文是作者根据张崇岫老人口述和2023年第8期《中国摄影》相关内容编撰。特别鸣谢为发现整理张崇岫摄影作品做出过不菲贡献的许国先生。)


|

以上图文选自《老照片》第152辑

冯克力  主编

2023年12月  山东画报出版社


(点击封面或文末“阅读原文”可购买)

|



📖


定格历史 

收藏记忆 

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laozhaopian1996@163.com

转载:联系后台  |  购书:点击“阅读原文”


老照片编辑部
山东画报出版社《老照片》出版于1996年12月, 是一种陆续出版的丛书,每年出版六辑,专门刊发有意思的老照片和相关的文章。定格历史,收藏记忆,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