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专业成长
班主任共读打卡
第十四周优秀心得(一)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14
莒县招贤镇中心小学 徐从芬
本周阅读的是《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第十四章《行万里路》。在本章节中,雷夫老师向我们系统的阐述了他带领孩子外出旅游的一些做法,不得不说,雷夫老师是一位非常细心的老师,他带领孩子外出游玩时会把旅程中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大到经费、旅游地点的确定,小到过马路的方式。
都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本来是形容读书多,社会阅历丰富,强调了读书的重要性。但现在也用“行万里路”来强调实践的重要性。
俗话说的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读书可以让我们了解别人的经验和见解,但无法替代我们自己的直接经验,课堂之上的学习亦是如此。只有通过亲身实践,我们才能获得对世界的直接感知,才能深刻理解各种知识、技能和道理。因此,雷夫老师倡导带着孩子去旅行,他认为这些旅行能够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到更广大的世界,同时发掘孩子们自身最好的部分。
是呀,旅行可以帮助我们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了解更多的人文和自然景观。这种经历可以开阔我们的眼界和胸怀。不仅如此,旅行还可以培养我们独立自主的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旅行中我们需要与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而且与人相处难免会有矛盾,这就需要我们去独立处理各种问题,这种经历即可以帮助我们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提高我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决策能力,还可以帮助我们提高社交能力,学会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处理人际关系。
旅行和外出游玩还可以愉悦我们的身心,前不久,学校就组织了部分学生外出游玩,我们一起去参观了莒州博物馆、举国古城、浮来山,在游玩过程中,孩子们一路上都很兴奋,大家一路上说说笑笑,将自己带的零食彼此分享,整个过程中欢声笑语不断。在导游的讲解中,他们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在相互分享中,他们增进了感情;在欣赏美景中,他们陶冶了情操。相信这次研学会是他们小学阶段最为难忘的一段回忆。
作为一名学生,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同样重要,首先“读万卷书”,获得满腹经纶,再“行万里路”,亲历躬行、参证精思,知识水平就会飞跃到一个较高的层次。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成长的机会,因此,不要让孩子们困于课堂之上,在闲暇时间,要多领着孩子出去走一走。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14
莒县招贤镇中心小学 商庆欣
读一本好书,犹如冬日里的一缕暖阳,让人倍感温暖。
本周的共读篇目是《行万里路》,初看到题目,我的脑海里立马接上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想来便带着好奇读下去。
雷夫老师在书中强调了旅行对于学生成长的重要性。他认为,行万里路能够让学生跳出书本的局限,亲身体验世界的丰富多彩,从而获得更深刻、更真实的学习。这种学习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视野的拓展、品格的塑造和对不同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往往被局限在教室的四方天地,专注于教材和考试,过于注重课堂内的知识传授,而忽略了让学生走出校园,去感受真实的世界。然而,雷夫老师所倡导的“行万里路”让我深刻认识到,真正的教育不应仅仅停留在书本和课堂。雷夫老师的做法提醒我,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不仅要有理论的学习,更要有实践的体验。每周三的课服时间作为我们级部户外活动,原本只是希望学生们能够放松心情,但由于准备不充分,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观察和思考,导致活动仅仅成为了一次简单的游玩。我想,如果能像雷夫老师那样,提前做好规划,明确学习目标,让学生在活动中有所收获,那这些户外活动的意义将会大不相同。
同样的,我们利用今年年初带着孩子们感受了坐飞机,去往杭州游玩。孩子们对于坐飞机很是新鲜,一路上叽叽喳喳。等到飞机起飞,孩子们感受着飞机爬高的过程,看到了云,兴奋极了。还体会到了杭州不同的人文风情。前些日子语文课上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故事,他很兴奋的回家跟我说,全班只有他和语文老师去看过真正的西湖。手舞足蹈的给我讲述着他给他的同学们讲解真正的西湖。那么一瞬间,我觉得这趟旅行值得了。这不就是“行万里路”得魔力。
作为一线教师,我们要有意识地打破教育的边界,将课堂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无论是山川湖泊,还是博物馆、工厂,都可以成为我们的教育场所。未来,我要积极借鉴雷夫老师的做法,为学生策划更有意义的户外活动。让学生在“行万里路”中,不仅增长见识,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让他们在真实的世界中发现自我,成就更好的未来。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14
莒县招贤镇中心小学 刘晓娟
《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中雷夫老师对旅行教育意义的深刻阐释,让我领悟到,只有行万里路与读万卷书相辅相成,学生才能有丰富而深刻的知识与情感体系。
跟着学生前往日照海洋馆研学,那是一场别开生面的实践学习之旅。出发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有关海洋生物的科普文章、文学作品中的海洋描写片段,为此次旅行奠定知识基础。在海洋馆内,学生们亲眼目睹了五彩斑斓的热带鱼群穿梭于珊瑚礁间,憨态可掬的海豚表演着精彩节目。他们的眼中满是新奇与兴奋。关于此次研学,有的学生这样写道:“走进海洋馆,仿佛踏入了一个神秘的海底王国。那一群群灵动的小鱼,似是天空中闪烁的繁星坠入了海洋,它们的鳞片在灯光的映照下,折射出梦幻般的光芒。”学生们在实地体验中,将文字与实景相融合,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
而前往招贤镇红色基地的徒步参观,则给语文教学中的德育和文化传承注入了强大的动力。在徒步前往的过程中,学生们虽然疲惫,但依然坚持。到达红色基地后,那一件件历史文物、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个个感人至深的革命故事,都成为了生动的教材。
在参观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们去阅读基地里的文字介绍,去感受那些充满力量的革命话语背后的深情与信念。回来后,学生们纷纷写下自己的感悟。一位学生写道:“徒步前往红色基地的路,是一条通往家乡历史深处的路。而我们,有责任去传承和弘扬革命先烈的遗志。”这次徒步参观,将教学从课堂延伸到了户外,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把在红色基地的所见所闻,通过课前三分钟,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传递着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
正如雷夫老师所说,旅行不是简单的游玩,在教学中融入旅行经历,让学生走出教室的狭小空间,去广阔天地间感受自然之美、人文之韵。无论是海洋馆里的奇妙生物,还是镇红色基地中的历史沉淀,都成为了学生们语文学习的鲜活素材。这些“行万里路”的经历,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机会去亲身体验、去用心感悟,使学生在知识与精神的双重滋养下茁壮成长,真正成为有情怀、有素养、有担当的新时代少年。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14
莒县招贤镇万基小学 马英伟
雷夫老师在这一章中强调了“行万里路”对于学生教育的重要性。他并不是简单地提倡带着学生去旅游,而是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的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学习、体验和成长。这种教育方式打破了传统教室的局限,让学生们能够亲身感受书本之外的知识和文化。“行万里路”让学生们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的地域、风俗和文化。他们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图片和文字描述,而是能够亲眼看到、亲耳听到、亲手触摸到真实的世界。这种直观的体验能够深深地印刻在学生们的心中,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同时,“行万里路”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绝佳机会。在旅行的过程中,学生们需要学会规划行程、解决遇到的问题、与团队成员合作等。这些实际的挑战锻炼了他们的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雷夫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参与这些过程,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各种情况,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性和责任感。
这一章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的教育实践。首先,我并不是一个喜欢带着学生们“研学”的老师,在以往的教学中,我可能更多地依赖于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而忽略了让学生走出教室去亲身体验世界的重要性。对于高年级来说,我一直担心因为旅行耽误他们学习的时间,影响他们学习的状态;低年级,我又担心他们的安全问题。其次,反思之前带学生们“研学”的经历,之所以没有明显的效果,就是因为工作做的不到位,学生没有自己动手实践,而我也只是领着学生匆匆忙忙的像赶场子一样,看看这个景点,瞅瞅那个景点,学生除了完成旅行后的一篇研学日记,好像并没有什么明显的收获。
然而,要实现“行万里路”的教育目标并非易事。这需要我们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策划、组织和实施。雷夫老师的成功经验告诉我们,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充分的准备,这种教育方式是可以实现并且能够取得显著效果的。这一章让我认识到“行万里路”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教育方式。它能够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成长,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全球视野。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14
莒县招贤镇万基小学 张跃群
这一周我们跟着雷夫老师与他的学生开启了一场独特的旅行——《行万里路》,这一章让我惊叹于雷夫老师给孩子在旅行中做的各项准备,每一步都考虑到了,这样的老师让我们钦佩,就像雷夫老师得学生写给他的信中说的“订最好的饭店房间,让我们安全无虞,给我们选择想做什么的自由,以及做我们永远的良师益友和典范。你为我做的事情,甚至是父亲都做不到的。”这样的评价是任何老师都难以企及的。是一个学生对老师最高的肯定。
在《万里路,为何故》中,雷夫老师通过一个事例向我们展示了在旅行中遇到的其他学生的问题,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甚至厕所中做坏事,从这里雷夫老师给孩子们确定了两个清楚的重要目标:首先,霍伯特的小小莎士比亚们应该用一种不同于平庸学生的热情来追求知识的深度。其次通过旅行让他们提早认识“大学环境。”雷夫老师不仅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认识到以后的学习方向。让孩子从小就接触大环境,开阔眼界,让孩子能够懂得如何“生活。”
这让我想到我领着我向阳花中队的孩子们去参观莒县博物馆的场景。当时领着孩子们研学,想让孩子们了解一下我们莒县的历史文化,首选就是博物馆。当时报名的孩子比较多,我们确定好时间,也强调了一下纪律,我们进馆以后不能大声喧哗,但是当时进入馆中后,很多孩子面对这些历史物品比较好奇,自己到处看,当时博物馆让一个小讲解员给讲解,很多同学的声音盖住了讲解员的声音,气的小讲解员都罢工了,当时在管内我没法大声给孩子说这件事情,当事后,我们回到学校专门开了一个班会,如何在旅行中去学习与遵守规则。在以后的研学中孩子们都认识了这一点,没有出现前边的这种情况。我想这件事也怪我没有像雷夫老师一样,从一开始就给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这次的阅读之旅学到了好多。
雷夫老师通过这些旅行让孩子们有机会接触更广大的世界,同时发掘自身最好的部分。雷夫老师的伟大还有通过自己做兼职给孩子赚取旅行的费用,而且从坐飞机,到饭店房间再到过马路,每一步雷夫老师都给孩子做好规划,做好准备,保证了旅行的顺利展开,还培养了孩子的独立生活的能力,让学生在旅途中改变生活。这些与孩子的旅程也是我们现在教育所欠缺的。希望我们慢慢的也引领孩子走出去,从短途开始,去开拓孩子的生活。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14
莒县招贤镇曲坊小学 韩梦超
今天读了雷夫老师《第56号教室的奇迹》第十四章《行万里路》,想到了上个月发生的一个小故事。
学校组织在阶段性课堂检测中表现优秀的部分学生研学旅行,第一站是莒州博物馆,我的几个学生都是第一次参观博物馆,他们的父母都忙于工作或务农,没有时间和精力带他们来,第一次在现实中见到书上的古代文物,他们都非常感兴趣。第二站是古城,听导游讲了很多关于古城的典故。第三站是浮来山,爬山时我走在学生后面,听到我们班两个学生在讨论“这就是老师上节课讲的斜面吧”。突然感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这一刻具象化了。
跟雷夫老师相比,我们还差了许多。虽然对同学们提出了一些要求,但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比如忘带垃圾袋、带的零食没到午饭时间就在校车上吃完了、参观博物馆时叽叽喳喳……作为老师,我们都有带孩子出外游玩的经历。我们也做一些所谓的提前准备:安全教育、食物准备、小组分配…… 即使是参观博物馆一类的旅行,我们也很少提前进行学习和准备。我们从来没有指导孩子们上网去搜集相关博物馆的资料,并了解场馆内的布局和设施,设计自己想要参观的路线和重点参观的场馆。今天读到这一章,对照雷夫老师的所作,自己真的很惭愧。
雷夫老师抓住每一个教育的机会,培养孩子们终身受用的能力,让孩子们在生活中学习,成长为独当一面的生活强者。书中提到的乘坐飞机时,学会如何使用卫生间并正确的锁门,如果里边有人知道应该站在哪里排队。这些出门在外的小事情,雷夫老师都会在旅行中细致的教授给孩子们,让他们用“道德发展六阶段”去要求自己。
细细品味本章内容,雷夫老师其实就是在“行万里路”的过程中培养孩子们“预设”和“规划”的人生知识。无论是旅途前关于目的地的相关资料的学习,还是接下来在旅途中学会与人交往的技能。为了达到“把旅途当作这辈子常做的事情”这一目标。雷夫老师细致的进行规划:自己或学生就相关所在地进行大量资料的搜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带着孩子们进行相对系统的学习。接着就去旅行这件事进行系统的规划:出发时间,所需资金,乘坐的交通工具,住宿的宾馆,如何使用公共卫生间;当时的天气,同行伙伴们间的交往与磨合。当所有的细节都考虑周全后,孩子们就开始在更广阔的世界里,挖掘自身最好的部分。
《第56号教室的奇迹》心得14
莒县招贤镇曲坊小学 杨洁
在历史的长河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一直是我们追求知识与智慧的不二法门。如今,我们将其精神融入到现代教育之中,就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学习方式——游学。在旅行中进行一次深入的探索,一次心灵的触碰,一次知识的融合。它超越了传统课堂的局限,让学生在真实的世界中学习,通过亲身体验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我们都知道,孩子们的学习态度决定了他们的学习成果。而游学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方式,可以帮助孩子们开阔视野,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游学旅行不仅仅是让孩子们走出课堂,更是让他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通过实地考察、动手操作和团队合作,孩子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去观世界,何来世界观”,孩子在游学途中所近距离看到的、听到的、观察到的、闻到的,是一本书或电视手机上的一段都远不能及的。千篇一律的学校生活,可能会削弱了孩子接触未知世界的勇气,但游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也是他们学习的重要途径。孩子们在游玩的同时,将有机会独立面对问题,学会自我解决问题,也能学习到日常生活技能和多维度的知识,实现寓教于乐。
带给孩子未来的不止是书本,还有行走的力量。前段时间,学校组织了六年级的部分学生去博物馆、浮来山等地方研学,真正地让孩子们从书本知识走向实践应用。我之前实习的时候,学校经常组织秋游、徒步等活动,我们曾在互动的历史剧场,穿梭在古今之间,与古代的英雄握手言和,聆听他们的故事;在创意工作坊,自己动手把画笔、积木变成感动人心的艺术作品,开启想象力的翅膀;而当我们带领孩子们走进大自然,站在满目翠绿的野外,他们又学会了如何用心倾听每一片叶子的生长声,懂得了自然界的每一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和爱护。
每一次游学,都仿佛是知识的种子在孩子心田里悄然生根、发芽。他们学习到的不仅是书本上的字句,更是通过实践获得的深刻理解。正如名人所言,“教育的根是苦的,但其果实是甜的。”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