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凯观点|我有一种不理性备课法

文摘   2024-10-18 00:24   重庆  
我最恨熬夜,
让人丑,催人死。
但昨晚我又熬夜了。

有个粉丝看了我做《玲玲的画》的经历,
想看我备一节《我要的是葫芦》。
说实话,
茫茫人海,相遇粉丝,
我并不是次次接招!

如果碰到不喜欢的
没把握的
我万万不会轻易尝试!

在她说这课的时候
我觉得风格和我是很搭的
我自认为自己是偏童趣化的风格
我喜欢这种有情节、有哲理的课文
它们很适合让我能创设出非常有趣的学习活动
所以
百忙之中
我接招了

我从下班回到家
开始备课
脑海里先有二级目标
再有大的板块规划
接着按正常人的脑回路
应该是出教学设计

然后我最近有些离经叛道
我不愿意先写教学设计
因为跳出课堂氛围
太理性地去思考活动
总是很难点燃我的热血


我喜欢先神入课堂
边动嘴上课 边动手打字
边回味修改  边思绪喷涌
就这样
感觉渐渐上来了
我进入了一种拟真状态
仿佛自己真的在上课
真的在经历与学生的来回对话
于是活动有了
语言有了
逐字稿就诞生了

然后
我再会去理性分板块
标记活动数量和名称

你也许会笑
你这不就相当于写完作文
再来理提纲吗?

我回想我小时候
我严厉的吴老师要求我们写作文
必须有一个草稿本列提纲 打初稿
再写到正文本上给她批改
如果我没有这样做
她会把我的凳子踹飞到教室门外去

但是我觉得我并没有那么理性
能够提前知道自己文章的全貌
并且一开始就定死了
我觉得写作的乐趣就没有了

我喜欢一边写一边构思
或者说在我看来
好的构思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是在具体语境下反复试探和修正得来的
没进入那种境界就把思维一体成型了
对其结果未必是好

所以
我几乎没有按吴老师的顺序来做事
我悄悄反其道而行之

我先工工整整写好了正文本
然后再用非常潦草的字把正文抄了草稿本上
还要故意写一些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
再用红笔勾出来改错
最后,我再按照正文的思路
把提纲写到草稿本的最前面
于是,大功告成——
老师夸我
我写得好
想清楚了就写得好了

我偷偷乐了
写作前
我并没有想得很清楚
只是有那么一点刺激我的灵感
让我隐隐想动笔
如此而已

我认为
创作不能计划得太早
但我们有了初始阶段的灵感刺激后
应该跳出纸上谈兵定抽象的思维框架
要扎入实实在在的具体内容之中去遨游
让人进入了一种忘记现实、自我陶醉的境界
才会有源源不断的灵感推动你
自然而然往下行

我们总认为是理性推着感性走
但错了
创作并不是绝对理性的
或者说保持绝对理性的状态去创作
得来的一般没有太有趣的灵魂


创作需要的不是绝对理性
是四分理性 六分快乐
享受创作快乐的时候
提醒自己理性审视一下
就可以让我们始终保持在安全区间的最佳位置

所以
作文课上
我的学生没有草稿本
没有一定要画的思维导图
他们大多是怀着自己的乐趣去写
带着点探险的意味去闯荡文字江湖
他不知道作文会开出怎样的花
所以他比知道更加期待

那种在创作的十字路口
停下来
反复琢磨着下个方向在哪里的时候
最烧脑也最快乐
喷涌着多巴胺的气味
他们时不时回过头看看评价量规
在不断尝试和放弃、新造、融合中
最终有了一个也许不至于惊为天人
但饱含情绪投入和自我成就感的作品

备课也一样
我发现
当我没有进入燃血状态
冷冰冰地写着流程和活动
然后再把它们变出血肉
结果就是中规中矩的中等之姿
虽挑不出错来
但也看不出好来

我发现
当我思考了一半
还没有思考清楚另一半
这个时候开启上课模式
在撰写师生语言的过程中
心神进入燃血状态
大多有设计惊喜

所以这次备课
我依旧倒着来
写完满满逐字稿
今早才来整理教学设计
从感性回归理性
梳理出本次设计的七大亮点
1.意想不到的双重情境
2.故事接龙中复习字词
3.三重功能的动态板书
4.恰如其分的学科融合
5.巧妙无痕的情境填词
6.化身演员的字词游戏
7.吸收地气的道理认知
 
备课思路交付后
粉丝是这么说的
她说她很喜欢
我说我也是
能和粉丝审美相合
我觉得是一种遇知音的幸运和快乐

再然后
.......
亲们
最近有些累了
我也想刷刷短视频
再按时睡觉
放飞一段时间
最近应该不会再非理性备课了😂









邱志凯的教学灵感
不止有课例 更能做设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