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目标出海搞钱

职场   职场   2025-01-02 07:45   广东  

岁末年初,又到了一年一度做总结计划(或许愿)的日子。假如大家暂时还没有具体的想法,或许我给大家提一个建议如何?

这个目标就是:2025年,我至少要出一次国。

我从2011年开始创业,但创业后的第一次出国出差却是在2019年,中间足足相隔了8年时间。细细复盘,原因可能有三:

1.懒惰。之前在职时,所有的机票酒店工作都是部门秘书干的。但创业后所有的工作都必须亲力亲为,一想到要做行程计划就觉得烦,能拖则拖。

2.害怕。虽说我曾经在墨西哥呆过两年时间,也曾经背着一个行囊走遍了各大城市。但或许对未知有恐惧是人的天性,对于孤身一人去一个陌生的国家,还是会有莫名的担忧。

3.贫穷。总觉得花几万块跑一趟,总得拿点订单回来吧!不然这一趟就太亏了。可跑一趟就能拿回来订单吗?我完全没有办法确定。说实话,要不是2019年时美国客户全额承担了我公司仨人的机票酒店,我甚至都不会想出差。

但经过近些年的实践,我深刻感受到自己过往那些年的想法完全是错误的。

我总觉得自己不够有钱,因此不敢乱花钱。但仔细想一下,过往那些年其实我也没有少花钱。举两个简单例子:

1.盲目扩大团队。最高峰时,每年的薪酬支出差不多有250万。

2.盲目地将资金砸在营销推广上。譬如阿里国际站花了5万,举办一场产品发布会花了10万,谷歌广告SEO花了50万,国内参展花了60万。

在上述的这些费用中,但凡少招一个人,少参一次展,都够我出差好几趟甚至好几十趟。

归根结底,还是我的认知出现了问题。当然了,你可能觉得“国内参展不也是跟客户面对面交流吗”,但其实这两者确实有着本质区别。

无论国内参展还是客户来访,场景都是在“我们的地方”,沟通的话题自然而然都是围绕着我们的:“你们公司有多少人”“这款产品什么价格”“你们的品控标准是什么”。(从这个角度出发,其实出国参展也一样)

可出差拜访客户,场景全部都是“客户的地方”,我们能够看到客户的展厅、门店、仓库、办公室......探讨的话题自然就会迁移到客户的身上:“这款产品卖得好不好”“你是怎么做运营推广的”“仓库这么满,你的销售速度如何,有没有现金流压力”。

我们能听到,看到,感受到过往在国内几乎没有办法获取的信息。分享一个我今年9月出差荷兰的案例。

客户已经和ASG同事合作10年了,但采购量一直不温不火,每年的订单量也就几个货柜,甚至近些年还有逐步下滑的迹象。这次过来拜访,除了想了解客户订单下滑的原因外(譬如到底是市场需求疲软,还是公司能力不行),主要还是合作10年了但从来没有见过,权当见一见老朋友。

我本来也以为这就是一个小客户,然而实际见面之后获得的信息,完全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1.客户开着一辆BMW改装车来接我们,一开就炸街那种,据说车辆售价约20万美元。

2.客户有两个仓库,面积共计3500平方米,租金约为11万美元/年。

3.客户当前仓库里的货物,出厂货值约为30~50万美元。

4.客户的独立站,花了80,000美元设计。每年的谷歌广告推广费约为70,000美元。这个网站,之前因为某些原因我们在国内一直打不开,来到荷兰之后才第一次看到,真的做得很好看。

6.客户的业务属性为电商(独立站+B2B平台,之前做过亚马逊和Ebay,后来停了),年采购额大概是150万美元。之所以客户跟同事的采购量下滑,原因在于这个品类他自己也卖得不多。当前他所有的销量,都集中在某个爆款品类上。

7.客户绝大多数订单通过一家中国的贸易公司采购。客户桌面上刚好打印了一张这家贸易公司9月份的PI,我拿起来一看,订单金额75,000美元。

稍微简单评估了一下PI上的价格,我们问客户:“看起来这个采购价格不便宜啊,而且你为什么明知道对方是个贸易公司,甚至可能只是挂靠贸易公司的个体SOHO,还跟对方合作呢?”

客户说:“我知道这个价格是高的。假如自己去处理供应端的事情,采购价格可能可以有20%下降,关键是我完全腾不出时间精力,我需要聚焦在市场端。”

至此我大致已经清楚了客户的情况,于是直接告诉客户:“其实你仓库里所有的产品我们都能提供,而且还能够实现更好的成本。”之后,我开始翻开手机里的相册,跟客户介绍ASG的业务,以及我们能够给客户创造的价值。包括不限于:

1.ASG是一家500人的集团公司,旗下100家工厂,年订单量3亿美元。ASG同事的工厂,是去年加入集团的,以相互投资的方式。

2.我们能够为你做的最主要三件事情:降本以实现更低的运营成本和资金压力、产品开发以实现独特的销售卖点,质量控制以实现更低的售后成本。

3.你的产品品类非常多,但你当前的供应商只有一个人,精力有限,这可能是产品品控出现问题的原因。而我们会有一个团队为你服务。

客户听完之后非常感兴趣:

1.他直接将供应商PI的电子版发给了我们,说这个就是他当前最畅销的产品品类,让我们给他提供方案。

2.带我们在仓库跑上跑下,以及翻开他与供应商的聊天记录,逐个讲述他对产品的关注点(质量和包装),以及他当前遇到的诸多产品质量问题。

至此我基本确定,只要我们能够实现降本,扩大与客户的业务合作问题不大。

也正是因为这次经历,让我坚定了“一定要走出去拜访客户,而不是蹲家里坐等客户”的想法。

任何一项工作都可以分为两个环节:“做不做”与“怎么做”。假如我们已经明确了一定要走出去,那么到底应该怎么做才能让我们的收益最大化、成本最优化,风险最小化呢?譬如,我应该去哪个国家,做什么事情,拜访哪些客户?

我个人的建议是:

1.确定目标市场,可以根据下方原则:

(1)我当前最大的客户在哪个国家?除了最大的客户外,我是否还有其他的客户可以一并拜访?从存量考虑。

(2)行业增长最快速的是哪个国家?(请注意,增长最快与最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从增量考虑。

(3)目标市场是否有成规模的批发市场?个人观点,批发市场地推是当前优先级别仅次于拜访客户的重要工作。

(4)目标市场是否有重要的行业展会?但是,我认为展会只是一个加分项,而非必要项。千万不要被展会束缚了自己的出差计划。

2.每次出差,至少要呆10天时间。不要只去一个国家、一个城市。譬如刚刚过去的中东出海团,行程最长小分队的行程是阿联酋(迪拜、沙迦)、沙特(吉达)、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开塞利)、埃及(开罗),足足21天时间。

3.一旦定好了出差行程,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工作就是定向开发客户,无论主动开发还是定向投放广告。但凡有点价值的客户,无论销售阶段如何,无论成交与否,能见的通通都要约见。

4.尽量提前1个月预订机票酒店(尤其酒店,选择可全额取消的),这一块对成本的影响最大,甚至可以达到两倍。假如成本控制得好,其实出去一趟也就是1~2万。

5.提前下载各种出行app(譬如uber,google map,大众点评,飞常准......),上小红书基本可以解决目标国家的咨询与工具问题。

6.提前在群里找出差搭子。譬如Cathy和Iris,就约好了明年3月一起去越南,缘由不过就是在ASG群里问了一句“有没有其他小伙伴想要去越南”。即使大家的客户不同,到达后的具体工作不同,至少来回在一起,遇事能商量。

7.参加ASG出海团,譬如我计划2025年5月,再去一次阿联酋沙特土耳其。

期待2025年,能够有更多的小伙伴走出去,而不像我当年那样,做电脑屏幕前的外贸业务员。

最后ASG华南大区即将于1月11日举办小年会,我个人的分享主题是:2023年增长137%,2024年增长94%,我的年度总结与曾走过的弯路。希望帮助大家理清下一年的工作方向。欢迎报名参加。




外贸创业上门徒


丹牛
十年2B创业者,九年实战分享官。《外贸大牛的术与道》《外贸大牛的营与销》《第一次做生意》作者。
 最新文章