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上名媛沦落日本卖早点,她是如何实现人生逆袭的?

文化   历史   2024-07-17 21:00   北京  

《1039听天下》从2024年起改名为

《动听天下》
为防止您看不到我们的推送
可以在主页点击右上角的“…”
把“动听天下”设为星标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的缩略版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郭炜

节目编辑:庞宇佳 程涵



清正家风养出“沪上白富美”


话说在上世纪20年代的上海,“名媛”这个词背后的含金量是很高的。能被称为名媛的女孩,并不能只是长相美,或者家里有钱这么简单,还得有出众的身份和才学。说得夸张点,这些姑娘放在古代要是有了皇家血统,那做公主都是绰绰有余的,而咱们今天故事的主人公任芷芳,就是这么一位上海名媛。


从家庭背景看,任芷芳的曾祖父任道镕是晚清名臣,跟同时期的李鸿章既是同事又是至交,两人后来还成了儿女亲家。而父亲任伯轩在晚清时便中了举,后来又在北洋政府做财政部次长。当然,和任家祖辈累下的基业相比,北洋政府的差事不过是个穷衙门,因此任伯轩将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儿女的教育上。


由于那会儿外头不太平,有钱人家的孩子都不敢出去读书,而是请先生到家里做私塾。每回课后,任伯轩都会亲自抽查孩子们的功课,经年累月下来,任家兄弟姊妹几个的文化底蕴在同龄人中都是相当深厚的。


更可贵的是,任伯轩虽为男人,却不搞重男轻女那一套,不仅儿子女儿一样爱,还格外注重培养女孩儿们的品格和德行,常常告诉她们,如今的好日子过得,将来若有苦日子也要过得。这样的逆境教育,对未来的任芷芳来说的确十分受用。



在父亲的培养下,本就聪慧好学的任芷芳,十几岁便能诗能文,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她的笔墨,更成了上海滩名流间争相传看的佳作。

老话讲:“腹有诗书气自华”,知书达礼的任芷芳自然也生了一副温婉端庄的好相貌,举手投足间尽显大家闺秀的气派和风范,堪称沪上第一“白富美”。


有人问了,这位任小姐如此高贵品貌,那求亲的人想必得排到黄浦江里去了吧?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好在,任伯轩从未想过拿女儿的幸福来做家族博弈的筹码,在物色未来女婿时,他不光看对方的家庭出身,更注重他的人品和才华。


据说在任芷芳22岁那年,她曾受邀出席一场活动,在此邂逅了“晚清首富”盛宣怀的嫡孙——盛毓邮。


盛家在上海滩也是首屈一指的望族,当时多个“国内第一”企业的创办,都离不开盛宣怀的推动。盛家在鼎盛时期,光是佣人就有200多,一个孩子恨不能配六个保姆带着,其富贵程度,几乎能赶上《红楼梦》里的荣国府了。


盛宣怀去世后,给孙子留下了110多万两白银和数块上海、南京的地皮,再加上公司股票等资产,总共不下200万两。换算到如今的物价水平,盛毓邮高低也是个千万富翁。

然而从小锦衣玉食长大的盛毓邮,并不甘于坐吃山空,他学习用功,精于钻研,年纪轻轻就拿下了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商科硕士学位。学成归国后,他一心想着帮忙打理公司,希望凭自己的本事延续家族的辉煌。

家道中落 决心白手起家


如此看来,不论是学问见识,还是出身门第,盛毓邮与任芷芳都是天造地设的一对,而盛毓邮也在初见后对任芷芳念念不忘,不久便主动上门提亲。


其实面对盛毓邮的热情,任芷芳并不反感,而且大户人家出身的她,也相信父母挑选夫婿的眼光,但同时她还认定一点,只有双方彼此爱慕的婚姻才能走得长远。


然而当时的社会风气远没有现在开放,即便是有钱人家的公子小姐,私下走得太近也难免惹人闲话。于是为了让小年轻们多点见面的时间,双方家长绞尽脑汁地创造机会。


经过几个月的相处,任芷芳终于对这门婚事点了头。


盛、任两家联姻在上海滩引起了不小的轰动,且不说两个家族背后雄厚的财力和权力,单论这对才貌双全的年轻人能够喜结连理,便足以登上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



原本这对新人婚后的生活该是十分幸福美满的,毕竟祖辈攒下了那么多财富,只要勤加打理,总不会出大问题。可是命运仿佛跟他们开了个玩笑。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这事儿还真就应在了盛家身上。


原来,盛毓邮的老爹盛恩颐是个不折不扣的败家子,甚至堪称是“民国第一败家子”。后来,这位仁兄还染上了赌博的毛病,据说一夜之间就把家里一百多栋房子输了个精光。


您说照他这么造,家里就算有座金山也不够用的啊。但即便如此,到了解放时期,盛毓邮分得的家产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剩余。后来夫妻俩一合计,干脆将这些家产都贡献给了国家,他们决定从头开始,靠自己的双手挣一份新的财富。


任芷芳先做主退掉了一直居住的花园洋房,带着孩子们回到娘家生活,同时她鼓励丈夫到国外去寻找创业机会。而盛毓邮呢,他先后辗转在香港、新加坡等地,从最基础的工作做起,只要能赚钱、能学到东西,他什么都愿意尝试。



打造好口碑 小摊变饭店


然而白手起家远没有说出来那么简单,一无资本二无人脉的盛毓邮,想要在国外站稳脚跟又谈何容易?最终他将目光锁定在了弟弟曾经创业的地方——日本。自己稳定下来后,他将妻子一起接了过去,而也正是任芷芳的出现,帮助他的事业打开了新局面。


任芷芳到了日本后,和丈夫在街头开办了一家卖早点的小摊子,菜色很简单,主打的是中式油条。而与别人家最大不同点在于,任芷芳的小档口永远保持着一尘不染,干干净净,这在60年代的日本街头格外惹眼,其实这跟她从小到大的“洁癖”有关。


洁癖嘛,如今很多人都有,像我身边有的朋友,早上通勤到公司就要用酒精湿巾擦擦手、给手机和背包消毒。不过任芷芳的洁癖又上了一个新高度。


从小,她的衣服就是姐妹几个里面最干净的,而且任芷芳很喜欢白色,她的手套是白的,手绢也是白的,有时就连帽子和皮鞋都是白色的。您就能想见,有这样穿衣习惯的人举止一定都是很注意的,否则稍不留神就会弄脏。



而且,任芷芳的卧室从来不让下人收拾,必须得她亲自打理,床单更是每天都要换新的才能睡得安稳。每次去理发店,她都会带一套自己的工具,不仅是剪刀,包括洗发水、发蜡全是她自个儿的,说白了,托尼老师只要出个技术就可以了。


有朋友可能会觉得,这人的小姐脾气也太重了!诶,您这么说可是冤枉她了,因为任芷芳的洁癖不只折磨别人,她对自个儿也毫不留情,尤其在开店这件事上,她还表现出了对细节近乎完美主义的追求。不过正因如此,任芷芳的早餐摊在日本可谓是别具一格。


如果您穿越回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东京,在某天朝阳升起时很可能会看到这样一幅画面。街头不知哪天起,突然多了一个卖油条等中式餐点的早餐铺。


热腾腾的油锅前,一名系着围裙的中年女子正聚精会神地忙活着,尽管顾客来来往往,可她手底下的动作却丝毫不乱,而且操作台永远保持干净,一个油点都不见。


摊位的另一边,一个男子则麻利地揉着面,不多会儿,几条面片就滑进油锅,膨胀成了金黄酥脆的大油条。而这正是任芷芳和盛毓邮夫妇的日常。


卫生的就餐环境加上热情的服务,让任芷芳的早餐摊越来越受欢迎。看着账本上的数字一点点累积,盛毓邮想到的第一件事却是和妻子征求意见,能不能再多攒一些,好在未来开一家口味地道的中国小吃店。任芷芳听后当即表示同意,还补上一句:“不仅要开店,咱们还得给它取个响亮的名字!”


就这么着,新亚饭店应运而生。任芷芳又进一步丰富了菜单,第一件事就是加上了上海的特色美食——小笼包子。新亚饭店的小笼包不仅皮薄馅大,一口咬开里面还有满满的灌汤,属实是给了六十年代的东京人不小的震撼。


随着生意越来越好,新亚饭店的店面也不断扩大,一度发展成了后来七层楼的超大规模。



新亚饭店做大后,自然要招收新员工,从后厨到前台,洗碗的、切墩的、上菜的……一个都不能少。但在招人时,任芷芳有两条不能动的铁律,而且都和中国留学生有关,都是什么呢?


第一,任芷芳从来不让中国留学生洗碗,偏招日本人洗,然后再安排学生们去做其他工作。


第二项规定,是增加中国留学生的工资。同样的工作,别的店给中国留学生一个小时八百日元,她就给一小时一千日元。有时候,本来店里的固定员工已经够用了,但为了照顾同胞,她还是坚持给留学生开放兼职岗位。


有一次,任芷芳夫妇听说店里几个留学生在商量着成立篮球队,他俩当即决定自掏腰包给学生们买球服和篮球。那几个留学生一听都惊呆了,谁敢信这天底下还有这么好的老板?


别人家做生意都是为了赚钱,可任芷芳做生意却是带着情怀的,当然也正是这份情怀,让她的店不仅食客们满意,同胞们也能在此找到家的感觉。


后来,任芷芳夫妇还出钱创办了东京唯一的一家京剧票友活动中心,专门服务那些来日本演出的京剧演员和随行工作者。


93岁时,任芷芳受邀参加国内的一档访谈节目。电视里的她满头银发,身上穿的依然是她钟爱的白色衬衣,外面套一件藕荷色马甲,围一条黑白相间的丝巾,看起来简约却不失精神。



当记者问到任芷芳,在从上海名媛成为了普通老百姓,又成为百亿富翁时,她的心情是怎么变化的?只见任芷芳温婉一笑,她不多言,仿佛人生起落不过一笑置之,但相信您在看过她的故事之后,都能想见她拥有着何等强大的精神内核了吧。



编辑:亚特

素材来源:网络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稿酬支付需求,请与本公号后台联系。


注:本文及其音频版权归属北京广播电视台,未经授权不得挪作他用


动听天下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我们!


收听往期更多节目

请点击“阅读原文

+

动听天下
用现在讲述过去,用历史告诉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