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十年赛课老司机邱志凯拥有获奖课例,能做原创设计。
今天我想聊一个话题:
教师用书是老师的圣经吗?
我从前是个天马行空的人
喜欢无休止地创新
不喜欢被条条框框束缚
所以群文阅读时代
当大家都还在规规矩矩做文学知识的时候
什么比喻、拟人、借景抒情
2014年我已经开始尝试做了
批判性思维群文阅读课《批判童话》
引得中学组语文老师破口大骂
说我根本不是在上语文
还好丰都的教研员思维很超前
为我据理力争
2017年
我凭着这一主题
打造了批判性思维主题的群文阅读
《互联网上那些事儿》
一举斩获重庆市特等奖
即使时至今日
有老师参考设计上课
反响热烈
依然能打
事实证明
我喜欢绕开俗套
专往小众创新的方向钻的特质
往往能在赛场出奇制胜
本以为脑洞大这是我的优势
然而当进入统编时代
专家们的扫盲讲座
一次次要求我们研读教材
每一步都要走得小心翼翼
不要不看地图我行我素走我的路
地图是什么呢?
就是教材和教师用书!
我曾苦恼了一段时间
觉得太没有自由了
但经过几次上统编教材的赛课
我逐渐改变了我备课的习惯
统编时代之前
我基本就是看了教材了解了主题
然后就开始自己发挥创意
自由装修
拼的就是创意
现在
我必须耐住性子老老实实
把教材一个单元看完
把教师用书一个单元浏览完
把教师用书中关于这一课每一个字一一读完
然后再开始按照教师用书做教学设计
因为两次赛课
《我有一个想法》
《我和___过一天》
都是习作
教师用书提供的教学建议
我基本能实现
也获得了一等奖
所以得出结论:
要严格落实教师用书中的每一条建议
否则就是我行我素
没有尊重教材
没有认真做好上课前的研读工作
但在后来我换了赛道
当我去准备上阅读课公开课的时候
我发现
不少阅读课
教师用书中的建议非常多非常多
一连几次的成功
让我不敢质疑
只好老老实实照着要求做设计
但做的过程中
我有一个明显的感觉
如果全部变现教学建议做设计
感觉体量变得特别大特别大
并且有些建议之间还很跳跃
要把它们连缀起来实属不易
这样做了
我真的能上完上好吗?
我开始思考
我觉得我应该尝试取舍
而不是照搬
如果所谓的教学设计
就是把教学建议
转写成教学设计
那么还有什么好“设计”的呢?
设计的本质
不就是“活”吗?
有些课
如果把教学建议一字不漏全部变现
那么实际课堂效果
要么是根本落实不完
要么就东一下西一下
聚焦的主题就涣散了
这个想法困扰我很久了
一段时间
我把教师用书中的每条教学建议视为真理
觉得这是一堂课的底线
我的公开课要是没有这么做
就是不入格的该被批的
当我开始反思
并去看了大量优质课例后
我发现
那些精彩的、给我们留下思考的好课
并没有原封不动照搬教师用书
也并非完完全全将每一条建议都落实
而是有取舍
有融合
有创新
那一刻
我顿悟了
人家教师用书上早就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它给的叫“教学建议”
不是“教学命令”
为什么我们把它顶礼膜拜,
对于它是建议不是命令的身份死不承认呢?
对于建议
我们本该保持自己的判断
合适的就采纳
不合适的就舍弃
我们不是从小就知道这个道理吗?
可是走着走着
我们已渐渐失去了自我
被密密麻麻的文字束缚
被不合情理的规矩束缚
失去了灵动和自由
回想我备战公开课的态度
从起初
不看书自己搞
到后来
死看书照书搞
再到现在
看完书
以落实目标为导向
从教学建议中做挑选和舍弃
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做补充和创意
最终形成一个结合体
所以
至此我想说
教师用书并不是我们上公开课的圣经
书中的目标必然是要遵守的
书中的建议并非全然要照搬落实
因为有句话不是叫
条条大路通罗马吗?
你给了我罗马的目的地
那么我带着学生怎么去
是我自由
见我功力
也是捍卫我的权利
足迹因学生而不同
线路因老师而差异
既然最终我们都会达到目的地
那么
我们要看的
不就是
在取舍权衡下
各自走出的不同的风景吗?
所以
老师们
目标如果看清了
那就放心去走吧!
不必畏手畏脚
不必如履薄冰
不必假想有一本束缚你的圣经!
你有权利交出一份
和教师用书不一样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