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凯观课|六上《竹节人》

文摘   2024-11-12 00:03   重庆  

大家好,我是十年赛课老司机邱志凯,拥有获奖课例,能做原创设计,今天公开课体验官邱老师和大家一起来看看任丽芳老师执教的《竹节人》的教学艺术。

         综合评价⭐⭐⭐⭐⭐⭐⭐⭐️⭐️

 ● 方法实用度:⭐✨
 ● 活动深广度:⭐✨
 ● 课堂趣味度:⭐⭐
 ● 评价精准度:⭐⭐️
 ● 学生辐射度:⭐️⭐️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在五年级时我们学过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通过一年多来的课内外阅读, 你形成了哪些提高阅读速度的小妙招呢? 谁愿意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生:读一篇文章时一定要全神贯注地读,不回读,才能提高阅读速度。
生:要学会抓住每个部分的关键词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我们才能快速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
生: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有时遇到不认识的词语可以先跳过去读。等后面有时间、有机会再去认识,和积累新的词句。
生:我还想补充一下,有时可以根据任务跳读, 快速浏览需要的段落进行阅读, 这样就能很快提取我们需要的信息。
生:还有一点,我们在阅读时要扩大视线范围, 不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就像古人所说的“一目十行”。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 通过实践, 大家对如何提高阅读速度都有了自己的体会。我们知道,提高阅读速度并不是提倡大家在阅读的时候走马观花, 而是要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积极活跃的思维参与,再加上一些小窍门,这样,才能真正提高阅读效率。还都能边读边关注课文的主要内容。那谁能用简洁的语言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生:课文首先讲“我们”小时候有一段时间迷上了斗竹节人, 然后介绍竹节人是怎么做的。
师:等等。如果把你刚才的这番表达浓缩成短语, 可以说先写了——
生:迷竹节人,做竹节人。
师:删除次要的,还可以精简为——
生:做竹节人。因为迷竹节人就像课文的一个引子,可以删除。
师:好! 那你能用这样的格式继续说说课文接下来讲了什么吗?
生:接下来讲玩竹节人,然后竹节人被收了, 最后我们看见老师玩竹节人。
生:我想帮他再完善一下。我觉得竹节人被收,可以说成收竹节人,最后也可以说成是玩竹节人,只是后面两个主语都是老师。
师:你发现了,同样是玩竹节人,前面是孩子,后面是老师,但同样都是快乐的。
生:我觉得后面两部分从“我们”的角度还可以说成是失竹节人、找竹节人。
师:你们不仅读得快,而且很会概括。看来很多同学都掌握了通过速读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本领。
师:但是本文的阅读又有什么特别的要求呢? 观察一下课文前后的提示,再联系单元扉页上的要求,说说你的发现。
生: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关注不同的内容, 采用适当的阅读方法。
师:课文可以有哪些阅读目的呢? 你们发现了吗? 一起读。
(生齐读学习任务)
师:你们对哪个任务最感兴趣呢?
生:第一个。
师:被我猜中了,写玩具制作指南通常是小朋友最喜欢的。(板贴:写指南)
师:在完成这个学习任务之前,有位小朋友给了大家一条建议,请你来读一读。
生:为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玩具”这个任务,可以先快速读全文, 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
师:你从她的介绍中学到了什么?
生:先速读找到相关部分,再仔细读,把有用的信息提取出来,再根据任务要求组合一下。
(师板书:定位—提取—整理)
师:那么,根据要求,你们要教制作、教玩法。现在凭你们的记忆快速定位文中哪里是写制作方法,哪里是写基本玩法。
生:第3自然段写制作方法。
生:第8、9自然段写基本玩法。
师:就请刚才两位同学来读读这两部分课文。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再仔细读课文这两部分, 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当你知道了竹节人的做法和玩法后, 就用写指南的形式告诉大家吧。同桌分别把制作流程和玩法介绍写在便利贴上, 合作完成一份指南。
(生在便利贴上书写)
师:有的同学知道把有用的信息先画下来,然后再整理。第8、9自然段的描写比较多, 怎样抓住玩法的主要信息,排除干扰信息呢?要仔细想一想。
师:哪对同桌愿意上来交流一下?
生:同学们,我来向大家介绍一下竹节人的制作方法。生:我介绍玩法。
生:同学们,其实制作一个竹节人并不困难。第一步,找到一根废旧的毛笔杆……
师:听了他的介绍,是否就会做了呢?
生:他是分条把竹节人的做法讲清楚了,但是,最好像我们的课文一样再加一点配图,图文对照,看的人就一目了然了。(展示自己的作品)
师:你们很智慧,善于向课文学习。瞧,根据你们的指南,一个竹节人就做好了。(出示竹节人)接下来,你们边演示边介绍玩法,怎么样?
生:竹节人可好玩了。把穿着竹节人的线嵌入到课桌缝隙里……
师:通过他边演示边介绍,你们明确了竹节人的基本玩法了吗? 掌声送给这对同桌。
师:同学们,想一想刚才我们为了写指南,是怎么读文章的呢?
生:先定位,再提取信息,最后整理信息。
师:对啊,这就是信息提取式的阅读。
师:接下来我们要“体会传统玩具给人们带来的乐趣”,(板贴:品乐趣)又采用怎样的阅读方法呢?先来听听小伙伴的建议。
(生齐读)
师:孩子们投入地做竹节人、玩竹节人,我们也应该投入地读一读,选择你觉得有乐趣的语段放声读一读,有感受就和同桌交流交流。
生:我们觉得大家为了让自己的竹节人显得更威风更气派, 给竹节人各种各样的装扮,特别有趣。
师:是不是有很多同学对这部分感兴趣? 谁来读读咱们装扮的竹节人,想装扮成孙悟空的来读——
(一生读第11 自然段)
师:“金钩大王”在哪里?
(一生读第12 自然段)师:还有一段我们一起读。说说你取的名号是什么。
生:蜀汉战神。
师:你呢?
生:曹魏克星。
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把竹节人装扮成心中的英雄。那你们再看看这些句式,你发现了什么?
生:第一、二句句式相似,第三句有了变化,避免重复。
师:你们也能像这样来说说你想装扮的竹节人吗?
(生仿说)
师:刚才我们细细品评文字,发挥想象, 一个个个性鲜明的竹节人仿佛就出现在我们眼前了, 让我们感受到了创造的乐趣。还有让你们觉得有趣的地方吗?
生:作者在写斗竹节人的时候十分夸张, 很富有想象力。比如第14、15 自然段,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我还等着看一场精彩大战的上演呢! 没想到那个看似威风凛凛的竹节人外强中干,闹了个乌龙,真是好笑。
师:你看这位同学读进文字里面去了, 而且他还跟大家分享了他读这两段文字的情感变化, 从满怀期待到意外搞笑。能请你再读一读,把你的情感变化读出来吗?
(生朗读第14、15自然段)
师:我们要像这位同学一样进入课文的情境,发挥想象,体会出情感的变化,才能感受到玩的乐趣。再来看看接下来的文字。
师:男生读“黑虎掏心”部分,女生读“咚锵”部分。
师:读着这段文字的时候,你的心情怎样?
生:很紧张。我仿佛看到了两个竹节人在激烈地打斗, 他们都使出了自己的绝招。周围有很多观众在喝彩,在给他们打节奏助威。师:你呢?
生:很激动。我感觉我的竹节人正在战场上搏斗,对方上攻,我方就来一招黑虎掏心;对方倒下,我方再来一招泰山压顶。终于把敌人打倒在地,周围的小伙伴们都在喊“加油,加油”。
师:看啊!同学们发挥想象、调动情感,就从这精练的、富有节奏感的文字中看到了丰富的画面,体会到了无穷的乐趣。我们再一起读一读。
师:同学们,刚才你们从竹节人的创意装扮和竹节人的夸张打斗
中感受到了乐趣, 可是你们要知道这竹节人就是我们自己做的小玩具啊! 引读——
(生齐读第1、2自然段)
师:这叱咤风云的战场实际上就是几张破课桌啊! 引读——
(生齐读第5、6自然段)
师:读到这里,你明白这传统的玩具为什么会给人带来无穷的乐趣了吗?
生:因为这些孩子富有童心,而且富有智慧, 用自己的双手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创造了生活的乐趣。
生:因为只有充满情趣的人才能体会到简单的快乐、创造的快乐。
后面还写到了竹节人被老师收走了,老师也在津津有味地玩,说明这个老师也不古板,而是非常可爱的,也说明竹节人不光孩子喜欢, 大人也喜欢, 每一个拥有童心的人都会喜欢玩。
师:是啊,童心之乐、智慧之趣充盈在文字中, 让我们感受到了童年别样的乐趣。同学们,跟刚才制作指南不同, 这次体会传统玩具带给人们的乐趣,我们是怎么读的呢?
生:我们要走进文字里面,想象画面, 甚至好像跟着他们一起做竹节人,一起玩竹节人,就能体会出玩竹节人的乐趣。
生:我觉得还要去品一品课文的语言, 不能快速读过去知道意思就算了。可以一遍遍朗读,感受里面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体会一下这样写好在哪里。
生:有的时候还需要前后文联系起来思考一下, 看作者是怎么把看似不起眼的事物写得那样生动有趣的。
师:这几位同学把自己阅读的体会很好地表达了出来。古人讲披文入情, 就是要我们学会进入文字所构筑的情境中,发挥想象、调动情感,和作者一起欢喜、一起紧张、一起遗憾,这就叫产生共鸣。当然更高层次的读者, 就像刚才那位同学说的,还会品鉴文章的语言,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文学作品的魅力。这种阅读方法我们称为文学欣赏式阅读。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的阅读目的就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读。那么任务3 又该采用怎样的阅读策略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师:竹节人这种玩具跨越时代,魅力无穷, 至今仍可以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来看一条小视频,一位小朋友的课桌上也出现了种种创意竹节人。课后请同学们也设计出自己的心目中的竹节人英雄, 用指南或小视频的方式来呈现制作方法。
师:文中出现了很多四字词语和生动语句, 不完全理解的同学可以自己去查查字典, 然后把它们积累下来, 灵活运用到你们创作的竹节人争霸赛的解说中去。



一、教学目标与内容

1. 目标明确且贴合教材与学情
任老师这堂课紧扣教材和单元要求,设定了清晰的教学目标。从提高阅读速度策略回顾入手,引导学生根据不同阅读目的(写玩具制作指南、体会传统玩具乐趣)采用不同阅读方法,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机融合。既关注了学生已有阅读基础,又在此基础上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对文本情感内涵的理解,目标定位准确且符合五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

2. 内容选择精当
教学内容围绕《竹节人》这篇课文展开,从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概括,到针对不同阅读任务(写制作指南和体会乐趣)的文本分析与实践,重点突出。没有过多旁枝末节的拓展,聚焦于课堂核心目标,使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深入理解课文,掌握阅读方法,同时体会传统玩具带来的乐趣。例如在体会乐趣部分,引导学生关注文中富有童趣的装扮描写和生动夸张的打斗描写,让学生沉浸在文本所营造的趣味情境中。

二、教学方法与策略

1. 启发式教学引导思维发展
在整堂课中,任老师运用了大量的启发式提问。从一开始询问学生提高阅读速度的小妙招,到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再到根据不同阅读任务让学生思考阅读方法,每一个问题都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学生思维的大门。如在让学生概括课文内容时,通过逐步引导学生精简表达,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提炼能力,这种启发式教学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课堂,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2. 任务驱动促进自主学习
设置了明确的学习任务(写玩具制作指南、体会传统玩具乐趣),以任务驱动学生阅读。在完成制作指南任务时,指导学生先定位、再提取、最后整理信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信息提取式阅读方法。在体会乐趣任务中,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品味语言等方式深入文本,实现文学欣赏式阅读。这种任务驱动法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有了明确的方向,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了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境教学增强情感体验
任老师善于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课文所描绘的场景之中。在体会玩竹节人乐趣部分,通过让学生朗读、想象自己的竹节人在战场上搏斗的情景,以及模仿文中的描写方式,将学生带入了充满童趣的竹节人世界。特别是引导学生感受从期待到意外搞笑的情感变化,使学生与文本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增强了学生对传统玩具乐趣的理解,也让课堂氛围更加活跃。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自然流畅,承上启下
以回顾五年级提高阅读速度策略为导入,自然地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不仅唤起了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还为后续的阅读教学做了铺垫。这个导入环节简洁明了,迅速将学生带入课堂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环节紧凑,过渡自然
整个教学过程环节设计紧凑,从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到根据不同阅读目的开展学习,各个环节之间过渡自然,逻辑清晰。例如在完成写制作指南任务后,很自然地过渡到体会乐趣的任务,引导学生思考不同任务下不同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顺理成章地跟随老师的思路,不断深入理解课文。

3. 时间把控合理
从教学实录来看,任老师对时间的把控较为精准。在每个环节都给予了学生适当的时间进行思考、讨论和实践。无论是让学生定位文中制作方法和玩法的内容,还是同桌合作完成制作指南、交流体会乐趣的过程,时间安排都能保证学生充分参与,既不会过于仓促让学生无法深入,也不会拖沓导致教学节奏缓慢。

4. 课堂总结升华主题
在课程结尾部分,老师不仅对本节课所学的两种阅读方法(信息提取式阅读和文学欣赏式阅读)进行了总结,还将主题升华到传统玩具竹节人所承载的童心之乐和智慧之趣,让学生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布置了课后作业,如设计心目中的竹节人英雄并用指南或小视频呈现制作方法,以及积累文中四字词语和生动语句用于创作解说,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外,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

四、教师素养

1. 专业素养扎实
任老师对教材内容熟悉,对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把握准确。在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掌握阅读方法的过程中,展现出了深厚的语文专业知识。无论是对文本的解读、阅读方法的指导,还是对学生回答的点评,都体现出了老师扎实的专业素养。例如在引导学生体会传统玩具乐趣时,能够准确地抓住文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感受情感。

2. 教学基本功过硬
在教学过程中,任老师教态亲切自然,语言简洁流畅、富有感染力。能够用生动的语言营造出浓厚的学习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老师的板书设计简洁明了,突出了重点(如“定位—提取—整理”),为学生理解教学内容提供了清晰的思路。此外,老师对课堂的把控能力较强,能够根据学生的回答和课堂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节奏,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五、学生表现与教学效果

1. 学生参与度高
从教学实录中可以看出,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回答问题和实践活动。无论是分享提高阅读速度的小妙招,还是概括课文内容、完成制作指南、体会乐趣等环节,学生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这说明任老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

2. 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
在老师的启发式教学和任务驱动下,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在概括课文内容时,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思考,尝试精简表达;在完成制作指南任务中,学会了信息提取和整理;在体会乐趣环节,通过想象、情感体验等方式深入理解文本,这些都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在不断提升。

3. 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学生不仅掌握了根据不同阅读目的采用不同阅读方法的技能,还深刻体会到了传统玩具竹节人带来的乐趣,感受到了文中蕴含的童心和智慧。从学生的回答和表现来看,教学目标得到了较好的实现,为学生今后的阅读学习和语文素养的提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六、改进建议

1. 小组合作可以进一步深化
在同桌合作完成制作指南这一环节,可以考虑适当增加小组合作的规模,比如四人一组。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合作过程中有更多的思想碰撞,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同时,可以在小组合作后,增加小组间的交流和评价环节,让学生从不同小组的作品中学习和改进。

2. 阅读方法的指导可以更具针对性
在指导学生进行信息提取式阅读和文学欣赏式阅读时,可以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更具差异性的指导。对于一些理解能力稍弱的学生,可以给出更具体的步骤和示例;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引导他们进一步拓展阅读方法的应用范围,比如让他们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再次阅读课文,对比效果。

3. 多媒体资源的运用可更丰富
在展示竹节人玩具以及课后作业提到的创意竹节人小视频时,可以增加一些更多类型的多媒体资源。比如在介绍传统玩具竹节人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时,可以展示一些相关的图片或资料,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竹节人,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总体而言,任丽芳老师的这堂《竹节人》课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语文课,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方法还是教师素养、教学效果等方面都有很多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地方,同时在一些细节上还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

邱志凯的教学灵感
不止有课例 更能做设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