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第一五四辑
冯克力 主编
字数:142幅图 120千字
页数:188
出版日期:2024年4月
定价:25.00元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目录
旧影钩沉
晏 欢 一座战时兵工厂的影像记忆
私人相簿
李 洁 澎湖舅舅的家藏照片
王晓革 外公曾是志愿军铁道兵
邵尔辉 母亲的眷恋
秦庆武 有独立人格的父亲
郑世鸿 口述 孙易平 整理
往 事
冯伟山 1985 年的哥哥
事件写真
杨 潜 阳夏之役中的荫昌
旧事重温
赵 捷 金苏豫 野营拉练纪事
小 非 广仁路闲话
陈国泉 口述 龚玉和 整理
我的“小三线”记忆
人生况味
王端阳 母亲相册里的友人(下)
祝 杰 与藏族青年结婚的兵团战友
邓海南 诗人的合影
名人一瞬
黄豆米 一面永恒 ——惜别戴逸先生
逝鸿片羽
万昌文 一本民国复旦生的日记
书末感言
冯克力 不期而遇
封 面 抗战时期地下兵工厂工作中的学徒工(晏欢)
封 二 荫昌在汉口前线(云志艺术馆)
封 三 民国时期的结婚照(小非)
书末感言
不期而遇 冯克力
与历史现场的不期而遇,在《老照片》里,每每有之。
两年前,李宾于一四二辑《老照片》披露了自己收藏的一份“审讯记录”及随附的十几张照片。从主人公程箴的“交代”和随附的照片里,读者除了得以感知彼时一代“热血青年的人生”,还多少知道了,在抗战时的昆明曾有过一座规模可观的“第五十三兵工厂”。虽然作者通过检索文献,对兵工厂的情况力所能及地做了一些介绍,惜随附的照片多为主人公程箴及同事们当年的各种合影,并且多是在照相馆里照的,从中自然也就很难窥见这座战时兵工厂的风貌。
就在读者对这份“交代”和这些照片已逐渐淡忘的时候,中国抗战远征军历史图像研究者晏欢却很偶然地与之不期而遇。便有了本辑的《一座战时兵工厂的影像记忆》。这些来自美国国家档案馆的高清影像,让我们与那座享誉大后方、深藏地下的现代化兵工厂蓦然相对之下,恍若身临其境,极感震撼。
当年的战地记者,为藏在山洞里的轻机枪生产车间照片所起的标题是:“枪支从地下‘生长’出来。”可谓生动而形象,颇引人遐想。而今,伴随着这张八十多年前在山洞里诞生的照片,其所定格的那段历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不也是从地下“生长”或曰“浮现”出来的吗?
有言道:历史有其自然呈现的力量。难道不是吗?那些历史的痕迹,哪怕是一宗档案,一张照片,一束信札,一篇自述,一本日记……常常会由于某种特殊的机缘,与人们不期而遇,或丰富或校正着我们对历史的认知。本辑杨潜《阳夏之役中的荫昌》,其中一张罕见的荫昌督师抵近前线指挥的照片,原与众多的照片一起贴在一本名为“阳夏之役”的相簿里。此照一经跃入作者的眼帘,便引发了其对荫昌史述的一些辨证与思考。而万昌文《一本民国复旦生的日记》,也见微知著,以个人亲历,留住了一·二八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鲜活片段。
显然,只要保持着开放的心态,保持着与历史“不期而遇”的敏感,它或迟或早,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来到我们面前。所以呢,也就大可不必为所谓“历史虚无主义”而忧心忡忡了。
内文赏析
阳夏之役中的荫昌 杨 潜
在辛亥革命的历史叙事中,荫昌被“定妆”为平庸至极的人物,“临阵怯战,纨绔无能”是长久以来贴在他身上的标签。又有所谓知情者言之凿凿的口述回忆加持,以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荫昌成了一个让人奚落嘲讽的“丑角”。荫昌在阳夏之役(“阳”为汉阳,“夏”为夏口,乃汉口之旧称;所谓“阳夏之役”,是指辛亥首义后,湖北革命军同南下镇压的清军之间的战争)中的种种传闻是否可信呢,云志影像馆收藏的相关老照片,为还原历史真相提供了佐证。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清廷迅即调派军队,进行武力镇压。10月12日发布谕旨,令陆军大臣荫昌督师,并由其节制湖北军队及河南等地的援军。正在直隶永平府举行秋操的北洋新军中止演习,进入战时状态,首批南下部队星夜就道。1911年10月14日《上谕档》专旨:“现在派兵赴鄂亟应编配成军,着将陆军第四镇暨混成第三协、混成第十一协编为第一军,现已派荫昌督率赴鄂。”同时,清军另有筹划编组第二军和第三军的计划。随着战事的发展与政局的变化,南下作战的清军,其部署也做了相应调整。其中以“临阵换将”,由袁世凯接替荫昌执掌军事指挥权最为扑朔迷离,当时对其中内幕有各种臆测,以致后世对此也众说纷纭。随着清朝的覆灭,在辛亥之际被推上历史风口浪尖的荫昌,为前朝遗老所不谅,甚至视他为葬送清朝的罪人之一。朝野上下风传他的“八卦”,如“设司令部于火车,车前后各置一车头,胜则进,败则退”“收棉花的农妇吓退荫昌”等,让人发噱。至于“不敢身临前敌,止步于孝感遥控指挥”“北洋军不听荫昌调遣”等一些说法,人们也信而不疑,似乎坐实了荫昌战场上的怯懦表现。
由驻武汉外国记者拍摄的阳夏之役影像,既是南北双方战场对决的记录,也是破解荫昌“怯战之谜”的物证,虽然早有学者依据文献重新探究与考证,基本还原了真相,但阳夏战役之初,荫昌及行营司令处的行止仍说法不一。对阳夏战役老照片择要释读,可以直观历史现场中的荫昌。
先略说荫昌其人。荫昌出生于咸丰九年(1859),虽为满洲旗人,但家世并不显赫,同治十一年(1872)入北京同文馆习德文。光绪三年(1877),派任清朝第一批赴德随使翻译,得以在驻外期间学习西方军事技术。光绪十一年(1885),李鸿章在天津创立陆军武备学堂,仿照西方军事学校办法,且多聘用德国军事教官。因缘际会,荫昌出任学堂提调,主持学堂章制课程的制定。因军事变革之需,荫昌由此进入日渐崛起的新军系统。庚子事变后,荫昌的仕途进入快车道,历任驻德国公使、江北提督、陆军部侍郎、陆军部尚书、陆军大臣等职,成为政坛举足轻重的人物。进入民国,荫昌继续高官得坐,尽管充当的是“帮闲”角色,仍被清朝遗老视为“贰臣”,多有抹黑诋毁。
图1 这帧照片除确证荫昌(居中者)汉口前线的行止外,还隐藏着重要的历史信息。荫昌在随从护卫陪同下拄刀而立,表情平静,似有所思。一名军官右手握驳壳枪左手叉腰的肢体语言,尽显现场的紧张气氛,此人疑为京畿宪兵营管带张厚坤,此前被任命为行营的卫士长。荫昌及属下穿着的军人常服,是清军自 1905 年军装“改头换面”后的最后绝唱。在清朝终结前夕,陆军部对军装及军衔标志又做了改进,于 1911 年 3 月 29 日奏报朝廷批准施行。以往新军官兵的常服只佩戴袖章,此次改为礼服、常服均可佩戴领章、肩章、袖章,其式样图饰都有改动。这些变化是研究清末新军改制的直观物证。另外,荫昌留起的“牛角须”,亦称“威廉须”,是清末民初不少军政要人的“时尚”。直到德国欧战失败、威廉二世垮台,八字牛角胡才逐渐式微。观察时代风气的转移,也能体味、洞察前人的精神世界。
这是荫昌抵近前线指挥清军进攻的一张照片(见图1),地点为汉口大智门车站。这帧照片确证了荫昌在战役的初始阶段,一度将行营推进至作战前沿,并非不敢以身犯险,让以往旧说不攻自破。为了厘清荫昌此次督师的行迹,以及被召还的真实原因,先按时间链条梳理他出征后的重要活动。
荫昌于10月15日傍晚离京,次日下午专车过彰德,前去洹上村拜访袁世凯。荫昌离京的前一天,袁世凯简授湖广总督,会办剿抚事宜,因而荫昌访袁既是官场礼仪,也有会商用兵方略之意。两人原本就渊源很深、私交甚笃,在清末新军编练中多有交集。1899年袁世凯出任山东巡抚时,荫昌也随后前往,襄助军务和处理对德外交事宜。1908年末,在袁世凯被斥退之时,主张杀袁的皇室成员未能得手,与荫昌从中转圜大有关系。关于会谈内容,时人虽有记述,不过都是一些场面上的话,自然不能揭示袁世凯真实的心思。荫昌副官长丁士源的《梅楞章京笔记》载:“袁曰:此次革命不可小觑。荫大臣曰:当然。度(指杨度)曰:恐响应之省不鲜。”袁世凯还询问了行营人事安排等问题,他俩单独密谈的内容则不为外人所知。但事后袁世凯给冯国璋、盛宣怀的信函中,均提到荫昌“踊跃前进”。此时的荫昌尚未意识到武昌的星火即将燎原的棘手局面。
图2 行营司令处人员抵近双方交火的前沿察看敌情,此时所处位置,仍在民军炮火射程之内。画面中的西方人,或是各大通讯社派驻武汉的记者,或是领事馆外交人员,以中立者身份穿梭于交战的两方,可谓左右逢源,无孔不入。尽管西方各国对中国发生的政治危机态度并不一致,却对战争走势、政局变化表现出高度关注,无论是发往世界各地的战地报道,还是为本国收集报送的情报,多有同情或支持革命党的声音,影响了西方外交官对辛亥革命的立场,对于促成南北议和起到了正向作用
荫昌与袁世凯匆匆一晤,连夜南下。10月17日夜抵信阳后停车,河南巡抚宝棻已派人在此开设了兵站。荫昌次日电奏北京行营暂住信阳,这与当时的清军兵力输送、铁路混乱失序及前方敌情未明有重要关联。信阳以南的武胜关,尚有湖北新军把守,守关将士是否倒向了革命党人并不明了。荫昌到信阳即派参谋官徐孝刚等人,赴汉口联络先行南下的清军并侦察敌情。随后,荫昌又从前来催兵的鄂军人员口中,获知了前线战况,再派丁士源及二十余名宪兵,携带饷银、军粮火速赶往汉口的滠口站,整理布置尚处于集结状态的南下援军。汉阳兵工厂已为民军占据,湖北的军火储备大多被湖北军政府掌控,就地补充已无可能。此时,荫昌不得不把筹措前敌所需的军械弹药、军饷粮秣作为急务。自10月20日起,前线战况改由荫昌奏报。10月21日,行营司令处前移至孝感境内的花园站,全面接手了湖北前线的作战指挥。据《陆军部征鄂阵中日记》载,直到本日,先行抵达汉口的援军所需火炮弹药尚未运到。次日继续南行至孝感城。双方初战时,清军火力不足,是导致要地刘家庙失守败退滠口的重要因素。
图3 10月18日,民军沿京汉铁路线,再向困守刘家庙一带的清军发起攻击。从武昌退出的张彪残部及河南援军,以江岸车站为支撑点进行防御,以待荫昌率部前来。经两日激战,民军夺取了这一保卫汉口至关紧要的门户,并调动兵力伺机向滠口方向进攻。图中显示民军新招募的兵员,身穿各式服装且未戴军帽,为辨识敌我,左臂缠有白布条。当地民众热情支持湖北军政府,踊跃参加民军,作战虽勇敢,但多数新募兵员缺乏军事训练,御敌能力不强。当清军主力投入战斗后,造成了汉口战斗的溃败
图4 南下清军沿铁路线开设的宿营地。现场似乎缺少大战来临前的肃杀与紧张,倒是那些或忙碌或慵懒的士兵身影,让人油然生起探究的好奇。始自甲午战后的编练新军,至清朝终结前历经三轮,从小站练兵到编练武卫军,经庚子之变,又是自强未果,一败涂地。庚子后清廷颁布变法新政诏书,新军改制成为新政急务。清廷腐败彻底,仅靠新式军队来拯救走向末路的王朝,是无法实现的。原本被冀望强化其皇权的新军,却成了倾覆清朝的主力军
清廷调兵之初就措置失当。军咨使良弼以为用兵南方,水网交织,重装武器不便机动,未调度炮队同时南下。北洋新军的步兵虽配备火炮,但数量有限。尤为致命的是,炮弹在输送中被负责枪弹供应的蒋作宾做了手脚。任职于陆军部的蒋作宾留学日本时就与黄兴等人交往,他故意把装弹的火车序列编在最后,导致炮弹迟迟不能运抵前线。清军曾凑集了七十二尊山炮,而实弹数量仅有二十五枚。
阳夏之役战前的清军窘境,远在北京的清廷并不知情。许多官员认为叛军不过是乌合之众而已,大军一到即可指日荡平,而荫昌停留信阳数日,在他们看来纯属贻误战机,不可理喻,应尽快对民军发动进攻。其中邮传部大臣盛宣怀最为急切,因他在武汉有巨大的家族产业。丁士源记述:荫昌率幕僚离京“方开车间站长忽报告邮传大臣盛宣怀即时莅站恭送,并有要事与荫大臣面商。因之欢送军号吹而复止。盛旋至站登车,持汉阳地图一纸,请荫大臣下令,全军攻汉阳时,如汉阳铁厂少受损失,即赏银十万元。荫大臣笑颔之。盛即退至站台,向车窗高声曰:适所言,诸君勿忘。荫大臣曰:君备款可耳”。大厦将倾之际,盛宣怀念兹在兹的还是一己私利。盛宣怀算是晚清能臣,掌邮传部后,或因私心作祟,将众筹商办的铁路收归国有,引发“保路运动”,导致人心离散,成为武昌起义诱因之一。
盛宣怀曾联合度支部大臣载泽,向摄政王载沣请旨令荫昌迅速南下。留存下来的面奏节略中有“惟自来用兵,未有统帅畏缩不前而能使将士用命者也”“荫昌若再逡巡不进,贻误事机,岂能当此重咎”。盛宣怀的这番操作,反映出当朝高官的焦灼心态,也成为荫昌日后被斥为“徘徊不前、怯战观望”的口实。最终,盛宣怀还是做了替罪羊,被革职,永不叙用。
图5 清军派往湖北前线的宪兵,负责监察战场军纪并执行军法。行营司令处设总执法官,由陆军部军法司参领、行营副官长丁士源兼任,从陆军部直辖的京畿宪兵营抽调人员,组成行营卫队和执法队。清末宪兵的创建始于1908年,由直隶总督奉旨先在大沽成立宪兵传习所,聘日本教官,仿日本宪兵编制,通过速成培训,随即编成北洋宪兵一营,次年又编成京畿宪兵一营,前者归直隶总督管辖,后者由陆军部直属。照片上的官兵换上了有新式军衔标志的军服,这些从新军中挑选出来的身材壮硕威猛、手捧长柄砍刀的军人更让人感到一丝寒意。清军颁布的《陆军大臣行营司令处临时军法令》(第二号)详列十八条军纪,军人若触犯其一即处死刑
阳夏之役是以民军率先进攻清军揭开序幕的。10月18日凌晨,双方在刘家庙铁路沿线一带展开激烈攻防。民军一度占据江岸站,但遭清方军舰的炮击,被迫撤出,清军失而复得。次日,民军再攻,拨一路炮队同时炮击军舰,当天下午三时,完全占领刘家庙的江岸车站,控制了汉口的重要门户。而清军撤至滠口,以待援军。刘家庙至滠口路段有大片湖泊沼泽,靠三座桥梁贯通京汉铁路,此地得名三道桥。民军试图夺取这处兵家要隘,连续两天猛攻三道桥,虽付出重大伤亡的代价,进攻均告失利,不得已在三道桥以南转入防御。清军方面,则有大批援军陆续前来,10月24日,由禁卫军抽调的野战炮营也抵达滠口,清军士气大振。10月27日拂晓,荫昌下令,清军分三路反攻,沿京汉铁路渐次向汉口市区推进。作战经过史述甚详,此不赘述。但对于攻占大智门的具体时间,则记述有异。
图6 清军的炮兵在阳夏之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除南下清军的各镇、协均配属炮兵之外,又从禁卫军中另调一个炮兵营。图为清军列装的75毫米克虏伯野战炮,而民军主要装备的是57毫米过山炮,为汉阳兵工厂仿制的国产炮。清军火炮射程及威力远在民军火炮之上
图7 民军弃守大智门车站,是在清军攻占刘家庙江岸车站后,此后清军又向汉口市区推进了数公里,此后双方转入巷战。从图片现场可见尸体横陈,至于在大智门站外双方拼死交锋,乃至肉搏,更是伏尸遍地,战况惨烈。清军随后在大智门站开设了救护所,战伤救治相较民军更得力。据熊秉坤述:刘家庙附近的古德寺住持昌宏法师,带领僧众救护民军,战后又在寺后菜园掩埋战死军人的尸体三千多具
《辛亥革命资料丛刊》第五册收录的王树枬《武汉战纪》,大智门车站是在10月28日为清军夺取。张国淦编著的《辛亥革命史料》所记:“初七日(28日)午前七时,民军在大智门新停车场一带防御,清军由刘家庙进攻”,“是晚,清军仍在刘家庙,民军仍在大智门新停车场,各在原阵地宿营”。次日下午民军弃守,退却至歆生路及刘家花园一带。《国民革命战史·建立民国》第二卷记载:10月28日“上午七时许,民军由大智门向洋商跑马场清军反攻失利。午后二时三十分,清军第四镇攻占大智门车站”。而清军档案的一份《九月初六日陆军大臣荫昌致军咨府陆军部电》中称:“我军今日由滠口进攻,通过三道桥后,匪势败却,我军奋勇攻击,毙匪甚多,夺获炮械多件。既得刘家庙,乘胜前进,遂占领汉口大智门。”由上可知,关于清军攻取大智门的时间竟出现了三种不同的说法。按说应以荫昌电奏为权威,他是断然不敢谎报军情的。爬梳史料,在武昌起义发起者熊秉坤撰述的《阳夏战争日记》中找到了答案。10月27日日记载:“自午前由刘家庙败退后,各协在大智门集合,收集残余兵士,五协有三百余人。九标统带杜武库为前卫,炮队统带姜明经为临时总指挥,分两路进攻:一顺铁路而下;一由竞马场西南端小道前进,与敌遭遇于竞马场,互有胜负。但敌之地势较优,又有机关枪之利,我军死伤甚多,不能支持,且战且退。日暮停战,在歆生路集合检点人数,所剩无几。”熊秉坤是此次战斗的亲历者,他记述了27日下午,大智门车站弃守,民军退至歆生路。当夜,清军在大智门设置了警戒线。10月28日日记:“早六时,见总指挥(指姜明经)潜逃,各将其属带攻大智门停车站一带敌兵。九标一营督队官及十标一营管带均受重伤。因见敌兵伏于民房内,便即纵火焚房,敌便退至竞马场,我乃占据大智门。坤即欲进攻竞马场,无如总指挥已逃,诸队伍不归调遣,兼无粮食,兵士多不乐从。移时,见敌兵以一部由后小路向硚口进攻,以一部由法租界后方顺铁路向大智门停车站进攻,我军败退,复又占领,但兵士纷纷逃散,不能任战,是因总指挥逃走故也。”民军一度反攻得手,当日,大智门车站再次被清军夺回。
图8 被清军捕获的民军一方人员。这几名没有穿着军服的壮年男子,是否为新募的民军难以查考。在清军看管下,他们被捆缚在候车站台的柱子上,面对外国人的镜头,是一种毫不在乎的表情,明白无误地表明了清朝灭亡前的人心向背
图9 被炮火击中的车站附属建筑冒起滚滚浓烟。双方交战中火炮频频误击,夺走无辜生命,包括涉外的建筑、油厂等商业财产也遭重大损失。但在战中和停战后,清军与民军均各执一词,指对手为肇事方。汉口大火造成的人道灾难,冯国璋始终否认纵火所致,袁世凯也百般遮掩,以致追责冯国璋之声不绝于朝野。袁世凯后以段祺瑞替代冯国璋,或也有平息舆论的用意
不厌其详地考证这个时间节点,是为确定荫昌在大智门的具体时间。最大的可能是在第二次夺取大智门车站的10月28日。因为在前一天的上奏电文中有“俟得详报,立即驰陈”语,当时,荫昌还在滠口。另任职内阁承宣厅的许宝蘅日记载:“初七日(28日),十一时到内阁,知荫大臣有电到,得一胜仗,北军进驻大智门。”亦是佐证。荫昌与冯国璋交接指挥权,发生在10月29日的午后。行营司令处总参谋易乃谦致陆军部电称:“是日午后,冯军统抵汉,奉荫大臣命令,第一军军队遂遵旨归其统帅,章京(指本人)即晚回至孝感。”荫昌交卸后,随即离开汉口前线。并在返京途中的信阳,和正在南下的袁世凯会面,于11月2日回到北京。
报效清廷心切的冯国璋,接掌兵权后率部发起猛攻,迫使民军转入汉口市区,利用街巷、房屋伺机阻击清军。在双方巷战缠斗之时,冯国璋下令火攻,10月31日纵火焚烧自硚口至蔡家巷一带,大火三日不熄,民众死伤无数。他在奏报战况时,谎称汉口大火是由炮击所致。外国驻汉口各领事馆收集的情报,在报告本国政府时,皆认为是清军纵火所致。11月2日,汉口战斗阶段结束。到11月27日,这场历时四十余天的战役,以清军攻占汉口、汉阳而结束。而湖北军政府虽在军事上失利,却促成了南方多数省份的陆续独立,革命党人与清廷的力量对比发生了逆转,由此形成南北对峙、开启议和之局。
图10 从直隶调派的清军兵力投送,是靠京汉铁路输运完成的。受到运力不足、调度失当,以及铁路沿途混乱等因素制约,清军行动迟缓,不能迅速抵达前线。似不便以此视为荫昌“颟顸怯战”的证据。后人论史,以现代军事投送标准,审视百年前的军事能力,以今律古,岂不谬哉?
图11 汉口法租界仅距大智门车站二百米左右。铁路修建之初,勾起了法国人的贪欲,1901年5月起,驻汉口领事屡次要求拓展法租界,湖广总督张之洞认为事关路权,称“若与一国租界毗连,则平日官民商旅搭车运货,固多不便。一旦有事,转运兵械粮饷,尤为外人所挟持”,因此坚拒不允。阳夏之役中,五国租界均拒绝交战双方人员进入其区域,并设置壁垒。其中,俄国人反应最为激烈,以保护侨民为由,增调二百名士兵来到汉口
图12 阳夏之役期间,汉口的外国租界高度戒备,各领事馆通报南北交战双方,严禁中国武装人员进入租界区域。英德美俄等国有近二十艘战舰,云集汉口一带,以护侨为名,派海军陆战队员登岸,与汉口常驻外军共同协防
图13 西方列强对武昌起义态度有别,但各国驻军却打破畛域,协调行动,视中国军人为最大威胁。图为英军在租界入口修筑街垒,严防死守
回到荫昌在阳夏战役中途被召还的话题,最主要原因是,清廷在武昌起义事发之初,一面匆忙委派荫昌督师南下,一面催促袁世凯出山,因袁世凯有待价而沽之意,从而形成“一军两帅”之局。袁世凯自然不会满意,故在上谢恩折的同时,又详尽提出了用兵的“节略八条”,其中有“用兵之道,因时变化,未可绳以文法,遥为牵制”,换言之,所赋予的军事权,不宜受到军咨府、陆军部的遥控和掣肘。这八项条件,在拥袁派的推动下,清廷很快接受,为统一事权,便决定调回荫昌。至于荫昌受命出征后,未能挥师“速剿”,既有军事上的诸多制约,更因清军首战失利后,采纳了袁世凯提出的先“固布守局”的建议,并非因为南下的清军不听号令,也不是怯懦畏战,以往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其中曲折复杂的内情,读者可参阅王庆帅《荫昌南下督师及袁世凯出山内情考》一文。袁世凯无疑是阳夏战役的最大的获利者,阳夏战役为他重新崛起创造了绝佳机会。
(图片由云志艺术馆提供)
|
以上图文选自《老照片》第154辑
冯克力 主编
字数:142幅图 120千字
页数:188
出版日期:2024年4月
定价:25.00元
(点击封面即可购买)
|
📖
定格历史
收藏记忆
观照百多年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好友
商业合作或投稿
请发邮件至:laozhaopian1996@163.com
转载:联系后台 | 购书:点击“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